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及管網工程路基強夯及強夯置換工程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87765
2023-07-04
17頁
87.79KB
1、xx灣新區xx堡臨港工業區xx年市政道路及管網工程(一期)三標段 路基強夯及強夯置換工程施工方案審核:編制:目 錄一、工程概況:3二、編制依據3三、施工部署3四、施工進度計劃及保證措施6五、施工工藝6六、質量保證措施13七、安全保證措施15八、文明施工17一、工程概況:xx灣新區市政道路及管網工程六號路(南4號路南10號路)道路工程,K1+314.097K1+960、K2+060K2+130.543段場地表層為近期回填土,回填厚度介于45m,松散,主要由粉質土混礫構成,欠固結,為較差地基土,設計要求采用強夯處理.K0+956.302K1+048。227段地表層為近期回填土,回填土厚度介于12.2、5m,松散,主要由粉質粘土混礫石構成,欠固結,為較差地基土,由于覆蓋層較薄,設計要求采用強夯置換處理。本工程施工工程量如下:強夯處理長度715m,面積44625(夯擊能2000KNm),強夯超填土方量31238m3;強夯面積44625。強夯置換處理長度92m,面積5608,滿夯面積5608(夯擊能1000KNm)。二、編制依據1、編制依據:(1)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 (2)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3)有關設計文件、圖紙。(4)施工合同;三、施工部署1、項目組織機構及其職責項目部管理人員職責分工情況如下:項目經理:負責項目部的全面管理工作3、項目副經理:配合項目經理的具體管理工作技術負責人:負責項目部的技術管理工作施工員:負責施工現場的施工管理工作質檢員:負責項目部的質檢管理工作安全員:負責項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材料員:負責項目部的材料管理工作項目組織機構圖項目經理隋 斌項目副經理沈廣軍技術負責人寧維壯路基強夯置換作業隊路基強夯作業隊施工員候明明技術員鄧天文常占虎質檢員常占虎鄧天文安全員王德斌王滕材料員修占坤檔案員王佳欣2、施工段劃分:本工程擬分兩個施工段落即路基強夯施工段和路基強夯置換施工段。3、資源部署: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機械設備計劃設 備 名 稱型號數 量備 注挖掘機PC3602臺裝渣裝載機ZL502臺推平石料自卸汽車10輛石料4、運輸強夯機履帶吊4臺強夯夯錘20T/10T4/4只GPS2臺水準儀4臺用于本工程施工勞動力計劃序 號工 種人 員備 注1管理人員5人2測量工4人3起重工8人4重機駕駛員8人5汽車司機20人6普工4人7合計494、檢驗試驗計劃(1)原材料檢驗試驗嚴格按照質量體系文件及材料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進行,進場前先自檢,檢驗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及建設單位,批準后方可使用。(2)強夯施工時,每擊進行沉降觀測,每臺夯機配備一名專職測量員,認真做好強夯施工記錄,并掌握強夯收錘標準。5、質量目標:在施工中我們將認真貫徹“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嚴格執行市政工程檢驗評定標準以及有關規范規程,以全面質量為核心,加強工5、程質量的檢查與控制,做到“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嚴格施工”,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合格。四、施工進度計劃及保證措施1、工期要求:根據甲方合同對工期的要求及總進度計劃,并結合現場情況,開工日期定為xx年8月2日,竣工日期為xx年9月20日。2、施工進度保證措施(1)建立健全優質、高效的管理體系,建立起技術、質量、安全、料具供應、勞動力等保證體系,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者全面負責,實行全面計劃管理,保證工程順利開展,工期按時完成。(2)嚴格按照施工圖紙以及有關規范進行施工,避免返工現象出現。(3)加強施工現場的平衡與調度,隨時掌握天氣預報信息,料具供應等環境條件,超前做好準備工作,以達均衡施工。(4)定期定6、時召開管理人員、班組長、監理參加的工地日例會,及時協調解決當日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并確定次日施工計劃,保證工程順利進行。五、施工工藝1、強夯(1)根據現場施工確定的試夯參數 選定合適的區域進行現場試夯,并對試夯場地進行測試。