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路南延線道路綠化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11348
2022-10-21
18頁
1,015.19KB
1、華陽路南延(含華陽橋)道路工程-綠化工程 華陽路南延(含華陽橋)道路工程-綠化工程 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組織設計 月 月 1/18 目目 錄錄 華陽路南延(含華陽橋)道路工程華陽路南延(含華陽橋)道路工程-綠化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綠化工程施工組織設計.2 一、工程概況.2 二、施工部署.2(一)施工平面布置.2(二)臨設及用水、用電計劃.2(三)工、料、機進場計劃.3 三、施工進度計劃.3 四、施工組織機構網絡管理圖.4 五、綠化施工技術方案.4 六、工程質量及采取的相應措施.13 七、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4 八、苗木種植后(養護)的管理.15(一)養護質量目標.15(二)養護技術方案.15 22、/18 華陽路南延(含華陽橋)道路工程華陽路南延(含華陽橋)道路工程-綠化工程綠化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 一、工程概況 華陽路南延(含華陽橋)道路工程-綠化工程,位于佛山市順德區陳村鎮和北窖鎮鎮域交界處,道路為南北走向,北起佛陳路碧桂花城,向南通過華陽特大橋橫跨潭洲水道,止于荷岳路,全長 3.118km。道路綠地設計內容有行道樹綠化、中央綠化帶、橋底綠地、渠化島綠地設計。合同計劃工期:K0+000K1+600 里程范圍內(其中 K0+000K1+336 為主線道路,K1+336K1+600 為輔道),工期 2 個月;K1+336K2+372 里程范圍內(華陽橋工程),工期 6 個月;K23、+120K3+118.668 里程范圍內(其中 K1+336K3+118.668 為主線道路,K2+120K1+336 為輔道)將根據廣佛環線施工情況組織進場施工,預計 2016 年底完成。以上施工分段,具體以發包人的書面通知為準。主要工程內容:人工種植喬木 2509 棵,人工種植灌木 3017 株,種植花卉及地被 34232平方米,回填種植土 15573 立方米,樹孔壓條 3558 米,鍍鋅低碳鋼絲斜方眼網 1890 平方米。二、施工部署(一)施工平面布置 本工程根據合同工期要求和現場實際施工條件情況劃分為三個部分,即:K0+000K1+600(其中 K0+000K1+336 為主線道路,K4、1+336K1+600 為輔道);K1+336K2+372(華陽橋工程);K2+120K3+118.668(其中 K1+336K3+118.668 為主線道路,K2+120K1+336 為輔道)。進場后首先進行 K0+000K1+600 段道路綠化工程施工,該段合同工期為 2 個月,根據業主要求需在 3 月底前完成登洲二街以北段中央分隔帶和側綠化帶的全部綠化工程施工,擬先集中力量開展登洲二街以北段綠化工程施工,然后進行登洲二街至 K1+600 段綠化施工。K0+000K1+600 段綠化施工完成后,根據華陽特大橋的施工進度情況,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開展橋墩綠化施工。K2+120K3+118.665、8 段需根據廣佛環線施工情況組織進場施工。本標段施工總平面圖附后。