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公司聯合車間木膠合板模板工程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92615
2023-07-07
20頁
157.04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2二、支模材料的選擇2三、模板的配制31、基礎32、現澆樓板支模33、柱模板34、梁模板3四、支模方法41、框架柱支模42、剪力墻支模43、框架梁、現澆平板承重架支撐5五、模板拆除5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6七、計算書6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6墻模板的木模板計算書11柱模板支撐計算書16樓板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22模 板 工 程一、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XX廠內,介于生產一線和二線之間,屬擴建工程,總建筑面積6萬平方,單位工程有聯合車間建筑面積43653平方,23層,局部4層,均化庫7163m2,1層局部3層,原料車間3428平方,6層,混合房792平方,堿硝庫672、2平方,氮站952平方,氫站830平方,鍋爐房756平方,皮帶廊及運轉樓1400平方。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本工程聯合車間為底層框架,頂層為現澆排架結構,柱底層最大柱距為6米,由于圖紙未到位,現假設最大梁截面尺寸為400X1200, 假設柱子最大梁截面尺寸為900X900,最大層高9.8米進行計算。如實際尺寸小于假設尺寸,而方案不變。如果大于假設尺寸將作調整。二、支模材料的選擇本工程采用以下支模材料:膠合模板(厚度15mm和18mm兩種):平板采用15mm厚膠合模板,梁、柱、墻模板采用18mm厚膠合模板。松木方料(5070):模板連接排擋。鋼管(483.5):圍楞和搭支模架。扣件:用于3、支模鋼管架體的連接與緊固。12對拉螺栓:用于拉結梁、墻兩側模板。12環形焊接箍:用作柱箍(也可用鋼管代替)。三、模板的配制1、 基礎基礎承臺及地梁均采用木模。2、 現澆樓板支模現澆樓板采用15厚膠合板支模,支模排擋采用5070方木檔,間距不得大于300mm。膠合板使用時嚴禁隨意鋸割。支模排架不大于900X900,3、 柱模板柱模板采用18厚膠合板支模,支模排擋采用5070方木檔,間距不得大于300mm。木檔必須刨直,檔與板之間用2寸釘子固定,配制好的模板對角線長度誤差不得大于5mm,梁柱接頭模配制一次成型,并按圖紙尺寸留出梁窩,避免梁板支模時交接處出現縮頸或漲模現象。柱箍間距不大于300,邊長4、為900的柱子在兩側中部增加一根14對拉螺栓。4、 梁模板1)梁模板底板采用18mm厚膠合板配制(或30厚松木板),四面刨光,厚度均勻,邊側必須于平面成直角,使梁側模板與梁底模板連接密封,確保梁底砼棱角完整;2)梁側板采用膠合板配制,配制方法同柱模;3)梁模板排擋采用松木檔,間距不得大于300,梁模板嚴格按梁斷面尺寸進行配制,誤差不得超過2mm。4)側模配制,必須從梁的凈跨之中計算,接點設置于梁跨中間,確保梁、柱細部尺寸完整。5)、支模排架不大于800X800四、支模方法1、 框架柱支模1)按圖紙尺寸對照觀砌放好的墨線進行技術復核,檢查無誤后,先在底板面層上劃好模板邊線。2)支模前應檢查墻柱結5、筋、預埋件、孔洞等有否漏放,柱角墨線、固定點是否正確,檢查無誤后方可進行立模。3)立模時,將柱模四角和模板接頭處貼單面膠,阻塞模板接頭處的縫隙,避免在接頭處產生漏漿現象。4)柱模拼裝時模板及木方應交錯搭接,這樣使整個柱模形成一個整體。5)柱腳須開設一個垃圾檢查口(不少于0.1m2)便于澆搗砼前清理上部掉下的建筑垃圾。清理完畢及時進行封口。6)柱身模板拼裝好后,安設圍楞、抱箍。7)校正截面尺寸、位置、標高并加以臨時固定。2、 剪力墻支模內外剪力墻支模1)待鋼筋綁扎、預埋件管道、預埋件等隱蔽驗收合格后,方可立模。2)內外模板均采用5070方木作襯檔邊成整體,方木長度采用4000、2000兩種規格,6、使接頭錯開,豎向檔距按照對拉螺栓間距而立,根據計算,水平間距從下到上第一根螺栓間距與接槎處150;第二根400;第三、四根均為400;第五根以上均為450。3)位于地下有抗滲要求的砼墻螺栓采用12圓鋼制成,螺栓中部焊止水片,止水片用50504扁鋼鉆孔套至螺栓中間雙面滿焊,在焊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焊接質量,不得有漏焊和沙眼,保證起到止水作用。螺栓在內外兩側用404018木墊片加12圓鋼筋與螺栓焊接作厚度的限位,待拆除后用防水砂漿抹平。4)上部結構剪力墻、拉接螺栓采用12圓鋼制成,模板內側螺桿用14PVC管套好,以便第二次利用。5)剪力墻兩側模板豎向用48鋼管,每排二根,鋼管內、外側用一個傘形帽固7、定件或成品鐵板墊塊加螺帽擰緊,間距同拉接螺栓間距,支模后,用線錐吊垂直拉通長線,每軸進行校正,與承重架和支撐系統固定牢固。全面檢查,不得漏擰。3、 框架梁、現澆平板承重架支撐1)在梁底部搭設鋼管支撐承重架。搭設承重架應注意以下幾點:鋼管立桿下必須加木墊塊,并支承于堅實的基面上;先搭設梁部立桿,后搭平板立桿;立桿設立橫向間距不得大于800,縱向間距不得大于800水平,上部間距不得大于1.5米/道; 緊固件均需備齊,所有緊固件必須扣緊,不得有松動。2)現澆平板搭設鋼管支撐承重架。搭設承重架應注意以下幾點:鋼管立桿下必須加木墊塊,并支承于堅實的基面上;木墊板尺寸15015018mm;先搭設梁部立桿,8、后搭平板立桿;立桿設立橫向間距不得大于900,縱向間距不得大于900水平,橫桿第一根離地1.8米,上部間距不得大于1.5米/道; 承重支架下部須設掃地桿和剪刀撐,剪刀撐成45-60角設置,每軸設一道;緊固件均需備齊,所有緊固件必須扣緊,不得有松動,梁承重架橫桿下須加雙扣。2)整個承重架完成后方可擺設梁擱柵和底模,復核軸線,標高尺寸無誤后,先立一側梁模,待梁鋼筋綁完成校對無誤后立另一側模板校正尺寸(截面、軸線、標高及預埋件位置、尺寸等)無誤后,再行固定,梁模固定后,方可鋪設平板擱柵及底模板。3)框架梁上口固定要牢固,梁底及上口要拉通長線。梁跨4米時,應按施工規范要求進行起拱。起拱高度宜為全跨長度9、的1-3/1000。4)所有梁、平板模板在支模前必須及時進行清理,刷脫模劑。拼裝時,接縫處縫隙用玻璃油灰填實及膠帶紙貼合,避免漏漿。5)梁模板支模完成后及時進行技術復核. 五、模板拆除拆摸時,按合理順序進行拆除,一般按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拆摸時不得強力震動或硬砸,不得大面積拆除。拆模前在梁板砼強度達到下列要求:由于本工程梁跨度較大,故在拆模時應做好拆模試塊,并進行書面申請批準。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模板高支架的構造要求:垂直梁方向每隔3根立桿設一道水平拉桿;在第一(標高2.0)、三層(標高5.8)位置每根立桿均一道水平拉桿,作為水平加強層(見圖示)。310、. 頂部支撐點位于頂層橫桿時,應靠近立桿,且不宜大于200mm;4.支撐架搭設的要求: a.