與夯前測試數據進行對比,檢驗強夯效果,確定工程采用的最終各項強夯參數,然后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大面積施工。(2)試夯 1)確定有效加固深度及單位夯擊能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確定強夯參數如下: 錘重 點夯錘重20t 滿夯錘重10t 落距 點夯: 10m 滿夯:10m 點夯夯擊能為2000KN。m;滿夯夯擊能為1000KN.m 點距 5.0m 停夯標準 最后兩擊平均沉夯量不大于50m7、m 滿夯點距 錘印搭接(1/4)d 夯擊遍數 點夯2遍,滿夯1遍2) 強夯前先放出道路界線,夯點布設依以下幾點原則: a、強夯范圍詳見軟土路基設計圖 b、每遍夯點布置與上一遍夯點平行錯開二分之一夯點間距,夯擊遍數應根據地基土的性質確定,采用3遍。前2遍為點夯,后1遍為低能量滿夯,點夯第一遍夯點與第二遍夯點成等腰三角形布置,滿夯點成正方形布置,錘印搭接1/4d.3)夯擊遍數的時間間隔 根據地基土的滲透性確定,對于滲透性好的地基可連續夯擊。4)強夯加固效果在夯擊能相同的條件下與夯錘的底面尺寸密切相關,夯錘底面積小,強夯效果越好,但是如果錘底面積過小,可能楔入土中造成破壞.因此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建8、議,錘底靜壓力宜控制為2540kpa。夯錘的選擇要根據施工機械的起吊能力和起吊高度配備,采用鑄鐵夯錘,在條件所限的情況下,可在鋼殼內填充砼制成.夯錘應選用圓形夯錘,為了提高夯擊效果,錘底應設置若干個與頂面貫通的排氣孔,氣孔直徑采用250300mm,以利于夯錘著地時,坑底空氣的排出和減少起夯時坑底的吸力。 (3)施工方法1)測量放線在強夯前,根據交樁控制點用GPS測量儀器在工區內按夯點間距施放夯坑位置,并用小竹簽或紅色塑料砂袋標出。各夯點位置(行、列距)誤差5厘米,強夯施工中若點位不清,應重新放點;控制點坐標,夯坑位置經技術人員復測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強夯施工。2)地基強夯處理施工方案:A、 根據9、設計要求本工程擬采用強夯加固地基處理,夯坑內回填開山石碴,夯坑回填石渣含泥量不大于5%,不得含有樹根、草皮等有機質,開山石渣應級配良好,最大粒徑不大于400mm,小于0。25mm粒徑含量不大于10。B、 施工區強夯施工,采用20噸點夯錘,10噸滿夯錘,圓形帶氣孔的夯錘。C、 本工程強夯地基處理,第一、二遍為點夯,單擊夯擊能量均為2000KN.m,第一遍點夯結束后,用回填料對夯坑進行回填、整平后,即進行第二遍點夯;第二遍點夯結束后,用回填料對夯坑進行回填、整平后,即進行第三遍滿夯;第三遍滿夯夯擊能量為1000KN.m,每點夯擊2遍,夯錘搭接寬度不小于1/4錘徑.D、 強夯設備采用穩定性好的履帶式10、起重機,借助自動脫鉤裝置來起落夯錘.E、強夯工藝流程:機械設備組裝、調試 測放夯位 吊機定位 夯前檢查 測量夯前夯位標高 起吊 落夯錘 測量夯后標高 移位 效果檢查 整平場地。F、 采用10m10m方格網測量夯前、每遍夯后標高、地面沉降。G、 夯擊停錘標準:最后兩擊平均沉夯量不大于50cm;H、 在進行施工區強夯施工時,當所在施工場地強夯有異常情況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強夯施工參數。J、 強夯施工參數(夯擊能量、夯點間距、夯擊遍數等)的調整,須征得業主同意后才能實施。K、強夯施工,測放夯點位置,用明顯標志標出夯點中心點,同時保護好測量用的控制點。L、 施工區域點夯施工時,依據夯點布置圖分遍11、夯擊,用機械將夯坑回填、推平后即進行下一遍夯擊,如此往復,直至設計遍數夯完為止。M、 點夯施工時,每擊進行沉降觀測,每臺夯機配備一名專職測量員,認真做好強夯施工記錄,并掌握強夯收錘標準。夯擊過程中應有準確的施工記錄,內容包括:日期、夯錘重量、夯錘落距、夯點編號、夯擊數、最后一擊夯沉量、總夯沉量、施工人員姓名等.N、強夯過程中進行夯坑沉降測量和每遍夯擊整平后進行地面沉降測量,動態了解單坑夯沉量和每遍夯擊后的地面平均沉降。2、路基強夯置換處理場地平整標高測量第一遍夯點放樣第一遍夯點施工夯坑補填料整平標高測量繼續填料施工繼續夯擊施工完成一個墩體重復以上步驟完成全部墩體滿 夯整平場地整平碾壓標高測量質12、量驗收(1)施工工藝流程(2)施工技術要求夯擊次數需滿足下列條件: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夯坑周圍地面不應發生過大的隆起;不因夯坑過深而發生起錘困難。1)強夯置換墩的長度宜達到56m。2)施工順序按照由內而外、隔行跳打原則進行。3)強夯置換處理范圍應大于建筑物基礎范圍,且每邊超出基礎外緣的寬度不小于3。00m。4)墩頂應鋪設一層厚度不小于500mm的壓實墊層,墊層材料可與墩體相同,粒徑不宜大于100mm.(3)施工參數1)施工參數根據本工程場地的地質條件來確定。