(二)臨設及用水、用電計劃 3/18 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一是臨建用地不具備,二是各段施工工期短,所以本工程臨時用房擬利用我司在本項目附近的已有臨時設施作為施工項目部,位于距離本項目華陽路約五百米遠的樂從鎮岳步村,生活用電用水均由岳步村水電管網接入,現場施工用電擬采用一臺 15KW 的汽油發電機提供,現場綠化用水在現場噴灌系統未通水前擬配備一臺灑水車定時灑水,噴灌系統通水后可采用噴灌系統自動淋水。(三)工、料、機進場計劃 本項目主要人工、材料及機械根據施工進度需要逐步進場,詳見附件人員、機械投入計劃表及主要苗木進場時間表。三、施6、工進度計劃 本項目各施工段詳細施工進度計劃如下:(一)K0+000K1+600 段 1、K0+147.5K1+128.763 段中央分隔帶綠化工程(計劃 2015 年 3 月 9 日3 月31 日)計劃于 2015 年 3 月 9 日開始繼續回填種植土到 3 月 15 日回填并平整完畢,喬木種植穴開挖及喬木種植計劃 3 月 16 日到 3 月 22 日完成,灌木于 3 月 26 日前栽植完成,地被植物計劃于 3 月 31 日前全部栽種完成。2、K1+336K1+600 橋底綠化(計劃 2015 年 3 月 19 日4 月 20 日)計劃于 2015 年 3 月 19 日開始回填種植土到 3 月7、 27 日回填并平整完畢,灌木計劃于 4月 10 日前栽植完成,地被植物計劃于 4 月 20 日前全部栽種完成。3、K0+000K1+600 側綠化帶(計劃 2015 年 3 月 15 日4 月 30 日)計劃于 2015 年 3 月 15 日開始回填種植土到 3 月 25 日回填并平整完畢,喬木種植穴開挖及喬木種植、樹池砌筑計劃 3 月 26 日到 4 月 20 日完成,灌木于 4 月 25 日前栽植完成,地被植物計劃于 4 月 30 日前全部栽種完成。其中 K0+000K0+780(即登州二街以北段)計劃在 3 月 31 日前完成全部側綠化帶綠化種植和樹池施工。(二)K1+336K2+378、2 里程范圍內(華陽橋工程)施工計劃 主要是橋墩綠化,計劃于 2015 年 7 月底前完成。(三)K2+120K3+118.668 段施工計劃 根據廣佛環線施工情況組織進場施工,預計 2016 年底完成。詳見附件:華陽路南延(含華陽橋)道路工程-綠化工程施工進度計劃。4/18 四、施工組織機構網絡管理圖 五、綠化施工技術方案(1)綠化種植施工程序 場地平整碎土喬木栽植灌木栽植地被栽植整理修補養護 表 1 植物生長的最小土層厚度標準 植物種類 植物生長的最大厚度(mm)草坪地被 0.3 小灌木 0.45 大灌木 0.60 淺根性喬木 0.90 深根性喬木 1.50(2)綠化帶種植坑的處理:按設計9、及綠化規范要求對綠化種植坑進行清理,清除不工程管理部 材料 采供 部 管養 部 財務部后勤部 項目經理 技術負責 組織施工 人員調配 機械調配 場地處理組 苗木種植組 澆 水 施 肥 防治病蟲害 物質管理 經費開支 后勤管理 物質調配 物種采購 材料調運 技術指導 管養組 橋墩綠化組 5/18 適合種植植物的廢土,并按設計要求回填種植土。(3)土質改良 在土壤回填翻耕平整后,有的放矢地進行改良處理。如土壤堿性過大,用過磷酸鈣劑均勻撒施土表,用量為 120kg畝,以中和土壤堿性并增加上層肥力,在施肥后及時灑水使之溶解。為快速有效改變土壤酸堿度,可用上述方法,隔 2 天后重復,反復 23 次,另每10、畝加施 30m3發酵過的醋渣,以利苗木今后的良好生長。(4)種植或養護用的水將是無油、酸、堿、鹽或其他對植物生長有害的物質,并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1992)的要求。(5)肥料將優先選用經過漚制的農家肥和腐植土,混合肥料由 10的有機肥、20的化肥、70的表土均勻拌和而成。上述肥料施用之前將請監理工程師實地查驗,合格的才施用。(6)苗木與栽植的原則方案。我們將在種植前 5 天,向監理工程師提供有關植物供應來源的全部資料,監理工程師可隨時前來檢查。所有種植物將符合現行關于植物病害及昆蟲傳染檢疫的法規,我們將送交監理工程師必要的全部檢疫證明。