嚴格按照設計尺寸搭設,立桿和水平桿的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 b.確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規范的要求; c.確保每個扣件和鋼管的質量是滿足要求的,每個扣件的擰緊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鋼管不能選用已經長期使用發生變形的; d.場地硬化,地基支座的設計要滿足承載力的要求。 5.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設計混凝土澆筑方案,確保模板支架施工過程中均衡受載,最好采用由中部向兩邊擴展的澆筑方式; b.嚴格控制實際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對出現的超過最大荷載要有相應的控制措施11、,鋼筋等材料不能集中在支架上方堆放;c.澆筑過程中,派人檢查支架和支承情況,發現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及時解決。d.拆模時根據回彈數據確定是否可拆模。七、計算書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高支撐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XX)。支撐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稱為扣件式鋼管高支撐架,對于高支撐架的計算規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計算極容易出現不能完全確保安全的計算結果。本計算書還參照施工技術20XX.3.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模板支架搭設最大高度為9.8米,由于目前圖紙未出齊,故最大假設基本尺寸為:梁截面 BD=400mm1200mm,梁支撐立桿的12、橫距(跨度方向) l=0.80米(考慮到施工誤差,故計算時按0.9米),立桿的步距 h=1.50米,圖1 梁模板支撐架立面簡圖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一、梁底支撐鋼管的計算作用于支撐鋼管的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通過木方的集中荷載傳遞。1.木方荷載的計算: (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 q1 = 25.0001.2000.4000.300=3.600kN (2)模板的自重荷載(kN): q2 = 0.3500.300(21.200+0.400)=0.294kN(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 (1.000+13、2.000)0.4000.300=0.360kN2.木方楞傳遞集中力計算: P = (1.23.600+1.20.294+1.40.360)/2=2.588kN3.支撐鋼管的強度計算:支撐鋼管桿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簡支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木方傳遞力,P=2.59kN支撐鋼管計算簡圖如下支撐鋼管按照簡支梁的計算公式其中 n=0.90/0.30=3經過簡支梁的計算得到支座反力 RA = RB=(3-1)/22.59+2.59=5.18kN通過傳遞到立桿的最大力為 22.59+2.59=7.77kN最大彎矩 Mmax=(33-1)/(83)2.590.90=0.78kN.m截面應力=0.78106/514、080.0=152.86N/mm2支撐鋼管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二、梁底橫向鋼管計算橫向鋼管只起構造作用,通過扣件連接到立桿。三、扣件抗滑移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其中 Rc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7.77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15、kN。四、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7.77kN (已經包括組合系數1.4)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40.1294.800=0.868kN樓板的混凝土模板的自重 N3=1.575kN N = 7.765+0.868+1.575=10.208kN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16、強度設計值 (N/mm2);f = 205.00 l0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63;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 = 1.7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30m;公式(1)的計算結果: = 101.7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公式(2)的計算結果: = 54.0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0 = k1k2(h17、+2a) (3) k2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為1.007;公式(3)的計算結果: = 71.79,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表1 模板支架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k1步距 h(m) h0.9 0.9h1.2 1.2h1.5 1.5h2.1 k1 1.243 1.185 1.167 1.163表2 模板支架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k2 H(m)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5 30 35 40 h+2a或u1h(m) 1.35 1.0 1.014 1.026 1.039 1.042 1.054 1.061 118、.081 1.092 1.113 1.137 1.155 1.173 1.44 1.0 1.012 1.022 1.031 1.039 1.047 1.056 1.064 1.072 1.092 1.111 1.129 1.149 1.53 1.0 1.007 1.015 1.024 1.031 1.039 1.047 1.055 1.062 1.079 1.097 