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管道帶壓開孔工程安全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661565
2023-05-24
28頁
76.97KB
1、天然氣管道帶壓開孔工程安全施工組織方案目 錄1、 適用范圍 3 2、 編制依據 33、 主要施工內容.34、 施工條件 35、 施工步驟.36、 人員組織,施工設備、材料單 . .77、 技術措施. .88、 環保/安全措施.99、 質量保證措施.1410、 HSE保障措施.141 適用范圍本施工方案適用*天然氣管道次高壓主管道帶壓開孔工程,覆蓋了該工程項目中帶壓開孔施工工藝的全部過程:帶壓焊接 管件、帶壓開孔、應急措施以及安全環保措施等。2 編制依據2.1 現場調研報告及業主交底2.2 SY585893石油企業工業動火安全規程2.3 SY/T6150.12011鋼制管道封堵技術規程2.4 G2、BJ23682管道焊接及驗收規范2.5 GB/T2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規范及使用指南2.6 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3 主要施工內容在*次高壓天然氣主管道上焊接封堵管件、帶壓開封堵孔,在封堵管件底端橢圓封頭中心開孔、焊接連通分支管道。主管道設計壓力2.5MPa,運行壓力小于2.0MPa。4 施工條件4.1 掌握管道內天然氣壓力、流向以及現場檢測管道實際的壁厚、壓力等各項數據4.2 與業主共同確認開孔位置及方向4.3 管道開孔處周圍的空間能否滿足安裝設備的條件4.4 保障施工現場無油污、腳手架安裝到位并達到安全標準、上下通道保障暢通4.5 按施工工藝要求,清除開3、孔點管道上的防腐層4.6 按焊接工藝要求在指定部位清理管道表面,露出金屬白5 施工步驟5.1施工準備5.1.1 施工前,施工技術人員應根據業主交底及標準規范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編制詳細地切合實際的施工方案,并經逐級審批完畢后,方可施工。 參加施工人員應認真熟悉施工方案要求,深刻領會設計意圖,了解管道帶壓開孔施工的方法、工藝、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并會同業主對本次施工位置進行確認并標識。根據施工方案準備所用的施工工具,焊接材料應準備齊全。電焊機、角磨機狀態應良好,計量、調校及測量用儀器經校驗合格,并在復檢期內。 施工前,必須向各工種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施工前,應與業主對管道施工位置進行確認4、,安全措施到位后方可按照施工程序、步驟進行施工。 管道施工組成件(管子、閥門、管件等)與支撐件必須具備質量證明書或合格證。管道施工組成件與支撐件的材質、規格、型號、數量應符合規定,外觀檢查應符合要求,產品標識齊全。管子、閥門等應檢驗合格。若不符合要求,該批管子、閥門等不得使用。做好技術準備工作,施工前應對照作業現場的情況,并根據圖紙確定的施工要求,事先做好標記線、以便于工人施工。施工機具按指定地點擺放好,施工用電按業主指定的電源進行連接,吊車設備等就位。5.2 帶壓焊接5.2.1母管線材質:L290 ; 設計壓力2.5MPa ; 運行壓力1.15MPa ; 溫度:40; 介質:天然氣管道允許焊5、接的壓力計算如下: p=2s(t-c)/D FP管道允許帶壓焊接的壓力單位為MPas-管材的最小屈服極限單位為MPat焊接處管道實際壁厚單位為mmc因焊接引起的壁厚修正量單位為mm(通常取2.4mm)F安全系數(天然氣管道取0.5)D管道外徑單位為mm管道材質L290,最小屈服極限為290MPa。本工程管線運行壓力為1.15MPa,經計算符合帶壓焊接要求。5.2.2焊件材料選擇與制備5.2.2.1 管件選用材質為16Mn鋼管或鋼板5.2.2.2焊件材料制備如圖所示5.2.2.3焊接前用角磨機對管線外表面進行清理打磨,邊緣50mm去污油、氧化層,清理熔渣。5.2.3焊接條件及技術要求5.2.3.6、1 封堵管件與管線間隙不大于2mm;法蘭沿管道軸線方向的兩端到管頂的距離差不應大于1mm;法蘭孔中軸線與其所在位置管道中心軸線偏移距離高不應大于1.5mm.5.2.3.2 管道焊接壓力要求:天然氣管線壓力小于1.15MPa; 5.2.3.3介質流速: 5m/s5.3焊接方法5.3.1采用手工電弧焊,嚴格控制電流。