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說明(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4856
2023-07-10
10頁
20.50KB
1、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一、混凝土早期凍害砼中水泥水化程度的大小,砼強度發(fā)展的快慢與環(huán)境溫度的高低成正比關系,或者說環(huán)境溫度越高,水泥的水化速度越快,砼強度的發(fā)展越高,砼過早受凍后強度就不會再增長,殘留在砼內部的游離水分也就越多,結冰后產生的凍脹應力亦就越大,砼體積就會脹酥,抗壓、抗拉強度、抗?jié)B、耐久性等性能就會降低。故而,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guī)程JGJ10497行業(yè)標準明確規(guī)定:冬期澆筑的砼,其受凍臨界強度對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水泥配制的砼,應為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30%。采用礦渣水泥配制的砼,應為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40,任何情況下,砼的受凍臨界強度均應不得小于5。0MPa。否則,砼就容易2、破壞.二、防止混凝土早期凍害的方法1、早期增強措施。主要提高砼早期強度,使其新澆筑的混凝土盡快達到受凍臨界強度-如采用提高砼設計強度等級、使用早強水泥、摻加砼早期劑或早強型減水劑、早期保溫蓄熱等。2、使用防凍劑,降低砼的冰點溫度。為保證砼在負溫下也不受凍,于砼內加入具有減水、增強、防凍功能,并能滿足泵送要求的復合型防凍劑。不但能減少砼拌合物的用水量,減少凍害程度,增加砼的密實度,而且主要是降低水的冰點,以使水泥得以保持水化作用的條件.三、砼早期受凍的危害1、砼的凝結硬化,并獲得強度是由于水泥水化反應的結果,水和溫度是水泥水化反應得以進行的兩個必要條件,水是水化反應能否充分進行的決定因素之一。在3、砼強度發(fā)展初期,其內部的孔隙中含有大量與水泥化合的游離水,當溫度降到24時,砼內部的游離水開始結冰,結冰后體積增大約9,在砼內部產生冰晶應力,使強度較低的砼內部產生裂縫和孔隙,同時損害了砼與鋼筋的粘結力,導致砼結構強度降低.新澆筑砼在養(yǎng)護初期遭受凍害,當氣溫恢復到正溫后,即使正溫養(yǎng)護到一定齡期,也難以達到設計強度,這就是砼的早期凍害。砼的早期凍害其危害是很大的。試驗證明:砼在澆筑后立即受凍,抗壓強度約損失50%,抗拉強度約損失40%,受凍前砼的養(yǎng)護時間越短所達到的初始強度越低,水化物生成越少,所結冰的水就越多,危害就越大,強度損失就越高。這就說明:砼遭凍結所造成的危害與遭冰凍的時間早晚、水灰比4、大小、水泥等級、養(yǎng)護溫度等有密切的關系。因此,砼的早期凍害、砼工程冬期施工的實質就是盡量創(chuàng)造砼的正溫養(yǎng)護環(huán)境,使新澆筑砼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正溫,并保持砼在達到受凍臨界強度前不結冰、不遭受凍害。四、砼冬期施工質量控制措施1、砼攪拌站的準備(1)認真驗收進料質量,嚴格復檢,禁止不合格的原材料進場.(2)提前備料,按品種規(guī)格分類儲存堆放,使其含水率降低保持均勻一致。上料時,去除外面一層凍層,以保證砼的質量。(3)冬期施工應于砼組成材料中摻加復合型減水防凍劑,以保證砼在達到受凍臨界強度之前不受凍害。(4)試驗室應經常檢測砂、石含水率,調整砼配合比。并應經常檢查砼各組成材料,尤其是外加劑的用量準確性,不定5、時測定砼拌合物出機溫度、入模溫度,確保砼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而且按規(guī)定作好取樣和砼的坍落度控制工作。