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點住宅樓工程模板專項施工方案(3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50701
2023-04-27
30頁
460.22KB
1、 目 錄一、工程簡介二、編制說明及依據 三、材料的選用四、模板支撐體系設計五、 滿堂腳手架設置六、模板安裝工程七、模板拆除工程八、模板工程質量保證措施九、模板工程安全措施十、項目重大危險源模板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簡介本工程為xx縣2017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縣城xx安置點)項目.工程項目位于xx市xx縣甲山村解放西路與鄉村道路交匯處,交通便利.工程由住宅樓和地下二層車庫組成,建設用地面積為8068。01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40813平方米。高層居民建筑,建筑高度為87。00m,結構類型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墻結構,其中主樓地下二層為車庫,地上30層為住宅,標準層層高2.90m,停車位232個2、,綠地面積2855平方米,綠化率35。4%.本工程安全結構二級,抗震設防類別為丙級,耐火等級為一級,設計使用年限50年。地下室防水等級為一級,地下商業設防等級為一級,地下車庫為二級(電氣設備房為一級)。建設單位:xx水庫和生態移民局監理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設有限公司勘察單位:有限公司質量監督單位:xx質量監督站安全監督單位:xxxx自治縣建筑安全質量監督站工程名稱:xx縣2017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縣城xx安置點)工程地址:xxxx地區xx縣甲山村解放西路與鄉村道路交匯處二、編制說明及依據1。 編制說明1。1. 認真貫徹建筑法和基本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及合理的施工程序,嚴格遵守國家、行業、地3、方頒發的有關施工驗收規范和標準。1。2 根據本工程特點,經過充分的分析論證,選擇先進合理的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達到均衡施工,確保工期、質量、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目標。1.3 本工程按國家新頒的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的要求,組織強有力的“項目經理部”,加強工程的全面管理。1。4 各種規范的新的版本現陸續發行,本方案已將新版本的內容和技術質量要求納入本方案,并將組織全體工程技術人員在本工程施工中貫徹實施。1。5本方案為合同文件和答疑紀要中明確范圍中的內容。不含業主自行分包和二次裝修及未出施工設計圖的內容。1。6 本方案中尺寸計量單位,除注明者外,均為mm;高程為m.2:編制依據2.1 本工程的合同文4、件及答疑紀要。2.2 本工程的施工設計圖及相關設計文件.2。3 工程性條文。2。4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統一驗收標準以及現行相關的驗收規范和操作規程。2.5 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和其它有關法規文件。2。6 相關定型圖和標準圖集。2.7本企業的質量保證體系以及各項工程管理制度和技術裝備情況等.2.8本企業曾經施工的同類工程的經驗。三、材料的選用本工程模板施工過程中其一次性投入的模板量較大,在鋼筋砼結構施工中,支模是影響進度、保證質量的關鍵工序,是耗用人工、時間最多的關鍵施工線路。施工中,依據設計圖紙,計算出模架的承載壓力,控制好間距,使結構變形在規定的范圍內。1、模板支撐體系選用模板工程是影響結構外5、觀的重要因素,也是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占用工期最長,成本較高的分項工程,模板系統的選擇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施工進度及工程質量。模板配制方案須從質量、進度、成本和可施工性方面綜合考慮,在保證質量、安全、進度的前提下,進行綜合性的經濟成本分析,以達到減少周轉材料的投入,降低工程成本為目的.