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蔭縣城市建設與發展“十四五”規劃方案(2021-2025年)(2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607725
2022-10-14
27頁
518.44KB
1、目錄第一章 總則 1第二章 發展目標、發展戰略與規模 2第三章 “十四五”發展建設規劃 4第一節 “十四五”時期發展方向與重點發展區域4第二節 “十四五”時期重點項目建設時序與規劃控制6第四章 規劃實施保障機制 20第五章 附則 22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本規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黑龍江省城鄉規劃條例、城鎮規劃編制辦法、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伊春市城市綠化條例、嘉蔭縣朝陽鎮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及各專項(專業)規劃以及嘉蔭縣朝陽鎮城鎮建設和發展趨勢制定本規劃。第二條 本規劃是嘉蔭縣“十四五”時期城鄉發展與建設項目安排的依據和總綱,也是加強城鄉建設監督管理的準繩。2、在規劃期限內,凡在規劃區范圍內進行的各項土地及空間利用規劃和建設活動,均應符合本規劃。與空間利用相關的各項政策、計劃的制定,應與本規劃相協調。第三條 本規劃期限為20212025 年。第四條 嘉蔭縣朝陽鎮城鎮規劃區范圍為朝陽鎮的行政轄區,總面積為36.5平方公里,其中重點控制區域面積為28.41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總用地面積為4.59平方公里。第五條本規劃成果包括規劃文本、說明書及圖紙。第六條 條文中黑體字部分為本規劃的強制性內容。第二章 發展目標、發展策略與規模第七條 發展目標圍繞建設“歐風花海、江城特色、品味高雅,功能完善”的北方邊陲名城為目標,按照“農業富民、旅貿興縣、環境靚城”的建設理論3、,逐步把嘉蔭縣建設成富有生態園林城鎮特色,品位高雅、風格獨特、功能齊全、清新優美、舒適寧靜的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把國家級園林城鎮建設提升到更高水平。第八條 發展戰略1、發展壯大戰略加強城鎮內道路和市政設施的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加強和改善城鄉工業的產業結構,吸引國內外資金和技術,促進嘉蔭經濟發展。2、優化城鎮生態環境,推進建設“歐風花海、江城特色、品味高雅,功能完善”的北方邊陲名鎮總體建設目標的順利實施。3、加強環境保護和治理戰略加強空氣、水資源、噪音、固體廢物處理等環保設施的建設,特別是垃圾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改善現有的環境問題,提高環境質量。4、提升城鎮風貌特色戰略 以城鎮特有的4、山水自然為背景,將周邊山體的森林延伸到城區,融入地域文化、凝結城鎮精神內涵、突出邊陲小鎮的特色,提高景觀旅游名鎮品位。5、保護和控制城鎮發展空間戰略堅持科學的觀點、生態的理念,對城鎮空間進行組織和創造。對自然山體、濕地、水域、綠地等實施有效保護。 第九條 發展規模規劃2025年,嘉蔭縣朝陽鎮總人口控制在3萬人之內,城鎮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4.59平方公里之內,人均建設用地面積不超過140平方米。第三章 “十四五”發展建設規劃第一節 “十四五”時期發展方向與重點發展區域第十條 城鎮建設用地總量近期城鎮建設用地總量約為459公頃。第十一條 發展方向本著節約用地,不占良田,少占耕地的原則,經過對城鎮用5、地分析比較并結合用地性質,城鎮用地在規劃期內,應首先進行老城改造,提高老城區建筑層數和土地利用率,適當發展新區。近期用地發展方向:朝陽鎮向東發展并與新發村、永安村(口岸)相連。第十二條 城鎮建設重點一、建設重點依據嘉蔭縣經濟發展狀況和更新對各項城鎮設施的需求,“十四五”期間我縣近期建設的發展理念是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旅游名城。重點解決基礎設施建設及城中村等問題。主要包括道路升級改造、旅游配套設施完善、生活污水治理、垃圾處理和提高供水能力等必要的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為盡快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改善生活環境,建設適度超前的市政設施體系。