(5)嚴格控制水膠比,盡量減小水膠比,在滿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選擇較低的坍落度值,以降低砼發(fā)生凍害的程度.(6)采用鍋爐加熱混凝土拌和用水,使用熱水攪拌,水溫控制不得低于40,但也不得高于80,以防止水泥出現(xiàn)“假凝”現(xiàn)象。(7)在攪拌過程中,注意原材料的投料順序:先加骨料和水先行攪拌,然后再加入膠凝材料和外加劑,特別注意,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攪拌時間要適當延長.2、現(xiàn)場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措施(1)嚴密施工組織、加強聯(lián)絡,施工方生產前詳細準確地提供砼澆筑部位、強度等級、砼用量、施工方法及有6、無特殊要求等。(2)施工現(xiàn)場須準備好砼覆蓋用保溫材料,如塑料膜、麻袋和草簾等。(3)在澆筑砼之前必須清除干凈模板、鋼筋和鐵件上的冰、雪和污垢,但不可用水沖洗,以免再度結冰。(4)冬期施工不得在凍土層上進行砼澆筑,澆筑前必須設法升溫使凍土消融。(5)砼接搓時,應預熱歸搓,澆筑后加強保溫,防止接搓砼受凍,降低砼的粘結力和強度。(6)嚴禁向罐車內任意加水,以防造成局部水膠比過大,造成結構部位易出現(xiàn)裂縫和強度降低.如砼較干或坍落度損失過快,可用泵送劑調料。(7)保證生產運輸和砼澆筑的連續(xù)性,減少砼在泵送管道內的停留時間,防止溫降過大滯留堵管。確保砼入模溫度不低于5。(8)模板外和砼表面覆蓋的保溫層,不7、應采用潮濕狀態(tài)的材料,也不應保溫材料直接鋪蓋在潮濕的砼表面,新澆砼表面應先鋪一層塑料薄膜再蓋保溫材料。(9)澆筑完畢后,對砼易凍部位,必須加強保溫,以防砼遭受凍害。(10)冬期施工,氣溫較低,砼初凝時間一般為8-10小時,終凝時間為1214小時,應把握好抹面時機,初凝前應進行抹壓二三遍,(兩遍木抹搓平,一遍鐵抹壓實),以減少砼表面收縮裂縫。砼墻,柱等邊模的拆模時間適當延長,以避免表面粘模、掉角等缺陷.(11)砼振搗壓抹密實以后,須及時覆蓋塑料膜、草簾等保溫材料,保溫保濕養(yǎng)護,以保證砼初凝前不受凍害。根據(jù)結構部位及氣溫情況,一般為:氣溫在05時蓋一層塑料膜和一層保溫材料;氣溫在100時蓋一層塑料8、膜和三層保溫材料。對邊、棱角部位的保溫厚度應增加到面部位的2-3倍。(12)澆筑砼的同時留置標養(yǎng)28d試塊和同條件養(yǎng)護的試塊若干組(取樣按GB/T14902標準規(guī)定和有資格持證上崗的試驗人員進行),經試驗符合強度要求后方可拆模,拆模后砼表面與環(huán)境溫度差大于15,砼表面應加以覆蓋。(13)由于砼中摻有粉煤灰和緩凝外加劑等,按國家標準要求,砼的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14d,若早期養(yǎng)護不到位或早期脫水、早期遭受凍害,將嚴重影響28d強度.綜上所述,為強化砼的生產過程和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和管理,確保砼質量和建筑工程質量,在進入冬期生產施工時,根據(jù)工程特點和施工條件,必須對砼的攪拌、運輸及澆筑的全過程采取一系9、列行之有效的砼防凍措施,按照冬期施工技術及質量管理要求,力求做到快裝、快運、快澆筑、快保溫養(yǎng)護,以減少砼的熱量損失,保證砼的入模溫度,加速砼的凝結硬化時間,減小砼的凍害程度。3、 混凝土工程:本工程混凝土養(yǎng)護考慮分兩個階段,以-10分界,-10以上考慮混凝土添加外加劑及覆蓋養(yǎng)護;-10以下不易保證混凝土質量,如業(yè)主必須施工,將增加額外施工費用,可采用加外加劑、覆蓋及搭暖棚加熱等施工方法。(1) 采取摻加防凍劑的方法,具體方法是:當氣溫在5以下時,將防凍劑直接加入泵送劑(液體)中,按防凍劑供應商提出加量的試驗數(shù)據(jù)指導施工,并保證七天-十天內能達到拆模強度。當氣溫低于-5時防凍劑供應商供應粉劑防凍10、劑并提供摻加數(shù)量。