所有模板的支撐體系均采用48腳手鋼管加對拉螺栓固定.2、支撐前的準備工作(1)、根據軸線在樓、地層上彈出柱、墻支模控制線,并在柱墻鋼筋上彈好高程控制點,用以控制梁、板模標高。(2)、對于豎向構件模板根部的限位問題,采用設置限位鋼筋的方式來解決,根據彈出的墻、柱邊線,采用12鉆頭在柱、墻邊線鉆孔,然后用長15012鋼筋打6、入已鉆好的孔內起到定位模板的作用,其限位鋼筋的外端,應與定位放線尺寸的墻、柱邊線相符,柱每邊各2個,墻每邊每隔1m設置1個.柱墻設砼內襯加對拉螺桿 .模板主筋箍筋限位鋼筋限位內襯柱子限位鋼筋示意墻鋼筋限位示意限位內襯墻豎筋模板(3)、對于所有豎向模板,為保證模板能夠處于水平狀態,同時與基層結合緊密,可以采取在基層砼上做水泥砂漿找平底座的方法,用13水泥砂漿,定位放線工序結束后立即進行,當其強度達到1.2N/mm2以上后方可進入模板支設工序,以免將其碰壞后不能達到其應有的效果。其做法詳下圖。找平底座的高度,依據模板模數,在排定模板圖時確定,一般在50mm以內,具體在現場的確定方法:應當是根據該底7、座的計算標高,用水準儀從高程控制點處引測而得;如果豎向構件是單獨澆筑,也可以將樓層標高測定后,以某個區域的平均標高為基準,分別確定。豎向鋼筋水泥砂漿找平底座基層、樓面模板找底座示意圖(4)、模板表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一道脫模劑,嚴禁在模板上涂刷廢機油。(5)、應將柱、墻底部面層的浮漿及松動的石子打掉、打毛,墻、柱的鋼筋經監理公司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模板支設。3 、柱模板(1)柱模板安裝見附圖.柱模的安裝順序為:安裝前檢查模板安裝檢查對角線長度安裝對拉螺栓和柱箍全面檢查校正整體固定。(2)根據不同柱截面尺寸以及相應的梁截面尺寸,采取一次支模到頂的辦法避免梁柱節頭臨時用木條拼湊,造成節頭粗糙的質量通8、病。(3)柱箍用短鋼管加扣件互相箍緊,間距500mm,在柱底留清掃孔,便于清掃垃圾。(4)柱邊長大于等于600mm的柱子必須加設對拉螺栓,所有柱子的對拉螺栓施工完后其外露部分采用氧氣焊割掉。4、梁模板(1)大梁模板安裝順序:復核梁底標高及軸線位置支梁底板綁扎鋼筋支梁側模復核梁模尺寸及位置與相鄰梁、板模板連接固定。(2)當梁的跨度4m時,模板中部要起拱,起拱高度為主跨度的1/10003/1000.鋼管支撐架50014對拉螺栓組合模板當500h1000時,采用一道對拉螺栓;當1000h1500時,采用二道對拉螺栓;當1500h2000時,采用三道對拉螺栓。h(3)當梁高小于700mm時,梁側可用支9、撐板模的水平鋼管頂撐,并用部分短鋼管斜撐;梁高大于等于700mm時,要加設對拉螺栓固定。500b1000500b1100014對拉螺栓500組合木模鋼管箍500b1200b1100014對拉螺栓500組合木模鋼管箍500鋼管支撐架700鋼管斜撐組合模板h5005、樓板模(1)、樓板模采用15mm厚九夾板。(2)、模板之間的接縫高低差應控制在2mm以內,接縫寬度應控制在2mm以內,過大的縫隙要用膠帶粘貼。(3)、要嚴格控制整體模板的水平度,平整度應控制在5mm以內。(4)、當板的短跨4m時,順短跨的模板中部要起拱,起拱高度為跨度的1/10003/1000。(5)、滿堂架在上下層對應的模板支柱應設10、置在同一豎向中心線上。6、樓梯模板根據樓梯圖先放出大樣,計算好標高、步高、步寬及步數和主體一次性支拆模板。詳見下圖:擋板固定木枋 梯模板支設示意圖踏步側模一端與邊模固定底模鋼管架7、模板的拆除和處理項目所有管理人員及操作工人嚴格按拆模的程序要求進行拆模,同時加強對工人宣傳教育過早拆模危害性。拆除混凝土結構模板程序圖澆筑混凝土結構制作控制拆模時間專用試塊與結構同條件養護試 塊 強 度結構養護監理簽發拆模令拆模不合格合格8、質量保證措施及注意事項(1)、在模板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按施工質量控制程序圖嚴格把關。模板需進行設計計算,滿足施工過程中剛度、強度和穩定性要求。(2)、模板施工嚴格按木工11、翻樣的施工圖紙進行拼裝、就位和設支撐,模板安裝就位后,由技術員、質量員按平面尺寸、截面尺寸標高、垂直度進行復核驗收.(3)、模板施工前,對班組進行書面技術交底,拆模經項目技術負責人同意并報監理審批同意后下達拆模通知書,方可拆模。(4)、支模時應按順序進行,模板及支撐系統在沒有固定前,禁止利用拉桿支撐攀登,不準在拆除的模板上進行操作。(5)、拆除頂模板時應設臨時支撐,確保安全施工。(6)、模板采用專用模板脫模劑,以保證混凝土表面光潔。每次拆模后要對模板表面進行清理,安裝前涂刷脫模劑.