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項目排水通道工程雙軸攪拌樁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689531
2023-07-04
12頁
205.61KB
1、三環線湯遜湖排水通道工程雙軸攪拌樁施工方案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XX年4月雙軸攪拌樁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建設單位:XX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勘察單位:XX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單位:XX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監理單位:北京磐石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施工單位:XX市漢陽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三環線湯遜湖排水通道工程, 本次工程新建排水通道,承接野芷湖車輛段南側生活區的雨水以及上游南李東路的雨水通過雨水過街箱涵排入規劃雨水滯留塘,并最終匯入湯遜湖。工程起點為南李東路(京廣鐵路),工程止點至文化大道,工程范圍全長約1295m。另外,為了配合地鐵車輛段的建設,三環線下兩條地面輔道也納入2、本工程范圍,地面輔道西起南李東路,東接文化大道地面道路,其中三環線北側輔道(R線)長1348m;南側(T線)長1258m。K0+ 000 K0+056。5、K0+077.5K0+262.5、K0+290。9K0+320段明渠坑內采用雙軸攪拌樁加固,根據設計要求,坑底以下土體加固后的無側限抗壓強度qu1。7Mpa,該樁施工前先做試壓,28d不低于1。7Mpa,水泥漿密度定為1。7g/cm3,水灰比暫定為0.58。坑底以上土體加固后的無側限抗壓強度不小于原狀土強度。編制依據1、XX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提供的設計圖紙。2、水泥攪拌樁施工工藝及質量驗收標準(QBBY 10301-2003)3、建筑地基3、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02 J 220-2002)4、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GB/T 50326-2001)。5、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GB/T 28001-2001)。6、湖北省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42 242-2003)。7、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8、軟土地基深層攪拌加固技術規程(YBJ 22591).9、所收集的相關資料。二、 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1。巖土分層情況在勘探孔所揭穿的深度范圍內,場地地基土主要由人工填土、全新統沖湖積相淤泥、淤泥質土、黏性土和上更新統沖洪積相黏性土構成。據野外鉆孔巖性描述,原位測試結果及室內土工試驗成果可將擬建工程場地勘探4、深度范圍內地層劃分為四大層九個亞層.各地層巖性特征見下表1.工程地質分層表表1序號地質年代及成因地層編號地層名稱層厚(m)層頂標高(m)分布情況巖性特征1Qml1雜填土3.809。2018。2025。60全場分布雜色,松散稍密,主要由黏性土及少量磚渣等建筑垃圾等組成,局部地段混淤泥及生活垃圾等。硬質物含量約1535,鉆孔中所見最大粒徑約10cm。堆積時間長短不一,一般小于10年。近期有施工機械翻挖、堆填建筑垃圾,擬建場地部分地段可見直徑1米的混凝土樁頭。2Q4l2-1淤泥1.004.5015。0019.60局部分布灰黑色、灰色,流塑,飽和,具臭味。