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樓配套地下車庫工程冬季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83055
2023-06-28
15頁
144.54KB
1、xx商業樓配套地下車庫工程冬季施工方案目 錄第一章 編制依據2第二章 工程概況22.1 工程簡介22。2 結構設計簡介32。3 施工流水段劃分3第三章 施工部署43。1 冬季施工階段劃分43。2 初冬和冬末階段施工43.3 嚴冬階段施工43。4 冬施轉常溫4第四章 施工準備44.1 現場準備44.2 成立冬季施工領導小組5第五章 主要施工措施55.1 鋼筋工程55.2 模板工程65。3 混凝土施工75。3.1 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混凝土的攪拌75.3.2 混凝土的運輸與澆筑85。3.3 混凝土養護保溫85.3。4 冬施試塊留置85。3。5 冬施測溫要求95.3。6 混凝土質量控制及檢查115.3。2、7 注意事項12第六章 安全措施12第七章 技術、質量、安全、消防、環保措施13第一章 編制依據序號名稱編號1XX商業樓配套地下車庫工程結構施工圖2XX商業樓配套地下車庫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及驗收規范GB50204-20154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規程JGJ/T104201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DBJ01-8220046建筑分項工程施工工藝標準DBJ01-26-20037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11/T695-2009第二章 工程概況2。1 工程簡介項目內容工程名稱xx商業樓配套地下車庫工程工程地址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27853.3、32占地面積12683。41結構類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底標高12。4m;8。4m;-5。46m;-0。18m建筑高度0.00絕對標高48.25m室內外高差0.3m總高18.9m2.2 結構設計簡介基底土質情況細砂地基承載力260Kpa結構類型框架基礎形式獨立基礎防水板結構抗震等級剪力墻二級框架地上、地下一層:二級;地下二層:三級結構安全等級二級墻、連梁樓板、梁構造柱、圈梁基礎基礎墊層框架柱備注0。00及以下C30C30C20C30C15C40地下二層框架柱為C45,與外墻連接的框架柱與墻相同0.00以上C30C30C20C30備注:1、基礎底板、地下室外墻,均采用防水混凝土,除圖中注明外設計4、抗滲強度均為P8 2、本建筑物混凝土結構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 3、基礎、地下室外墻混凝土、室外露天構件,換進類別為二b類,地下室內墻,內框架柱混凝土、衛生間環境為二a類,地上混凝土構件環境類別為一類。2.3 施工流水段劃分本工程將地下車庫底板施工劃分7個流水段。計劃流水段劃分為:1段:16軸/2號坡道、E-F后澆帶;2段:1-6軸/EF后澆帶、JK后澆帶;3段:1-6軸/J-K后澆帶、NP后澆帶;4段:16軸/N-P后澆帶、YAA后澆帶;5段:1-6軸/YAA后澆帶、ADAE后澆帶;6段:1-6軸/AD-AE后澆帶、AHAJ后澆帶;7段:16軸/AHAJ后澆帶、1號坡道。底板以上結構分為9個流水5、段:1段:16軸/2號坡道;2段:16軸/A軸、E-F后澆帶;3段:16軸/EF后澆帶、J-K后澆帶;4段:16軸/J-K后澆帶、N-P后澆帶;5段:1-6軸/NP后澆帶、T-U伸縮縫;6段:1-6軸/T-U伸縮縫、YAA后澆帶;7段:16軸/YAA后澆帶、AD-AE后澆帶;8段:16軸/AD-AE后澆帶、AH-AJ后澆帶;9段:1-6軸/AHAJ后澆帶、1號坡道。第三章 施工部署3.1 冬季施工階段劃分根據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2011規定:根據當地多年氣象資料統計,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穩定低于5即進入冬期施工;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穩定高于5解除冬期施工。