1.114 1.132 1.62 1.0 1.007 1.014 1.021 1.029 1.036 1.043 1.051 1.056 1.074 1.090 1.106 1.123 1.80 1.0 1.007 1.014 119、.020 1.026 1.033 1.040 1.046 1.052 1.067 1.081 1.096 1.111 1.92 1.0 1.007 1.012 1.018 1.024 1.030 1.035 1.042 1.048 1.062 1.076 1.090 1.104 2.04 1.0 1.007 1.012 1.018 1.022 1.029 1.035 1.039 1.044 1.060 1.073 1.087 1.101 2.25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7 1.070 1.081 1.0920、4 2.70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3 1.066 1.078 1.091以上表參照杜榮軍: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五、梁模板高支撐架的構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經驗: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規范的相關要求外,還要考慮以下內容1.模板支架的構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撐架可以根據設計荷載采用單立桿或雙立桿; b.立桿之間必須按步距滿設雙向水平桿,確保兩方向足夠的設計剛度; c.梁和樓板荷載相差較大時,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桿間距,但只宜在一個方向變距、而另一個方向不變。2.立桿步距的設計: a.當架體構造荷載在立桿21、不同高度軸力變化不大時,可以采用等步距設置; b.當中部有加強層或支架很高,軸力沿高度分布變化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變步距設置,但變化不要過多; c.高支撐架步距以0.9-1.5m為宜,不宜超過1.5m。3.整體性構造層的設計: a.當支撐架橫向高寬比6時,需要設置整體性單或雙水平加強層; b.單水平加強層可以每4-6米沿水平結構層設置水平斜桿或剪刀撐,且須與立桿連接,設置斜桿層數要大于水平框格總數的1/3; c.雙水平加強層在支撐架的頂部和中部每隔10-15m設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設豎向斜桿,使其具有較大剛度和變形約束的空間結構層; d.在任何情況下,高支撐架的頂部和底部(掃地桿的設22、置層)必須設水平加強層。4.剪刀撐的設計: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應滿足立面滿設剪刀撐; b.中部可根據需要并依構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設置。5.頂部支撐點的設計: a.最好在立桿頂部設置支托板,其距離支架頂層橫桿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頂部支撐點位于頂層橫桿時,應靠近立桿,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撐橫桿與立桿的連接扣件應進行抗滑驗算,當設計荷載N12kN時,可用雙扣件;大于12kN時應用頂托方式。6.支撐架搭設的要求: a.嚴格按照設計尺寸搭設,立桿和水平桿的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 b.確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規范的要求; c.確保每個扣件23、和鋼管的質量是滿足要求的,每個扣件的擰緊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鋼管不能選用已經長期使用發生變形的; d.地基支座的設計要滿足承載力的要求。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設計混凝土澆筑方案,確保模板支架施工過程中均衡受載,最好采用由中部向兩邊擴展的澆筑方式; b.嚴格控制實際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對出現的超過最大荷載要有相應的控制措施,鋼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澆筑過程中,派人檢查支架和支承情況,發現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及時解決。墻模板的木模板計算書一、荷載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24、下式中的較小值: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3.000m;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000;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40.540kN/m2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50.000kN/m2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6.000kN/m2。二、墻模板的構造墻模板的25、背部支撐由兩層龍骨(木楞或鋼楞)組成,直接支撐模板的龍骨為次龍骨,即內楞;用以支撐內層龍骨為主龍骨,即外楞組裝成墻體模板時,通過拉桿將墻體兩片模板拉結,每個拉桿成為主龍骨的支點。墻模板組裝示意圖內楞間距200mm;外楞間距400mm。三、墻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計算的原則是按照龍骨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內楞上的三跨連續梁計算。面板計算簡圖 1.強度計算 f = M / W f其中 f 面板的強度計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W = 40.001.801.80/6=21.60cm3;f 面板的強度設計26、值(N/mm2)。 M = ql2 / 10其中 q 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它包括: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0.4050.00=24.00kN/m;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0.406.00=3.36kN/m;l 計算跨度(內楞間距),l = 200mm;面板的強度設計值f = 15.000N/mm2;經計算得到,面板的強度計算值f = 5.067N/mm2;面板的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 2.