焊接材料采用E5015 3.2mm 焊條。5.4焊接標準:ASME IX或按GB50236-98。作業環境:天氣晴朗無風,或采取擋風、雨篷,高溫地區采取遮陽或降溫。焊接:采用多道小焊道的焊接方法,每層焊接厚度不超過2mm .焊縫: 如圖5.5 無損探傷檢測焊完后8-24小時后進行檢測。7、 100% MT 探傷。附表序號部位母材焊縫類型焊接方式焊條牌號焊條規格焊接電流極性焊速mm/min 1搭接縫 16Mn、L290角焊縫手工電弧焊E50153.2mm90-120A反極性60100 2對接縫16Mn橫縫手工電弧焊E50154.0mm120-160A反極性901205.6開孔前:5.6.1開孔設備檢修維護、檢查設備配件、工機具及消耗材料是否齊全5.6.2已焊管件試壓充分保障焊接質量、全面滿足開孔條件。5.6.3根據現場要求,對于天然氣管道,直接清除管道外壁的防腐層5.6.4在指定焊接處清理管道表面鐵銹、油污等,露出金屬白5.6.5測量并掌握施工現場管道內天然氣的流向、溫度、壓力,8、并做好記錄5.6.6根據焊接位置決定接地線位置,做好接地,防止靜電5.6.7由安全員進行測爆,安全檢查,并上報業主安全監督,得到認可、允許后,方可動火施焊5.6.8按業主要求,現場在母管線上指定位置焊接封堵管件、加裝夾板閥1個。安裝夾板閥到 管件上 在封堵管件底端橢圓封頭中心開孔、焊接,連通分支管道5.6.11焊縫檢驗:由甲方安排專業檢驗員對焊縫進行磁粉滲透檢驗,不合格按要求返修5.6.12焊縫檢驗合格后安裝開孔機5.7開孔5.7.1將相對應的開孔機、開孔連箱、開孔刀等組件吊起安裝在夾板閥上,通過高壓膠管把開孔機與液壓動力站聯接,通過開孔連箱上的截止閥進行充氮氣2.0Mpa試壓,檢測開孔連箱、9、夾板閥、 管件結合面的密封性。5.7.2液壓動力站聯接好開孔機后,啟動液壓動力站,檢查液壓動力站運轉是否正常5.7.3啟動開孔機試運行3分鐘,檢查各部位是否運行正常5.7.4待設備運行平穩后停機,手動搖動開孔機搖把,待鉆頭尖部接觸到管壁時,計數器歸零并反向旋轉搖把1/4圈5.7.5開孔機進給箱掛上自動進給擋,啟動機器,開孔刀自動向下進給開始開孔作業5.7.6當確認切削完成時應停車,手動旋轉搖把,把開孔刀與料塊一起提回開孔連箱內5.7.7關閉夾板閥5.7.8打開連箱上的卸壓閥,排出連箱內介質5.7.9按程序拆卸開孔機5.7.10從開孔機鉆桿上拆下開孔刀、料塊5.7.11下專用堵塞、安裝法蘭盲板510、.7.12 對 封堵管件做粘彈體防腐5.7.13開孔結束,清理現場,工程結束。5.8 施工計劃安排5.8.1 甲方協助乙方設備進場就位計劃一天;5.8.2 管件焊接、閥門安裝、檢測、試壓、開孔、下堵、防腐計劃兩天。6 人員組織,施工設備、材料單6.1為保證工程順利進行,為此特別設置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 * 負責整個施工協調與指揮技術總監: * 負責施工技術工作安 全 員: * 負責整個施工安全監督質 檢 員: * 負責施工工程質量監督6.2組織機構圖施工人員項目負責人項目經理工程技術員質檢員安全員6.3主要施工人員配備:電焊工: 人開孔操作手: 人機械手: 人司機: 人共計: 人6.4 設備11、材料:序號名 稱型 號數 量備 注1開孔機2開孔連箱3液壓站4下堵器5下堵連箱6夾板閥7封堵刀8封堵管件9法蘭塞堵10測厚儀11干粉滅火器12氮氣7 技術措施7.1管件的焊接、參與管件焊接的電焊工應具有與現場焊接相應的合格項目,其合格證及合格項目必須在有效期內,應按焊接工藝評定和安全技術交底施焊。、焊接前,應會同業主人員對管道進行再次確認,相關位置測爆合格后方可焊接。、焊接前應將焊口表面清理干凈,直至漏出金屬光澤,應經質量檢查人員檢查合格后方可焊接。、焊件在組裝前,應將焊口表面及管端20mm以內,外壁的油漆垢、銹等清理干凈,直至漏出金屬光澤。、焊條必須按規定烘烤合格后方可使用,每名焊工必須配備12、焊條保溫箱,隨用隨取。焊條從烘干箱取出后,立即放入保溫箱,并蓋封好。、不得在焊接件表面引弧或試驗電流,焊件表面不得有電弧擦傷等缺陷。、在焊接中,收弧時應將弧坑填滿,多層焊的接頭應互相錯開.、雨天, 風速大于或等于8m/s,或相對濕度大于90%時停焊。、焊接完畢后,應及時清理焊縫表面的熔渣及附近的飛濺。、焊縫外表面不得有裂紋、氣孔、夾渣、未熔合、飛濺存在。