3Q4l2-2淤泥質黏土0.805.5014.5、3017.50局部分布灰色,流塑,飽和。4Q4l22a黏土0.804。909。8017。20局部分布灰黃色、褐灰色,軟塑,局部可塑,飽和。5Q4l2-2b黏土1.003.0012。9016。80局部分布灰色,可塑,飽和.6Q4l2-2c黏土0.802。9010。5015.00局部分布黃褐色、灰黃色,軟可塑,飽和,局部含少量鐵錳質氧化物斑點.7Q4l23黏土0。505。101。8011。80全場分布黃褐色、青灰色,軟塑,飽和,局部含少量鐵錳質氧化物斑點。8Q4al+pl3黏土6.507.603.503.80部分勘探孔揭露黃褐色、青灰色,可塑,飽和,局部含少量鐵錳質氧化物斑點。9Q3al+pl4含6、黏性土中砂1.503。904。001.10部分勘探孔揭露灰黃色,灰白色,中密,飽和,含有黏性土.各地層空間分布詳見工程地質剖面圖,現狀湖、塘底分布有厚12m不等的浮淤。2.巖土參數統計結果1)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分析本次勘察對場地土層進行了常規的物理力學性質試驗,試驗統計結果見表2及表4.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表表2地層編號地層名稱項目含水率%重度kN/m3孔隙比e液限L%塑限p%塑性 指數Ip%液性指數IL壓縮系數12MPa1壓縮模量EsMPa21淤泥n777777777max94.316.52.56454。629。825。82。542。112。5min58.614。21。43147、3.223。919.31。481.661。768。515.81。71949.427。022。41.611。872。1r15.911。090。434。712.322。520。510。470.540。250.070。250。100。090.110.320。410.212-2淤泥質黏土n393939393939393939max55。917.21.47650。827.624.21。500。903。6min44.116.41.27437。723.414.31.120.772。648。816.81.35045。525。719.81。340.823。0r3.710。350。082。241.151。510。8、230。130。550.080.020.060。050。040。070.220。180。1622a黏土n101010101010101010max44.018.41。10349。726。323。40。840.534。5min33.217。50.95139.422.416.00.600。403。639。218.01。08745.324。321。00。710.463。9r3。70。400。103。721。542。410.070。040。280。090.020。090.080.060。110。100.090.0622b黏土n666666666max36.819。20.94249。025。123。909、。680。407.0min31。718。20。81042。223。219。00.410.285。034。118。80。85644。423。920.50。500。326。2r1.910.310.062。510。721.810.100。050.800.060。020.060.060.030。090。200。170.1222c黏土n666666666max39。118。61.08343。623。819。80.810。584.8min29。817.90。92934.820。014。80。600。424。233。318。20.95438。721.517.20。680.514.5r3。210。380。0910、3.911。013。020。080。060.330。100。020。100.110。050。210.100。120。082-3黏土n555555555max39.518.61.19247.724。822.90。960。634。6min33.017.80.91136。321.215.10.760.473。736.418。21。07942。823.119.70。830.544。23黏土n666666666max30.220.00.81342.323.319.00.490.328。1min23.518。90.69131。