永春至永定高速公路龍巖段路基高邊坡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4837
2022-10-10
13頁
48KB
1、路基高邊坡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工程概述由廈門大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承建的“福建省永春至永定(閩粵界)高速公路龍巖段A11合同段”路線位于福建省龍巖市境內,起點位于龍門鎮的赤水村,經過龍門鎮、紅坊鎮,終點位于紅坊鎮的平洋村。線路總體走向是由東北向西南,線路總長約11.826481公里。路基共有:挖方1708439m3,其中石方218841m3,土方1451388 m3,非適用材料38208m3;填方1461783m3,其中換填土11368m3,換填透水性材料77864.1m3,利用土石方1419807m3, 借土填方108273m3, 砂性土等透水性材料填筑35239.4m3;結構物臺背回2、填透水性材料44245m3,錐坡填土58759m3;本合同段位于華南褶皺系東部、閩西南坳陷帶東南部。長期的歷史演變,強烈的褶皺及巖漿活動,使之歷次構造運動相互、彼此干擾和遷就,形成區域構造形式的多樣復雜。本合同段河谷水系較發育,各分支水系在山地丘陵呈樹枝狀,河谷斷面大多呈“U”字型,水流較緩。流量受降雨量影響明顯,年內分配不均。本區屬于亞熱帶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為19,最低于6(1975年12月14日),最高39(1967年7月17日)。歷年最大降雨量2348mm(1961年),歷年最小降雨量1188.9mm(1953年),年平均降雨量16001700mm。每年39月為雨季,3、10月至次年2月為旱季。年霧天數1120天。2、編制依據 2.1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93 號。2.2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2.3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07695)。2.4福建省永春至永定(閩粵界)高速公路龍巖段兩階段施工圖設計第二冊之第二分冊-特殊路基設計圖本合同段高邊坡處治防護基本情況表樁號長度(m)填方/挖方最大高差(m)采用防護形式起點終點K187+480K187+54262挖方32.30噴播植草灌、鍍鋅網植草灌、交錯錨桿(預應力錨索)框架K187+775K187+960185挖方44.18噴播植草灌、CF網值草灌4、鍍鋅網植草灌、交錯錨桿(預應力錨索)框架K189+200K189+390190挖方31.30噴播植草灌、CF網值草灌、鍍鋅網植草灌、交錯錨桿(預應力錨索)框架K189+900K190+220320挖方32.14噴播植草灌、CF網值草灌、鍍鋅網植草灌、交錯錨桿(預應力錨索)框架K193+290K193+470180挖方32.14噴播植草灌、CF網值草灌、鍍鋅網植草灌、交錯錨桿(預應力錨索)框架3、施工技術方案3.1深挖路段路基施工方案3.1.1在施工前詳細復查深挖路塹地段的工程地質資料,包括土石界限、巖層風化厚度及破碎程度,巖層的構造特征等。根據現場考察及設計要求,編制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報監5、理工程師審批后實施。3.1.2根據設計橫斷面的邊坡坡率、臺階寬度,精確計算路塹塹頂的開挖線。采用全站儀放樣,根據現場坡口標高放出路塹坡口樁。3.1.3根據坡口樁放出路塹開挖線,進行清表、清雜等。3.1.4開挖中如發現有較大地質變化時,停止施工,重新進行工程地質補充勘探工作,并根據新的地質資料修正施工方案,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后實施。因深挖路塹工程量大、施工環境復雜,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是控制工程進度的關鍵工程,必須精心組織,科學施工。3.1.5石方開挖石方開挖根據巖石類別、風化程度和節理發育程度,確定開挖方法。對于軟石和強風化巖石能用機械開挖的采用機械開挖,不能用機械直接開挖的石方,采用爆破作6、業開挖。在石方爆破作業前,根據地形地質,開挖斷面及施工機械配備等情況,編制實施性爆破設計施工方案,報請監理工程師批準,并嚴格按照監理工程師的指令執行。石質部分采用深孔多排微差爆破法開挖。