選定合適的區域進行現場試驗,并對試驗場地進行測試,與強夯置換前測試數據進行對比,檢驗強夯置換效果,確定工程采用的最終各項強13、夯置換參數,然后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大面積施工.2)試夯A、確定有效加固深度及單位夯擊能根據本工程的特點,確定強夯參數如下:點夯錘 直徑1。50m,圓柱形;滿夯錘:直徑2。02。4m。點夯夯擊能為3000KN.m;滿夯夯擊能為1000KN.m點夯點距 3。0米 滿夯點距 錘印搭接(1/4)d夯擊遍數 點夯4遍,滿夯1遍墩體材料:采用級配良好的塊石、碎石、礦渣等堅硬粗顆粒材料,粒徑大于300mm的顆粒含量不宜超過全重的30%,含泥量不宜超過全重的5%。處理寬度:根據路基坡腳及管線預埋位置綜合考慮,具體詳見路基處理平面圖。B、強夯置換控制標準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spk=140kpa墩底穿過軟弱土層14、,且達到設計墩長;累計夯沉量達到設計墩長的1。52。0倍;最后二擊平均沉降量50mmC、強夯置換主要機具設備的要求強夯置換加固效果在夯擊能相同的條件下與夯錘的底面尺寸密切相關,夯錘底面積小,強夯效果越好,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建議,錘底靜壓力宜控制為100200kpa,錘底面宜對稱設置若干個與其頂面貫通的排氣孔,孔徑可取250300mm強夯機具設備應符合設計要求。施工機械宜采用帶有自動脫鉤裝置的履帶式起重機或其他專用設備.起重能力應為錘重的1.52。0倍,采用履帶式起重機時,可在臂桿端部設置輔助門架,或采用去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錘時機架傾覆.3)施工質量控制正式施工前,需進行試夯試驗以確定單擊能15、夯點的夯擊次數等參數。為避免夯錘過度下沉,夯擊能應由小至大逐漸增加。開夯前應檢查夯錘的質量和落距,以確保單擊夯能符合設計要求。在夯擊前,應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及時糾正。按要求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次數,每擊的夯沉量。施工過程中,應對各項參數及情況進行詳細記錄。施工后,綜合分析測量記錄,然后做出初步評價,并進行總結。4)施工方法清理并平整施工場地,當表土松軟時可鋪設一層厚度為1.02.0m的開山石料做施工墊層;標出夯點位置,并測量場地高程;起重機就位,夯錘置于夯點位置;測量夯前錘頂高程;夯擊并逐擊記錄夯坑深度。當夯坑過深而發生起錘困難時停夯,向坑內填料直至與坑頂平,記錄填16、料數量,如此重復直至滿足規定的夯擊次數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墩體的夯擊。當夯點周圍軟土擠出影響施工時,可隨時清理并在夯點周圍鋪墊石料,繼續施工;按由內而外,隔行跳打原則完成全部夯點的施工;推平場地,用低能量滿夯,將場地表層松土夯實,并測量夯后場地高程。3、檢測驗收 檢查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測試數據和施工記錄,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補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強夯處理后的地基竣工驗收承載力檢驗,應在施工結束后間隔一定時間方能進行,強夯置換地基間隔時間可取28d。強夯處理后的地基驗收時,承載力檢驗應采用原位測試和室內土工試驗,地基承載力應不小于200Kpa。地基強度按路床驗收彎沉值進行驗收。強夯置換后的地基竣工驗17、收時,承載力檢驗除應采用單墩載荷試驗檢驗外,尚應采用動力觸探等有效手段查明置換墩著底情況及承載力與密度隨深度的變化,對飽和粉土地基允許采用單墩復合地基載荷試驗代替單墩載荷試驗。置換墩著底情況檢驗點不應少于墩點數的1%,且不少于3點。6、質量保證措施:(1)質量目標:施工中各項檢測結果合格率達100。(2)質量保證措施:為了保質、保量地完成本工程,為確保施工質量,就本工程特點而言,特相應制定以下措施:1) 組織保證措施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副經理為副組長的質量管理組織機構,明確各級管理職責,管生產必須管質量,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 質量管理組織機構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項目副經理路基強夯置換施工隊18、路基強夯施工隊組建一個務實高效,政令通暢的施工組織,管理指揮系統。認真執行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檢查制度,進場材料檢驗制,施工班組落實自檢、互檢、交接檢的“三檢制”,質檢人員隨班檢查,保證每道工序在施工過程中達到合格,為整個工程質量達到優良打下基礎。