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蓋板涵綜合項目施工組織專項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8064
2023-07-10
8頁
30KB
1、BK725+498涵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該涵施工里程為BK725+498 2-6.0m鋼筋混凝土蓋板箱涵,本涵為排洪而設,和線路正交,基底置于換填砂夾卵石層上,基底設計應力不足,采取砂夾卵石換填。工期安排:計劃開工日期-8-10;計劃完工日期: -9-19二、 人員機械設備(勞動力安排): 現場責任人: 鄧 蔚 技術責任人:李春樸質檢工程師:席明寬 施技工程師:李君峰 測量工程師: 梁 凱 技術工人: 10人 工 人: 30人 機械設備表序號機械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挖掘機臺12攪拌機300型臺13磅秤臺14振動棒套25發電機臺16打夯機臺17水泵臺2三、 施工準備 人員機械設備已經全2、部進場,現場“三通一平”已完成,多種材料也已運輸至現場.四、技術準備: 1、工程技術人員認真審核圖紙后,填寫圖紙審核統計,確定圖紙無誤,交測量班定位放線,同時計算工程數量,移交物資保障部。2、測量班在涵洞開工前,依據設計資料對涵洞位置、方向、長度及出入口高程進行精測查對,確保涵洞各項技術要求和現場實際情況相符合,降低涵洞開工后無須要位置、方向、長度及流水高程變更,造成人力、物力、財力和工期浪費。用白灰撒出開挖邊線,做好測量統計。3、技術人員依據圖紙和規范要求,認真編寫技術交底,并下發至施工工班,試驗室作好砂、石料試驗和配合比試驗,為開工作好準備。五、施工方法及工藝基礎開挖以機械為主,人工配合,3、基礎用一般片石砌筑,片石墻身修面后鑲面砌筑,蓋板座采取一般鋼模現澆,蓋板采取一般鋼模板輔以PVC板現澆.1、基礎開挖:涵洞基礎開挖以機械開挖為主,輔以人工配合。當涵洞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檢測地基承載力及基坑斷面尺寸是否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并對基坑進行拍攝照片存檔,經監理工程師檢驗認可后,方可進行基礎砌筑。2、基礎及墻身砌筑: 砌筑工程除依據圖紙設計要求外,還應符合下列要求:1)、片石形狀不受限制,但中部厚度大于15cm。 鑲面片石表面平整尺寸較大邊厚度大于15cm,表面無水銹、風化符合強度要求。2)、砂漿應攪拌均勻,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并應隨拌隨用,運輸中發生離析、泌水現象應重新攪和,已凝結不得4、使用。3)、砌筑時采取坐漿法分層分段砌筑,確保沙漿飽滿。不得有通縫.各砌層應先砌外圈定位石,并于里層交錯成一體,砌筑腹石時,應相互交錯咬搭,不得無砂漿直接接觸,表面砌縫寬度不得大于3cm,兩層間錯縫大于8cm,每砌筑120cm應找平一次。在砌筑完后,墻身勾縫應平順整齊,不得為了不出現通縫而勾假縫. 3、鋼筋工程7.1鋼筋應平直,無局部曲折、油漬、水泥漿,鐵銹等應清除潔凈。7.2鋼筋接頭一級鋼筋采取422焊條,二級鋼筋采取506焊條,焊接時搭接長度雙面焊大于鋼筋直徑五倍,單面焊大于鋼筋直徑十倍。7.3彎起鋼筋應彎成平滑曲線,其曲率半徑不宜小于半徑十倍(光圓鋼筋)或十二倍(帶肋鋼筋)。7.4用光圓5、鋼筋制成箍筋,其末端應有彎鉤(半圓性、直角型或斜鉤型);彎鉤彎曲內直徑應大于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小于箍筋直徑2.5倍;彎鉤平直部分長度:通常結構不宜小于箍筋直徑10倍。7.5安裝鋼筋時鋼筋位置和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在鋼筋和模板之間用水泥砂漿墊塊支墊,墊塊強度大于混凝土強度,墊塊應相互錯開分散部署。7.6鋼筋應在現場綁扎,特殊情況需運輸時,在運輸、安裝、澆筑過程中不得變形或松脫。 4、混凝土澆筑 澆注混凝土時,模板采取一般鋼模板,輔以PVC板配合施工,立模時模板應堅固平順,偏差為5MM.1)、用混凝土原材料,必需經過檢驗合格,砂石料沖洗潔凈。2)、嚴格按配合比施工,每車料均應過稱,不得6、按體積估量(各施工隊必需有磅稱)。每盤攪拌時間大于3分鐘,確保均勻符合坍落度,和易性、流動性要求。3)、澆注混凝土前應將模板內雜物和鋼筋上油污等清除潔凈;木模板應用水濕潤,但不應留存積水;當模板有縫隙和孔洞時,應予堵塞,不得漏漿。4)、混凝土澆筑時自由傾落高度不得大于2m,當大于2m時應采取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或經過模板上預留孔口澆注。