、焊縫外觀應成型良好,寬度以每邊蓋過坡口邊緣2mm為宜:角焊縫的焊角高度應符合設計規定,外行應平緩過渡。、管道焊縫咬邊深度不應大于0.5mm,連續咬邊長度不大于100mm ,且焊縫兩側咬邊總長度不大于該焊縫全長的10% 。、焊縫余高小于或等于113、+0.2b(b為焊縫接頭組隊后坡口的最大寬度mm),切不大于3mm.8 環保/安全措施8.1組織機構施工現場安全領導小組: 組 長:甲方副 組 長:乙方安全監督:甲、乙方各一人組 員:甲、乙雙方各相關人員8.2職責8.2.1、組長是本項目安全作業的第一責任人,在作業期間,每天負責召集相關人員召開一次安全例會,通報當天安全環保情況及下一步安全作業的注意事項。突發事件發生時,負有及時與業主進行聯絡的職責,并在業主的統一指揮下,按照應急方案,組織和領導本部人員進行搶險、救災等事宜8.2.2、副組長負責現場安全措施的實施審查,對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作業負責技術指導8.2.3、專職安全監督負責施工現場的監14、督檢查工作,檢查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負責監督整改措施的落實,保證設備完好,工機具完好,檢查施工人員執行安全規定的情況,發現違規者有權進行處理,并向組長報告8.2.4、各專業技術負責人及現場負責人,各自負責職責內的安全工作并承擔責任8.3原則:一切施工作業必須遵守業主安全、作業規章/制度,事故發生時,以業主應急措施為主,全面聽從組長指揮,配合平臺人員救助、救護8.4安全會議制度在下列情況下應召開現場安全會:8.4.1安全事件通報8.4.2安全培訓或演習8.4.3特殊作業開始前8.4.4需多方參加或配合作業8.4.5每天召開安全協調會,會議闡明的要點8.4.6當天工作進度及完成情15、況,下一步工作安排8.4.7要對第二天實施的工作進行交底,并對第二天進行的工作進行風險分析,與平臺的安全監督協商制定安全措施8.5安全措施實施情況及注意事項8.5.1危害辨識1)作業區域:只有在設備處于不正常狀態下,才可能出現可燃氣泄露及其它的危險情況a、易燃氣體:遇明火作業造成火災b、腐蝕性、剌激性化學品:使人皮膚、呼吸道受傷害c、通道不暢:滑倒摔傷、碰傷d、噪音超標:聽覺受傷害2)生產活動a、材料搬運:方法不當、人員受傷b、物料碼放:物料滑落,砸傷、碰傷c、高處作業:個人防護不當、墜落事故、人員傷亡d、吊裝作業:專業知識欠佳、指揮操作不當,人員傷亡、撞傷、擠傷e、火焰切割:回火、爆炸、人員16、傷亡 f、焊接作業:設備接線不當,觸電、電傷j、保護不當:光灼傷、燙傷8.5.2風險與措施序號活動內容存在風險采取措施1旁通短節焊接作業、打磨作業施工現場有易燃、易爆物品,未有監督人員,易發生火災事故,火焰切割操作不當,灼傷,燙傷,焊接設備接線不當、觸電、保護不當,光灼傷執行動火作業安全程序,執行許可證制度,焊接作業操作規程。在焊接過程中,要在焊渣下落的地方用石棉布進行托擋,防止引燃下部設施。設專人現場監督、周圍環境巡回測爆2開孔作業過程中未按照帶壓開孔施工工藝進行作業、未聽從項目經理、機械工程師的指令進行操作嚴格按照帶壓開孔封堵施工工藝進行作業嚴格聽從項目經理、機械工程師的指令進行操作3開孔17、設備拆卸連箱內已經進行卸壓,但由于卸壓口是在最高點,介質未能全部排凈,拆卸連箱時操作不當,連箱內介質易泄露造成環境危害卸壓時可向連箱內充氮氣,利于排除連箱內介質,一直到不能再排出介質為止4設備吊裝索具不配套,強度不足、綁扎連接不良、指揮錯誤、環境不良人員傷亡檢查吊具證書、外觀檢查、起吊前檢查、正確吊裝方案、執行起吊作業安全規程、持證上崗,指揮信號正確5環境保護的管理設備泄漏油污、固廢。工業三廢隨地堆放,造成環境不良,環境污染設備及時維護保養、檢修、執行廢物管理規定、每天清場,工業垃圾放進垃圾箱8.5.3安全教育a、對全體參加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明確施工存在的潛在的危險。每個施工人員在現場時必須穿18、戴好防護服、工作鞋、安全帽b、設備安全:施工用的氣割工具要完好,無漏氣現象;打磨工具完好,無漏電現象;焊接設備完好,無漏電現象,電焊把無破損,有良好的接地8.5.4動火前準備a、首先報有關部門獲得動火許可證,施工前辦理相關的手續,并通知業主安全監督,得到許可。根據現場需要搭設臨時屏障隔離設備。