同時,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加強城鎮文化設施和城6、鎮生態基礎設施的建設。近期城鎮建設用地總量約459公頃。二、重點發展與控制區域1、重點發展區域規劃在嘉蔭縣朝陽鎮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的基礎上,選取“十四五”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集中布局地區,對提高城鎮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的地區,對城鎮的支柱產業發展有顯著帶動作用的地區,劃定為重點發展區域。本規劃在朝陽鎮范圍內確定朝陽鎮向東發展并與新發村、永安村(口岸)相連部分作為近期重點發展區域。 2、重點改善區域重點改善區域是指危房簡屋、基礎設施落后、交通阻塞、污染嚴重的地區。3、重點生態控制區 根據城鎮生態環境要素、生態環境敏感性與生態服務功能空間分異規律,劃定重點生態控制區。 具體包括:嘉蔭縣朝7、陽鎮周圍的山體;黑龍江河道用地;位于城鎮的現有濕地;防護綠地;位于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林地及近期新增建設用地范圍之外農田等。4、重點儲備控制區 重點儲備控制區是為未來城鎮發展而預留的彈性空間用地。嘉蔭縣朝陽鎮發展備用地主要為朝陽鎮東區,開發路與東外環路之間的地區。第二節 “十四五”近期主要重點建設項目建設時序與規劃控制第十三條 居住區建設嘉蔭縣朝陽鎮居住用地現狀已超出國家居住用地標準,人均居住用地達到60多平方米,所以規劃考慮重點改造老城區,適度提高人口密度和建筑容積率,降低老城區居住用地指標。要按規劃成片開發住宅,并要設置相應的環境配套設施。指標控制:居住建筑層數:居住建筑層數原則上不超過18、5層。居住用地容積率:具有一定規模的居住小區、組團的容積率多層在0.2至 1.2之間,高層居住小區小于1.5。日照標準:新區開發日照標準為大寒日日照時數三小時;舊城改建的項目內新建建筑日照標準可酌情降低,但不應低于大寒日日照時數一小時。嘉蔭縣朝陽鎮“十四五”近期重點居住項目建設時序一覽表類別序號建設項目區位建設規模工程概算(萬元)完成年限或2015年建設狀態用地面積(約萬M2)建筑面積(約萬M2)居 住1鑫源御景灣小區景園朝陽鎮佛山社區20212水岸華府小區朝陽鎮佛山社區20213十棟樓升級改造朝陽鎮尚志社區2021第十四條 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是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方面,為了9、滿足人們的未來生活要求和文化生活需求,按照“面向大眾、布局有序、系統完善、逐步實施”的原則,適當建設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閑交往等設施。(1)利用我縣環境優勢,打造一處集養老旅居、康養與一體的健康養老中心,計劃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2)為加快我縣精神文明建設步伐和創建森林城市的需求,計劃開發建設南湖公園,使其與江畔公園南北呼應,提升城市品位。(3)為完善我縣經濟結構、滿足居民消費需求,計劃建設商業綜合體項目。(4)為改善我縣職業教育環境,擬建設職教中心實驗實訓樓項目。(5)結合居住區建設做好基層文化公共設施的規劃和建設。(6)結合居住區建設做好居住區內社區衛10、生服務機構的規劃和建設。按標準配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近期重點公共設施建設項目建設時序詳見下表序號建設項目位置建設規模工程概算(萬元)完成年限或2025年建設狀態用地面積(約萬M2)建筑面積(約萬M2)1龍鄉頤養中心朝陽鎮完成2公共停車場朝陽鎮完成3商業綜合體項目朝陽鎮完成4南湖公園項目朝陽鎮完成第十五條 工業倉儲建設規劃在城西靠近西外環路、新客運站北部建設物流園區一處,作為物流倉儲集散用地。倉儲建設項目建設時序詳見表。序號建設項目位置建設規模工程概算(萬元)完成年限或2025年建設狀態用地面積(約萬M2)建筑面積(約萬M2)1物流園區一期朝陽鎮62021第十六條 城鎮綜合交通設11、施1、對外交通設施2021年預計完成國道臨江公路嘉蔭至湯旺河段改擴建工程。 2、城鎮道路交通設施2025年前預計新建和改造城鎮道路5條,其中包括恐龍大道升級改造工程、工農路拓寬改造及新建通鐵路,尚志街向西延伸至西外環路、市場路維修改造等城市道路建設。近期重點城鎮綜合交通設施項目建設時序詳細見下表類別序號項目名稱起訖地點規模性質-類型工程概算(萬元)完成年限或2015年建設狀態起點終點寬度(M)長度(M)城鎮道路1恐龍大道西外環路口岸路城鎮主干道完成2工農路繁榮街恐龍大道城鎮主干道完成3通鐵路尚志街建設街城鎮主干道完成4尚志街向西延伸西外環路尚志中街城鎮主干道完成5市場路繁榮街新城街城鎮主干道完12、成第十七條 綠化和廣場建設1、公園綠地綜合公園:依據南山自然山體和生態植物,建設集休息、娛樂、健身為一體的南山公園。