在運出植物前,將植物挖出、包扎、打捆,以備運11、輸;任何時候,植物根系應保持潮濕、防凍、防止過熱。落葉樹在裸根情況下運輸,必須將根部涂上粘土漿,然后包裝在稻草袋內。所有常青樹及灌木的根部,均應連同掘出的土球用草袋或草繩包裝;運到工地及種植前,這些土球應結實,包扎完好。植物以單株、成捆運到工地時,將分別系有清楚的標簽,標明植物名稱、規格、數量或其他詳細資料。當天內種不完的植物,將存放在陰涼潮濕處,以防日曬風吹,或暫進行假植。裸根樹種將包打開,放在溝內,根部暫蓋土,并保持濕潤。帶有土球及草袋包裝的植物,用土、稻草或其他適當材料加以保護,并保護土、稻草等潮濕,以防根系干燥。我們將按綠化、景觀工程布置的圖紙標出種植地段、種植位置及品種的輪廓,并進行12、放樣。種植穴大小,深淺將根據栽植苗木根系,土球直徑和土壤情況而定。種植穴必須垂直下挖,上下底相等,底部水平,規格大小應符合表 2 要求。樹穴底部必須施好基肥,回填土中應拌有適量的復合肥和有機肥。表 2 喬灌木土球及挖穴表 6/18 類 別 規格(厘米)挖穴規格(厘米)土球直徑(厘米)直徑 深度 喬木(胸徑)34 7080 5060 3040 45 8090 6070 4050 56 90100 7080 5060 68 100110 8090 6070 810 110120 90100 7080 灌木(冠徑)2030 3540 2530 1520 3040 4050 3040 2030 40613、0 6070 5060 4050 6080 8090 6070 5060 80100 90110 7090 6080 100120 110130 90110 80100 在種植時,先在坑底松填約 150mm 厚的表土。對裸根植物,將向坑底回填表土,其厚度大于 150mm,隨即撒布 2.5kg(視表土性質而定)有機肥,或 3050g 復合化肥?;靥钔?50100mm,使根系不接觸肥料。隨后將裸根植物放在樹坑中央,以自然形態散開根系,截去所有折斷或損壞的根系。在樹坑四周回填土并搗固和恰當壓緊;當回填到根系一半深度時,將植物稍提起,隨即再回填土并壓實。植物四周由土圍成與樹坑大小相同的淺盆形凹穴以利蓄14、水,深約150mm。根部帶有土球的植物,將和裸根苗一樣進行處理,并將表土及肥料放在穴內。隨即將喬木或灌木垂直栽在坑底放穩,栽種深度應比在苗圃時深 25mm?;靥钔岭S即填在植物土球周圍并搗實。土球上部的麻(草)袋應割開并移去,將土球上部的土松開并攤平,然后將其余回填土填下,并做好淺土盆的蓄水池。在種植后對喬木或灌木澆水,并要澆透,半月之內,再澆透水 23 次。其后每周一般澆水一次,視氣候情況而定,直到植物成活為止。種植前和種植后,進行修剪,去掉有病的、損壞的或枯萎的、過密的及不平衡細枝和枝叉,以減少水分蒸發,并使樹木外形美觀。對胸徑 10 公分以上的常綠喬木或高大落葉喬木,栽植后立即進行繞干、打15、樁或拉牽扶持,其余植物根據需要設置。種植前和種植后,都將進行修剪,以保持各植物的自然形態。修剪工作由有經驗的人員,按照正常的園藝慣例進行,將有病的、損壞的枯萎的及不平衡細枝和枝杈去掉。在對植物生長有防害的種植區,我們將設置標志、或立支柱牽索、設臨籬笆等警告、防護措施,以保證植物的成活及正常生長。種植區內保持整潔,不會堆放雜物或用作臨時場地。7/18(7)喬木栽植方案 種植流程圖 選樹(苗圃苗)平衡修剪選擇栽植時期挖掘包裝裝運挖穴、土壤處理種植支撐綁扎澆水養護 選樹 技術關鍵:選擇樹表主干通直,樹冠飽滿且不偏冠的植株。解決方法:選擇樹干通直、樹皮顏色新鮮、樹冠勻稱、根系發達、樹勢健旺的苗木、選擇16、已切根、移植過的苗木,選擇無病蟲害、機械損傷的苗木。平衡修剪 技術關鍵:修剪方法、修剪程度 解決辦法:采用疏枝修剪法,在保持樹木骨架的基礎上,適當修去樹冠內重疊枝、內膛枝、平行枝、徒長枝、病蟲枝等,對主枝適當短截至飽滿芽處(約剪短 13),使地上部分減少水分消耗,協調“供需”平衡,這樣既可做到保證成活,又可保證日后形成具有優美骨架的樹形,可以疏枝或去部分葉片的辦法來減少蒸騰,同時嫩梢、果實必須全部剪去。