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站主體圍護結構地下連續墻接縫滲漏水封堵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82867
2023-06-28
16頁
201.82KB
1、xx地鐵xxxx標xx路站地下連續墻接縫滲漏水封堵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目 錄一、編制說明11。1編制依據11.2編制原則1二、工程概況12.1工程地質12.2工程水文地質32。3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對基坑安全的評價32。4設計概況和施工進度情況32。4.1設計概況32.4。2施工進度情況3三、施工方法33.1總體施工方案33。2注雙液漿止水措施43。2。1 注雙液漿止水措施43.2。2注雙液漿止水施工工藝53.3預留注漿袖閥管63。4針孔式注漿止水措施63.4。1針孔式注漿施工方案63。4.2針孔式注漿施工工藝63。5地下墻墻面或接縫的修補措施73。5。1地下墻墻面或接縫的修補2、7地下墻墻面或接縫修補施工工藝7四、堵漏施工部署84。1施工組織84。2勞動力配備計劃94.3材料設備配備計劃9五、應急措施105。1應急領導小組105.2崗位職責105。3主要應急措施115。4應急響應流程12六、安全、質量、文明施及環保保證措施126。1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36.2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36.3文明施工及環保保證措施14一、編制說明1。1編制依據1、招標文件及施工合同的總體要求;2、xx市地鐵xxSG25標xx路站地質勘察報告和設計施工圖;3、前期xx路站地下連續墻滲漏水封堵經驗;4、適用于本工程的規范、規程、標準;5、我公司多年從事鐵路、地鐵、城市軌道交通及市政工程所積累的施工3、經驗。1.2編制原則1、為使xx路站主體結構基坑圍護(地下連續墻接縫)存在的質量通病治理技術可行、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確保工程質量;充分了解和調查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情況和現場施工環境,使施工方案滿足現場施工條件及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最小化,避免出現較大的涌水涌砂現象.2、施工方案盡可能做到重點突出、內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點。二、工程概況2.1工程地質xx路站位于xx市xx區,工程場地內地勢平坦,場區屬第四系沖海積相沉積平原,地貌形態單一。場地淺表層為厚12m的填土,其下為厚度約1420m左右的粉土和粉砂層。粉土以下為厚度達10m以上(局部厚達20m 左右)的高壓縮性流塑狀的淤泥質土或灰色粉質粘土,局4、部夾粉砂層和圓礫層。詳見表21 地質巖性及特征表。表21 地層巖性及特征表地層編號巖層名稱地 層 描 述1雜填土黃灰色,濕 ,松散,含較多塊石、磚塊及砼塊.以粘質粉土充填。層面高程為5.596。27m,層厚為0。62.00m。全場分布。2素填土灰色,濕,松散,含氧化鐵,少量磚瓦碎屑、植物根莖。局部地段表層為0.10。2m厚的混凝土澆筑層,粉質粘土性.層面高程為4。776.14m,層厚0.43.80m.偶有分布。1粉質粘土灰黃色,軟可塑,含氧化鐵、云母及有機質,俗稱“硬殼層”.無搖振反應,切面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杭發廠站至山北河分布,頂板埋深1.902.00m,頂板高程3。733.88m5、,層厚0。901。30m.2砂質粉土夾粘質粉土灰黃色,濕,稍密,含少量氧化鐵及云母屑.搖震反應迅速,切面粗糙,無光澤反應,干強度低,韌性低。層面高程為2.625.58m,層厚1.504.80m。全場地分布。3砂質粉土灰色,濕,稍密中密,含少量氧化鐵及云母屑。搖震反應迅速,切面粗糙,無光澤反應,干強度低,韌性低。層面高程為0.292。