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霍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4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19182
2023-08-04
41頁
7.96MB
1、霍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TER RITORIALSPATIALPL A NNINGO FHUOZH OU(2021-2035年)公示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 號)明確指出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立足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按照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87 號)、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實施意見(晉發201935 號)的要求,霍州市人民政府組織開展了霍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編制工作2、。本規劃是對霍州市全域范圍內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做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指導城鄉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空間藍圖,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依據。前言P R E F A C E01向上銜接,梳理工作背景規劃背景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規劃范圍和期限明確方向,錨定目標定位規劃定位規劃目標規劃戰略優化格局,夯實底線管控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統籌三線劃定維育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保障和諧共生的農業空間建設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因地制宜構建整治修復體系精彩旅游,打造魅力霍州加速生態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霍山生態景區向5A級景區建設構建全域旅游空間體系產3、業優化,建設創新霍州建立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產業體系構建產業布局結構整合產業園區,打造高質量產業平臺生態宜居,營造幸福霍州構建多層次城鄉發展格局構建綠色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健全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綠色安全的基礎設施網絡中鎮霍州,璀璨歷史文化歷史文化景觀格局歷史文化保護體系框架物質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傳導,加強實施保障明確規劃落實和傳導保障近期項目實施加強城市體檢評估和考核制度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目錄CONTENTS0203040506070801向上銜接,梳理工作背景規劃背景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規劃范圍和期限01 向上銜接,梳理工作背景 規劃背景“十四五”時期,我國明確提出4、“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的主要目標,也是霍州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高質量發展,依托核心企業培植產業鏈,構建現代經濟體系的重大機遇期。按照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的總體要求,在新時代新起點上深刻把握霍州市新使命新擔當,規劃全面對標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落實臨汾市走特色化建設路線,以“生態+文化+樞紐”為重點,全面融入黃河金三角協同發展的發展格局,依據霍州自然地理格局特征和城鎮化發展趨勢,著力在破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突出矛盾和問題過程中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未來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總體格局和安排。建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01 向上銜接,5、梳理工作背景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生態文明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對霍州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全局性、戰略性、系統型安排,為霍州市轉型發展提供空間保障。