(7)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砼強度應符合設計,設計無要求時,則按下述要求:構 件 跨度 試件強度/設計強度 板 2m12、 502m,8m 75%8m 100梁 8m 758m 100%懸臂構件 100四、 模板支撐體系設計(一) 基礎模板支撐體系設計1、計算模板及其支架時荷載標準值(以下荷載取值均參照GB50204-11附錄一 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載標準值及分項系數),由于扣件及鋼管自重較小,故在支撐體系驗算中忽略不計:1)模板及支架自重標準值:計算橫桿及取:F1=0。3 KN/計算立桿時取:F 1=0。95 KN/2)新澆砼自重標準值:對于板:F 2=240。15(板厚)=3.6 KN/對于大梁:F2=241。5(梁高)=36 KN/3)鋼筋自重標準值:樓板:F 3=1。10.15(板厚)=0。165 KN/梁13、:F 3=1。51.5(梁高)=2。25 KN/4)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計算模板時:F4=2.5 KN/計算支架時:F4=1 KN/5)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對水平模板:F5=2。0 KN/對垂直模板:F5=4。0KN/6)新澆砼對模板側面的壓力F0=0.22Ct0121/2 =0。222461。21.151.11/2 =45.85KN/柱:F1=CH =245.1 =122。4KN/梁:F1=CH =241。5 =36KN/兩者取較小值:柱:F6=45。85 KN/梁:F6=36 KN/F:新澆砼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KN/C:砼重力密度:24KN/m3t0:新澆砼初凝時間:6hV :14、砼澆筑速度(m/h):1。2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1.152::砼塌落度修正系數:1.17)、傾倒砼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本工程采用導管進行澆筑)F7=2 KN/現場所用材料的技術參數如下:鋼管(483.5)抗拉、抗壓和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彈性模量E(N/mm2)2。06105截面積A(cm)4.89慣性矩I(cm4)12.19截面模量W(cm3)5。08九夾板及木枋抗拉、抗壓和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6彈性模量E(N/mm2)0。12105以上參數根據JGJ 1302011表5。1。6及附錄B及施工手冊取得.驗算模板及支架時荷載組合依據GB502042011 第二章 15、模板工程 第二節 模板設計。2、對木模體系的柱模板、木枋進行驗算。支撐系統:背桿900,橫桿600,對拉絲桿450600設置,木枋300設置。(木枋采用50100)1)對墻木模進行驗算,取一個橫桿間距La0.6m作為一個計算單元,跨度Lb0。3m,以底部荷載作為模板所受均布荷載:對模板強度進行驗算:q靜1。2F6La1。245。850。633。01KN/mq動1.4F7La1。420。61.68KN/m按三跨連續梁進行計算 q 0。30。303M=KMqLb2=0.10033.010。320.1171。680。32=0。31KN.m=M/W =0。31106/182300/6=19N/2f=216、6N/2滿足應力要求。KM為彎矩系數,根據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 上冊表212進行取值.對模板撓度進行驗算=KfqLb4/100EI(該式根據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 上冊表212得)=(0.67733.010.9901.68)(0。3103)4/10012000(183300)/12=1.1=450/150=450/150=3滿足撓度要求。Kf為撓度系數,根據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 上冊表212進行取值。對墻木枋進行驗算,取一個木枋間距La0。3m作為一個計算單元,跨度Lb0.6m,以底部荷載作為模板所受均布荷載:對模板強度進行驗算:q靜1。2F6La1.245。850.316。51KN/mq動1。4F717、La1.420。30。