質量管理體系實施三級管:第一級為具體操作班組質量員;第二級為是項目部技術負責人負責,質量員具體實施,負責對第一級管理人員的現場監督和內業資料的收集、整理、匯總,并負責內業和歸檔;第三級為公司總負責,工程部具體實施,對第二級管理監督檢查。施工前必須進行設計技術交底和施工方案的交底工作,使每一位施工人員明確自己的崗位和職責要求,確實做到思想落實、施工組織措施19、到位。在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控制除執行設計施工圖的有關要求外,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及規范要求組織施工。建立嚴格的質量人員崗位責任制,責任明確,責任到人。提高全體人員的質量意識。 施工必須嚴格遵循ISO9002標準,工作人員持證上崗。2)技術保證措施對測量儀器GPS、水準儀必須經鑒定合格才能使用.做好測量控制點引進和軸線、水準點測放工作.測放強夯夯位及測量每遍夯前夯后標高,并完成復測檢查工作,及時通知技術負責人復核簽認。在地基處理強夯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及技術規格書要求施工,保證夯擊能量、夯擊間距、夯擊遍數,每遍夯擊間隔時間等工藝、參數正確無誤。夯擊時夯錘對中要準,夯錘應保持平穩,不允許錯20、夯和漏夯,及夯坑底面傾斜.放吊鉤速度不能過快,確保夯距及夯錘平穩.測量員認真記錄每個夯點的夯擊量和測量每擊夯數量,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工程施工過程中,做好資料匯編、收集、整理工作。資料文件報批審核,質量檢驗單的批復,工程測量及其它檢測的實施,復核均應請監理予以審查、認可和旁站監督。工程施工過程中監理查驗,隱蔽工程的驗收、設計變更、工程竣工的驗收等,均應嚴格執行施工程序。強夯施工結束后應間隔一定時間方能對地基質量進行檢驗,對于碎石土和砂地基,其間隔時間可取714d。 強夯處理后的地基竣工驗收時,承載力檢驗應采用原位測試和室內土工試驗,地基承載力應不小于200Kpa。地基強度按路床驗收彎沉值進行21、驗收。七、安全生產保證措施: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保障每個職工在本工程中的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工程安全生產措施。1、安全生產目標.實現安全事故“0的目標,安全防護設施達到規范標準。2、安全生產措施:(1) 根據本工程特點,工程項目經理、專職安全員、施工隊和班組兼職安全員及工地安全用電、機械設備負責人參加的安全生產管理網體系,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人員的責任,抓好本工程的安全生產工作。安全施工組織機構組長:隋斌副組長:沈廣軍組員:王德斌組員:鄧天文組員:常占虎組員:侯明明(2) 現場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操作規程,樹立“安全第一22、預防為主”的安全思想意思,進行有針對性、有目的、有內容的安全教育,增強職工的安全生產意思。(3)工程施工前,對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機電設備和設施進行全面的安全大檢查,未經有關安全部門驗收的設備和設施不準使用,不符合安全規定的地方立即整改完善。(4)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在強夯施工過程中,必須遠離夯機一定距離,站在吊車背后,防止被飛濺的物體擊傷。測量儀器的架設須離夯機30m以外。(5) 吊機施工時,經常檢查滑輪、繩索、脫鉤裝置,以防墜物傷人。吊機移位時,不許快速檔,防止翻車。(6) 夯錘夯擊深度過大,拔錘困難時,要采取通氣措施,必須及時挖除錘四周的土,減少夯錘的吸附力,確保拔錘過程中的安全。(7) 機械操作實行定人、定機、定崗的“三定制度”和機長負責制.交接班制度,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杜絕大機械設備事故發生。(8) 夜間施工須保證足夠的照明度,電器設備必須安裝觸電器,現場安全用電由專職電工負責。八、文明施工保障措施:1、健全組織,加強領導,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文明施工管理機構。2、工地現場施工材料設備必須堆放整齊合理,工地生活設施必須清潔文明。3、項目經理部、施工隊設文明施工負責人,每周召開一次關于文明施工的例會,定期與不定期檢查文明施工措施落實情況。17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3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