規劃原則堅持系統思維,全域統籌國土空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綠色發展,推動國土空間集約高效利用01 向上銜接,梳理工作背景 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即霍州市6、行政區劃范圍,國土面積765.39平方公里。規劃期限目標年2035年,規劃近期至2025年,規劃遠景展望至2050年。02明確方向,錨定目標定位規劃定位規劃目標規劃戰略02 明確方向,錨定目標定位規劃定位臨汾市域副中心城市晉南城市圈橋頭堡能源革命的先行區高端裝備制造的標桿區文旅融合發展的示范區鄉村振興的樣板區02 明確方向,錨定目標定位發展目標立足2025年展望2035年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國土空間格局持續優化,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綜合實力躍上新平臺,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實現新提升,努力打造富裕之城、數字之城、文化之城、綠色之城、幸福之城,成為宜居宜業的臨汾市域的副中心7、城市。霍州市緊跟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腳步,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大幅躍升,產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生態環境實現根本好轉,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社會治理現代化基本實現,全面建成晉南城鎮群中心城市之一,山西省核心中小城市。02 明確方向,錨定目標定位規劃戰略區域融入文化復興產業突破生態文明城鄉統籌立足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積極接軌山西中部城市群、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在發展中謀求突破和共贏。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凸顯歷史文化特色。整合歷史文化遺存,挖掘文化特色、整合歷史文化遺存,挖掘弘揚“鎮山文化、官衙文化、鑼鼓文化、年饃文化、門神文化”五大文化之內涵,提升文化魅力,彰8、顯城市特色。轉變產業發展方式,培育新興替代產業。通過發展方式轉型來提升傳統產業,通過循環經濟路徑實現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協調。集約利用資源,保育生態空間。劃定生態保護區、水源地保護區、生態敏感區,明確保護范圍,對于核心區域進行嚴格保護。樹立“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的科學發展理念,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因地制宜的城鎮化戰略,實現高質量的城鎮化。建立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促進人口向城鎮集聚。強化中心城區的作用,提高其輻射帶動能力。品質提升建設宜業宜居、公服共享的品質家園。補齊新城區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建設高效復合、服務共享融城社區。03優化格局,夯實底線管控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統籌三線劃定維育山清水9、秀的生態空間保障和諧共生的農業空間建設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因地制宜構建整治修復體系03 優化格局,夯實底線管控 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形成“一心一屏,兩軸三區”的全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即中心城區,以中心城區為全域發展核心,優化內部功能組織,增強中心區域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提升中心城區對人口、產業等資源要素的集聚能力和承載能力。一屏:即東部山區,是霍州市主要生態屏障,主要的水涵養區。兩軸:即南北向沿汾河城鎮綜合發展軸以及東西向沿南澗河城鎮綜合發展軸,充分落實“百里汾河生態經濟帶”戰略,發揮汾河對城市的帶動作用。三區:即北部農業發展片區、西部城鎮發展片區以及東部生態發展片區。統籌劃定落10、實三條控制線科學評估調整生態保護紅線從嚴核實優化永久基本農田合理適度確定城鎮開發邊界嚴格保護自然保護地、生態功能重要區域和生態敏感區域。維系區域生態安全的底線,確保面積不減少,功能不降低、性質不改變,實行最嚴格的管控,除規定外原則上禁止占用。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對永久基本農田進行正向優化。保障區域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的底線,永久基本農田實行永久特殊保護,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的理念,科學規劃城鎮總體空間格局,確定城鎮集中建設區規模。