84KN/m按三跨連續梁進行計算 q 0。60。60。6M=KMqLb2=0.10016。510.620.1170.840.62=0。63KN。m=M/W =0。63106/502100/6=15N/2f=26N/2滿足應力要求。KM-為彎矩系數,根據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 上冊表212進行取值.對模板撓度進行驗算=KfqLb4/100EI(該式根據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 上冊表212得)=(0.67716。510.9900。84)(0。6103)4/10012000(503100)/12=1。2=L/150=600/150=4滿足撓度要求.3、對板支撐體系進行驗算,支撐體系設置18、:板立桿13001300,橫桿1500;:1)對板橫桿進行驗算以一個立桿間距作為計算單元,立桿橫距為La=1。3m,縱距為Lb=1。3m:由于板支撐系統為滿堂架,作用于橫桿線荷載按雙向板 驗算橫桿強度:q=FLa= 0.6251.2(F1F2F3)La1。4F4La =0.6251.2(0。33.60.165)1。31.411。3 =5。10KN/m按三跨連續梁驗算橫桿: q 1。3 1。3 1。3故M=KMqLb2=0.1005。101。32=0。86KN.mKM為彎矩系數,根據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 上冊表212進行取值。對橫桿剛度進行驗算=M/W =0.86106/5。08103=169N/19、2f=205N/2滿足抗彎要求。對橫桿剛度進行驗算q=FLa= 0.6251。2(F1F2F3)La =0.6251。2(0.33。60。165)1。3 =3.96KN/m=Kf qLb4/100EI(該式根據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 上冊表212得)=(0.6773。96)(1。3103)4/1002。0610512。19104=3=Lb/150=8.7滿足撓度要求。Kf為撓度系數,根據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 上冊表212進行取值.扣件抗滑驗算:R=Kv0。6251.2(F1F2F3)La1。4F4LaLb=1。15.10=7。29KNRC=5KN設置雙扣件滿足抗滑要求.KV-為剪力系數,根據建筑施工20、手冊第二版 上冊表212進行取值。2)立桿驗算根據受力分析,立桿所受軸向力為縱橫桿通過扣件傳給,大小等于縱橫桿連接扣件所受剪力.穩定性驗算N=2R=27.29=14。58KN=N/ A=L0/iu按兩端鉸支,即u =1,根據JGJ1302001 5.3.3的L0=kh=1。15521.5=3。465m,= L0/ i =3.465/1。58102=219,查JGJ130-2001中附錄C,得 =0.152,得=N/ A=14。58103/(0.1524.89102)=196N/2f =205N/2,滿足穩定性要求。基礎承載力驗算:P= N/A=14.58/(1.31。3)=8.63KN/,而地21、基承載力為20 KN/,故滿足承載力要求。所以,板支撐體系滿足要求。4、對0.351500的大梁支撐系統進行驗算,體系設置為:大梁立桿800雙排設置,橫桿1500設置,大梁設置三排12對拉絲桿600:1)小橫桿驗算,取一個橫桿間距為計算單元,按一跨簡支梁進行驗算,立桿間距為La=0。8m,橫桿跨度為Lb=0.4m:強度驗算q=FLa=1.2(F1F2F3)La1.4F5La =1。2(0.3362。25)1.420。8 =39.25KN/mq 0.4 故M= qLb2/8 =39.250.42/8=0.784KN.m對橫桿剛度進行驗算=M/W =0。78106/5。08103=154N/2f=22、205N/2滿足應力要求。對小橫桿撓度進行驗算q=FLa=1。2(F1F2F3)La =1。2(0.3362.25)0.8 =37。01KN/m=5qLb4/384EI(該式根據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 上冊表27得)=537.014004/3842.0610512。19104=0。49=L/150=400/150=2。7滿足撓度要求。2)對大橫桿進行驗算大橫桿受力如下:按三跨連續梁驗算橫桿: N 0。8 0。8 0。8N為小橫桿通過扣件傳給的軸向力,故對大橫桿只需驗算扣件抗滑力。N=qLb/2=FLaLb/2=1。2(F1F2F3)La1.4F5LaLb/2 =1。2(0。3241.5)1.42023、。80。4/2 =5。