219.112.10.280。226。527。419。40。75337.520。11、417。10.360.257.5r3.610。440。094.41.33。10。080.040。720。130.020。120。120.060。200。230。140.10 有機質含量()統計表表3地層編號地層名稱試驗次數n基 本 值標準差變異系數maxminXm21淤泥26.95.15.62-2淤泥質黏土34.63.94。3- 注:根據試驗結果按有機質含量分類,21淤泥為有機質土,2-2淤泥質黏土屬無機土。抗剪強度(直快)C、值統計表表4地層編號巖土名稱指標統計數n基本值標準差變異系數統計修正系數s標準值maxminXn2-1淤泥c(kPa)51068-(7)()5523- -(3)2-2淤12、泥質黏土c(kPa)38148111。510。140。9210()388461.800。300。8652-2a黏土c(kPa)101814163。310.210.9114()1011691.960.210.88722b黏土c(kPa)62922263。920.150.9424()61411132.610.210。95122-2c黏土c(kPa)62014172。000.130。8815()611681.280。160.8572-3黏土c(kPa)5201517-(16)()5978- (8)3黏土c(kPa)63424293。190.110.9427()61412131.020。090。93113、2根據勘察結果,擬建工程場地及周邊無滑坡、泥石流等動力地質作用的破壞影響,但存在地面沉降問題,其他不良地質作用不發育.1)明渠及箱涵(1)明渠基底下部土層主要為1層人工填土及21層淤泥,明渠下部持力層地基不均勻。(2)明渠上游箱涵基底下部土層主要為1層人工填土,該段箱涵下部持力層地基不均勻。3、本工程的設計要求樁徑650,樁體采用雙頭攪拌樁成型。鄰樁搭接20cm。水泥采用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該樁直徑650450,水泥采用強度為42。5、用泥用量為18%,即每立方米攪拌土體中水泥摻量約為300KG.成樁采用三攪兩噴工藝.噴漿攪拌時提升速度小于0.5m/min。四、本工程控制要點本工程控制的14、要點是攪拌樁施工工藝的技術控制,噪聲、揚塵、遺灑等方面的環境控制,高空作業、機械傷害等的安全控制.(一)、攪拌樁施工技術控制措施1、所有進場攪拌樁機械必須經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2、所有機械必須安裝計量裝置,計量裝置必須工作良好.使用中出現故障必須及時修理.未修理好不得繼續施工.報驗數據時必須附有每根樁的紀錄曲線.3、施工前應按照施工區域工程量劃分每臺機的施工區域,嚴格按照計劃流程施工,無特殊情況不得隨意變更。4、水泥堆場必須硬化處理,并不得露天堆放。水泥庫非作業面必須封閉。周邊必須開挖排水溝。有積水及時排放。5、運輸水泥的車輛必須用篷布覆蓋。卸完水泥后不得在場地內隨意清掃,以免粉塵飛揚。615、加強原材料的控制,進場水泥必須隨機取樣送檢,合格后方可使用。嚴禁使用未經檢驗的水泥.檢驗頻率為每二百噸送檢一次。7、水泥必須根據進場順序先后分開堆放有序使用,先進場先使用。進場水泥必須按照十袋一碼堆放整齊,不得無序亂放.8、使用后的水泥袋不得隨意亂放,應有專人負責清點,按一定數量捆扎后集中堆放、集中處理.9、水泥摻量18%,水灰比0。450.58,按照水泥比重、水灰比控制水泥漿的比重.每立方米水泥用量300kg。根據攪拌桶的容積嚴格控制水泥加量,不得隨意改變水泥用量。根據每根樁的樁長嚴格掌握水泥用量,施工必須滿足18的設計水泥用量。散落的水泥要及時清理使用.已經受潮硬化的水泥嚴禁使用.10、16、鉆桿必須焊接牢固,并保持垂直.彎曲鉆桿不得使用。鉆桿直徑不得小于114,推薦使用127鉆桿。11、施工必須嚴格遵守“兩噴三攪”工藝,即鉆頭三上三下,其中前兩次提升噴漿。12、施工前按照基坑施工范圍清理障礙同時開挖施工溝槽。施工范圍內的障礙物必須清理干凈(以挖到原生土為標準).重力壩施工范圍溝槽可開挖成階梯狀,以滿足施工和溝槽穩定性需要。溝槽內的積水及時排除。13、根據施工圖紙放好軸線,并放出樁位控制線,打好定位樁。定位樁應妥善保護。機械就位后應嚴格按此控制線控制鉆頭位置。內排樁嚴格按照邊線控制。