路塹既長又深時,采用縱向分層分段開挖,每一層先挖出一通道,然后開挖兩側,使每一層有獨立的出土道路和臨時排水系統;對風化破碎巖體,為保證施工中邊坡的穩定和邊坡防護的施工作業,采用階梯式進行開挖,按設計要求的高度設置平臺,形成階梯邊坡。開挖時,邊坡預留2-3m 采用光面爆破或預裂爆破作業,人工刷坡。3.1.6邊坡控制方案為確保邊坡的穩定,不產生超挖和欠挖,邊坡采用光面爆破,節理裂隙較發育地段及某些特殊地段采用預裂爆7、破。深挖路塹的施工遵守分級開挖、分級防護、及時防護的原則,開挖一級防護一級,在下一級開挖時,上一級已做好保護措施。砌筑邊坡防護應注意:(1)、砂漿采用重量法控制計量,并采用機械拌和,砌筑采用坐漿法分層按規范砌筑。(2)、將大塊較平整的片石人工加工鑿平,用來砌筑護面墻的外露面,并加工好砌筑沉降縫的角石,角石加工整齊,要有兩個面相互垂直。(3)、護坡的沉降縫按設計圖紙要求設置,砌筑沉降縫采用角石加工整齊,以保證沉降縫砌筑后垂直于水平面并且寬度上下一致。(4)、砌筑過程中和砌筑完工后7 14 天內,隨時對已砌筑砌體養生,保持其表面濕潤。(5)、錨桿護坡施工時在巖石邊坡上盡量垂直于巖層傾角,用鑿巖機鉆8、孔至穩定巖層區,將錨桿插入,用水泥砂漿錨固,使坡面巖體和有下滑可能的巖石與基巖連成整體。(6)、錨桿鉆孔前根據設計要求及坡面巖石情況定出孔位并作標記,錨桿孔距誤差不超過15cm,預應力錨索孔距誤差不超過20cm,預應力錨索的鉆孔軸線與設計軸線的偏角不大于3,水泥砂漿錨桿孔深度誤差不大于+50cm,水泥砂漿錨桿孔徑大于桿體直徑15mm,樹脂錨桿和快硬水泥錨桿孔徑直徑為42mm,其他錨桿符合設計要求。(7)、水泥錨桿桿體平直、除銹、去污,采用中細砂,粒徑不大于2.5mm,使用前過篩砂漿配合比:水泥:砂=1:11:2(重量比),水灰比為0.380.45。(8)、注漿開始或中途停止超邊30min 時,9、用水或稀水泥漿潤滑注漿罐及其管路,注漿時,注漿管插至距孔底510cm 處,隨砂漿的注入緩慢勻速拔出。(9)、錨索嚴格按設計尺寸下料,表面無損傷,除銹去污。編排鋼絲或鋼鉸線時安設排氣管,每股隔離鋼絲或鋼絞線沿錨索軸線方向平直、頭齊,每隔1.01.5m 設置隔離架或內芯管,必要時可設置對中支架,錨索體用非鍍鋅材料捆扎牢固。(10)、錨桿防護施工前認真檢查和處理錨噴作業區的危石,確保施工隊人員的安全,坡面破碎嚴重時采用先噴后錨,噴射厚度不小于5cm,噴射作業時設專人跟隨觀察坡面情況,錨桿施工在噴射混凝土終凝3h 后進行,施工用電線路、開關設防觸電設施,針對施工機械操作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對施工人員進行10、安全教育,非施工人員不得進入施工區,施工用的工作平臺牢固可靠并設安全護欄。3.2、高填路堤施工方案3.2.1 根據設計斷面及規范要求的超填寬度,精確放出路堤坡腳。3.2.2清除表土后,及時進行壓實,使其壓實度達到90% 以上,如地基強度達不到規范要求,請示監理工程師及時進行處理。3.2.3地面橫坡較陡時,按路基縱向、橫向銜接部設計圖組織施工,以防止路基填筑產生縱、橫向裂縫。3.2.4在填土時,嚴格控制好每層的松鋪厚度不大于30cm,控制最佳含水量偏差為 2%,嚴格按照試驗路得出的壓實方法進行壓實。如填料來源不同,其性質相差較大時,分層填筑,不分段或縱向分幅填筑,且不同材料的填筑層厚不小于50c11、m。3.2.5嚴格控制填料質量,對于透水性不良的材料不用于路基填筑,且嚴禁用于路基底部填筑。3.2.6、填筑時,全斷面分層填筑,連續壓實,強振碾壓,以防止路基不均勻沉降、開裂。下層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上一層填筑。3.3、一般施工安全技術措施3.3.1石方爆破作業以及爆破器材的管理、加工、運輸、使用、檢驗和銷毀等工作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現行的爆破安全規程,主動接受公安部門的監督管理。光面爆破應嚴格控制鉆眼間距和炸藥用量。3.3.2施工機械作業時,除按規范操作外并應按事先設計的行走路線進行,其工作位置應平坦穩固,并應有專人指揮,指揮人員不得進入機械作業范圍內。3.3.3挖方高邊坡實行“邊開12、挖、邊加固、邊防護”,施工時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3.3.4高邊坡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綁掛安全帶的繩索應牢固地拴在可靠的安全樁上,繩索應垂直,不得在同一個安全樁上拴2根及以上安全繩或在一根安全繩上拴2人以上。