58m,層厚2.105。00m.全場地分布.5砂質粉土灰色,濕,稍密中密,含少量氧化鐵及云母屑。搖震反應迅速,切面粗糙,無光澤反應,干強度低,韌性低.層面高程為-0。292。58m,層厚2.105.00m.全場地分布:4粘質粉土夾淤泥質粘土灰色,含有機質及云母屑,粘6、質粉土與淤泥質粘土層呈互層狀。搖振反應中等,切面無光澤反應,干強度較低,韌性較低,松散稍密,軟塑至流塑,飽和.偶有分布.5砂質粉土灰黃色,含有機質及云母屑,夾粉砂,,搖振反應迅速,切面無光澤反應,干強度較低,韌性較低,稍密.飽和。偶有分布。51砂質粉土灰色,濕,稍密,含少量氧化鐵及云母屑。搖震反應迅速,切面粗糙,無光澤反應,干強度低,韌性低。層面高程為3.293.05m,層厚2。5107。80m。場地大部分分布。52粉質粉土灰色,濕,稍密,含少量氧化鐵及云母屑.局部夾雜粘質粉土,搖震反應迅速,切面粗糙,無光澤反應,干強度低,韌性低.層面高程為-6.391。48m,層厚0.68。50m.全場地分7、布。52夾粉質粘土灰色,濕,松散稍密,含少量氧化鐵及云母屑。局部砂質粉土含量較多,搖震反應迅速,切面粗糙,無光澤反應,干強度低,韌性低。僅揭露于J3-ZO9-05、J3-ZO9-11、J3-ZO919三孔。層面高程為5.28-4.68m,層厚1.001。50m.61粉砂夾砂質粘土綠灰色,濕,松散稍密,含少量氧化鐵及云母屑.局部夾砂質粉土薄層。層面高程為10.40-6。48m,層厚0。404。00m。場區局部分布。7砂質粉土夾淤泥質粉質粘土灰色,濕,松散稍密,含少量氧化鐵及云母屑。層面高程為-15。11-9。67m,層厚1.006.30m。場區局部分布。1淤泥質粉質粘土灰色,飽和,流塑,含有機質8、,少量的腐植物及云母屑,夾粉土薄層,層里清晰,具高靈敏度。無搖震反應,切面較光滑,光澤反應強,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層面高程為-15。11-9.67m,層厚1.006。30m.場區局部分布。2淤泥質粘土灰色,飽和,流塑,含有機質,夾粉土薄層,無搖震反應,切面較光滑,光澤反應強,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層面高程為-17。11-12.17m,層厚5.6012。30m.全場地分布。1灰色粉質粘土褐灰色,飽和,流塑軟塑狀,含少量的腐植物及腐殖質,局部夾粉土薄層,無搖震反應,切面較光滑,光澤反應強,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層面高程為-24。6824.41m,層厚0。607。00m.場區局部分布。2粉質粘土夾9、粉砂淺灰褐灰色,飽和,流塑軟塑狀,含少量的腐植物及腐殖質,局部夾粉土薄層,無搖震反應,切面略粗糙,光澤反應弱,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僅揭露于J3-QO839A深35.540。0m段。1粉砂淺灰綠色,很濕,中密,含云母、腐植物及貝殼屑,局部夾少量粉土層,層面高程為-34。1623.55m,層厚0.556.10m。全場分布。2礫砂灰綠色、灰黃色,很濕,中密,含云母、腐植物及貝殼屑,局部夾少量粉土層,層面高程為-30.0226。59m,層厚0。253。70m。局部分布。3粉質粘土灰黃色、飽和、可塑,含少量云母.僅揭露于Z3-ZO927 和Z3-ZO935兩孔。層面高程為30。82-28。85m,層厚10、0.600.70m.4圓礫雜色、很濕、中密密實。含卵礫石5060%,其中卵石成分主要為砂巖、凝灰巖等,呈亞圓狀,卵石含量2535,粒徑24cm;其余以細沙、中砂及粗砂等充填.2.2工程水文地質場區淺部地下水屬松散巖類孔隙潛水,主要賦存與上部填土層及粉土、砂土層中。本場區潛水靜止水位一般在0。901。65m,高程4。075。02m,并隨季節性變化,年水位變幅約1.02.0m。潛水只要接收大氣降水和側向逕流補給,并以蒸發和側向逕流為主要排泄方式.2。3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對基坑安全的評價xx路站主體結構基坑開挖范圍內基本上位于厚約14m的粉土和粉砂層(基坑底以上2m左右為粘土層),滲透系數大,地下潛11、水的水位高,一般在地面下0。901。65m,此類土體搖震反應迅速,干強度低,韌性低。