確定城鎮未來發展的空間邊界,處理好城鎮開發邊界與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的關系,引導城鎮開發建設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生11、態空間山清水秀農業空間疏落有致城鎮空間集約高效03 優化格局,夯實底線管控03 優化格局,夯實底線管控 維育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構建“一屏、兩帶、四區”的生態保護格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231.2平方公里(34.68萬畝)。一屏兩帶四區多點東部山區生態屏障汾河、南澗河生態涵養帶東部山地水涵養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功能區、中部黃土丘陵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汾河谷地人居保障與農產品提供生態功能區、西部丘陵階地水土保持與礦產品提供生態功能區。三江口省級自然保護區、章水國家濕地公園、梅關國家森林公園、丫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油羅口水庫水源保護區、玉里河水源保護區。03 優化格局,夯實底線管控 保障和諧共生的12、農業空間構建“一帶、五區、多點”的農業保障格局。劃定霍州市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96平方公里(29.4萬畝)。一帶五區多點汾河谷地綜合農業發展帶中心城區農業商貿發展區、生態修復與林木發展區、畜牧養殖、無公害雜糧與干果種植區、優質蔬菜水果與小麥種植區、鄉村生態旅游與山林經濟發展區都市農業產業園,中草藥產業園、蘋果種植基地、露地西紅柿基地、核桃產業園、旱地大蔥基地、牛羊生產基地、禽(蛋、肉)類生產基地、鮮奶生產基地等。03 優化格局,夯實底線管控 建設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構建“一主三副、兩帶三特”的城鎮發展格局,做強中心城區。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面積28.89平方公里(4.33萬畝)。其中新面積增17813、.11公頃(2671.65 畝)(紅色)。一主三副三特以老城區、霍東新區、大張鎮、白龍鎮一起組成霍州主城區將辛置、李曹、什林打造成霍州市副中心將陶唐峪、三教、師莊打造三個特色鄉鎮。退沙辛置白龍大張李曹高鐵站開發區辛置03 優化格局,夯實底線管控 因地制宜構建整治修復體系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糧食生產保障能力;建設美麗田園示范區、現代農業示范區,強化鄉村地區農用地的生態功能,注重鄉土文化和風貌的保護。統籌推進農用地綜合整治分區分類引導低效建設用地減量復墾,逐步提升建設用地的使用效率。引導低效存量用地盤活實施鄉村振興,開展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統籌完善公共服務設施與基礎設施。推14、動鄉村人居環境提升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嚴格落實水資源管理制度,開展河道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加強生態護岸、景觀河道、湖泊等工程建設。推進水環境治理加強山體、林地管理、實施破損山體、受損林地生態修復,提高林業資源質量,穩固山林;開展公園、環山綠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山林生態修復提高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質量,積極推進農田整治以及高標準農田優化提升建設。改善提升耕地質量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加強土壤環境管理和終點監管對象的監測,有序開展土壤修復治理。開展土壤修復04中鎮霍州,璀璨歷史文化景觀風貌格局歷史文化保護體系框架物質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04 中鎮霍州,璀璨歷史文化景觀風貌格局霍山巍巍州城秀,汾15、彘悠悠九村靈,堯都畿里數百景,華夏五鎮霍為中霍山:霍山自然人文景觀保護區;汾彘:汾河與南澗河(古稱彘水)是霍州市主要的自然人文景觀廊道;州城:霍州古城,保存有國家級文保單位霍州署、鼓樓等,以及大量傳統民居;九村:包括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退沙街道許村,中國傳統村落中國傳統村落許村、退沙村、賈村、庫拔村、杜莊村、老張灣村、馮南垣村,以及文化特色村陶唐峪鄉義城村、李曹鎮七里峪村等。數百景:霍州市域境內各級文保單位與三普文物。歷史文化保護體系框架物質歷史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歷史文化遺產兩手抓04 中鎮霍州,璀璨歷史文化霍州歷史文化保護體系框架包括物質歷史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歷史文化遺產兩大部分。物質歷史文化遺產保16、護04 中鎮霍州,璀璨歷史文化山川名勝保護歷史文化村落保護線性文化線路保護文保單位與三普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古城保護市域重點保護的山川名勝文態空間包括霍山、汾河、南澗河(彘水)。霍山作為霍州中鎮霍山文化空間載體,汾河、南澗河作為霍州母親河。