帶狀公園:沿黑龍江將江畔公園向東擴建。該公園是一個集植物、恐龍觀賞、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2、生產綠地生產綠地是為城鎮綠化提供苗木、花草、種子的苗圃、草圃等圃地。嘉蔭縣現有生產綠地16.97公頃,規劃擴建苗圃3公頃。3、防護綠地工業用地與成片居住用地之間控制30米以上綠化隔離帶,各類基礎設施按其防護要求設置隔離綠地。4、附屬綠地附屬綠地率規劃指標如下:(1)道路綠化道路綠化是城鎮綠化體系的骨架,“十四五”期間主要完成滿洲龍路、神洲龍路、體育路、西外環、東外環路、尚志街等主干13、道的綠化建設,重點做好城鎮出入口道路綠化工程,規劃增加道路綠化面積4.11公頃。(2)單位庭院、居住區綠化建設為確保居住區基本達到國家綠地指標要求,所有新建單位和居住區嚴格按照綠地指標進行綠化建設。規劃建設3家單位庭院、7個居住區,規劃增加綠化面積5.51公頃。近期重點綠地建設項目建設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時序表嘉蔭縣朝陽鎮2021年園林綠化工程項目表綠 地類 別項 目名 稱面 積(平方米)投資概算(萬元)資 金來 源位 置公園綠地江畔公園改 造12500355財政撥款黑龍江邊附屬綠地道路綠地滿洲龍路180040財政撥款朝陽鎮內神洲龍路220050財政撥款朝陽鎮內單位庭院法 院7600140財政撥款14、口岸路北側醫 院12000180財政撥款口岸路南側第二中學8100150財政撥款神洲龍路南段西側居住區綠 地金融居住區500090財政撥款神洲龍路中段東側生產綠地園林綠化苗 圃30000財政撥款神洲龍路南段東側嘉蔭縣朝陽鎮2022年園林綠化工程項目建設時序表綠 地類 別項 目名 稱面 積(平方米)投資概算(萬元)資 金來 源位 置公園綠 地南山公園一期100000財政撥款城鎮南出口自然山體腳附屬綠 地道路綠地西外環路30000350財政撥款城鎮西出口居住區綠 地新民居住區500090財政撥款建設街中段北側龍江華府居住區200050財政撥款建設街中段南側江山花園居住區6500110財政撥款神洲龍15、路中段東側嘉蔭縣朝陽鎮2023年園林綠化規劃項目建設時序表綠 地類 別項 目名 稱面 積(平方米)投資概算(萬元)資 金來 源位 置公 園綠 地南山公園二期80000財政撥款城鎮南出口自然山體腳附屬綠 地道路綠地體育路260050財政撥款朝陽鎮內居住區綠 地嘉龍居住區180050財政撥款臨江街西段南側龍鄉駿景居住區290050財政撥款臨江街西段南側龍祥嘉園居住區420080財政撥款建設街東段北側嘉蔭縣2024年園林綠化規劃項目建設時序表綠 地類 別項 目名 稱面 積(平方米)投資概算(萬元)資 金來 源位 置公 園綠 地南河公園一期200000財政撥款城鎮南出口自然山體腳附屬綠 地道 路綠 地16、東外環路450080財政撥款城鎮西出口嘉蔭縣2025年園林綠化規劃項目建設時序表綠 地類 別項 目名 稱面 積(平方米)投資概算(萬元)資 金來 源位 置公 園綠 地江畔公園擴 建140000財政撥款江畔公園向東延伸南河公園二期90000財政撥款城鎮南出口自然山體腳第十八條 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期間生態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重點是:(1)加強城鎮周邊地域天然林的保護。(2)加強水系、濕地的治理與保護。(3)有計劃地搬遷林緣居民,保護好自然山體。(4)加強城鎮周邊防護林帶建設。(5)建立本土植物苗圃基地。(6)加強防洪體系建設,按防洪規劃爭取近期實施。第十九條 市政公用設施一、給水工程建設輸出配水17、管網,將生活用水傳輸至朝陽鎮西側太平村及東部新發村、永安村,實現城鎮周邊村屯實現自來水全覆蓋。同時完善城鎮水廠和給水管網建設,提高城鎮供水能力,結合新建居住區的開發和舊居住區改造,延伸供水管網,保障供水質量,提高城鎮供水普及率。二、排水工程近期排水工程建設為永安村邊境產業園區內新建污水處理廠一處,將城鎮內居民生活污水集中無害化處理后達標排放。同時完善縣內部分排水管網,減輕環境和水體污染,改善和保護城鎮環境。近期擬維修改造體育路排水管線,重點建設連接新建小區與老居住區的生活污水管線,減輕環境和水體污染,改善和保護城鎮環境。三、電力、供熱工程結合新建小區開發、老居住區改造,尤其是道路建設工程,將架18、空電力線路全部轉入地下。為繼續增強城鎮供熱能力,規劃近期建設第二熱源異地遷建工程,占地5公頃。結合扶貧產業光伏發電項目,完善供熱管網改造升級建設,改善城鎮供電、供熱條件。