14、開挖施工作業溝槽,清楚作業范圍內的地上、地下障礙物,溝槽深度0。81。5米.寬度視攪拌樁寬度而17、定。15、施工前明確劃分各區段的樁長,嚴格按設計樁長施工。16、鉆頭提升速度0.5m/min,施工時提升必須使用一檔.嚴禁三檔提升。17、施工時深度必須嚴格控制,嚴禁減少深度。18、施工中應保持攪拌樁機底盤的水平和導向架的豎直,攪拌樁的垂直偏差不得超過1;樁位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成樁直徑和樁長不得小于設計值。鉆頭直徑650。磨損后要及時補足。19、攪拌樁施工的同時完成內插鋼管的安裝。鋼管的標高必須準確。20、施工造成的高抬土要及時清理整平。21、樁間移機時必須用鋼尺測量并設置標志物,不得目測估算。22、機架必須安裝平穩,不得在傾斜狀態施工,以保證樁身的垂直度.施工前做好施工機具的拼裝、調試18、工作,必須在試運轉正常的情況下方可正式開工。23、為保證成樁的垂直。要注意機械底座的平整度和導向架的垂直度。樁身垂直度不大于1,樁位偏差不大于4。24、施工前應確定攪拌機械的灰漿量,灰漿經輸漿管到達攪拌頭噴漿口的時間和起吊設備提升速度的施工參數,保證控制輸漿速度使噴漿出口壓力保持在0。20。3Mpa,并使攪拌提升速度與輸漿速度同步。25、施工時方枕必須保持水平,方枕按照三米距離等距排放,以便于施工作業時控制樁間搭接。鉆機軌道下枕木應在同一水平面。保證枕木基本無不良沉降。枕木規格實行標準化,即同一臺幾的枕木厚度應一致,避免枕木高低不平而引起樁基水平、垂直度的誤差.26、遇有地下障礙物時不得強行鉆19、進,應探明后處理。27、當水泥漿液到達出漿口后,應噴漿攪拌30s,在水泥漿與樁端土充分攪拌后,再開始提升攪拌。28、攪拌機預攪下沉時不得沖水鉆進,當遇到硬土層下沉太慢時可適量送漿。29、所使用的水泥都應過篩,制備好的漿液不得離析,泵送必須連續,制做的水泥漿液的罐數、水泥和外摻劑用量以及泵送漿液的時間等應有專人記錄噴漿量及攪拌深度必須采用經國家計量部門認證的監測儀器進行自動記錄.30、施工中要隨時檢查自動計量裝置的制樁記錄,對每根樁的水泥用量、成樁過程(下沉、噴漿提升和復攪等時間)進行詳細檢查,質檢員應根據制樁記錄,對照標準施工工藝,對每根樁進行質量評定。31、每根樁必須有鉆頭各次下鉆深度及提升20、高度的全過程記錄和水泥漿量用量曲線圖。32、攪拌機噴漿提升的速度和次數必須符合施工工藝的要求,并應有專人記錄。施工記錄應真實及時,不得事后寫回憶錄。33、按照規范制作水泥土試壓塊,脫模后送養護室標養。試壓塊強度與28天取芯檢測強度對照。以取芯強度滿足作為基坑開挖標準.抗壓強度必須滿足28天取芯強度達到1。7Mpa。34、攪拌樁體搭接應符合設計要求。相鄰樁施工間隔不應大于12小時。如因施工需要而產生的接口,則接口不應在同一截面,必須錯開并應將最后一根樁進行空鉆,留出接頭待下一根樁搭接。如因停電及機械故障停工時間超過24小時或與下一根樁無法搭接時,應在設計和建設單位認可后采取局部補樁和注漿措施,并21、適當增加水泥摻入量。35、施工時,前后操作人員密切配合,聯絡信號明確。后臺供漿必須連續。施工因故停漿時補接樁和續供漿時宜將攪拌頭下沉至停漿點以下0.5m處,待恢復供漿時再噴漿提升.若停機時間超過3小時,為防止漿液硬化堵管,宜先拆除輸漿管路妥為清洗。36、應有專人記錄攪拌機下沉和提升時間,深度誤差不小于100 mm。37、攪拌樁內插鋼管是保證基坑強度的重要因素,所以鋼管要在應插鋼管的樁剛完成時進行。嚴格控制鋼管頂標高.確保樁內鋼管長度和預留錨入壓頂長度滿足設計要求。38、施工的同時也應加強噪聲、揚塵、遺灑、生產生活污水控制納入環境管理控制體系。39、將防高空墜落、防物體打擊、防觸電、防火災、防機22、械傷害、防寒防凍、防滑跌等納入安全管理控制體系。40、開工前對每一個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確保各項技術要求、控制制度貫徹到每一個崗位,使每一位參加施工的員工都掌握所在崗位的質量與環境控制標準和安全控制標準。41、加強過程控制,以無缺陷的過程控制保證工程的無缺陷.(二)、攪拌樁搭接接頭的處理要點1、重力壩中的接頭應預留在格柵位置,當施工到接頭位置時應將格柵空格打滿.其它搭接樁均應加大搭接量反復攪拌同時增加水泥用量。