選擇移植時期 技術關鍵:選擇苗木適應的最佳移植時間,以確定成活率。解決辦法:選擇陰而無雨,晴而少風的天氣進行。挖掘、包裝、運輸 技術關鍵:a 減少植株水分蒸發。B 采用可靠的挖掘的包裝方法,確保17、泥球不脫落、不松散,挖掘過程中盡量避免須根的損傷,有利于移植株的成活。解決方法:a 植株葉面噴 P.V.O 葉面蒸騰抑制劑,減少植物水分的消耗,同時不影響植物正常的呼吸和光合作用。B 鏟除根部浮土10cm 左右,從切根環狀溝外側稍遠處開挖,至垂直深度為 80cm 處止,然后采用雙層網絡法對土球進行包扎,如遇土壤干旱,則在挖出的樹苗,在非適宜季節栽種時,其土球應比正常情況下大一些;土球越大,根系越完整,栽植越易成功。如果是裸根的苗木,也要求盡可能帶有心土,并且所留的根要長,細根要多。直徑 1m 以內的土球,可用草繩密集纏繞包扎。根據包扎方式的不同,土球的草繩包可分為桔子包、井字 8/18 包、五18、角包等形式;無論扎成什么形式,反正要扎緊包嚴,不讓土球在搬運過程中松散。挖穴、土壤處理 技術關鍵:a、樹穴深度和寬度。b、樹穴內土壤處理。解決方法:a、樹穴深度比土球深 20cm,寬度大約 40cm。b、在樹穴內填入約 20cm 厚的營養土(含有腐熟的有機肥料)保證根系周圍養分充足。種植 技術關鍵:a、確定樹冠的朝向。b、栽植的深度。c、覆土的質量。解決方法:a、選擇樹冠豐滿、完美的一面朝向主要觀賞方向。b、栽植深度以土球上表面比地表略高為標準。c、樹身支穩后,拆除包裝物,及用疏松的營養土回填并搗實,加一層土搗實一層。支撐綁扎 技術關鍵:a、必須有可靠的固定措施。b、種植區為景區組成部分,因此19、綁扎要美觀。解決方法:a、采用“十”字樁支撐的方法。b、樹干外側以膠布或麻片保護。c、統一綁扎高度,達到美觀的效果。養護管理 技術關鍵:a、澆水方法。b、地面覆蓋。c、鉆孔觀察,檢查泥土水分情況。d、噴霧防止水分過量蒸發。9/18 解決方法:a、移栽后應立即澆水,不但要澆透根部,還要遍澆葉片和枝條,初時澆水不宜過急,樹穴外緣用細土培成“酒釀潭”,澆水水量要足,讓水慢慢浸下到種植穴內,并培土封堰。為了提高成活率,可在所澆灌的水中加入生長素,刺激根生長。生長素一般采用奈乙酸,先用少量酒精將粉狀的奈乙酸溶解,然后摻進清水,配成濃度為 200ppm 的澆灌液,作為第一次定根水進行澆灌。b、在根部覆蓋一20、層充分腐熟的肥料土,起冬季保暖作用。c、選擇部分植株,在其土球外側約 50cm 處鉆觀察孔以檢查植株根部水分情況,以便調整澆水次數。d、橡膠片或麻片保護樹干并進行葉面噴霧,減少葉面水分蒸發,維持苗木體內水分平衡。(8)灌木栽植方案 在抓好主要喬木這一綠地骨架栽植的同時,搞好灌木種植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苗木選擇 選擇優良苗木是保證成活率和綠化景觀效果的前提。選苗的標準應是:樹冠完整、不脫腳、根系發達,生長茁壯、枝時茂盛、無病蟲害,達到設計規格。灌木類特別應枝多葉茂,留有修剪余地。凡不符合基本技術質量標準的苗木一律剔除出來,決不濫竽充數。疏枝摘葉 灌木必須疏枝摘葉,保持樹木養分供需平衡。放樣定21、位 準確放樣是保證種植美觀的基礎,本工程施工在充分理解設計意圖的基礎上,以現場喬木的種植位置為坐標,按比例定出種植位置,種植點撒上石灰標志。包裝、運輸 苗木包裝特別是對于矮小灌木,采用“集裝箱”法,用統一規格、大小的紙板箱或木箱包裝。這樣既便于裝卸、清點,又保證了植株的泥球不松散、損壞,可大大保證苗木質量。裝卸苗和短駁要輕裝輕卸,嚴禁丟苗、拖苗以免損裂泥球和損傷枝條。苗木在栽植時要修去損傷的枝葉和根系。種植 苗木種植必須編制計劃,按計劃均衡供苗。苗木定位后取出土球包裝物,然后加土搗實,并及時澆足頭水,最后培土至土球被全部蓋住。(9)地被的施工方法 10/18 準備好地表面 地面無天然表土或天然22、表土厚度小于圖紙規定的厚度時,我們將按規定的要求加鋪表土,以形成厚度符合要求的表土層。