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塔吊基礎施工方案范本(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3558
2023-07-10
15頁
183.50KB
1、目錄一、 工程概況 2二、 編制依據 2三、 塔吊基礎設計概況 2四、 選用塔吊的主要性能 5五、 塔吊基礎計算 51、淺基礎設計計算 52、樁基礎設計計算 103、格構柱設計計算 13六、質量保證措施 161、樁質量保證措施 162、承臺質量保證措施 173、鋼格構柱質量保證措施 17七、安全保證措施 18八、附 圖 181、塔吊平面布置圖(總平面布置)2、塔吊基礎平面圖 3、塔吊基礎剖面圖(需反映基礎配筋、承臺尺寸、標高、樁與承臺的連接方式等)4、格構柱立面圖5、格構柱平面圖6、節點詳圖(樁、格構柱等)塔吊基礎專項施工方案(黑體三號字體)一、工程概況(標題為宋體四號字體,其余為宋體小四號字2、體)包括工程地點、建筑面積、建筑高度、結構形式、結構層次、建設單位(開發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等。二、編制依據1、本工程的地質勘察報告(塔吊基礎所在部位的地質報告復印附后)。2、*型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XX)4、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若無樁基礎時此規范可不列入)5、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XX)6、設計施工圖紙、會審紀要7、建設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JGJ80-918、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9、施工手冊()10、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XX11、本工程總體施工組織設計12、集團公司3、CIS形象設計標準三、塔吊基礎設計概況說明本工程選擇塔吊類型及數量,塔吊布置位置(應在后附頁中有塔吊及基礎布置的整體平面示意圖)。塔吊位于*軸交*軸間,對應于地質勘察報告工程地質剖面圖*孔位置,塔吊基礎落于*土層上。塔吊的用電作簡單表述(如:塔吊用電從二級配電箱直接引入,并設立專用箱。詳見臨時用電施工方案)。塔吊基礎的類型:獨立基礎應說明承臺尺寸(長寬高),砼標號(不得低于C35);有樁基礎的應說明樁類型、根數、樁徑、樁長,樁砼標號(樁形式最好與工程樁類型相同,便于施工)。例:根據工程施工總平面圖布置。擬本工程自編號3#塔吊安裝13個標準節高度為39m ,4#塔吊安裝16個標準節高度為40m,4、不設置附墻架。1#2#二臺基礎階段塔吊安裝高度為21m,7個標準節。 由于自然地面以下3m范圍內為雜填土,3-25m為淤泥質土, 25m以下為中風化巖.由于地基較差,位于基坑中的3#4#二臺塔吊現采用F1000鉆孔灌注樁+鋼格構柱進行加固方法以達到安全運行目的。樁長16.6M進入中風化巖2m、樁間距a=1.6 m,坑外1#2#二臺塔吊采用F600鉆孔灌注樁,樁長26 m混凝土承臺長度Lc或寬度Bc分別為 5.00m承臺厚度為Hc=1.30m。鋼筋級別2級。混凝土強度等級C35。有關數據見下表:塔吊編號1234生產廠商浙江建機浙江建機浙江建機山東鴻達塔吊型號QTZ40/60QTZ40/60QTZ5、40/60QTZ63樁徑/有效樁長m600/30.1600/26100/15.9100/16.6鋼筋籠長m30.126.015.916.6鋼筋籠配筋91691610201020樁頂標高m-2.20-2.20-10.4510.45承臺底標高m-2.30-2.30/承臺面標高m-1.0-1.0/承臺配筋22110格構柱長度m/13.213.2格構柱頂標高m/+0.15+0.15塔吊安裝高度m212139401#塔吊安裝于西側A/20-21軸,2#塔吊安裝于西南側A/38軸外側, 3 #塔吊安裝于南樓H/29-30軸,4 #塔吊安裝于北樓H/10-11軸(具體見總平面布置圖和樁位定位圖)。 塔機采用6、四樁基礎。格構柱的防水參見支撐立柱的防水做法。 格構柱的防腐處理:表面采用鋼絲刷、砂皮除銹,底漆為鐵紅防銹漆二道,面漆采用銀粉漆一道作為保護層。四、選用塔吊的主要性能塔吊型號、生產廠家、主要機構、主要功能簡述、最大臂長、最大起重量、裝機容量、獨立高度、最大高度、起重力矩、最大起重量、總重量、附墻道數等,最好列表說明(可復印說明書中相關性能參數表附后頁)五、塔吊基礎計算計算例題(一) 淺基礎當工程地質情況較好時可采用淺基礎。