4KNR=N=5.4 KNRC=8KN滿足抗滑要求。4)梁側模對拉絲桿驗算F=1.4F5+ 1。2F6=1.44+1.236)=48.8KN/Ntb=FA=48。80。450。6=13.18KN= Ntb /An=13。18103/(122/4)=141.83 N/2f=210N/2滿足強度要求。5、柱箍驗算,柱設置雙鋼管包箍600;取一個柱箍距為計算單元,按單跨簡支梁,以最底道柱箍進行驗算,箍距La=0。6m,跨度Lb=0.6m對柱箍進行抗彎驗算q=(1。2F6+ 1。4F7)La=(1。245.85+1.42)0.6=34.69KN/ mM= qL2/8=34。69024、。62/8 =1.56KN。m=M/2W =1。56106/25。08103=154N/2f=205 N/2滿足抗彎要求撓度進行驗算=5qL4/2384EI(該式根據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 上冊表2-7得) =534。696004/23842。0610512。19104 =1。2=L/150=600/150=4,滿足撓度要求。梁、板、墻支撐體系詳見下圖:(二)對于主體模板支撐體系設計1、對于主體,由于層高為3。9m,3。2m,根據經驗,梁、板、墻支撐體系詳見下圖: 2、對于主體的木模體系的柱模板、木枋設置:除新澆砼對模板側面的壓力有可能不同,作用于柱側模的其他荷載均同。新澆砼對模板側面的壓力:G025、=0。22Ct0121/2 =0.222461。21.151。11/2 =45.85KN/G1=CH =243.6 =86.4KN/取較小值G=45.85 KN/,故作用于墻上的荷載同1F層。支撐系統設置同1F,即背桿900,橫桿600,對拉螺桿按450600設置,木枋300設置。(木枋采用50100)對橫桿剛度進行驗算q=FLa= 0.6251。2(F1F2F3)La =0.6251.2(0.33。60。165)1。0 =2.48KN/m=Kf qLb4/100EI(該式根據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 上冊表2-12得)=(0。6772。48)(1。0103)4/1002.0610512.1910426、=0。66=Lb/150=6。6滿足撓度要求。Kf為撓度系數,根據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 上冊表212進行取值。扣件抗滑驗算:R=Kv0.6251.2(F1F2F3)La1。4F4LaLb=1。14.36=4.8KNRC=5KN滿足抗滑要求。KV為剪力系數,根據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 上冊表212進行取值.2)立桿驗算根據受力分析,立桿所受軸向力為縱橫桿通過扣件傳給,大小等于縱橫桿連接扣件所受剪力。穩定性驗算N=2R=27。29=14.58KN=N/ A=L0/iu按兩端鉸支,即u =1,根據JGJ130-2001 5。3。3的L0=kh=1.15521.5=3.465m,= L0/ i =3.46527、/1。5810-2=219,查JGJ130-2001中附錄C,得 =0。152,得=N/ A=14。58103/(0。1524.89102)=196N/2f =205N/2,滿足穩定性要求。 五、滿堂腳手架滿足以下要求1、每根立桿底部設置木枋墊塊。2、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地墊塊上皮不大于200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米。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3、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28、扣件連接。4、腳手架四邊與中間每隔四排立桿應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六、模板安裝1)、豎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份,必須要落在可承載的基層上。2)、模板及其支撐架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覆的臨時固定設施。3)、當現澆梁跨度大于4m時,模板應起拱,起拱高度為全跨長度的13.4)、采取多層支架支模: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能力或加設支架支撐;支架的橫墊板應平整,支柱一應垂直,上下層支柱應在同一豎向中心線上。