3.3.5高邊破施工應設置安全通道;開挖工作面應與裝運作業面相互錯開,嚴禁上、下交叉作業。邊坡上方有人工作時,邊坡下方不準有人停留或通行。3.3.6清理邊坡上突出的塊石和整修邊坡時,應從上而下順序進行,坡面上的松動土、石塊必須及時清除。嚴禁在危石下方作業、休息和存放機具。3.3.7施工中如發現山體有滑動、崩坍跡象危及施工安全時,應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員和機具,并報告監理13、辦和指揮部處理。3.3.8滑坡地段的處理,應從滑坡體兩側向中部自上而下進行,嚴禁全面拉槽開挖。施工中要設專人觀察,嚴防塌方。3.3.9遇有大雨、大雪、大霧及六級(含六級)以上大風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作業。高邊坡路堤下方有道路的,施工時應設置警示標志。3.3.10施工機械靠近路堤邊緣作業時,應根據路堤高度留有必要的安全距離,并應有專人指揮,指揮人員不得進入機械作業范圍內。3.3.11棄土下方和有滾石危及范圍的道路,應設警告標志、作業時下方禁止車輛、行人通行。3.3.12棄渣時,應有專人指揮機械的運輸車輛,運輸車輛不得直接在坡頂邊緣卸渣,應在坡頂邊緣一定安全距離的位置卸渣,再由推土機或裝載機棄渣推14、出邊緣。3.4安全專項施工措施3.4.1路基施工準備3.4.1.1機械設備的配備,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自行式潛孔鉆、平地機、壓路機、自卸車、電纜線、照明設備、漏電保護器。3.4.1.2安全防護品的配備,口哨、安全帽、紅綠旗、警示牌、標志、紅色警示燈、鐵絲網。3.4.2開工前檢查: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自行式潛孔鉆、平地機、壓路機、自卸車是否處于良好狀態、各項制動是否有效,電纜線有無裸露情況。3.4.3施工安全注意事項3.4.3.1在公路、街道、交通繁華的道路上或附近施工,須有專人警戒。3.4.3.2車輛通過較多的便道,彎道半徑小于15m,特殊地段小于10m 須掛紅黃綠旗及警示牌。3.4.15、3.3施工便道急彎處及陡坡地段須掛標志警示牌。3.4.3.4嚴禁穿硬底、帶釘、易滑、高跟、拖鞋或赤腳進入施工現場。3.4.3.5施工現場材料、設備擺放有序、整齊?,F場施工人員須戴防塵口罩。3.4.3.6施工車輛不能行車載人及超載超速。其余各施工機械不能超速及違章作業。前后兩車(機械)間距不應小于10m。3.4.3.7路塹開挖嚴禁采取掏底開挖(忌挖神仙洞),以免坍塌。嚴禁在山坡上同一地段的上下同時作業。嚴禁在松動危石下、大型機械旁作業和休息。3.4.3.8棄土場的選址需避免泥石流溝。3.4.3.9人工挖掘作業人員橫向間距不應小于2m,縱向間距不應小于3m?;碌囟伍_挖,須從兩側向中部自上而下開挖16、。禁止全面拉槽開挖。3.4.3.10根據坡比變化,每填筑好一級后,及時修坡防護,以防止雨水對邊坡的沖刷。在雨季施工時,注意排水工作,在路基頂面做成24% 的雙向橫坡,防止積水,邊坡上做臨時泄水槽,排泄路基頂面積水,防止沖刷邊坡。在填挖交界處,挖一些臨時排水溝,以便雨水集中排出,避免雨水對整個邊坡的沖刷,雨季過后,對于被水沖毀的部分邊坡,及時填土夯實,以避免邊坡進一步坍塌。4、重危險源識別與評價4.1重大危險源的識別從人、機、料、方法、環境等因素綜合分析,識別確認有4 個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的危險源為:機械傷害、爆破傷害、觸電傷害、坍塌和滑坡4.2對重大危險源的評價4.2.1機械傷害:機械17、運轉工作時,因機械意外故障或違規操作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或機械損害。4.2.2爆破傷害:爆破施工時,因違規操作而引起的人員和財產損害。4.2.3觸電傷害:用電設備未做接零或接地保護,保護設備性能失效,移動或照明使用高壓,違規使用和操作電氣設備,對人身造成傷害或損害。4.2.4、坍塌和滑坡:路基開挖時因施工方法不當,機械使用不當,造成的坍塌和滑坡,對人身或機械造成傷害或損害。5、危險源預防措施5.1危險源的綜合預防、控制措施5.1.1對重大危險要采取“兩個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過程控制。前期控制:工程開工前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時,針對工程的各種危險源,制定出防控措施。