如地質報告提供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達到塔吊使用說明中要求的地基承載力要求時,可參照使用說明中的承臺做法,不作計算。如地基承載力未達到使用說明書中的承載力要求時,需進行計算。例題7、:(取非工作狀態計算) 塔吊型號:QT60, 自重(包括壓重)F1=485.83kN,最大起重荷載F2=60.00kN,塔吊傾覆力距,塔吊起重高度H=140.00m,塔身寬度B=1.60m,混凝土強度等級:C35,基礎埋深D=0.00m(上部無回填土),基礎最小厚度h=1.50m,基礎最小寬度Bc=5.80m。1、設計荷載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XX)第5.2條承載力計算。計算簡圖當不考慮附著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 當考慮附著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 當考慮偏心距較大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 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礎的豎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壓重和最大起重荷載,F=18、.2545.83=655.00kN; G基礎自重與基礎上面的土的自重,G=1.2(25.0BcBcHc+20.0BcBcD) =1513.80kN; Bc基礎底面的寬度,取Bc=5.80m; W基礎底面的抵抗矩,W=BcBcBc/6=32.52m3; M傾覆力矩,包括風荷載產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1.4; a合力作用點至基礎底面最大壓力邊緣距離(m),按下式計算: a=5.80/2-3027.08/(655.00+1513.80)=1.50m。經過計算得到: 無附著的最大壓力設計值 Pmax=(655.00+1513.80)/5.802+3027.08/32.52=157.56kPa 無9、附著的最小壓力設計值 有附著的壓力設計值 P=(655.00+1513.80)/5.802=64.47kPa 偏心距較大時壓力設計值 Pkmax=2(655.00+1513.80)/(35.801.50)=165.72kPa2、地基基礎承載力驗算 根據地質報告,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200KPA大于最大壓力設計值Pmax=157.56kPa,滿足要求!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2fa大于偏心距較大時的壓力設計值Pkmax=165.72kPa,滿足要求!地基承載力可根據地質報告進行修正。修正方法為:當基礎寬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時,應先對地質報告給出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進行修正:a=ak+b10、(b3)+dm(d0.5)其中:a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ak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由地質報告給出;b、d基礎寬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按基底下土的類別查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XX)表取值;基礎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由地質報告給出;b基礎底面寬度,當基寬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m基礎底面以上土的加權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一般由地質報告給出;d基礎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區,可自填土地面標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結構施工完成后,應從天然地面標高算起。