b、嚴格執行工法規定,按著油氣現場動火施工標準逐項落實,嚴格監督防止一切隱患和事故的發生c、保證動火標準,接地電阻值小于等于4歐姆,如果電阻值大于4歐姆不能施工,檢修合格后再施工d、在施工前,必須認真測爆,檢查現場可燃氣體的濃度,如有泄露必須及時處理,在防護措施不具備情況下不施工,等待完全解決后方可施工e19、施焊現場配有8公斤干粉滅火器10臺,并充分利用現有的滅火設備和滅火工具f、嚴禁違章作業、違章指揮8.6動火焊接施工作業嚴格按照動火作業安全措施施工8.6.1安全檢查a、檢查勞動保護用品是否穿好戴整齊;做好人員的六防的思想工作b、查驗所帶設備、工機具是否完好,是否符合安全規定c、所帶測爆儀、消防設備是否正常、可靠,是否符合業主要求8.6.2安全措施a、現場施工中要相應配備滅火器b、參加施工人員應會使用滅火器,會撲滅初起火險c、動火作業期間現場必須要有安全監督和監護人在場,無監護人和看火人不許動火作業。d、動火作業停止后,看火人員應堅持看火半小時左右,并檢查附近是否有陰燃、冒煙等火災隱患。e、砂20、輪作業時戴好防護鏡。f、對現場可移動部分組對時,可先在較安全的地方進行下料或預制,然后在現場組對。g、對周圍環境用測爆儀不間斷地進行測爆,確保安全無誤后,方可進行焊接的動火作業,使用電器設備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接線及拆除。8.6.3動火作業安全措施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動火作業a、 作業人員沒上崗操作證。b、 凡屬二級動火范圍,未辦理動火審批手續。c、 作業人員不充分了解現場周圍情況心中無數。d、 作業人員不了解動火作業內部結構是否安全時。e、 未測爆或已間隔了120分鐘以上時間的。f、 六級風以上時。g、 用可燃材料做保溫、冷卻、隔音、隔熱,在未采取切實可靠安全措施前。h、 作業范圍、部位附近堆21、有易燃易爆物品,未徹底清理或未做有效安全防護措施的。i、 作業場所附近與其它工程互相抵觸時。為防止動火作業過程中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在作業場所可采取以下安全措施a、 拆遷:在易燃、易爆場所和禁火區域作業,可先把焊、割件拆下來,遷移到安全地帶進行焊、割。b、 隔離:對確實無法拆卸的焊、割件,要把焊、割的部位或設備與其它易燃,易爆物質進行嚴密隔離。c、 移走危險:把作業現場的危險品搬走。d、 提高濕度:作業點附近的可燃物無法搬移時,可采用噴水的辦進行冷卻法(可行時),把可燃物澆濕,進行冷卻,增加它們的耐火能力。e、 備好:針對不同作業現場和焊、割對象,配備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材。f、 技術測定:對焊、22、割件內部的可燃氣體含量、各種易燃易爆物質的閃點、燃點、爆炸極限進行技術測定,在安全、可靠的情況下才能進行焊、割及動火作業。8.6.4電焊作業安全措施a、電焊機外殼,應接地良好,其電源的裝拆應由電工進行。b、焊鉗與把線必須絕緣良好,連接牢固。在潮濕地點作業時,應站在絕緣膠板或木板上。c、露天使用的電焊機應備有防雨淋設施。d、焊接預熱工件時,應有石棉或檔板等隔熱措施。、雷雨、大霧、六級以上大風天氣,應停止焊接作業。、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焊接地點應與氧氣、乙炔、液化氣瓶存放距離不小于米。、焊接結束應切斷焊機電源,并檢查操作地點,確認無事故隱患后,方可離開。8.6.5氣23、焊(割)作業安全措施a、作業時氧氣瓶、乙炔瓶不可倒置,必須裝有減壓閥。瓶體應有防震膠圈,遠離熱源,不要曝曬。瓶距保持在5米以上,明火距離不小于米。b、氣焊工具不得沾染油污,表、閥要完好,應經常清除氣管內積水。c、氣帶不應有鼓包,裂縫漏氣等現象,不許用補粘或包纏等方法處理。應用雙面接頭管連拉并扎緊。d、裝減壓閥前應先打開氣瓶的圈,放氣秒鐘,沖刷沾染的臟物雜質,操作者應站在氣閥側面,不得將瓶內氣體用光。e、點火時,焊(割)槍口不準對人,正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f、焊咀應經常用通針調整順暢,防止發生回火和鳴爆現象。g、工作完畢,應將氣瓶氣閥關好,擰上安全蓋,檢查現場有無余火、有無事故隱患24、方可離開。8.6.6起重作業安全措施a、起重指揮人員要持證上崗,設專人指揮。b、嚴格按照“十不吊、六不許”的原則進行吊裝作業。