在使用-5的泵送劑摻量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定粉劑防凍劑,并提供具體的劃分為-5以下,1015兩個摻加量,并均能滿足拆模時間要求.(2) 根據(jù)有關規(guī)范要求,當室外最低氣溫不低于-15不高于-10時,表面系數(shù)不大于15M的結構,應優(yōu)先采用蓄熱法養(yǎng)護,特此結合本工程結構的實際情況,當環(huán)境溫度在10以內時,必要時熱水攪拌,使砼入模溫度不低于5,考慮到木模板比熱容較大,所以對墻、柱可以不考慮特殊保溫,結合摻化學外加劑法。對砼表面隨打隨壓隨覆蓋薄膜,上蓋一層麻袋或棉毯,利用其本身水泥與水起水化作用所放出的熱量及原材料的預熱量共同維持砼在凍結前達到要求強度和溫度,當晝夜平均溫度低于-8時,可11、在迎風面用彩布擋住即可。當晝夜平均溫度-10時,該工程采取摻化學劑法+暖棚法施工,養(yǎng)護為周圍吊彩條布,在結構內部設置煤火爐,利用煤煙上升趨趕寒氣,使砼柱、墻、梁板下部達到正溫,對梁板上表面采取隨打隨覆蓋薄膜,薄膜上蓋雙層麻袋或棉毯的辦法,充分利用砼自身水化熱所散發(fā)出的熱量進行保溫、養(yǎng)護。在板面上部設六個測溫孔,在砼未達到臨界強度前,每兩小時測溫一次,以后每六小時測溫一次,專人負責,同時在測板底溫度六處,與環(huán)境溫度一起記錄。采用暖棚法施工時,生火要注意防火和防止煤氣中毒,另外可在火爐上方置一水桶放上水,使蒸汽散發(fā),保持溫度上升,提高砼的強度。(3) 現(xiàn)澆砼的表面當收好面不塌陷時,立即用塑料薄膜及12、麻袋覆蓋.(4) 砼的配合比不變,原材料的材質不變.(5) 砼中骨料不得帶有冰雪凍團。當砼入模溫度不能保證5度以上時或砼收面因天冷而困難時,可將拌合水加熱,水溫不大于40。以防止水泥遇高于40的水而出現(xiàn)假凝現(xiàn)象。當水溫加熱高于40時,加料方式上應改變,不應使水與水泥先接觸,而應使水與骨料先接觸。(6) 水的加熱可用水箱加熱,保證熱水有足夠的供應量。(7) 加粉劑防凍劑時,砼的攪拌時間比平時延長一半。(8) 砼試塊應增加兩組試塊與結構同條件養(yǎng)護,一組用檢驗拆模時的強度,普通硅酸鹽水泥配置的砼,受凍前砼強度不得低于設計的砼標準值的40。(9) 施工縫處理:先洗掉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用水濕潤沖洗干凈13、,使接縫處原砼溫度高于2。(10) 砼攪拌機和砼泵、出灰斗和泵送管道以及鋼筋模板用熱水沖洗濕潤。管道熱損失較大時,管道要用雙層麻袋保溫。(11) 要求混凝土出泵的溫度不底于10,入模溫度不低于5。(12) 在砼澆筑之前,要及時清除鋼筋及模板上的冰雪凍塊及污垢,對于腳手架作業(yè)平臺上的凍塊要及時清除,以防滑倒墜落。(13) 墻體混凝土的澆筑要連續(xù)施工,間隔時間不超過2h.(14) 平面砼澆筑時,利用外腳手架安全網加彩條布擋風適當封閉,保證板底不受凍。(15) 梁、板同時澆筑時,澆筑方法采用從一端開始向另一端移動趕漿澆筑,混凝土振搗密實后抹平,并在一小時內表面加蓋塑料薄膜及麻袋(棉毯)覆蓋.(16) 冬季施工負溫情況砼表面不澆水。(17) 當拆模后砼的表面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差大于15時,應對砼表面采取保溫材料養(yǎng)護。(18) 嚴格控制板面上料時間及荷載。(19) 要加強混凝土工程的測溫工作,項目部設立專職試驗測溫員一名,準備干濕溫度計兩支,普通溫度計20支,測溫員要及時對混凝土出罐及入模溫度進行檢查,每班至少檢查4次,室外溫度每日3次:7:30、14:00、21:00,混凝土養(yǎng)護溫度每日6次:0:00、4:00、8:00、12:00、16:00、21:00,現(xiàn)場測溫員測溫后必須填寫混凝土測溫記錄,及時向技術負責人匯報,項目技術負責人根據(jù)測溫情況決定是否采取適當保溫保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