同時,市心北路是xx區的交通要道,交通流量大,大型運貨車輛及工程車輛較多,根據車站主體結構施工的需要,對原市心北路的道路進行交通疏解后,機動車道距離基坑較近,且管線較多。因此,地下連續墻接縫若存在夾泥夾砂現象,在xx區特殊的地質條件下,受施工擾動、道路交通重載等影響下,容易產生流變和管涌等現象。2。4設計概況和施工進度情況2。4。1設計概況xx路站主體圍護結構共計171幅地下連續墻,分為A、B、C、D、E五種類型,其中A類墻深35。5m、B類墻深37m、C類墻深35。7m、D類深32.7m、E類墻深34。7m,12、連續墻采用800mm鎖口管接頭。基坑外側的地下連續墻接縫共168個,每個接縫在迎土側均施工3根1000mm高壓旋噴樁作加固止水用,呈“品”字形布置,樁間搭接300mm,加固深度為地表下2m至基坑底下6m。2.4.2施工進度情況截止2010年10月23日,xx路站共施工結構底12段,中板4段,頂板3段。目前尚有80道地下連續墻接需要進行注漿加固處理。三、施工方法3.1總體施工方案在xx路站主體結構基坑開挖和主體內部結構施工過程中,對地下連續墻背或接縫滲漏水的封堵主要分二個步驟:(一)、每段土方開挖至第二道鋼支撐時,每道地下連續墻接縫迎土側均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進行止水加固;在注雙液漿后,再在注漿13、孔外側埋設一根注漿袖閥管,若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出現滲漏水,立即啟用;第二道鋼支撐以下的土方開挖,需在上述兩步驟工序均完成后方可進行。(二)、在土方分層開挖過程中,開挖前均須開挖地下連續墻接縫探槽,經值班技術人員確認接縫無夾泥夾砂現象后方可開挖;若有夾泥夾砂現象,則針對地下連續墻及其接縫滲漏水的類型、大小等情況,將采取一種或多種處理措施,處理措施主要包括:1、在地下連續墻接縫內側或迎土側重新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進行止水加固;2、在地下連續墻或接縫背土側注聚氨脂進行止水加固;3、在地下連續墻接縫采取快速水泥(堵漏王)進行止水或接縫修補。各種類型漏水情況所采取的止水措施詳見表3-1。土方開挖后,對地下連14、續墻接縫進行處理,將浮漿鑿除,鑿至新鮮砼,以快速水泥(堵漏王)抹平,必要時在接縫處焊接連接鋼筋;對地下連續墻有露筋的部位及時修補.表3-1 地下連續墻止水措施序號滲漏水類型漏水情況判定止水加固措施1接縫漏水1、接縫處漏水較大(坑外水位隨坑內降水逐漸降低)1、啟動坑外備用降水井2、坑外雙液注漿止水;3、接縫采用快速水泥接縫修補。2、接縫處滲水,無夾泥夾砂現象1、接縫采用快速水泥接縫修補。2、針孔式注漿;3、接縫處漏水較小,無夾泥夾砂現象1、針孔式注漿;2、接縫采用快速水泥接縫修補.4、地下連續墻變形造成滲水,無夾泥夾砂現象1、坑外雙液注漿止水;2、坑內漏水點采用針孔式注漿.2墻面滲水地下連續墻砼15、不密實,無夾泥夾砂現象1、采用快速水泥止水。3墻面漏水地下連續墻砼不密實,無夾泥夾砂現象1、漏水點采用針孔式注漿;2、接縫采用快速水泥接縫修補。3。2注雙液漿止水措施3.2。1 注雙液漿止水措施每段土方開挖至第二道鋼支撐時,每道地下連續墻接縫迎土側均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進行止水加固。3.2。2注雙液漿止水施工工藝詳見圖31注雙液漿止水施工工藝定注漿點鉆孔注漿結束拌制漿液圖31 注雙液漿止水施工工藝1、注漿孔位置每段土方開挖至第二道鋼支撐時,重新對地下墻接縫注雙液漿。注漿孔設置要求見圖32。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注漿孔位置需結合前期注漿情況作適當調整,避免鉆孔困難或無法注漿,影響注漿效果。圖32 雙液16、注漿孔布置圖2、漿液拌制雙液漿主要材料為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水玻璃。水泥漿液與水玻璃注漿機中分開輸送,在注漿鋼管入口處混合注入注漿孔中,漿液膠凝時間510分鐘。 (1)雙液漿配合比:水泥:水:水玻璃=1:1:1;注漿施工過程中,將根據凝膠時間進行適當調整。 (2)水玻璃濃度:稀釋至35Be。3、鉆孔注漿沿地下連續墻接縫位置,在基坑外側鉆孔注漿,鉆孔直徑10cm左右,鉆孔深度不小于19m。