平整場地并進行徹底的人工或化學除草。栽植方法及用量 我們事先將采用機具和栽植方法通知監理工程師。在栽植的前三天,將場地全面灌透水一次,在地面無積水的情況下,重新拉松表土,栽植地被,并盡量使其均勻,栽好后覆土。然后加強對場地的噴水次數。栽植季節 在圖紙規定的季節正常栽植、施肥。(9)綠地種植工藝框圖 苗木種植方案報項目技術部負責人審批 清 理 場 地 地 形 整 理 裝 運 種 植 土 喬 木 種 植 灌 木 種 植 自 檢、整 改 日 常 養 護 管 理 竣 工 驗 收 地 被 種 植 11/18(10)喬木23、種植工藝框圖 放 樣 定 位 挖 樹 穴 檢查樹穴質量 裝運種植土 穴底施肥填客土 苗木去包扎物 加土至 23 澆 底 水 加土至地表 卷 干 支撐、綁扎 立 支 撐 清理場地 養 護 驗收土壤質量 驗收苗木質量 苗木平衡修剪 12/18(11)灌木種植工藝框圖 (12)養護 喬、灌木的養護 1、灌溉:配備足夠的機械設備進行澆水,及時灌溉,保持土壤濕潤,對一些苗木則經常的葉面噴霧,樹木由于人為或機械原因傾斜的則及時扶正及時澆透水,尤其在特殊季節,增加人力、機械加強管理,確保苗木等正常生長。2、病蟲害防治:根據設計各種的生長特性,積極觀察蟲情、病情、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辦法,即在病蟲害發生前噴廣24、譜藥預防,發生后即時針對性噴藥處理,在控制住病蟲害的發生、發展、蔓延,確保苗木生長。3、修剪:根據植物的特性及功能要素,在春、秋季對植物進行修剪,由于人為的,機械損傷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部人枝條或植物死亡的,進行適度修剪,產將修剪的枝條和死株清理出施工場地,確保苗木正常生長和一定的觀賞效果。放樣定位 運種植土 種 灌 木 整形修剪 扶正澆水 自檢、整改 清理場地 轉入養護 種 灌 木 13/18 4、施肥:根據植物的生長特性大小,在春秋季利用陰天或有小雨的天氣,用氮、磷、鉀復合肥與水衡釋一定比例進行撒施,撒施結束后再用水普澆一次。地被的養護 灌溉:保持土壤濕潤,促進地被生長,并在正常生長期間視需25、要進行“封凍”和“抗旱”的灌溉。修剪除草:根據生長勢適時適度修剪,進行人工拔除雜草或化學除草。施肥:春秋兩季各施一次肥料,以有機肥和復合肥交替施用。防治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在病蟲易發的高溫高濕季節定期預防性噴藥,發生病蟲害后及時針對噴藥治療。成活率要求 喬、灌木種類發芽率 100,年內成活率 98,我們將對死亡的植株和地被應補植、補栽,苗木在驗收時保存率 100;地被驗收時覆蓋率應為 100,雜草率不大于 2。六、工程質量及采取的相應措施 A、工程質量 本工程質量要求為符合行業規范要求,質量合格。B、質量保證措施 1、按照工程量清單中的苗木品種、規格、數量的要求,選枝葉茂盛,樹形完好,球形緊26、密的苗木,運至現場,對現場不合格的苗木一律清除現場。2、苗木起挖、包裝、運輸、堆放,嚴格按照操作規范辦事,尤其在運輸時注意保護好植物的根系和樹冠,保證所提供的苗木質量達到要規范要求標準,根據植物的大小和生長特性帶土球,土球用草袋或草繩包裝,裸根植物根部涂上粘土漿,然后包裝在稻草袋內。3、對到場地植物進行認真的檢查核對,植物的來源、規格、數量等,對當天不能及時種植的植物選擇在陰涼、潮濕處進行假植經常保濕,并有專人看護,防止遺失。4、嚴格按圖紙及規范要求施工。5、做好土壤化驗工作,回填土壤質量要求:無筑路垃圾,無大石塊富含腐殖表土、PH 值 6.57.5,更換不符合種植的渣土及紅膠泥、柏油污染的土27、壤,修整地形,回填土方達到設計或監理工程師指定標高,深度滿足種植要求,坡度符合設計要求,保證土壤基質的良好性。6、栽植過程中把握好開塘、栽植、澆水等工作的質量關,坑穴底部構填 150 厚的表土;樹苗放入坑穴中填土,層層夯實;草坪樹木栽下后立即澆足定根水。