施工過程控制:在工18、程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各項操作規程和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和監督檢查,認真落實整改。5.1.2加強安全生產的綜合管理。認真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杜絕一切人為事故的發生。加強對員工隊伍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作業人員素質和安全生產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各級管理人員安全責任意識,加強安全專業知識培訓。嚴格加強各種危險源預防管理工作,結合工程特點,針對確認的危險源實施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5.1.3切實加強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實交底必須在施工作業前進行,任何項目在沒有交底前不準施工作業。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現場實施。交底必須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簽字模式,書面交底一式二份,一份交底給被交底人,19、一份附入安全生產臺帳備查。被交底者在執行過程中,必須接受項目部的管理、檢查、監督、指導,交底人也必須深入現場,檢查交底后的執行落實情況,發現有不安全因素,應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絕事故隱患。5.2四個危險源的具體預防措施5.2.1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防護措施為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防止機械對人體的傷害事故,制定本措施。對所有各種機械設備進場后,必須由機材部負責人會同安全員和使用機械的人員共同對該機械設備進行進場驗收工作,經驗收發現安全防護裝置不齊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應退回設備保障部門進行維修和安裝。使用前要對設備使用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技術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交底內容及最近操作規程。使用20、中應經常對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停止使用后切斷電源并鎖好電閘箱。各種機械設備必須專人專機,凡屬特種設備,其操作負責人要按規定每周對施工現場的所有機械設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隱患及時解決處理,確保機械設備的完好,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5.2.2預防坍塌和滑坡事故的防護措施為防止高邊坡開挖出現坍塌和滑坡事故,特制定防護措施施工的過程中,對施工開挖的地質情況,施工情況等信息盡心動態監測,對地質有出入的應聯系設計部門進行相應設計修改。高邊坡監測:用于穩定性監測的位移邊樁設置一般縱向每50100 米左右設置一個觀測斷面,對于一些特殊可酌情增設觀測斷面。路塹高邊坡監測內容表 表1監控內容監測方法監測目的地表21、監測水平位移監控全站儀觀測地表位移、變形發展情況垂直變形監控水準儀裂縫監控標樁、直尺觀測裂縫發展情況地下位移監控鉆孔斜測儀監控地下巖體位移,證實和確定正在發生位移的構造物特征,確定潛在滑動面深度,判斷主滑方向。必要時采用。地下水位監控人工測量觀測地下水變化與降雨關系,評定邊坡排水措施的有效性。必要時采用。支擋結構變形、應力斜測儀、分層沉降儀、壓力盒、鋼筋應力計支擋構造物巖土體的變形觀測,支擋構造物與巖土體間接觸壓力觀測。必要時采用。預應力錨固監控:由于預應力錨固工程屬于巖土隱蔽工程,影響錨固效果的因素很多,在設計時很難將巖土性質等情況全部了解清楚,因此預應力錨固工程應對預應力錨索(桿)的工作情22、況和錨固效果應進行施工期和永久運營期的原位監測。