四、通信工程1、建好城鎮郵政綜合計算機網,建設現代化郵政實物營投網,到規劃期末建成一個能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層次、靈活、快速、便利服務的現代化郵政通信網,充分滿足信息化社會發展的需求。2、電信工程:結合新居住區開發、老居住區改造,配套建設電信工程。近期規劃市話程控交換機擴容,鎮內電信架空電纜及光纜近期規劃逐步沿道路網敷設管道至用戶。3、廣電工程:規劃加強HFC雙向有線電視網絡建設,主干系統采用光纜。光纖結點到居住區。城鎮網絡19、線路采用電纜管道與通信管道統一規劃建設,農村與有關桿線同桿敷設,做到村村通。五、環境保護與環衛設施1、環境保護環境保護總目標:致力于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和自然環境相適應;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有效遏制生態環境退化趨勢;協調和處理好加快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為建設生態園林城鎮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強對小污染源的管理及鄉村生活污水的處理。全面實施排污許可證管理,新建項目要實行總量控制審批,對已有的污染企業實行排放量核定與削減,有效改善水質環境。、2025年取締大小鍋爐并拆除鎮內煙囪達到90,遠期煙塵控制區覆蓋率達100%。、加強噪聲防治,確保安居環境20、。強化工業企業生產噪聲污染環境監管,加大噪聲污染行政處罰力度,不斷提高執法監督水平。通過道路綠化的建設,降低交通干線兩側噪聲。2、環衛設施、垃圾收集站配置應符合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達到分類收集;、公廁配置應按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及城市公共廁所規劃和設計標準配置,實現數量達標、等級超前、布局合理;舊城區應增加公廁數量、完善公廁布局、提高公廁等級,達到部頒標準二類以上水沖式公共廁所比例近期為50%。六、城鎮防災工程1、防洪排澇、依據防洪規劃,進行嘉蔭江段堤防建設;、流域內鄉鎮段的防洪堤設防,加強山洪、水石流、排洪溝、河道疏浚整治的任務;、結合舊區改造,解決部分老城區內澇問題。2、消防規劃21、:、增加消防站數量,改善裝備不足,加強個人防護裝備、搶險救援器材。、在城鎮道路系統規劃中,根據道路不同的位置、功能,滿足消防要求。、沿給水主干管線按規范要求設置水鶴。3、人防規劃 嘉蔭縣按國家新的地震分區為6度以下地震區所以不考慮防震規劃。七、燃氣工程近期近期在朝陽鎮神州龍路東側、恐龍大道南側原廣電局位置建設一處燃氣供氣站,占地平方米;鋪設燃氣管道至各個居住小區,填補我縣燃氣入戶空白。八、停車場建設結合道路改造及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在城東及城西各建一處公共停車場,在黨政辦公樓與文體中心間建設地下停車場一處。近期重點城鎮市政公用設施項目建設時序詳細見下表近期城鎮主要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項目一覽表分項類22、別序號項目內容技術參數工程概算(萬元)完成年限或2025年建設狀態給水1輸配水管網建設KM2021年排水1污水處理廠、排水管網建設KM2022年供熱1第二熱源異地遷建項目占地面積5公頃2023年2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建設太陽能電路板2022年供氣1燃氣供氣站、燃氣管道入戶建設總占地面積 平方米,總建筑面積 平方米,配套燃氣管線入戶 KM.2021年停車1尚志社區、朝陽社區、佛山社區各建一處包含地上、地下各種停車場2022年第二十條 城鎮紅線、綠線、藍線、黃線控制為了保證城鎮交通安全、便捷和暢通,改善城鎮道路的交通環境,對道路紅線實施嚴格控制。建筑物退后道路紅線距離要滿足消防、地下管線、交通安全、市23、政設施、綠化等方面的要求。城鎮主干路根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后退道路紅線不小于5米,次干路、支路、居住區級道路兩側建筑后退道路紅線不小于3米,城鎮道路平交路口轉彎處建筑物的后退根據詳細規劃確定。為了維護城鎮自然生態格局,搞好城鎮綠化環境建設,嚴格實施城鎮綠線和籃線控制。為了加強城鎮基礎設施用地管理,保障城鎮基礎設施的正常、高效運轉,并留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城鎮嚴格實施城鎮黃線控制。在劃定的城鎮紅線、綠線、藍線、黃線的控制區范圍內,嚴禁進行與其不相符的建設工程;不得改作他用,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以及批準的規劃進行開發建設。