霍州市域歷史文化村落保護重點對象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退沙街道許村,中國傳統村落許村、退沙村、賈村、庫拔村、杜莊村、老張灣村、馮南垣村。霍州市域線性文化線路包括古道雀鼠谷、千里徑等。通過古驛道等線性文化空間保護和再利用,串聯散落的文化資源,產生新的歷史景觀,成為更具有綜合價值的歷史遺產。促進傳統村落、歷史城鎮的發展,結合產業而獲得新的動力。霍州市域文物國、省、市、縣17、級文物保護單位共計104處,其中國保6處,省保7處,市保3處,縣保88處,三普不可移動文物429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由霍州市人民政府劃定必要的保護范圍,作出標志說明,建立記錄檔案,并區別情況分別設置專門機構或者專人負責管理。霍州古城基本格局完整,聚集三處國保、較大面積的傳統民居,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符合申報歷史文化街區的基本條件,應積極推進霍州古城歷史文化街區的申報認定工作,為古城保護奠定政策基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對霍州古城的整體格局進行保護。遠期適當恢復城門、護城河、偏門場等古城歷史地標。非物質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1、對非物質文化的保護要遵循“保護為主、18、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原則,要正確處理保護和利用的關系。例如:宣傳霍山文化、廉政文化、蔚汾鑼鼓等的相關內容,發揚霍州特色飲食相關制品,使其與旅游發展相結合,做到傳統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2、堅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真實性和整體性,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誤解、歪曲或濫用。3、在科學認定的基礎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霍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確認、尊重和弘揚。4、要抓緊整理、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普查摸底,運用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多媒體等各種方式進行真實、系統和全面的記錄,建立檔案和數據庫。要及時整理這些民間傳說、軼聞趣事,在市域歷史村鎮與古城內外用結合旅游景點19、雕刻或展示等多種形式展現出來。04 中鎮霍州,璀璨歷史文化05精彩旅游,打造魅力霍州加速生態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霍山生態景區向5A級景區建設構建全域旅游空間體系05 精彩旅游,打造魅力霍州 加速生態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全域謀篇、全面發力,著力開發構建以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產品為龍頭,以國寶文物觀光、文化休閑體驗、工業旅游、生態農業、旅游節慶等特色專項旅游產品為補充的多元化旅游產品體系。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資源、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豐富的旅游資源等優勢,圍繞建設霍山生態旅游基地目標,堅持全景化打造、融合化發展、智慧化服務,形成“移步有景、四季可游、處處可玩”的全域旅游示范區。農業轉型服務業轉型工業轉20、型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生態旅游服務業智慧醫療康養工業綠色膳食食品等生態養生保健地產等生態醫療康養生態旅游傳統產業旅游產業生態產品生態旅游05 精彩旅游,打造魅力霍州 推動霍山生態景區向5A級景區建設圍繞霍山生態景區核心區,整合七里峪景區、陶唐峪景區、蝴蝶谷、油盆峪等旅游景區資源,注入文化體驗、山水休閑、生態度假功能,按照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標準,推進周邊非景區空間項目建設,豐富休閑度假功能,逐步完善旅游產業要素,打造國際生態體驗旅游及旅游度假目的地,推動景區升級5A級景區。春靈夏韻秋意冬境05 精彩旅游,打造魅力霍州 構建全域旅游空間體系3 個品牌帶動七里峪景區陶唐峪景區霍州署、霍州鼓樓改革創新標桿資21、源聚合核心國家市場熱點7 個重點升級懸泉山景區蝴蝶谷油盆峪祝圣寺媧皇廟千佛崖觀音廟空間擴容、創意植入、綜合升級優先增補龍頭、引擎項目7 個重點培育霍窯窯址華夏門神文化園明威官邸許村朱家大院霍姓名人堂民俗藝術中心礦山樂園優先確保土地供應優先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陶唐峪景區七里峪景區蝴蝶谷霍州鼓樓霍州署06產業優化,建設創新霍州建立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產業體系構建產業布局結構整合產業園區,打造高質量產業平臺 建立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全產業體系聚焦產業優化轉型時代主題,以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為出發點,圍繞多元手段創新、路徑依賴轉型,做好“優質工業引領、高端服務激增、生態文旅延伸”,建立以雙首位循環經濟產業、戰略22、性新興產業、高端現代服務業和生態文化產業為主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產業體系,實現產業集群化發展、園區集約化發展的目標。