撓度計算 v = 0.677ql4 / 100EI v = l/250其中 q 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q = 20.00N/mm; l 計算跨度(內楞間距),l = 20027、mm; E 面板的彈性模量,E = 6000N/mm2; I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 = 40.001.801.801.80/12=19.44cm4;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v = 0.800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186mm;面板的撓度驗算 v v,滿足要求!四、墻模板內外楞的計算: (一).內楞(木或鋼)直接承受鋼模板傳遞的荷載,通常按照均布荷載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本算例中,龍骨采用木楞,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007.007.00/6 = 40.83cm3; I = 5.007.007.007.00/12 = 142.92cm4;內楞計算簡圖 1.內楞28、強度計算 f = M / W f其中 f 內楞的強度計算值(N/mm2); M 內楞的最大彎距(N.mm); W 內楞的凈截面抵抗矩;f 內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 M = ql2 / 10其中 q 作用在內楞的荷載,q = (1.250.00+1.46.00)0.20=13.68kN/m; l 內楞計算跨度(外楞間距),l = 400mm;內楞強度設計值f = 13.000N/mm2;經計算得到,內楞的強度計算值f = 5.360N/mm2;內楞的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 2.內楞的撓度計算 v = 0.677ql4 / 100EI v = l/250其中 E 內楞的彈性模量,E 29、= 9500.00N/mm2;內楞的最大允許撓度值,v = 1.600mm;內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128mm;內楞的撓度驗算 v v,滿足要求! (二).外楞(木或鋼)承受內楞傳遞的荷載,按照集中荷載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內龍骨采用鋼楞,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內鋼楞的規格: 圓鋼管483.5;內鋼楞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內鋼楞截面慣性矩 I = 12.19cm4;外楞計算簡圖 3.外楞強度計算 f = M / W f其中 f 外楞的強度計算值(N/mm2); M 外楞的最大彎距(N.mm); W 外楞的凈截面抵抗矩;f 外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 M30、 = 0.175Pl其中 P 作用在外楞的荷載,P = (1.250.00+1.46.00)0.400.40=10.94kN; l 外楞計算跨度(穿墻螺栓水平間距),l = 400mm;外楞強度設計值f = 205.000N/mm2;經計算得到,外楞的強度計算值f = 75.402N/mm2;外楞的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 4.外楞的撓度計算 v = 1.146Pl3 / 100EI v = l/400其中 E 外楞的彈性模量,E = 210000.00N/mm2;外楞的最大允許撓度值,v = 1.000mm;外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115mm;外楞的撓度驗算 v v,滿足要求31、!五、穿墻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 N N = fA其中 N 穿墻螺栓所受的拉力; A 穿墻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穿墻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穿墻螺栓的直徑(mm): 12穿墻螺栓有效直徑(mm): 10穿墻螺栓有效面積(mm2): A = 84.300穿墻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kN): N = 14.331穿墻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8.000穿墻螺栓強度驗算滿足要求!柱模板支撐計算書一、柱模板荷載標準值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32、度,取24.000kN/m3;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3.000m;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000;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40.540kN/m2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40.550kN/m2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3.000kN/m2。二、柱模板計算簡圖柱箍是柱模板的橫向支撐構件,其受力狀態為拉33、彎桿件,應按拉彎桿件進行計算。柱模板的截面寬度 B = 600mm;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 = 600mm;柱模板的高度 L = 3000mm;柱箍的間距計算跨度 d = 300mm。圖1 柱箍計算簡圖三、柱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如下面板計算簡圖 1.面板強度計算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其中 q為強度設計荷載(kN/m); q = (1.240.55+1.43.00)0.30 = 15.86kN/m d為豎楞的距離,d = 300mm;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 0.1015.8580.300.30=0.143kN.M34、面板截面抵抗矩 W = 300.018.018.0/6=16200.0mm3經過計算得到 = M/W = 0.143106/16200.0 = 8.810N/mm2面板的計算強度小于15.0N/mm2,滿足要求! 2.