1、主要結構部份模板安裝1)、柱模的安裝a、 安裝程序為:放線設置定位基準模板吊裝就位安裝模板支撐調直糾偏安裝柱箍全面檢查校正柱模群體固定。、放線:矩形柱模安裝前,應先待柱子軸線29、標記,采用廣線拉通縱橫軸線后,彈出柱子中心線和模板安裝內外邊線。、柱模及支撐安裝:柱模就位后應加臨時支撐固定,固定后根據柱上設置的鉛垂線校正模板的垂直度,到滿足要求為止.、對于結構施工中的的梁柱節點,為克服節點處傳統上使用拼裝模板,木枋塞縫不規范,致使節點處梁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質量通病,故采用定制的異型節點模板,以保證工程質量。、柱箍安裝:柱箍安裝應自下而上進行,調正模板的垂直度,到滿足要求為止。、檢查校正:柱模安裝完畢后,應全面復核模板的垂直度,截面尺寸等項目,支撐必須牢固、預埋件、預留孔洞不得漏設,且必須準確、穩固.、柱模群體固定:群體柱子支模時,必須整體固定。同一排柱模,應先校正兩端柱的30、模板,校正好后在柱頂接通線,使整排柱保持一致,并校正各柱柱距,然后在柱腳和柱頂分別用水平桿拉通連固,最后安裝剪刀撐和斜撐。2)、梁、板模板的安裝a、安裝程序為:復核梁底、板底標高搭設支模架安放梁底板拼裝梁側模及鋪放板模龍骨鋪放板模預埋件及預留孔模板安裝柱、梁板節頭模板安裝檢查校正交付驗收、支模架的搭設:支模架搭設前,支模架的地面須經夯實平整,所有立桿均設10050木墊板,通長設置,支模架采取多層支設,上下層立桿設在同一垂直線上。、支模架搭設完畢,復核梁底標高,校正軸線無誤后,調平梁模支架,在支架上鋪放“”字形帶連接角模的梁底模,并使其就位,用扣件與支架卡緊,每根據梁底模視其長短固定不少于三點,31、再分別吊裝預組接梁側模與底模拼接,并設臨時斜撐固定.、板模采用15厚九夾板,10050木枋作加勁肋,間距150,其兩端將梁側模上口頂緊固定。模板鋪設好后,應檢查板面標高、平整度,以及拼縫寬度,必要時采用不干膠貼縫,防止板模漏漿.、檢查校正:模板安裝后全面復核,梁板模的位置及形狀,預埋件和預留孔洞不得漏設并應位置準確.檢查鋼管支架扣件的扭力矩是否滿足要求,支模架必須穩定、牢固。3)、樓梯模板安裝現澆樓梯施工應保證鋼筋預留位置及數量,采取措施消除施工中常見的鋼筋翹曲、梯步尺寸不均現象。支模按傳統的木模施工方法進行(詳樓梯模板圖).七、模板的拆除1、非承重模板:對現澆整體結構的非承重模板,應在混凝土32、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除。2、對僅受自重荷載的模板:當現澆結構上無樓層和支架模板荷載時,應與結構同條件養護的試塊達到所規定的強度后方可拆模.3、承受上部荷載的模板:對多層和高度需幾層結構連續支模或拆模后結構上承受較大施工荷載時,下層結構的承重模板必須在與結構同條件下養護的混凝土試塊達到75設計標號時方準拆除,若施工荷載大于設計荷載,應經驗算后加臨時支撐。4、拆模順序:模板拆除的順序,應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先拆側模后拆底模和自上而下的拆除順序。5、所有模板拆除均實行指令拆除制:即由項目技術負責根據砼強度報告下達模板拆除令,經監理審批后由33、施工人員指揮班組進行模板拆除。八、模板工程質量保證措施1、對于個別部位使用非系列的模板工程,需經技術人員設計計算后,方可使用2、拼裝和安裝過程要選用合格的原材料和合格的配件,保證模板本身的使用可靠性.3、完成安裝模板后,工人要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報經相應的分管施工員和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4、模板采用專用模板脫模劑,以保證砼表面光潔.每次拆模后要對模板表面進行清理,安裝前涂刷脫模劑。5、模板拆除時間要達到規范要求的砼強度。九、安全措施1、登高作業時,各種配件應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嚴禁放在模板或腳手架上,各種工具應系掛在操作人員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2、裝拆模板時,上下要有人接應,隨拆隨運轉,并應把活動的部件固定牢靠,嚴禁堆放在腳手板上和拋擲。3、安裝墻、柱模板時,要隨時支設固定,防止傾覆. 4、樓梯處要設置護身欄桿,每三層設置水平硬防護和水平軟防護各一道,軟防護高度離硬防護1.5m。 5、工人在拆建筑物周邊模板時,應設置不低于1.0 m高的踢腳板,以防止模板和扣件外落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