5)、澆筑必需在無水情況下進行并連續澆注不得中途停止。6)、澆注時每20cm振搗一次,堅持快插慢拔。每振點延續20-30s,插入式振搗器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搗器半徑1.5倍,且插入下層混凝土內深度宜為5-10CM。表面振搗器移動距離應能覆蓋已振動部分邊緣。附著式7、震動器設置間距和振動能量應經過試驗確定。到混凝土不再沉落,無泡,表面出現浮漿為止,應確保砼密實,無蜂窩麻面。7)、澆注好混凝土12小時內用麻片覆蓋,灑水養護,每日三次 養護周期28天。8)、基礎砼澆注時如無特殊要求須預埋片石作榫,片石厚大于15CM,且安放均勻片。石間凈距大于15CM,片石和模板間距大于25cm。 5、防水層鋪裝9.1本涵采取甲種防水層.先涂瀝青兩層,再鋪瀝青浸制麻布一層及石棉瀝青二層,此種防水層外面需抹厚之瀝青混凝土保護層 9.2施工注意事項9.2.在降雨、負溫、高溫或四級以上強風時不得施工。9.2.2涂抹瀝青漆,基層必需干燥清潔,其配合比可為石油瀝青比柴油等于4:6。9.28、.3石棉瀝青配合比為石棉粉20%,瀝青80%。6、沉降縫沉降縫應上下貫通,填縫前,必需清掃潔凈,并保持干燥,按要求填塞密實。墻身由內向外分別為M10砂漿、中間填粘土、接著瀝青麻筋、外層瀝青麻布、最終涂兩層石棉瀝青。基礎塞瀝青木板。7、基坑及涵背回填基礎砌筑完成后,砂漿達成設計強度70%以后進行基坑回填,蓋板拆模后強度達成100時方可進行涵背回填工作。基坑和涵背回填應分層夯填,分層檢測,以降低沉降量。六、安全確保方法1、涵洞施工前,了解清楚地下管線位置、深度、走向、底下管線不明不得施工,嚴禁有破壞管線事故發生。2、開挖路基前預先和工務部門約定,并請派人對線路進行監護,必需備有多種信號備品和應急備9、品,以防萬一。3、施工時,設專員防護。靠近交通要道作業時設隔離方法。4、涵洞端、翼墻拆除時如對路基邊坡有影響,開挖深度、限界要求、支撐設施、施工程序、棄土、材料堆放、運輸方案、均應周密安排,并向相關作業人員交代清楚。5、高空作業時,要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系安全帶。6、嚴格用電制度。工地用電應設安全方法及危險標志。7、按操作規程使用機具。8、作業周圍有高壓線時,先拆除或采取防護方法。9、雨季施工作好防洪排水方法:疏通排水溝、渠;必需時砌截水墻擋水或開挖集水井排水。七、 質量確保方法1、混凝土及砂漿用攪拌機拌合,重量比計量。2、全部主材要有出廠合格證和工地試驗室出具檢測匯報。3、同一結構部位混凝土10、采取同一廠家、同一型號、同一批號水泥,砂石料采取同一產地,相同級配原材料,確保混凝土顏色一致。4、漿砌圬工所用當地材料材質,必需符合施工規范和驗標要求。5、施工時,施工技術工程師要跟班檢測,確保其位置、標高、結構尺寸符合設計圖紙及規范要求。對明挖基礎,嚴格按設計圖中位置、尺寸及放坡要求開挖。6、涵缺口按設計填料分層夯填密實。7、沉降縫、防水層,嚴格根據設計施工及規范要求施工,達成無滲漏。反濾層嚴格按設計圖紙施工,使排水通暢。8、漿砌圬工選擇優質片石,用擠漿法砌筑,確保砂漿飽滿,嚴禁出現通縫,統一勾凹縫,達成內實外美。八、防洪方法1、以“全員防洪”為指導思想,從預防入手,作好思想、組織、物資、技11、術四個方面準備工作。(1)從思想上做到有備無患、常備不懈。(2)成立防洪小組,以分管安全副經理為組長,各專業施工隊隊長為組員防洪機構。(3)物資準備。堅持集中和分散貯備相結合標準,貯備搶修應急物資。(4)技術準備。提供或設計防洪技術方法。2、施工前,先要疏通排水系統,使導流設備處于良好狀態。施工影響現有排洪系統時作好排水系統改移工作。3、清理現有橋涵孔洞內雜物,通暢水流。4、雨季施工期間,安排安全班組組員輪番值班,定地段、責任,發覺險情如路基邊坡滑移,排水溝、渠排水量不能滿足泄洪要求時,立即上報,立即處理。5、在易于發生水害地段施工時,要加強防護方法,提前備足防洪材料及工具。6、施工用材料、機具及臨時設施應布設于高地勢且地基穩定處。7、若現有路基或橋涵發生水害時,主動配合路局抗洪搶險。九、環境保護方法加強施工人員環境保護意識,進行環境保護法規教育,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管理機構。施工污水均經沉淀處理方可排放。施工便道立即灑水,預防塵土飛揚,污染環境。靠近村鎮處施工,預防噪音污染,盡可能避開晚上施工或休息時間施工。生活垃圾及施工殘料定點堆放,集中運至棄土場。施工期間作好現有道路養護工作,不隨意占用道路施工。盡可能降低植被破壞,做好擋護和綠化。涵排水溝盡可能和永久現有溝渠相連,確保排水通暢。完工后,對棄土場、生活、生產用地及施工便道等進行復耕或綠化,同時修建好排水系統,預防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