06 精細產業,建設創新霍州頂層設計動力機制最終目標霍州市產業發展動力機制霍州高端現代服務業生態文化產業種植產業 農產品和生產科技研發 農產品種植 農產品加工 農產品銷售 農產品展覽畜牧水產 畜牧水產養殖 養殖技術服務 畜禽水產檢疫 畜禽水產流通 畜禽水產加工生態旅游 景區游覽 農旅采摘 古村文化 森林康養 旅游文創技術性服務技術研發服務 現代信息服務 質檢技術服務 知識產權服務 知識性服務公共性服務工業設計服務 技術推廣服務 科技資源統籌 現代金融業 現代房地產業 法律服務 現代23、傳媒 創意設計 現代物流 星級酒店 教育培訓 會議會展 專業論壇 戰略性新興產業雙首位循環經濟產業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節能環保技術研發大宗工業固廢利用氫能經濟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節能裝備示范應用下一代通信網絡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高端軟件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環保高端智能裝備航空零部件物聯網相關裝備通用機械鑄件新材料推廣應用新材料研發新材料測試新材料分析新材料檢驗現代煤化工綠色煤電煤炭采選精細化工煤矸石綜合利用綠色煤電火電清潔利用霍州市產業發展規劃體系 建構“一核雙軸、三片多點”的全域產業格局06 精細產業,建設創新霍州基于國家及山西省產業發展24、規劃,根據霍州市產業發展現狀,資源發展條件以及主導產業選擇,確定霍州市產業空間布局為:“一核雙軸、三片多點”。1 個核心2條發展軸線3 個產業片區多個產業集聚地以國道341以及國道108為依托,形成東西發展軸和南北發展軸。按照全域各鄉鎮產業發展特色,將霍州市劃分為三個產業功能片區。按照全域產業發展特色,劃分各片區內重點發展的產業集聚地。以霍州市中心城區和經濟區為核心,成為帶動輻射城鄉發展的增長極。霍州市產業發展功能結構圖 優化整合產業園區,打造高質量的全產業平臺06 精細產業,建設創新霍州積極推動霍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整合產業資源,合理劃分園區功能,構建“一園多區”發展模式。霍州開發區西25、部片區霍州開發區東部片區北部動力港區南部動力港區 煤電產業 熱電聯產“三廢”利用霍東新型產業園區 新能源汽車配件 煤礦機械 電力機械零部件 其他零部件 節能技術裝備 環保技術裝備 資源循環利用裝備創新發展模式優化園區環境注重人才要素創新服務增強園區發展活力,通過鏈接服務平臺,實現數據共享,整合外部資源,組建專家團隊,為企業提供配套服務產品。提高園區服務質量,優化園區發展環境,切實落實有關優惠政策,全方位為企業服務。整合各類培訓資源,鼓勵“零增地”投資,充分發揮人才的研發作用。煤電產業 熱電聯產“三廢”利用07生態宜居,營造幸福霍州構建多層次城鄉發展格局構建綠色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健全優質共享的公26、共服務體系構建綠色安全的基礎設施網絡 構建多層次的城鄉發展格局07 生態宜居,營造幸福霍州根據霍州地域特點及城鄉體系現狀,本著“集聚、集中、集約”的原則,以構筑新型城鄉關系為目標,全市形成“中心城區一般鄉鎮中心村基層村”的四級城鄉居民點體系。同時,依托主次發展軸線,以縣鄉公路聯系市域其它鄉鎮,主要中心村集中分布于公路兩側區域。規劃分類進行村莊發展,構建層次結構合理、布局有序的鎮村體系。確定“集聚提升中心村莊、保護開發特色村莊、轉型融合城郊村莊、搬遷撤并衰退村莊”。集聚提升中心村莊保護開發特色村莊轉型融合城郊村莊搬遷撤并衰退村莊在城鎮開發邊界以外現有規模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將存續的一般村莊,細分27、為集聚示范型和完善提升型。在村莊產業、文化、風貌等方面擁有特色資源,具有保留價值的村莊。城市近郊區、縣城城關鎮所在地、鄉鎮駐地村莊。產業受城鎮地區較大輻射帶動,承接城鎮外溢功能的村莊。根據村莊整體發展情況進行評估。以搬遷撤并為主,并非整村搬遷,保留部分基本功能。構建綠色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07 生態宜居,營造幸福霍州鐵路軌交:南北雙縱高速公路:一橫一縱國省道網絡:一橫兩縱縣鄉道網絡:枝狀布局一縱:大西高鐵一縱:南同蒲線一橫:霍永高速、霍黎高速一縱:京昆高速一橫:G341國道兩縱:G108國道(改線擴容)、S224省道縣道:X924縣道、X931縣道等鄉道:Y013鄉道、Y014鄉道等構建區域融合28、外聯內暢的市域交通系統,建設市域一體/快捷舒適的市域交通網絡。健全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07 生態宜居,營造幸福霍州構建由“縣+鄉鎮+村”組成的三級全域公共服務體系。縣級公共服務設施鎮級公共服務設施村級公共服務設施全面提升縣級文化、教育、體育、醫療、福利等設施服務能級,輻射全域。配置:初中、小學、幼兒園、文體活動中心、衛生服務中心、中小型養老院等設施。配置:幼兒園、文化活動室、室外綜合健身場地、居家養老照料中心等設施。老有頤養病有所醫住房保障全民康體文化惠民學有所教 健全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07 生態宜居,營造幸福霍州提供全齡友好、類型齊全的公共服務。