2、單、雙排止水攪拌樁的搭接在增加搭接量增大水泥用量的同時還應在外側外包一根樁并于預留樁有效搭接.3、如應地下障礙物無法保證攪拌樁有效搭接造成的缺口,應在相應位置施工壓密注漿止水。壓密23、注漿的深度同攪拌樁,橫向間距0.5m,縱向間距1。0m,并互相交錯。五、攪拌樁施工工藝、流程三次攪拌提升開挖基槽確定邊線機架就位一次噴漿攪拌提升三次攪拌下沉預攪下沉二次攪拌下沉制備水泥漿液二次噴漿攪拌提升清除障礙物測量放線移機到下根樁1、定位:嚴格按照樁位控制線、定位樁定出樁位。2、預攪下沉:啟動攪拌電機、放松起吊鋼絲繩,使攪拌機械導向架緩慢下沉。攪拌下沉速度的快慢應通過觀察電流表值,人為控制在適宜電流值范圍內。噴漿前應將輸漿管內的水排空,同時充滿水泥漿液。3、制備水泥漿、攪拌下沉同時進行。按水灰比0。450。50拌制水泥漿液,以0。5控制為宜.制備好的漿液為防止離析應不斷攪動,漿液制備好后在24、噴漿前倒入集料池內.具體水灰比以施工前的試驗樁所取得數據為準。4、第一次噴漿攪拌提升:攪拌頭下沉至設計深度后開啟灰漿泵,待漿液到達出漿口在樁底噴漿30秒后噴漿頭邊噴漿邊提升攪動,使漿液與土混合均勻.攪拌頭提升速度控制在0.5m/min。具體數據以施工前的試驗樁所取得數據為準.5、第二次攪拌下沉,攪拌機提升至設計標高時關閉灰漿泵后再如前所述一樣,攪拌下沉,下沉時攪拌均勻.6、第二次噴漿攪拌提升:攪拌頭下沉至設計標高后,如前述一樣,進行第二次攪拌提升。7、重復攪拌下沉,提升直至孔口如前述一樣.8、清洗移位,向集料池中注入適量清水,開啟灰漿泵清洗全部管線中殘漿至基本干凈,移機至下一樁位,重復上述步驟25、繼續施工。六、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根據現場基準點用經緯儀測出攪拌樁軸線,再根據軸線翻出攪拌樁的內邊線,以此來控制攪拌的位置,機械就位時須反復校正。2、以3m等距離擺放枕木控制每三根樁的施工范圍。每次橫向移機1.0m,前后移機0.5m.3、確保樁頂標高措施:開挖基槽前對地坪高進行測量,如相差不大可折中定出平均標高并經常對樁頂標高進行復核。在鉆桿上標注深度位置,鉆進中必須鉆進到規定深度。樁頂標高在地面以下的要特別注意控制樁頂停漿位置高于設計樁頂標高0.5米。4、確保樁體垂直度措施:鋪設的枕木保持在同一水平面,經常用經緯儀、水平儀檢查導向架對地面的垂直度,如有誤差及時采取措施。5、確保加固強度和均勻26、性:壓漿階段不允許發生斷漿現象,輸漿管不能發生堵塞。嚴格按照設計圖的數據,控制噴漿和攪拌提升速度,誤差不大于10cm/min.控制重復攪拌時的下沉速度和提升速度,以保證加固范圍內每一深度都得到充分攪拌。因故相鄰兩樁施工間隔超過24小時后,按照有關規定合理制定樁體的接頭補救措施。6、預攪時軟土應完全予以切碎,以利均勻攪拌.7、水泥漿液要嚴格按照設計的配合比.為使漿液不發生離析,在攪拌桶中不斷攪拌,待到須壓漿前由前臺通知后臺,邊攪拌邊放入集料池中.8、水泥應有廠方的質保書和3天、28天水泥實驗報告。進入工地后應根據有關規定再進行隨機取樣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取樣應嚴格按照水泥取樣方法(GB 12527、7390)執行。9、在配制水泥漿時,水泥和水應進行計量,確保水灰比的正確。施工前根據各機臺所使用的灰漿桶容積計算好每桶漿液用水量和水泥用量。10、注漿壓力控制在0.20.3Mpa之間,施工時可根據實際情況予以合理調整。11、嚴格控制注漿量與下沉提升高度之間的關系讓漿液充滿加固土層內部。12、攪拌樁遇到暗浜時應適當加大水泥用量,確保樁體強度.13、施工區域需要提前開挖或養護時間不足以及有必要提高攪拌樁強度的可在水泥漿中加入外加劑。外加劑可選用水玻璃、氯化鈣等。14、在施工前,由技術主管、安全主管對施工作業班組做基坑圍護施工的技術交底.重點強調本工程對二噴三攪工藝、提升速度、水灰比、設計樁長、施工28、安全等要素的控制措施.七、雨季施工注意事項1、做好作業工人的雨季防護工作,配備雨衣、雨鞋、防寒防凍等。2、降水時注意電器漏電和升降機滯帶遇水打滑。做好機械電器的防雨工作。3、施工場地要做好排水工作,保證場地內不積水.雨停后可及時恢復工作.4、雨天防止人員的滑跌。5、電器要保持良好的接地。預防漏電.接頭要保持不漏水、不漏電.