針對該綠化工程 14/18 水源缺泛的特點,我們擬利用灑水車進行澆水。7、在修剪工作中,根據各種苗木的生長特性,運用式種修剪方法,認真按照規范要求進行修剪,使各種花卉苗木長勢良好,造型美觀。8、定期和不定期的進行病蟲害檢查,做到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將病蟲害始終控制在萌芽狀態。9、推進全面質量管理,建立質量監督與保證體系,落實責任制,建立以項目經28、理為領導,項目技術負責人控制,質檢員基層檢查三級管理系統,以保證施工質量為目標,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10、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分工負責,做到預防為主,監督檢查相結合,形成一個明確任務、職責、權限和互相促進的有機整體,施工人員在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中所承擔任務、職責和權限,做到各盡其職,各負其責。11、“三檢”的建立,即自檢、互檢、交流檢。12、“三會”的建立,即班前會、現場會、例會。13、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對于施工中質量特別優秀的班組或個人實行獎勵。對不按規范施工,馬虎了事,造成返工浪費材料的實行處罰。14、“三不放過”原則。為達到優良目標,必須做到“三個放過”原則,即:工序不完成不放過,檢29、驗不合格不放過,出了毛病不查明原因不放過。15、“不交底不上崗”原則:工人上崗前,必須進行全面技術交底,并利用空余時間學規范,進行技校培訓,全方位提高工人技術素質。16、認真做好施工記錄,不弄虛作假。17、冬季施工時注意職工的防護工作以及苗木的防凍工作,對于部分樹種進行草繩綁扎,外覆地膜等增溫措施,另外樹干用石灰水涂干。C、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綠化工程施工規范要求,服從建設單位和監理公司的指導與管理。七、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控制環境污染的規定,控制機油、汽油等對路面的污染。2、遵守工程建設的各項規定,服從監理工程師和甲方的安排。3、加強對其它在建工程施工單位30、之間的聯系,對相互間出現施工交叉而引起矛盾應服從大局,相互協商,妥善解決,對因情況特殊,未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匯報監理工程師,15/18 并服從監理工程師或業主的安排。4、文明施工,顧全大局,采取積極的態度化解與其它在建工程施工單位之間的矛盾。5、組織職工進行安全學習,工地成立安全領導小組,控制事故隱患的發生。6、嚴禁酒后上班,以確保工程在保質、保安全、保工期中順利進行。7、提高車輛行使安全意識,做到開慢車,開穩車,不開冒險車,不開酒后車。8、及時打掃,沖洗清理垃圾土和回填土引起的路面污染和苗木堆放、栽植時遺留的雜物和土壤,并降低灰塵量。八、苗木種植后(養護)的管理(一)養護質量目標(1)、喬木:31、生長良好,符合植物生長規律,成活率達 98%以上,按設 計要求或自然樹形修剪,基本無病蟲害。(2)、灌木:生長旺盛,花灌木開花較整齊,腳葉整齊,植物配置按設計要求,層次豐富,色彩搭配合理,無病蟲害。(3)、綠籬:按設計要求進行修剪,高度、寬度適當,平整一致,生長良好,無病蟲害。(二)養護技術方案(1)、灌木與綠籬養護管理 A、除雜草:對未郁閉的綠籬每月松土除雜草 1 次,已郁閉綠籬發現寄生藤必須馬上清除,并入袋銷毀,養護面松土除雜草 1 次,為防止雜草長入,每季度修邊 1 次,修邊寬度 30cm,修邊一定要整齊,有美感。