建成公平、優質、創新、開放的教育體系構29、建均衡活力、惠及全面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完善、多元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立類型豐富、市場聯動的住房供應體系完善覆蓋城鄉、服務均等的醫療衛生體系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體系建設有溫度的社區生活圈。構建5-10-15分鐘生活圈設置配套服務設施,重點加強“15分鐘生活圈”設施配置,按照步行15分鐘可達的要求,合理布局商業/文化/體育/衛生/教育/娛樂/休閑等共享設施,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生活服務圈”、農村社區“30分鐘生活服務圈”,促進城鄉社區生活服務便利化。5分鐘10分鐘15分鐘幼兒園、兒童游樂場、便利店社區工作站、小學、超市、社區養老設施、圖書站、菜場、小游園、街頭球場3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學、百貨商業、室內體育設施、社區公園自然村層級行政村層級服務半徑800-1000米,行政管理基礎上結合村莊特定需求進行差異化配置服務半徑300-500米,滿足老人、兒童等弱勢群體最基本的保障性需求農村社區兩級體系城市社區生活圈 構建綠色安全的基礎設施網絡07 生態宜居,營造幸福霍州給水工程:提高水源供水安全保障,擴大城區供水規模,加強區域供水的管道連通,提高供水區域間聯合調度及應對突發性事敀能力。排水工程:堅持集中和分散相結合、截污和治污相協調,完善污水、污泥處理,提升再生水品質擴大應用;完善雨水排放,強化治理積水點、易澇區。電力工程:加強電力設施建設,完善110kV、3531、kV變電站點布局,提高霍州市電網線路供電安全。電信工程:按照“三網融合、設施共建”理念,統籌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包括5G)、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建設。燃氣工程:實施“氣化霍州”戰略,在省域天然氣管網基礎上,以城鎮、工業園區為重點,統籌規劃建設燃氣場站與管網設施,實現區域“多氣源點接入,輸配氣量統籌”,滿足規劃期末燃氣需求。防洪排澇:加強城市排水河道、雨水管網及排澇泵站等工程建設,實施海綿城市建設分區管控策略,使海綿城市建設不雨水系統共同構建排水防澇體系,減低城市內澇風險,改善城市綜合生態環境。環衛工程:按照垃圾處理“無害化、資源減量和產業”要求,推行分 類、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加強醫療危險32、固廢物頭控制并引導培育市內靜脈產業發展。殯葬設施:按照“控制存量、適度增量、生態節地”的原則,合理規劃殯葬設施。08規劃傳導,加強實施保障明確規劃落實和傳導保障近期項目實施加強城市體檢評估和考核制度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明確規劃落實和傳導08 規劃傳導,加強實施保障省市級縣級鄉鎮級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傳導目標指標傳導定位+指標主導功能控制線加用途管制編制年限+目標+重點管控內容約束性指標+剛性管控要求構建“縣-鄉鎮”協同發展的縱向傳導機制,建立有效約束的橫向部門銜接機制,明確規劃落實和傳導。保障近期項目實施結合十四五,落實近期建設計劃。重點保障重大發展平臺、公共服務項目、保障性住房、重要基礎設33、施和重大產業項目等方面的土地需求。梳理項目清單項目分級分類制定實施計劃 梳理霍州市“十四五”重點項目清單,形成十四五重點項目清單表。摸底各部門規劃期間重點建設訴求,合理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按照項目類別及實施時間,對重點項目進行分類分級。優先保障民生以及基礎設施類項目。根據項目選址范圍或擬選址范圍,銜接國土空間規劃,保障重點項目建設訴求。加強城市體檢評估和考核制度08 規劃傳導,加強實施保障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完善規劃實施監測預警的各項設施,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實行國土空間規劃全周期管理體檢:深入剖析年度重點指標的變化情況;評估:針對五年期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的總體情況進行全面評價和階段性總結。實施監督信息系統中設置自動強制留痕功能,監管國土空間規劃執行情況,分類制定政策和措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形成全市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管理系統,結合霍州市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指標體系,建立差異化的監督措施。霍州市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應用國土空間規劃分析評價規劃成果審查與管理支撐規劃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全市國土空間規劃管理信息在線上報全市“一張圖”建設進度管理國土空間規劃指標模型管理后臺運維管理系統接口建設 重點項目清單08 規劃傳導,加強實施保障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2
29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