北京市區氣候情況分6、成兩個階段,即初冬、冬末低溫階段,嚴冬階段。初冬、冬末低溫階段: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和次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約70天時間,大氣平均溫度在0左右,最低溫度在5。嚴冬階段:12月中旬至次年2月中旬,約50天時間,大氣平均溫度在-5左右,最低溫度在-10。3.2 初冬和冬末階段施工這兩階段采用蓄熱法施工,即摻早強型復合外加劑,適當覆蓋、保溫.3.3 嚴冬階段施工此階段采用綜合蓄熱法施工,即摻早強型復合外加劑;混凝土外表面采用覆蓋、擋風等保溫措施;施工時的結構內部采取加熱措施,對混凝土進行加熱養護。3。4 冬施轉常溫凡次年初春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高于5時,即轉入常溫施工。第四章 施工準備4。17、 現場準備對現場外露的水管采取保溫措施,水龍頭砌好保溫井,消防水管用巖棉保溫管包裹,臨時上水埋深深度根據歷年經驗及查施工手冊得到的數據為不少于0。8米。清點消防設備及器材,組織保溫材料進場,并分類堆放。作好測溫準備,由試驗員對測溫人員進行培訓,并發配測溫溫度計、手電筒、記錄表格、記錄板、鬧鐘、測溫孔平面布置圖.4.2 成立冬季施工領導小組冬施領導小組名單:組長:荊長江副組長:邊鳳利成員:生產負責人:王金寶 技術負責人:胡振奎 安全負責人:王 增 質量負責人:孫亞健 材料負責人:陳發科 電氣負責人:張 強測溫、試驗負責人:陳金龍1、制定技術、質量、安全措施,編制生產材料計劃。2、對職工進行冬季施8、工動員,教育職工加強防火意識,防患于未然.3、測溫人員及保溫人員專門組織技術培訓,學習本工作范圍內有關知識,明確責任,專人負責。4、安排專人開展氣溫觀測工作,做好記錄,及時了解施工期間的天氣情況,防止寒流襲擊,積極設置測溫百葉箱。第五章 主要施工措施5。1 鋼筋工程1、冬期施工運輸、加工鋼筋時,輕拿輕放,避免損傷鋼筋,堆放時如遇風雪和降溫天氣應采取相應的保溫措施, 加工成型的鋼筋,應墊上木方,防止鋼筋接觸冰凍地面,粘上泥土,導致鋼筋受雨雪侵蝕而發生銹蝕,項目部應在使用前組織檢查;2、鋼筋接頭前或澆筑混凝土前將上面的冰雪清理干凈;3、已綁扎完畢的鋼筋,遇到下雪時,應用草簾被進行覆蓋;4、鋼筋直螺9、紋加工:滾軋鋼筋直螺紋時,應采用水溶性切削潤滑液,當氣溫低于0時,應摻入15%20的亞硝酸鈉。不得用機油作切削潤滑液或不加潤滑液滾軋絲頭。5、鋼筋焊接時應盡量安排在室內進行,如必須在室外焊接,其環境溫度不宜低于20,同時應有防雪擋風措施。焊后的接頭,嚴禁立刻碰到冰雪.結構縱向受力鋼筋16采用機械連接,接頭采用級接頭,且環境溫度不低于20,當環境溫度低于-20時,尚需做專項低溫性能試驗.5.2 模板工程1、進入冬季施工前,對使用的大模板進行全面檢查、清理表面及背面的污垢,冬期施工模板外加保溫層,以防澆完的混凝土散熱過快,溫度太低而影響強度。保溫層采用50mm厚巖棉板,外背8鋼筋與模板拉結,填塞后10、仍需覆蓋一層草簾被。在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若發現巖棉板有破損,要及時修補,以保證大模板保溫層的完整性。2、模板支撐前要徹底清除作業面、鋼筋及模板上的冰雪、污垢等。嚴禁用水沖刷成型模板,積水應及時用棉紗蘸干,防止結冰。墻體、頂板支模后,外部清理干凈,掛雙層阻燃草棉被,覆蓋嚴密。模板支設好后,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混凝土澆筑,要用對其上口進行必要的遮蓋,以免突然降雪,造成模板內冰雪堆積。3、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在確保墻體混凝土不缺棱掉角的前題下,松動模板對拉螺栓,當墻體混凝土強度不小于4.0MPa時,方可吊運墻體模板。拆模時一定輕輕撬動模板,嚴禁野蠻施工。吊運模板時,信號工、安裝模11、板工及塔吊司機之間要緊密配合,防止模板撞擊墻體,將模板保溫層破壞。拆模時,嚴禁野蠻施工,以免破壞模板及混凝土。