c、應熟知指揮信號并做到準確無誤。d、應熟悉所使用起重機械的技術性能和構造原理。e、應保證與司機和被吊物之間視線清楚。f、被吊物的兩邊應栓上溜繩,保持穩定,以免碰撞。g、掌握被吊物的重量,正確選擇索具和吊具。h、按要求準備吊索、吊具,并嚴格檢查確認其符合安全要求。i、了解被吊物的重量、形狀、尺寸,使用正確的捆綁方法,確保重心穩定,平衡。j、起吊較重物件時應在離地100-200mm時,指揮司機停止起升,檢查剎車是否好用,檢查被吊物受力點是否均勻,有無不妥之處,確認安全可行25、后,方可繼續起升。k、大型結構起吊作業前應填寫安全評價檢查表,相關人員簽字。9 質量保證措施9.1、帶壓開孔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由項目部質安部、施工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具體負責,設專職質量檢查員負責質量監督和檢查工作。9.2、嚴格工序交接制度,未辦理工序交接手續及經檢查上道工序不合格,嚴禁進行下道工序施工。9.3、堅持自檢與共檢相結合,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設計文件和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9.4、嚴格執行公司有關程序文件,及時、準確地采集數據,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9.5、嚴格物資采購和管理制度,施工所用全部主、輔材料均須有質量證明書或合格證,并應保證合格項目齊全并符合設計要求。9.6、焊接所用的焊條必26、須按照規定的溫度進行烘干,焊條領用需使用焊條保溫筒,在保溫筒中存放超過4小時,應重新烘干,焊條重復烘干次數不得超過兩次。9.7、施工所用的計量器具應送檢合格,確保準確有效。10 HSE保障措施 本管道施工為技術改造項目,時間緊,任務重,精心安排,合理調度是安全生產的關鍵,主要措施如下:10.1、凡參加施工的人員都要熟知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在操作過程中,應堅守工作崗位,嚴禁酒后操作。10.2、參加施工人員,嚴禁隨意開關與施工無關的閥門、開關等。嚴禁在非施工區域逗留。10.3、嚴格執行電票和火票的辦理,認真執行“ 三不動火”制度,在施工區域放置足量的消防器材。10.4、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27、落實安全防護措施,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系帽帶,禁止穿涼鞋,高根鞋,拖鞋。10.5、電工、電焊工、起重工、司機等特殊工種,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發給操作證,方準獨立操作。10.6、嚴格安全用電制度,現場所有接線均嚴格按“三相五線制”進行匹配,嚴禁盤前接線。電器設備和線路,必須絕緣良好,電線不得與金屬物綁在一起,所有電器設備、板房等均應良好接地或接零,嚴禁非專業電工私自接線。10.7、現場使用的手持電動工具、在使用時應先試轉,合格后方可使用。10.8、氣體切割、焊接作業時,氧氣瓶、乙炔瓶應相距明火5米以外。施工范圍內,所有污水井和其他明、暗溝必須掩埋嚴實。氧氣瓶與乙炔瓶必須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10.9、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嚴重貧血、癲癇病及其他不適合本次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本次作業。10.10、吊裝設備及管段時,其下方嚴禁有人停留或行走,待其固定后,方可卸去吊具。10.11、現場文明施工,杜絕事故發生。各施工班組在施工中必須做到有條不紊。電焊機要成行,焊把線,氣焊帶要放置整齊,邊角料要堆放在指定地點。10.12、施工時要互相照應,做到四不傷害。10.13、施工動火前必須開動火票,并有監火人在場時方可動火。10.14、施工中的垃圾應分類排放到指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