八、質量保證體系 認真貫徹GB/T190021994 idt ISO 9002:1994 質量體系、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使工程施工的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節點都處于受控狀態。加強作業過程的監督檢查,突出質量管理的過程控制。施工時質檢人員對施工的全部工序每一個環節進行認29、真檢查.出現偏差及時糾正。必須確保施工過程符合技術要求.加強工序間的配合,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互相脫節。完成每道工序后先進行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檢驗。對檢驗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改正,杜絕重復出現。重大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和施工細則應組織專家討論共同制定,以書面形式報業主和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實施。實施的過程要有詳細的記錄。為施工管理過程和產品實現過程提供詳細的記錄。每道工序的自檢、互檢、報檢都要以書面形式進行并經相關人員簽字后存檔。建立嚴格的檔案管理制度。施工過程所形成的一切圖紙、記錄、合同、設計、技術措施、質量管理檔案、環境管理檔案、關鍵和特殊過程作業指導文件都要納入檔案管理.檔案管理遵循建設工30、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GB/T503282001)的規定。出現質量事故按“三不放過”原則執行(即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職工沒有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落實整改措施不放過)。施工現場出現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向相關部門匯報,嚴禁部匯報隨意處理。特別是涉及到安全、質量等的重大問題,必須要按照預定的程序和標準處理。重要問題還要做好相關過程記錄.九、環境控制管理攪拌樁施工環境控制的重點是揚塵和噪聲控制,因此施工中一定要針對上述兩種環境因素加強控制,做到文明施工、規范施工。 1、噪聲的控制遵守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嚴格將噪聲等級控制在允許范圍內。按XX市相關噪聲管理規定進行施工的噪聲管理。 31、2、粉塵、遺灑的控制a. 本工程的粉塵、遺灑主要是水泥粉塵、場內揚塵及材料廢棄物揚塵.b. 水泥粉塵主要是控制運輸車輛和現場裝卸、存放時的揚塵.水泥運輸車輛必須用篷布覆蓋,袋裝的水泥必須保證包裝袋的完好。裝卸車時不得頂風作業。卸車后散落的水泥不得隨處清掃,應集中裝袋。c. 施工場地經常灑水保持濕潤。硬化場地有積土的要及時清理。確保刮風和車輛駛過無揚塵。d. 場內水泥存放場地非作業面應遮蓋嚴密。e. 水泥庫散落的水泥應及時清理使用。硬化廢棄的不得隨意丟棄.應集中處理。f. 根據工程特點分析,主要的潛在遺灑源是運輸水泥的車輛和生產中水泥粉塵和生活廢料的遺灑。g. 運輸車輛要及時清掃保持清潔.h. 生產生活產生的廢料要集中堆放并及時清運。i. 加工修理形成的廢料及時清理集中處理,嚴禁隨意丟棄。 3、文明施工為了給施工創造一個整潔、文明的環境,特別定以下措施,確保文明施工,創造文明工地.a、 職工衣著整齊,不得赤膊、穿拖鞋進入現場。b、 保持道路暢通、材料到位。不得亂丟亂放。c、 材料堆放整齊、廢棄物集中堆放統一處理、施工現場整潔。d、 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體作業人員的環境意識。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3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7
10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