B、修邊整形:保持設計要求的高度,上面平整、邊角整齊、線條流暢,新梢 1032、cm 以上即須修剪,根據景觀要求、品種特性,可進行強修剪和輕修剪。(強修剪一般于植物萌動前進行,一定范圍內統一高度、形狀。輕修剪保持新梢在 10cm 以內。)C、施肥:每月追復合肥 1 次,結合雨天進行,每年根據其長勢和覆蓋率情況適當施基肥 12 次,基肥 0.51kg/m2,復合肥 0.10.15kg/m2,施肥方法以撒施為主。D、補植:對因市政維修工程、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的缺株出現綠籬斷層,須及時補,盡量用盆苗以盡快封行。E、淋水:一般 23 天淋水 1 次,補植后一星期內每天淋水 1 次,施肥和補植需加強淋水。16/18(2)、喬木養護管理 A、修剪:主要修萌枝、內膛枝、下垂枝、干枯枝、33、側緣線及下緣線高控制在 1.82.5m 以內,開花喬木應在花后進行,喬木整形要與周圍環境協調,保持樹冠完整,按樹種冠形修枝整形,去弱留強,去強助弱適當疏冠通風,保持無枯枝,以增強園林美化效果。不定期不定時對主干剝芽,減少樹冠生長。B、施肥:根據植物需要,一般在發芽、開花、結果前后施肥。常用有機肥:糞渣、木糠、蘑菇渣、雞屎干、豬屎干、花生麩作基肥用。施肥時間在落葉后,發芽前進行。佛山地區在 11 月1 月份進行。常用無機肥:尿素、硫酸銨、顆料肥、磷酸二氫鉀可作追肥用,施肥發芽后落葉前進行。使用有機肥用量:一般一年三次,粉碎施放。有糞渣、蘑菇渣、木糠等作基肥,用量 50100 斤/株?;ㄉ熕?034、.5 斤/株。使用無機肥用量要根據含氮量和樹木大小適合量合理使用,一般濃度 0.20.5%,喬木淋 50 斤/株,灌木 25 斤/株,撒放或開水使用。施放方法:溝施在樹冠邊緣滴水線開溝,半圓形溝,深度 40cm,寬度 3040cm。水施把無機肥溶于水,淋根部或噴葉面。C、補植:死亡的樹木,應及時清走,補回與原樹種種類相同、規格基本一致的植株,并加強管理。D、防臺風:每年臺風前(6-7 月份)加固護構樁或支架,臺風后立即扶樹、護樹、清理短枝、落葉。加擴樹樁(板)和綁帶:對加護樹樁、護樹板受到損壞或歪斜須及時進行扶正、加固或更換,同時每年將護樹綁帶放松 1-2 次,以防小橡皮帶嵌入樹皮內。E、松土35、整理養護穴:新植喬木(1-3 年)及棕櫚科植物保留淋水窩,每年進行 1-2 次松土、培土,3 年以上喬木根已扎深可不保留淋水窩(棕櫚科植物除外)。F、淋水:新種喬木及時施肥時,要保證足夠的水分。新補植喬木,淋好定根水后,1 周內每天淋水:一般喬木 35 天淋水一次。(3)、病蟲害防治 A、以預防為主,定期做好噴藥防治工作,一般在病蟲害發生季節,410 月份每月對易感植物噴藥 12 次,病害以百菌滅、滅病威、托布澤等為主:蟲害可用敵敵畏、氧化樂果等,對于治療蛀心蟲可用夫南丹藏于樹穴泥里。B、經常觀察綠地植物、病蟲害情況,一旦發現立即跟蹤防治,噴藥時需先診斷病蟲害種類和危害程度,然后對癥下藥,進36、行跟蹤觀察。C、對于灌木、草地一般用普通噴霧器,對于喬木和垂直綠化用自動噴霧器。D、噴藥如果效果不明顯,應立即更換不同的藥或加大濃度,直至得到全面控制。(4)、冬季技術措施 17/18 冬季寒流侵襲會給樹木帶來危害,一般可通過培土、覆蓋、設風障加以防護。在秋季不要施肥,以及修剪過晚。密切注意天氣預報,在惡劣天氣來臨前,做好相應防護及加固措施。如有需要的話對喬木的主干用禾草等進行包裹,對畏害的地被品種進行薄膜加蓋等措施。(5)、雨季技術措施 本地區常受臺風侵襲,有時潮汛、暴雨、臺風同時危害樹木,應及時注意開溝排水。新種的樹木特別是行道樹要加上支柱或用繩索扎縛牢固。單株樹木的支柱應放置在樹木的迎風面。已被風吹倒的樹木要及時扶起,修剪、加土沖緊。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8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