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30015.858=2.854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854/(230018)=0.793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面板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 3.面板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其中 q混凝土側壓力的標準值,q = 4035、.5500.300=12.165kN/m; E 面板的彈性模量,E = 6000.0N/mm2; I 面板截面慣性矩 I = 300.018.018.018.0/12=145800.0mm4;經過計算得到 v =0.677(40.5500.30)300.04/(1006000145800.0) = 0.763mm v 面板最大允許撓度,v = 300.000/250 = 1.20mm;面板的最大撓度滿足要求!四、豎楞方木的計算豎楞方木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如下豎楞方木計算簡圖 1.豎楞方木強度計算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其中 q為強度設36、計荷載(kN/m); q = (1.240.55+1.43.00)0.30 = 15.86kN/m d為柱箍的距離,d = 300mm;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 0.1015.8580.300.30=0.143kN.M豎楞方木截面抵抗矩 W = 50.070.070.0/6=40833.3mm3經過計算得到 = M/W = 0.143106/40833.3 = 3.495N/mm2豎楞方木的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 2.豎楞方木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30015.85837、=2.854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854/(25070)=1.223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豎楞方木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 3.豎楞方木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其中 q混凝土側壓力的標準值,q = 40.5500.300=12.165kN/m; E 豎楞方木的彈性模量,E = 9500.0N/mm2; I 豎楞方木截面慣性矩 I = 50.070.070.070.0/12=1429166.8mm4;經過計算得到 v =0.677(40.5500.30)300.04/(10095001429166.8) = 0.049mm v 豎楞方木最大允許撓度,v = 38、300.000/250 = 1.20mm;豎楞方木的最大撓度滿足要求!五、B方向柱箍的計算本算例中,柱箍采用方木,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007.007.00/6 = 40.83cm3 I = 5.007.007.007.00/12 = 142.92cm4 B方向柱箍計算簡圖其中 P為豎楞方木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kN); P = (1.240.55+1.43.00)0.30 0.30 = 4.76kN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B方向柱箍剪力圖(kN) B方向柱箍彎矩圖(kN.m)最大彎矩 M = 1.070kN.m最大支座力 N = 7.136kN 1.柱箍強度計算柱箍截39、面強度計算公式=M/W f其中 M 柱箍桿件的最大彎矩設計值, M = 1.07kN.m; W 彎矩作用平面內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122.50cm3;柱箍的強度設計值(N/mm2): f = 13.000 B邊柱箍的強度計算值 f = 8.32N/mm2; B邊柱箍的強度驗算滿足要求! 2.柱箍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其中 q混凝土側壓力,q = 40.5500.300=12.165kN/m; E 柱箍的彈性模量,E = 9500.0N/mm2; I 柱箍截面慣性矩 I = 4287500.0mm4;經過計算得到 v =5.0(40.5500.30)600.04/(3849500.04240、87500.0) = 0.504mm v 柱箍最大允許撓度,v = 600.000/250 = 2.40mm;柱箍的最大撓度滿足要求!六、B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 B方向沒有設置對拉螺拴!七、H方向柱箍的計算 H方向柱箍計算簡圖其中 P為豎楞方木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kN); P = (1.240.55+1.43.00)0.30 0.30 = 4.76kN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H方向柱箍剪力圖(kN) H方向柱箍彎矩圖(kN.m)最大彎矩 M = 0.167kN.m最大支座力 N = 3.797kN 1.柱箍強度計算柱箍截面強度計算公式=M/W f其中 M 柱箍桿件的最大彎矩設計值, M = 0.41、17kN.m; W 彎矩作用平面內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122.50cm3;柱箍的強度設計值(N/mm2): f = 13.000 H邊柱箍的強度計算值 f = 1.30N/mm2; H邊柱箍的強度驗算滿足要求! 2.柱箍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其中 q混凝土側壓力,q = 40.5500.300=12.165kN/m; E 柱箍的彈性模量,E = 9500.0N/mm2; I 柱箍截面慣性矩 I = 4287500.0mm4;經過計算得到 v =5.0(40.5500.30)200.04/(3849500.04287500.0) = 0.006mm v 柱箍最大允許撓度,v = 200.42、000/250 = 0.80mm;柱箍的最大撓度滿足要求!八、H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 N N = fA其中 N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對拉螺拴的強度要大于最大支座力3.80kN。