4、墻模板在混凝土溫度降至5且強度達到設計強度時即可拆除,梁板模板待混凝土強度達到100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撐。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加臨時覆蓋,以保證混凝土緩慢冷卻.5、模板存放處地面要進行硬化處理,并做好泛水坡度和排水溝,木模板要及時覆蓋,以免受淋變形.5.3 混凝土施工為確保工程質量及施工進度,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考慮經濟性、合理性等諸多因素,冬季混凝土施工采用蓄熱法施工,即在混凝土澆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熱及水泥水化熱的熱量,通過適當保溫延緩混凝土冷卻,使混凝土冷卻到0或設計12、規定溫度前,其強度達到或超過受凍臨界強度的施工方法。5。3。1 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混凝土的攪拌1、冬施澆筑的混凝土,要嚴格控制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對于摻防凍劑的混凝土,當室外最低氣溫為15以內,其受凍臨界強度不低于4Mpa,室外最低氣溫為30以內,其受凍臨界強度不低于5Mpa.2、本工程混凝土用商品混凝土,根據工程位置,本著合理選擇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滿足供應能力,盡量減少運距的原則。3、根據北京地區氣候的實際情況,要求商品混凝土供應單位合理選用外加劑,保證混凝土的最低抗凍溫度為-15。當平均氣溫低15時,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應增加防凍劑摻量,保證混凝土的最低抗凍溫度為20;如無法保證則停止施工.4、13、優先選用硅酸鹽和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不得直接加熱)),其強度等級不得低于PO42。5,最少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得大于0。50,并加入外加劑。5、商品混凝土出機溫度不能低于10,入模溫度不低于5.6、本工程要求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初凝時間68小時,終凝時間10-12小時。5。3.2 混凝土的運輸與澆筑1、運輸和澆筑混凝土用的容器要有保溫措施,泵送管外側要捆綁一層阻燃草棉被保溫,草棉被外側需設置一層塑料布防潮層,避免草簾被受潮后失去保溫效果。2、混凝土在澆筑前,要消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如果鋼筋綁扎完畢后,模板支設前遇到降雪天氣,需要及時清理鋼筋底14、部混凝土上的積雪,一般采用普通鼓風機吹凈積雪,如果出現積雪融化現象,可采用電暖風吹干,清理完畢及時合模進行混凝土澆筑。3、當混凝土強度達到受凍臨界強度以上,混凝土溫度不高于5時方可拆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及時覆蓋,使其緩慢冷卻。5.3.3 混凝土養護保溫1、樓板保溫采用一層塑料薄膜加一層阻燃草棉被覆蓋(嚴冬兩層),下掛一層阻燃草棉被。2、墻體保溫,在墻體大模板后滿貼巖棉板再掛阻燃草棉被.3、混凝土施工面在室外四周腳手架用編織布圍擋,圍擋高度超過施工面2米.5。3。4 冬施試塊留置冬期施工混凝土試件的留置除必須符合國家標準中有關規定外,還要做好冬施實體檢驗用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增加不能少于兩組的15、結構同條件養護試塊,分別用于檢驗撤除保溫設施時的混凝土強度和轉入常溫養護28天的強度。混凝土標養28天的強度報告要進入施工技術資料中.同條件養護試件所對應的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要由監理、施工等各方共同選定。試件拆模后要放置在相應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的適當位置,并要采取與相應結構相同的養護方法.