當鉆桿鉆至設計深度后,開始安裝注漿花管、封孔并注雙液漿.水泥漿液與水玻璃分開拌制,在鋼管注漿管口進行混合,注漿壓力不大于2MPa,已開挖面以上部分注漿壓力不大于1MPa。注漿范圍為孔底至地面下50cm。3。3預17、留注漿袖閥管每道地下墻接縫在注雙液漿后,再在注漿孔外側80cm處埋設一根注漿袖閥管.袖閥注漿管采用:每節長33。3cm,內徑39mm,外徑51mm。位于地面以下5m的均采用有溢漿孔的袖閥管。在基坑開挖或主體結構施工期間,若發現地下連續墻接縫變形過大、夾泥夾砂等原因導致接縫漏水時,立即啟用預留袖閥管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加固止水。基坑開挖后,若地下連續墻間變形嚴重,地下連續墻接縫處產生滲漏水現象時,可利用原注漿孔或重新增設12個袖閥管注漿孔。預留袖閥管注漿參數與3。2注雙液漿止水措施要求一致。3。4針孔式注漿止水措施3。4。1針孔式注漿施工方案在基坑開挖過程中,若發現地下連續墻墻面或接縫只有少量滲18、漏水且無夾泥夾砂現象時,在滲水、漏水處采用針孔式注漿止水。3。4.2針孔式注漿施工工藝詳見圖3-3針孔式注漿施工工藝.1、清理墻體表面雜物,觀察漏水裂縫的起止位置。2、根據漏水情況,在漏水裂縫的兩側1020cm的位置進行布孔,孔間距1030cm,視漏水大小進行調整.漏水點起止位置應多布置23個注漿孔,確保注漿的效果。3、孔位布好后,用沖擊鉆在已布孔位置進行鉆孔,孔徑13mm,鉆孔時鉆頭向裂縫方向傾斜30.孔深1015cm,孔端部分與裂縫相交。鉆孔結束后,用手壓泵壓水將孔內清理干凈.4、注漿孔清理后,安裝注漿嘴。安裝注漿嘴時應注意將止漿塞旋緊,防止漏漿.安裝完畢用快凝水泥封口。待其凝固后,用電動19、高壓灌漿機進行注漿(水溶性聚氨脂).注漿壓力控制在0。20。4Mpa,流量5L/min。注漿結束標準以漿液從裂縫處滲出為準.5、聚氨脂凝固后,查看其堵漏效果,如無滲漏將注漿桿拆除用水泥封堵注漿孔,墻體表面用鋼刷清理干凈,進行下一處的處理。如還有滲漏按以上程序進行加強處理。清理、裂縫滲漏水檢查布孔、鉆孔注漿嘴預埋壓水清孔聚氨酯注漿待凝拔除注漿針頭、封孔快凝水泥封口清理墻體表面聚氨酯待凝檢查封堵效果無滲漏下一個漏水點仍有滲漏圖33針孔式注漿施工工藝3。5地下墻墻面或接縫的修補措施3。5.1地下墻墻面或接縫的修補在基坑開挖前,必須堅持人工探槽原則,若發現地連墻墻面或接縫局部存在夾泥夾砂或砼質量較差時20、,需采用快速水泥對地下墻或接縫表面進行修補。3.5。2地下墻墻面或接縫修補施工工藝詳見圖34地下墻墻面或接縫修補施工工藝流程。焊接連接鋼筋清理砼表面修補結束圖34地下墻墻面或接縫修補施工藝流程圖1、焊接連接鋼筋開挖過程中若發現接縫處存在夾泥夾砂或砼質量較差時,先將接縫兩側地下連續墻鋼筋上層砼鑿除,長約60cm,然后用20鋼筋將兩幅地下連續墻焊接成一個整體,避免地下墻產生錯縫現象。鋼筋焊接長度不小于20cm,豎向間距30cm。連接方式詳見圖3-5 接縫處鋼筋連接示意圖。2、清理砼表面在砼表面和接縫清理前,必須經堵漏負責人和現場技術人員確認接縫無濕痕后,方可進行清理,接縫清理深度不得大于5cm,長21、度不大于30cm.若在清理過程中發現濕痕應立即停止清理,立即在接縫連接鋼筋間焊接3mm厚的鋼板或鋼筋,回填棉紗并安裝引水管,立即采用雙快水泥抹面封堵,然后采取注雙液漿措施。若在清理過程中出現小股漏水,在漏水時應立即塞入棉紗并安裝引水管、閥管和打木楔子,防止水流增大,然后采取坑內或坑外注雙液漿措施.3、修補砼和接縫表面清理完成后,立即采用雙快水泥抹面封堵。圖35 接縫處鋼筋連接示意圖四、堵漏施工部署4.1施工組織在基坑開挖和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堵漏施工人員和施工機械的數量和質量,一旦發現滲漏水情況,就立即組織封堵,保證隨叫隨到。在基坑開挖前,認真做好地下連續墻施工缺陷統計工作,預先采取措22、施預防地下墻滲漏水。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必須經常性檢查滲漏水封堵常備材料和機械設備.4.2勞動力配備計劃在基坑開挖和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24小時派專人進行基坑滲漏水巡視,若發現地下墻有滲漏水情況,馬上組織人員按要求封堵滲漏點,避免因時間延誤而引起涌水涌砂現象發生。