以上各種控制線在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中進行具體的劃定。第二十24、一條 全面落實城鎮建筑 “四節一環保” 的建設理念“十四五”期間城鎮新建建筑要以節能減排為前提,按照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體系,積極推進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示范區建設,推廣建設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能推廣的技術和工程項目。節能節材方面,規劃主要通過采用太陽能光電光熱利用、地源熱泵技術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以及選用符合節能要求的墻體材料、屋面隔熱材料、預拌混凝土、中空玻璃門窗、設置樓道自動開關燈等,達到節能減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目的。節地方面,規劃將開發利用地下空間作為停車庫或設備房,在臨街地段建設高層或小高層建筑,合理提高容積率。同時,在滿足建筑規范的前提下,盡可能科學優化樓房前期設計,在較小戶型25、內實現基本的使用功能,滿足基本居住需要。節水方面,規劃將大力推廣再生水、雨水、河湖水在小區綠化、環衛方面的資源化利用,對保障性住房小區公共綠地全部同步配建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從而實現建設項目節水節能措施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竣工使用”,切實改善居住環境。第二十二條 推進嘉蔭縣低碳城鎮建設低碳城鎮是指城鎮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處于較低的水平,嘉蔭縣作為一個旅游城鎮,“十四五”期間,規劃將持續推進低碳城鎮建設。一是優化產業結構,構建低碳產業支撐體系。二是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提高能源效率。三是大力發展低碳建筑。四是促進農村低碳化建設。五是推進制度和法律體系建設。26、第四章 規劃實施保障機制第二十三條 規劃動力保障規劃的區域發展動力:根據區域和用地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發展戰略,在保障本規劃期限內目標完成的前提下,要為中遠期發展打好基礎。規劃的彈性調控動力:為了適應嘉蔭縣朝陽鎮的具體情況,滿足產業戰略發展需求,部分重點地區和重點項目預留調控用地。調控用地的使用應按相關法定程序進行。規劃的滾動實施動力:近期建設規劃是一個滾動實施過程,對于本次規劃的實施,需深化年度計劃研究,完善規劃跟蹤機制,實施情況進行跟蹤反饋,根據變化隨時進行調整修正。規劃的集約使用動力:“十四五”期間,在節約型社會目標指引下,應提高土地使用的效益,走集約化發展道路。第二十四條 融資機制保障保27、證重點建設項目的財政投入:為保證項目預期完成,必須保證財政投入力度,保證對城鎮建設的財力支持。建立多元化的社會投資機制:充分發揮資源型城鎮經濟轉型、林權制度改革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的契機,多渠道籌集城鎮建設資金。推進商業化的城鎮經營理念:應建立城鎮經營理念,部分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向民間資本開放,運用市場機制盤活城鎮基礎設施存量資產。建立降低風險的基金保障體系:盡量減少項目投資主體的單一性,做到投資主體多元化,實行利益、風險共同承擔的形式。第二十五條 管理體系保障強化土地的供應審核制度:應強化土地供應的審核制度,確保近期建設規劃土地供應計劃,優先保證重要功能片區的用地需求。各類用地的供應和出讓在總量和結構上必須以近期建設規劃為依據。強化項目的立項審批制度:應強化規劃項目的立項審批制度,以近期建設規劃為依據,以近期城鎮規劃所確定的內容和項目表為依據進行嚴格的審查,把建設規劃內容落到實處。強化規劃的管理審批制度:規劃確立的重點建設地區應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深化規劃管理的依據。強化規劃的監督審查制度:規劃應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輿論的監督。應構建責任追究機制,強化監察工作;保證規劃順利實施。 *AT*27B191A047F54FD3967DFFF02F0904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