放置于現場的試塊要做好保護工作,將試件鎖在鋼筋籠中防止人為破壞及丟失,試驗人員每天定期對現場的同條件試塊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標養及同條件試塊要標明澆筑部位、混凝土標號、澆注日期及試驗編號.5.3。5 冬施測溫要求1、冬季施工測溫準備(1)項目部指派人負責測溫工作,各外施隊設專職測溫員4名,開始測溫之16、前,項目部統一組織測溫人員進行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2)開始測溫前,要備齊必須的用具,為正常測溫創造有利條件,主要用具有:測溫百頁箱,規格不小于300mm300mm400mm,要安裝于建筑物10m以外,距地面高度約1。5m,通風條件較好的地方,表面刷白色油漆。測溫計:測量大氣溫度和環境溫度,用最高最低溫度計,測量原材料溫度采用玻璃液體溫度計。各種測溫計在使用前均要進行校驗。三角旗:為表示測溫孔的位置和編號,需準備與測溫孔數量相應的金屬制的小三角旗,并在旗面上編號。鬧鐘、手電筒、文件夾,測溫記錄表,記錄大氣溫度的小黑板,測溫管等。2、冬施測溫要求(1)混凝土澆筑完1小時后開始測第一次,以后每217、小時測一次,直至成熟度超過480后,開始每6小時測一次,直至養護溫度降到0,測溫停止.(2)室外溫度及環境溫度同混凝土養護溫度測定次數,但不少于4次/天,此外還需測最高最低溫度(最高最低氣溫測量起止日期為本地區冬期施工起止日期)。(3)混凝土出罐溫度、澆筑溫度、入模溫度每一工作班至少四次測溫。3、冬施測溫方法(1)混凝土測溫時按測孔編號順序進行,繪制測溫孔平面布置圖,所有測溫孔編號,測溫設在混凝土最易冷卻部位。在澆筑混凝土時預埋一段一端封閉的PVC管(直徑1cm)作為測溫孔,一端用保溫材料塞住。(2)測溫孔要有明顯的標記,并要妥善保護測溫孔洞和預留管。測溫時溫度計插入孔中不少于35分鐘,讀數時18、要先用手捏住刻度位置,然后迅速讀數,作好記錄.(3)測溫后要立即將測溫孔塞緊,并蓋好保溫材料.(4)夜間測溫要有足夠的照明設備、深基坑測溫要由兩人進行。(5)測溫人員每天要向有關領導和技術人員匯報測溫情況,特殊情況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6)測溫人員要與保溫人員密切配合,按溫度變化情況進行保溫措施。(7)測溫要按規定時間進行,測溫記錄要準確無誤。4、測溫內容及要求在混凝土施工中,進行的施工測溫,要按照有關規范的要求,測定混凝土攪拌站罐車中混凝土的溫度,混凝土入模溫度,以及在混凝土初凝、硬化過程中混凝土的溫度;在混凝土養護過程中按照規定測溫.對測溫的要求如下:(1)每天做最高氣溫、最低氣溫、日平均19、氣溫記錄,及時收聽天氣預報,做好風雪、強寒流等特殊天氣預報記錄。(2)混凝土澆筑時,對混凝土的出罐溫度進行測控,要不低于本方案的要求,即不低于10;對混凝土的入模溫度進行測控,要不低于本方案的要求,即不低于5。對每工作臺班四次,并對混凝土出罐車溫度進行抽查并記錄,對不合格者要隨時報告有關負責人,以便采取措施。(3)混凝土養護過程中的各項溫度。注意混凝土溫度不要出現負溫,混凝土內外溫差不得大于20,若發現這兩種情況后要及時匯報有關負責人,以便及時采取補救措施.5、測溫孔的設置(1)測溫人員按照交底和測溫孔布置圖規定的位置或編號順序,隨混凝土澆筑設置測溫孔.(2)現澆混凝土剪力墻,由于墻厚300m20、m,只需單面設置測溫孔,孔深為1/2墻厚,即為150mm,測溫孔與板面成30傾斜角。(3)樓梯間休息平臺及踏步板,每層設測孔不少于3個.(4)現澆混凝土梁、板、圈梁的測溫孔,應垂直插入留置。梁測孔每3m長設置1個,且每跨至少設2個,孔深1/31/2梁高,樓板每15m2設置1個,每間至少設1個,孔深1/2板厚。墻體測溫管設置方式5.3.6 混凝土質量控制及檢查冬期施工混凝土質量檢查除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204)及其他國家有關標準規定外,尚應檢查下列內容:(1)檢查混凝土從入模到拆除保溫層期間的溫度;(2)檢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受凍、粘結、收縮裂縫,邊角是否脫落,施工21、縫處有無受凍痕跡;(3)檢查同條件養護試塊的養護條件是否與施工現場結構養護條件相一致。采用成熟度法檢驗混凝土強度時,應檢查測溫記錄與計算公式要求是否相符,有無差錯。5.3。7 注意事項1、發現混凝土溫度下降過快或遇寒流襲擊,應立即采取補加保溫層或人工加熱措施。