預應力錨固工程原位監測內容表 表2預應力錨索工作監控監控內容使用儀器監測項目施工階段錨索材料錨索的工作狀態、施工質量測力計、壓力傳感器、壓力盒錨索張拉力、伸長值、預應力損失錨固對象加固效果被錨固體的位移和變形加強滑坡的監測監控,對點位有變化應立即停止現場的施工,加密觀測次數,仔細分析點位的變動原因,及時將觀測結果上報監理、業主和設計院。應會同監理、業主和設計分析滑坡產生的原因和確定具體處理方法。待按照處理方法進行處理完畢,經再次觀察坡面無異動的情況下才能繼續開始路基的挖方施工。充分考慮季節性氣候對高邊坡施工的影響,盡量避免安排在雨季施工。所有高邊23、坡的施工必須提前做好截水溝和排水溝,截斷山體水流。排水設施必須與實際地形和臨近的溝渠順接,確保雨季排水暢通,不積水。為防止水流下滲和沖刷,截水溝進行嚴密的防滲和加固,地質不良地段和土質松軟、透水性較大或裂隙較多的巖石路段,對溝底縱坡較大的土質截水溝及截水溝的出水口,均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滲漏和沖刷溝底及溝壁。嚴格執行分級開挖分級防護,對不穩定的邊坡采取開挖和防護相結合,避免開挖邊坡暴露時間過長,使邊坡松弛范圍變大,造成新病害。如有地下水,應將地下水排出引入排水系統,不可堵死。5.2.3爆破施工的安全防護措施5.2.3.1施工管理建立以項目部為指導的爆破作業指揮部,爆破總負責張巨成、各工區負責人為現24、場負責人、工區專職安全員和專業爆破員。建立爆破作業器材集中收發制度,按工作量發料。多余的爆破材料在當班施工完成后,應及時上交給發放人員回收,做到集中發料,統一制作、統一回收、集中保管,嚴格登記手續,避免爆破器材流入社會。安排好爆破時間并將爆破時間告示于周圍居民。爆破總負責人負責施工組織、人員調配、生產安排,并對安全、生產負全責。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安全檢查,檢查爆破、布置警戒。5.2.3.2施工組織專業班組專職從事爆破作業工作,負責鉆眼、清孔、裝藥、連線、爆破、處理瞎炮和啞炮。5.2.3.3安全技術措施嚴格按照技術交底中的爆破技術要求施工,針對不同的地區、地質情況、巖層傾向、列席和周圍情況不同的25、爆破方案。爆破藥量根據實際爆破效果逐步進行調整。在離周圍房屋比較近的爆破區域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放飛石措施。在裝藥時,雷管的腳線應短接,連接爆破母線時應保證接頭良好的絕緣性,嚴禁拖地接觸泥水,雷雨天氣應停止爆破作業。在爆破作業完成后,檢查人員應下到工作面檢查瞎炮情況,并及時按爆破作業規程進行處理。另外在清查時發現瞎炮,應及時報告項目部安排專業人員處理,禁止非專業人員私下處理。爆破器材屬于危險物品,應進行嚴格管理。現場爆破器材應該分門別類,分別用木箱盛裝,專人上鎖保管,嚴禁混裝。使用、運輸時應輕拿輕放,嚴禁碰撞;雷管在連母線前應短接,避免接觸帶電體。5.2.4預防觸電事故的防護措施根據國家JGJ026、46-2005規范規定,為了加強施工現場用電管理,保障施工現場用電安全,防止觸電事故發生。施工現場專用供電線路必須實行TN-SR 接零保護系統,同時必須做到三級控制兩級保護,電箱為標準電閘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電氣設備應根據地區或系統要求,做保護接零,或做保護接地,不得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地。必須由持有合格證件的專職電工,負責現場臨時用電管理及安拆。對新調入工地的電氣設備,在安裝使用前,必須進行檢驗測試。經檢測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專職電工對現場電氣設備每月進行巡查,項目部每月對施工用電系統、漏電保護器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檢查。配電箱設在干燥通風的場所,周圍不得堆放任何妨礙操作、維修的物品,并與被控制的固定設備距離不得超過3m。安裝和使用按“一機、一閘、一箱、一漏”的原則,不能同時控制兩臺或兩臺以上的設備,否則容易發生誤操作事故。配電箱應標明其名稱、用途,并做出分路標志、門應配鎖,現場停止作業1h 以上時,應將開關箱斷電上鎖。線路過道應按規定進行架空或地埋,破皮老化線路不準使用。使用移動電氣工具和砼振搗作業時,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防護用品。凡是從事與電有關的施工作業時,必須實行電工跟班作業。第 13 頁 共 1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