3、承臺抗受沖切承載力驗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11、0007-20XX)第條。Fl0.7hptamh0其中:hp受沖切承載力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h不大于800mm時候,取1.0;當h大于等于200mm時,取0.9,其間按線性內插法取用;hp=0.94 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C35砼 ft=1.57kPa; h0基礎的有效高度;h0=1.45m am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計算長度:am= (at + ab)/2, am=1.60+(1.60 +21.50)/2=3.10m其中:at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斜截面的上邊長(取上部柱寬或上階寬) ab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斜截面在基礎底面積范圍內的下邊長,當沖切破壞錐體的底面落在基礎底面以內,取上12、部柱寬加兩倍基礎有效高度或上階寬加兩倍基礎有效高度;當沖切破壞錐體的底面落在基礎底面以外,即a+2 h0l時,ab=l;Fl沖切承載力: Fl =pjAl;Fl=165.72(5.80+4.60)0.60/2=517.05kN。其中:pj最大壓力設計值;Pj=165.72kPa Al沖切驗算時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積; 允許沖切力: 0.70.941.5731001450=4643604.70N=4643.60kN實際沖切力不大于允許沖切力設計值,所以能滿足要求!4. 承臺配筋計算 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XX第條。1)抗彎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a1截面I-I至基底邊緣的13、距離,取 a1=2.10m; P截面I-I處的基底反力: P=165.72(31.60-2.10)/(31.60)=93.22kPa; a截面I-I在基底的投影長度,取 a=1.60m。經過計算得 M=2.102(25.80+1.60)(165.72+93.22-21513.80/5.802)+(165.72-93.22)。 2)配筋面積計算,公式如下: 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XX第7.2條。 , 式中 1系數,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 h0承臺的計算高度。 14、經過計算得 s=974.06106/(1.0016.705.8010314502)=0.005 =1-(1-20.005)0.5=0.005 s=1-0.005/2=0.998 As=974.06106/(0.9981450300.00)=2244.60mm2。 由于最小配筋率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積為:13050mm2。 故取 As=13050mm2。 (二)樁基礎計算 當自然地基較差,承載能力低時應選擇樁基礎。選擇樁基時,其樁基形式最好與工程樁類型相同。在施工工程樁時,一并將塔吊樁基與工程樁一起施工,節省樁機進退場費用。例 題:3#塔吊選用浙江建機塔機型號塔吊, 工況塔吊垂直力FKN15、水平力FhKN傾覆力距M KNm扭矩FvKN工作狀態49427.81581170非工作狀態43473.5179601. 參數信息 塔吊型號:QTZ40/60,自重(包括壓重)F1=494.00kN,最大起重荷載F2=60.00kN 塔吊傾覆力距M=1796.00kN.m,塔吊起重高度H=39.00m,塔身寬度B=1.6m 混凝土強度:C35,鋼筋級別:級。 樁直徑d=1.00m,樁間距a=1.60m。2、樁承載力驗算 樁承載力計算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94)的第條 根據計算方案可以得到樁的軸向壓力設計值,取其中最大值N=816.60kN 樁頂軸向壓力設計值應滿足下面的公式: 其中 016、建筑樁基重要性系數,取1.0; 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c=16.70N/mm2; A樁的截面面積,A=0.785m2。 經過計算得到樁頂軸向壓力設計值滿足要求,只需構造配筋!