2、本工程采用多層板拼裝模板,為了便于脫模,可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后,使側模板輕輕脫離混凝土再合上繼續養護到拆模。3、未完全冷卻的混凝土有較高的脆性,所以結構在冷卻前不得遭受沖擊荷載或動力荷載的作用。4、冬季施工期間,隨時掌握天氣預報和寒流、大風警報,以便及時采取防護措施。第六章 安全措施(1)固定式機械要有可靠的基礎,移動式22、機械應在平坦堅硬的地坪上用方木或撐架架牢,并保持水平。(2)氣溫達到5以下,管道、泵、機械均應采取相應的防凍保溫措施。(3)雨雪過后及時對現場進行安全檢查,確認無安全隱患后可繼續施工,必須將作業面的積雪清掃干凈,施工用的馬道應做好防滑處理。(4)腳手架工程設專業人員負責,上下班時及時做好人員清點, 操作時互相照應,以免發生危險.(5)專人負責樓梯、電梯、馬道、外架子的安全防護,定期一個月檢查一次。(6)冬施前,冬施領導小組及有關人員應對所有機電設備進行全面技術、質量檢查、對不符合質量、安全要求的,嚴禁使用.各種機械,運輸車輛進入冬施要對其全面檢查,不得帶故障工作,對于各種用水器件,下班時要將其23、內部的水放凈,以防凍脹。(7)非機械操作員不得擅動機電設備,各類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照規章制度操作。目機械管理員要經常對現場內機械進行檢查,及時維修保養,保證施工順暢。(8)成立冬防小組,定期檢查冬防工作。辦公區,申請使用電暖氣;生活煤爐要申請用火證,安裝好風斗,防止煤氣中毒,并經有關部門檢查后方后可使用。(9)電源開關,控制箱等設施要加鎖,并設專人負責管理,止漏電觸電。第七章 技術、質量、安全、消防、環保措施(1)切實加強冬施組織和施工管理,建立健全冬施技術責任書,質量驗收和保溫測溫等有關管理制度。(2)必須加強各種外加劑的嚴格出入庫制度,分類堆放。(3)認真做好外界氣溫,混凝土24、和原材料等測溫記錄,并隨時整理歸檔,收集資料,嚴禁閉門造車,弄虛作假。(4)根據冬施要求,項目向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明確技術要求,詳細鑒定合同書,并保持親密聯系,互通信息,保證混凝土質量,試驗員要及時做好混凝土試塊,為施工提供可靠數據.(5)要及時、如實的做好各種進場材料的試驗工作,嚴把質量關,從原材料抓起,把好預控工作,保證工程質量。(6)嚴格控制溫度,保溫、測溫等均要符合冬施方案要求。選用外加劑必須性能可靠,摻量準確,混凝土受凍前的臨界強度必須符合規范要求.(7)整個冬施期間各級領導、技術人員、質檢人員及全體施工人員要嚴格執行冬施有關規定,嚴格質量控制和監督,認真積累冬施資料。(8)要對施工隊25、伍進行全面的冬施安全、消防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并做到工序、各分項都有安全技術交底,生產、技術、安全等部門相互監督執行。(9)現場所有易燃易爆物品,都要按規定地點,按要求堆放,保證現場干凈、整潔,道路暢通,消除起火隱患。(10)防止火災事故,建立健全防火消防組織,備齊管好消防設施,一切火源遠離現場,現場用火必須實行用火申請審批制度,設專人看火。電氣焊工施工時周圍的易燃易爆物必須清理干凈,施工后派專人復查,消除隱患。所有生活、生產、消防用火節門均須采取保溫防凍措施,防止閥門受凍.(11)加強對辦公室、生活區住房、民工宿舍的管理,嚴格安全用電、取暖制度,嚴禁亂拉電線,防止著火和26、觸電事故發生。(12)食堂用電、電氣灶具的使用就是要遵守操作程序,炊事員應通過培訓方可上崗。(13)施工現場嚴禁吸煙及隨地亂仍煙頭,吸煙必須到吸煙室或指定場所,達到消滅火源、消除事故隱患的目的。(14)消防器材要按施工平面圖位置存放,數量充足,各操作開關要靈活,提前檢查調試。(15)不同材料應分類碼放,堆放整齊,高度適中,防止壓碎或倒塌。(16)凡上人馬道、樓梯、腳手架應設防滑設施和安全護欄,并經有關部門驗收后方可使用。(17)塔吊的使用應遵循“十不吊原則,遵守公司的有關規定及塔吊的安全操作規程.(18)解除冬施后,要對現場冬施中搭設的架子、塔吊基礎、材料堆放場、模班堆放場、邊坡等進行普查,防止凍土融沉而發生安全事故。(19)遵守國家及地方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切實做好環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