xx路站堵漏施工人員最少不得低8人,如發現滲漏部位較多時,將根據現場需要適當增加人員、機具和材料.4.3材料設備配備計劃在基坑開挖過程中,配備2臺雙液注漿機,并根據現場施工實際情況,隨時增設注漿機組織施工。在基坑開挖和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必須保證材料和機械設備數量符合表4-1要求。表4-1 主要應急材料和機械設備配備數量23、表序號品名單位數量備注1SL-500型注漿機套2針孔式注漿2P38進口手電鉆臺1針孔式注漿350型鉆孔機臺1雙液注漿4雙液注漿機套1雙液注漿5快速水泥(堵漏王)T5632.5水泥T5雙液注漿7水玻璃噸5雙液注漿8水溶性聚氨脂kg400針孔式注漿9棉紗kg3010棉被床1011木楔子根200大小各異12滿裝的砂袋包200013電焊機臺11420鋼筋(長60cm)根80155mm厚鋼板塊216空壓機臺217鋼絲刷把1018方木根30大小各異19鐵錘把3大小各異20閥管根20長短各異五、應急措施在基坑施工過程中,為了控制潛在的基坑坍塌、涌水涌砂等事故、事件或緊急情況,做出應急準備,并對發生的事故、事24、件進行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事件的損害程度,保護全體員工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項目部成立應急領導小組.5。1應急領導小組組 長:葉躍林(項目經理)副組長:梁興鋒(常務副經理)、唐遠虹(項目安全總監)、戴朝聰(項目總工) 小組成員:康 坤(項目副書記)、李愛軍(安保部長)、趙樹林(工程部長)、趙麗娜(設物部長)、何曉梅(辦公室主任)、鄒云川(財務部長)、陳 前 (合同部長) 5。2崗位職責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各成員須認真履行應急救援和保障方面的職責,制定并實施有效應急措施。 1、組長、副組長 (1) 審批應急預案,為其有效性負責,并保證應急狀態下所需各種資源的投入(資金、人力、物力)符合應急狀態25、需求。 (2) 接到現場報警后,立即通知各小組進入應急狀態。 (3) 到現場組織指揮搶救,采取正確、適宜的決策,避免事故擴大和次生事故。 (4) 全面協調和指揮各小組工作,使應急救援工作順利進行. (5) 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乃至向地方政府請求支援.(6) 上級決定啟動高一級應急響應時,組長的職責和權利同時將被轉交。但在上級指揮人員未到現場情況下,仍有臨時采取緊急決策的權力,并立即匯報.2、搶險救援組:唐遠虹、趙樹林、趙麗娜 (1) 接到事故報警后,組織現場搶救。合理利用現場的人力、物力和應急物資,采取恰當、適用的搶險措施,權利控制事故災難發展態勢,防止次生、衍生的耦合事故(事件)發生,果26、斷控制或切斷事故災害鏈,努力防止事故持續惡化。 (2) 搶險過程中,應先救人后救物,同時不能違章指揮。(3) 總指揮在現場時,服從總指揮的命令;總指揮不在現場時,根據現場具體情況,有臨時決策的權力,并應將采取的措施情況及時的向總指揮匯報。3、傷員救護組:鄒云川 (1) 日常應準備好傷員搶救常用的醫藥器材和用具;調動傷員緊急運送的車輛。 (2) 接到報警后盡快帶其醫藥器材和用具到現場,對傷員進行緊急救護。 (3) 報警當地急救中心、隨傷者一起到醫院,辦理搶救手續。4、現場警戒、疏散組:李愛軍、陳 前 (1) 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任務、疏散無關人員。劃定警戒范圍和采取警戒措施,同時安排外來救援車輛和27、人員安全通道。 (2) 對事故可能影響到附近居民的生活、交通安全時,安排居民疏散和交通管制。5、對外聯絡、媒體接待、善后工作組:康 坤、何曉梅 (1) 負責對外聯系、救援、情況報告、傳達上級指示要求. (2) 接待媒體,對外發布信息。 (3) 做好事后勤接待工作。 6、事故調查組:康 坤、李愛軍、趙樹林按照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總結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5。