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94)按樁的截面0.4%配筋1020 A=0.3140 m23.樁豎向極限承載力驗算及樁長計算 根據第二步的計算方案可以得到樁的軸向壓力設計值,取其中最大值N=816.60kN 樁豎向極限承載力驗算應滿足下面的公式: 最大壓力: 其中 R最大極限承載力; Qsk單樁總極限側阻力標準值: Qpk單樁總極限端阻力標準值: s,p分別為樁側阻群樁效應系數,樁端阻群樁效應系數,承臺底土阻力17、群樁效應系數; s,p分別為樁側阻力分項系數,樁端阻抗力分項系數,承臺底土阻抗力分項系數; qsk樁側第i層土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按下表取值; qpk極限端阻力標準值,按下表取值; u樁身的周長,u=3.142m; Ap樁端面積,取Ap=0.79m2; li第i層土層的厚度, 取值如下表取值20XX年11月11日省人大政協及有關廳局綜合樓巖土土工程勘察報告第Z11號孔位值: 序號土厚度(m)土側阻力標準值(kPa)土端阻力標準值(kPa)土名稱18.9603-2淤泥質土24.12204-2粘土311704-3含粉砂質粘土40.95007-1強風化沉凝灰巖517036007-2中風化沉凝灰巖 由18、于樁的入土深度為15.9m,所以樁端是在第5層土層。最大壓力驗算: R=3.14(8.96.8+4.122.8+117.8+.950.8+170.8)/1.65+1.643600.000.79/1.65=3230.09kN 上式計算的R的值大于最大壓力816.60kN,所以滿足要求!(如采用特征值,則不考慮s,p,即s,p取1.0)4.樁抗拔承載力驗算 樁抗拔承載力驗算依據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JGJ94-94)的第條 樁抗拔承載力應滿足下列要求: 其中: 式中 Uk基樁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 i抗拔系數; 解得: Ugk=16(8.96.75+4.122.75+117.75+.950.75+119、70.75)/4=826.80kN Ggp=1615.922/4=1399.20kN Uk=3.14(8.96.75+4.122.75+117.75+.950.75+170.75)=649.37kN Gp=3.1415.925=1248.78kN 由于: 826.80/1.65+1399.20=195.20 滿足要求! 由于: 649.37/1.65+1248.78=195.20 滿足要求!(如采用特征值,則不考慮s,p,即s,p取1.0,目前地質報告提供的均為特征值)(三)、格構柱設計計算格構柱由4根400400單柱組成的20002000架體,高度為10米,單柱由4根L12512512的角鋼20、及10的鋼板焊接而成, L909010的角鋼作為水平和斜腹桿連接成一體,節距為1600mm,角鋼材料為Q235-A。計算例題:已知條件:3號塔吊選用浙江建機塔機,廠家提供的作用在基礎上的荷載標準值。工況塔吊垂直力F(KN)水平力Fh(KN)傾覆力距M(KN.m)扭矩F(KN)工作狀態49427.81581170非工作狀態43473.517960塔吊型號:QTZ40/6063,自重(包括壓重)F1=494.80kN,最大起重荷載F2=60.00kN;塔吊傾覆力距M=1796.00kN.m,塔吊起重高度H=39.00m,塔身中心軸線寬度B=1.6m;混凝土強度:C35,鋼筋級別II級,樁直徑d=121、.00,樁間距a=1.60m,基礎埋深D=0.00m。格構柱由4根400400單柱組成的20002000架體,高度為10米,單柱由4根L12512512的角鋼及10的鋼板焊接而成, L909010的角鋼作為水平和斜腹桿連接成一體,節距為1600mm,角鋼材料為Q235-A,如圖所示:1.單柱計算:已知:L12512512角鋼A=28.91cm2 I=423.16cm4 Zo=3.53cm單柱慣性矩2、架體計算已知架體截面積:2.1架體慣性矩2.2架體慣性半徑(回轉半徑)2.3架體截面模量(注:Y為1/2架體截面尺寸)2.4架體長細比(注:Ax為架體截面中垂直于X軸各段L909010綴條的截面積22、)查表得。2.5單柱長細比單柱的長細比即兩節點的距離L=1600mm;查表得注:1為單柱對最小剛度軸的長細比,其計算長度取綴板間的凈距離L=200;。3、格構柱承載力計算式中:N:最大軸向力(kN)=Fv+格構柱自重,取安全系數1.2 M:最大彎矩(kN.m)=M1+FhL,取安全系數1.43.1 工作狀態時驗算已知:Fv=494+60=554kNN=(554+100)1.2=784.8kN M=(1581+27.810) A=462.56cm2 Wx=Wy=W架=33088cm3 L為格構柱高度10m;則 滿足要求!3.2 非工作狀態時驗算已知:Fv=434+60=494kN N=(494+23、100)1.2=712.8kN M=(1796+73.510) A=462.56cm2 Wx=Wy=W架=33088cm3 L為格構柱高度10m;則 滿足要求!4. 