經過計算得到H方向對拉螺拴的直徑要大于12mm!樓板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4.7米,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 b=0.90米,立桿的橫距 l=0.90米,立桿的步距 h=1.50米。圖樓板支撐架立面簡圖圖樓板支撐架立桿穩定性荷載計算單元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一、支撐木方的計算木方按照簡支梁計算,木方的43、截面力學參數為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5.007.007.00/6 = 40.83cm3; I = 5.007.007.007.00/12 = 142.92cm4;木方楞計算簡圖1.荷載的計算: (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 = 25.0000.2000.350=1.750kN/m (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 = 0.3500.350=0.123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 (1.000+2.000)0.9000.350=0.945kN 2.強度計算最大44、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載 q = 1.21.750+1.20.123=2.247kN/m集中荷載 P = 1.40.945=1.323kN最大彎矩 M = 1.3230.90/4+2.250.900.90/8=0.525kN.m最大支座力 N = 1.323/2+2.250.90/2=1.673kN截面應力=0.525106/40833.3=12.86N/mm2木方的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 3.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ql/2 + P/2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0.45、9002.247/2+1.323/2=1.673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1673/(25070)=0.717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木方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 4.撓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載 q = 1.750+0.123=1.873kN/m集中荷載 P = 0.945kN最大變形 v =51.873900.04/(3849500.001429166.8)+945.0900.03/(489500.001429166.8)=2.235mm木方的最大撓度小于900.0/250,滿足要求!二、木方支撐鋼管46、計算支撐鋼管桿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簡支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木方傳遞力,P=3.35kN支撐鋼管計算簡圖如下支撐鋼管按照簡支梁的計算公式其中 n=0.90/0.35=3經過簡支梁的計算得到支座反力 RA = RB=(3-1)/23.35+3.35=6.69kN通過傳遞到立桿的最大力為 23.35+3.35=10.04kN最大彎矩 Mmax=(33-1)/(83)3.350.90=1.00kN.m截面應力=1.00106/5080.0=197.56N/mm2支撐鋼管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三、扣件抗滑移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47、2.5): R Rc其中 Rc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0.04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不滿足要求,可以考慮采用雙扣件!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四、立桿的穩定性計算荷載標準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腳手架鋼管的自重(kN): NG1 = 0.1294.700=0.607kN鋼管的自重計算參照48、扣件式規范附錄A 雙排架自重標準值,設計人員可根據情況修改。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0.9000.900=0.283kN (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 NG3 = 25.0000.2000.9000.900=4.050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4.940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1.000+2.000)0.9000.900=2.430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49、性計算公式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 = 9.33kN;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N/mm2);f = 205.00 l0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63;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 = 1.7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30m;公式(1)的計算結果: = 92.97,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公式(2)的計算結果: = 49.37,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0 = k1k2(h+2a) (3) k2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為1.007;公式(3)的計算結果: = 65.6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