3主要應急措施在基坑施工過程中,若地下墻接縫處發生涌水涌砂等緊急情況時,現場值班人員或巡視人員需馬上報告項目部,并立即做出應急響應。現場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封堵28、和防塌措施。主要的應急措施如下:1、在情況許可的條件下,盡可能利用挖掘機、鐵錘、鋼筋、方木等機具在漏水點填塞棉紗或棉被并安設引流管和注漿閥管,以減少粉砂粉土流出,控制地面沉降速度.2、馬上啟用坑外備用降水井降水.3、馬上對預留袖閥管進行雙液注漿。若坑內注漿閥管安設完成,即優先考慮坑內注漿。4、采用袋裝水泥或砂袋進行圍堰,商品砼反壓回填,控制涌水涌砂流量,為注雙液漿提供條件。5、及時進行交通疏解,必要時啟動交通疏解應急預案。5.4應急響應流程應急響應流程如下圖5-1。事故發生現場報警總指揮宣布應急恢復應急結束總體評審現場清理解除警戒善后處理應急小組事故調查提高應急級別申請增援救護組救援行動事態控29、制全體組員到位指揮人員到位設物部調配應急資源根據情況判斷級別報監理安全人員項目部應急啟動圖5-1 應急救援行動流程圖六、安全、質量、文明施及環保保證措施6。1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施工前組織所有施工人員進行質量技術交底,明確各堵漏工序的質量要求。2、嚴把工序質量關,上道工序未經驗收合格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3、嚴格執行技術人員現場值班制度,及時解決施工中發生的技術問題.4、加強現場值班技術人員責任意識教育,提高管理人員責任感,嚴格落實24小時巡視基坑滲漏水情況的管理制度.5、加強現場堵漏施工人員的技能和責任意識教育,提高其責任感。6、對xx區工程地質的特殊性進行宣傳教育,讓項目部各級施工人員充30、分了解地下墻接縫若發生涌水涌砂所帶來的嚴重后果。6。2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在基坑開挖前,必須按要求進行基坑開挖條件驗收,經相關責任人簽字確認后方可進行開挖。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必須堅持人工探槽原則,特別是7層和1層的地層分界線附近,須嚴格按地下墻接縫封堵和修補工藝要求進行處理。在每段底板最后一層土方開挖,必須有項目領導現場值班監督.2、加強現場值人員、堵漏施工人員24小時巡視基坑滲漏水情況的管理,若發現地下墻有滲漏水情況,立即組織封堵,避免延誤時機。3、加強對應急物資的檢查,確保應急物資的質量和數量滿足現場施工實際情況,并且必須隨基坑開挖合理調整存在位置。4、嚴格按照安全生產的有關條例進行施工作31、業,正確操作使用機械設備、勞保用品。5、注意安全用電,工地內電線應理順,不能亂拉亂掛,統一使用標準安全電箱,教育職工自覺遵守安全用電制度和持證上崗制,防止用電事故發生,除電工外,其他操作人員不得擅自接電。6、施工現場應由專人負責清掃,加強現場泥水管理,指定專人負責,開挖和及時回填各種排漿溝,場地干燥、平整,清除雜物路障,保持道路暢通、平整.7、加強應急小組和施工人員的應急能力培訓,以保證啟動應急預案時,能按應急預案相關程序組織搶險救援工作。8、加強對現場施工人員安全施工的宣傳和培訓教育,提高其安全施工及自身保護意識。9、加強基坑外的地下水位監測,若發現基坑外水位出現異常情況時(如隨坑內水位一起降低時),根據相鄰水位監測孔水位高差判斷漏水點大致位置,并設置相應的注漿孔。6.3文明施工及環保保證措施 1、施工期間定時對施工場地進行整理、打掃保持工地清潔,施工場地經常灑水以控制揚塵。2、施工場地內的各類材料、設備堆放有序,并掛牌標識,不侵占行車道、人行道。3、按要求設置各類警示標志。4、嚴格按GB1252390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中的有關規定和要求進行施工.對于噪聲影響大的施工,合理安排,避免夜間施工擾民,盡量減少施工對當地居民的不利影響。5、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廢棄物等,嚴禁亂排亂放,嚴格按要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