整體穩定性計算4.1 工作狀態時驗算歐拉臨界力已知: 滿足要求!4.2非工作狀態時驗算已知: 滿足要求!4.3 單柱穩定性計算單柱最大壓力(經驗算非工作狀態時最大)滿足要求!六、質量保證措施(一)鉆孔灌注樁質量保證措施1、做好施工前的技術交底工作,要求每一位施工人員在掌握施工方法、質量保證措施和施工要求的同時,還必須有足夠質量意識。認真執行單樁質量自檢、互檢、交接驗收制度。2、 鉆孔灌注樁施工要求: (1)、在鉆孔過程中必須經常測24、定護壁泥漿比重,含沙率、粘度、PH值,合理控制泥漿的性質,以保證在孔壁穩定的情況下泥皮厚度最薄。 (2)、在灌注水下砼時,應進行清孔,塔吊樁孔底沉渣50。 (3)、在距孔底0.5M深度范圍內的泥漿比重不得大于1.20,并應控制含沙率及粘度,清孔符合要求后半小時內必須灌注混泥土,灌注必須連續,直至成樁完畢。 (4)、樁身灌注充盈系數應控制在大于1.15,樁身混凝土超灌高度工程樁為1.0;樁身混凝土為C35; (5)、混凝土初灌量滿足導管埋深1.0米以上。3、 鋼筋籠的制作、運送與安放(1)鋼筋和焊條必須有出廠質保單;焊工須持證上崗;鋼筋及焊接件經試驗合格后,方可制作鋼筋籠;銹蝕嚴重的鋼材不得使用25、。(2)鋼筋籠應嚴格按圖紙要求分節制作各項偏差應符合規范;主筋與箍筋、加強箍間,采用點焊連接;在同一截面的接頭數量須50%;錯開長度35d且不小于500mm;按設計要求控制保護層厚度不小于50mm;籠間搭接單面焊縫長度為10d.。(3)加工成型并經監理檢驗合格的鋼筋籠均需掛牌。(4)鋼筋籠在制作、運送和安放過程中,不允許產生不可恢復的變形。吊放鋼筋籠時,要對準樁孔中心垂直緩緩下沉;籠間搭接焊畢,經監理檢驗合格后,才能下入孔內;鋼筋籠下放到設計位置后,確保在孔內居中的前提下,用吊筋立即固定于機臺上。4、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1) 鋼筋籠長度:100(2) 鋼筋籠直徑:10(3) 主筋間距:10(26、4) 箍間距筋:205、 樁鋼筋籠主筋錨入承臺500。(見詳圖)(二)承臺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 承臺底標高、尺寸嚴格按照設計標高放樣確定;2、 砼澆搗前對鋼筋進行隱蔽驗收;3、 與塔機生產廠家聯系,正確預埋預埋件;4、 承臺砼標號采用C35。并留置同條件試塊。試塊強度達到設計強度100%后方可安裝塔吊。(三) 構構柱施工質量控制1、焊接質量的要求1.1 焊接前應將焊縫表面的鐵銹、水分、油污、灰塵、氧化皮、焊渣等清理干凈;1.2 允許隨意引弧損傷母材,必須在其它鋼材或在焊縫中進行;1.3 焊應注意焊道的引弧點、熄弧點及焊道的接頭不產生焊接缺陷,手下工多層多道焊時焊接接頭應錯開;1.4 焊接后要進27、行自檢、互檢,并做好焊接施工記錄。對接焊縫的余高為23,必要時用砂輪磨光機磨平;1.5 焊縫要求與母材表面光順過渡,同一焊縫的焊腳高度要一致;1.6 焊縫表面不得有電弧傷、裂紋、氣孔及凹坑;1.7 主要對接焊縫的咬邊不超過0.5mm,次要受力焊縫的咬邊不允許超過1mm。2、 焊接檢驗和返修2.1 焊縫外觀應均勻、致密,不應有裂紋、焊瘤氣孔、夾渣、咬邊弧坑、未焊滿等缺陷。無損探傷須在焊縫外觀檢查合格。2.2 返修前日需將缺陷清除干凈打磨出白后按返修工藝要求進行返修。2.3 焊縫返修部位應開好寬度均勻、表面平整、過渡光順、便于施焊的凹槽,且兩端有約為1:5的坡度。2.4 當挖基坑時,隨挖隨加焊接斜28、腹桿及水平腹桿;2.5 腹桿與綴板均作防銹處理,表面采用鋼絲刷砂皮除銹,底漆為鐵紅防銹漆二道,面漆采用銀粉漆一道作為保護層;2.6 焊接由專業人員焊接,各種構件的連接均采用滿焊,焊縫高度為10mm;綴板與腹桿的連接做法為以腹桿外邊線與綴板滿焊;綴板與三角鋼的連接做法為以綴板的外邊與三角鋼滿焊;2.7 綴板、腹桿及三角鋼材料的選擇按附圖做法選用材料,采用Q235-A;2.8 綴板、腹桿及三角鋼的連接尺寸位置詳見附圖;3、格構柱穿地下室底板處需作好防水措施。七、安全保證措施1、由于本工程塔吊處于地下室內,須預留孔洞,孔洞的圍護采用鋼管搭設進行臨邊圍護。2、定期對塔吊基礎進行沉降觀測和傾斜測量。3、如施工工期較長,需根據實際情況定期對格構柱進行防銹處理。4、塔吊安拆方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施工單位編制并負責實施。八、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