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干路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31462
2023-08-15
14頁
112.80KB
1、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工程概況1、 編制依據1) 施工圖設計圖紙及有關圖集;2) 現場踏勘調查所獲得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當地資源等調查資料3) 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120084) 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8-20085)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2、 工程概況 1)、人文路(xx高速輔道-航海路東延)位于xx縣汽車產業集聚區,為xx縣的一條南北向城市主干路,工程南起xx高速輔道,北至航海路東延,全長5512.42米。沿線與xx高速輔道,宏達路,遠航路,華陽路,軒城大道,正中大道,比克大道,萬洪公路,渠南路,航海路東延相交,2、其中華陽路,軒城大道,比克大道,渠南路為規劃路,萬洪公路為現狀道路,xx高速輔道,宏達路,遠航路,正中大道及航海路東延為同期設計道路。本工程規劃紅線為60米,四幅路形式,雙向六車道,標準斷面型式為:60m(紅線) 5m(人行道) 7m(慢車道)-2。5m(綠化帶)11。5m(快車道)-8m(綠化帶)-11.5m(快車道) 2.5m(綠化帶)-7m(慢車道) 5m(人行道)。同調整前設計相比本次人文路道路工程新增3條規格道路,分別為軒城大道,比克大道及渠南路,原順利路調整為宏達路,規劃一路調整為華陽路,緯五路調整為正中大道、盛原路調整為航海東延,九區大道取消,同時對部分路口高程也進行了調整. 本3、工程范圍起于萬洪公路,終于規劃的航海路東延,實施范圍;K3+853.68-K5+400全長1546.32米。 2)、本標段共分為7個雨水系統: (1)、xx高速輔道-宏達路段:收集沿線雨水后向北排入宏達路已設計2d1000雨水管,然后繼續向東排放,本段設計管徑2d6002d800; (2)、宏達路遠航路:收集沿線雨水后向北排入遠航路已設計2B*H=214001200雨水蓋板渠,然后繼續向東排放,本段設計管徑2d6002*d800; (3)、遠航路正中大道:收集沿線雨水后并傳輸軒城大道上游雨水后向北正中大道已設計2*B*H=22000*1600雨水蓋板渠,然后繼續向東排放,本段設計管徑2*d604、02*d1000; (4)、正中大道比克大道:收集沿線雨水后向南排入正中大道已設計2*B*H=220001600雨水蓋板渠,然后繼續向東排放,本段設計管徑2*d6002*d1000; (5)、比克大道-萬洪公路:收集沿線雨水后向南排入比克大道已設計2*B*H=2*1400*1200雨水蓋板渠,然后繼續向東排放,本段設計管徑2d6002*d1000; (6)、萬洪公路渠南路:收集沿線雨水后向南排入渠南路規劃2BH=2*18001400雨水蓋板渠,然后繼續向東排放,本段設計管徑2*d6002*d800; (7)、渠南路-航海路東延:收集沿線雨水后向南排入渠南路規劃2BH=21800*1400雨水蓋5、板渠,然后繼續向東排放,本段設計管徑2d6002B*H=21200*1200; 雨水管(渠)均采用開槽施工。 設計雨水管道d300d1200管材采用柔性接口的II級鋼筋混凝土承插口管,管道基礎均采用180砂石基礎;管道接口采用橡膠圈接口,承插管插口插入方向與水流方向一致.管道檢查井采用混凝土模塊式檢查井,詳見圖集12S522,混凝土模塊砌體質量應符合關于規范砼模塊砌體質量的通知,檢查井井蓋及井座均采用D700防盜球墨鑄鐵井蓋、座,瀝青路面下井蓋采用D400型.瀝青路面下的檢查井需要加固,綠化帶內及道路以外檢查井不需要加固,井口高于種植土表面100mm。設計及規劃路面范圍之外檢查井的回填方法為:6、回填材料為12灰土,回填范圍為井周圍50cm,回填至井頂。 雨水檢查井位置采用道路樁號確定,所標距離為檢查井間直線距離。 根據規范要求,雨水管道位于路床下80cm范圍內,需采取加固措施,加固方法:先用中粗砂將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實后,再用中粗砂分層回填至管外皮以上100mm,其上采取現澆150mm厚C25鋼筋混凝土帶進行加固,混凝土下底布8鋼筋網,鋼筋混凝土帶寬為管道寬度毎側加30cm,鋼筋加固層進入路面結構層時,加固層兩側上邊緣各加鋪一道玻纖格柵,寬度為1米。 3)、根據污水系統規劃,人文路污水管道位于中東、中西21.5米。 本標段污水系統: (1)、xx高速輔道萬洪公路段:設計d500d607、0污水自南向北排入萬洪公路現狀d700污水管內; (2)、萬洪公路-渠南路段:設計d500污水自南向北排入渠南路規劃d500污水管內; (3)、渠南路航海路東延段:設計d500污水自南向北排入渠南路規劃d500污水管內; 污水管均采用開槽施工。污水管管材在XW68XW76段采用級鋼筋混凝土承插口管;其余均采用級鋼筋混凝土承插口管。管道基礎均采用180砂石基礎;管道接口采用橡膠圈接口,承插管插口插入方向與水流方向一致。 檢查井采用國標磚砌及混凝土排水檢查井,檢查井井蓋及井座均采用D700防盜球墨鑄鐵井蓋、座,井蓋采用D400型。瀝青路面下的檢查井需要加固,綠化帶內及道路以外檢查井不需要加固。3、8、 施工流程本工程污、雨水工程均采用開槽法施工,具體施工工序為:場地平整測量放線溝槽開挖井點降水(如需要)管(渠)道施工檢查井澆(砌)筑溝槽回填.4、 污水工程的主要形式 (1)本工程污水管道設計采用d500鋼筋砼承插口管。 (2)污水管設計情況: 管道接口:采用橡膠圈接口。 管道基礎:采用180的砂石基礎. 檢查井: A、采用國標磚砌及混凝土排水檢查井,見06MS201-3。 B、檢查井基礎采用150mm厚C25砼,基礎下設80mm厚C15砼墊層。5、雨水工程的主要形式 (1)本工程雨水依設計采用有:D300、D600、D800、D900、D1000、D1200鋼筋混凝土承插口管; (2)雨水9、設計情況: 管道接口:采用橡膠圈接口. 管道基礎:采用180砂石基礎。 檢查井: 采用1000、1250圓形磚砌雨水檢查井、圓形混凝土雨水檢查井雨水檢查井。一、 施工準備現場調查 : (1)開工前根據設計圖紙和招標文件資料進行沿線踏勘和調查,將現場情況和問題逐一列出,集中研究處理方案. (2)確定水準點標高、位置,以便施工放樣時設置臨時標志。對于施工范圍內的測量標志,采取措施妥善保護,以免施工時由于不慎而受損. (3)做好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落實和砼配合比的試驗及確定,確保工程的順利實施。 (4)做好進場設備的維護保養,做到相應配套性能完好、應用方便、器具齊全。交底 : 在開工前組織任務交底和技術10、交底,由技術負責人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將工期安排、質量標準、安全要求、節約指標、文明施工、技術措施和有關規定,并結合施工要求向全體施工人員交代清楚,并在交底后組織討論和分工安排。定位放線準備: (1)將控制樁引至路外(一定要便于施工、恢復控制樁),加以復測無誤后用砼護牢靠,并標上里程號,同時復驗高程控制樁. (2)定位放線所需的全站儀、水準儀、鋼尺、木樁等器材由測量放線技術員計劃落實。二、 施工方法(一) 溝槽開挖 在溝槽開挖前,首先了解現場出水問題,結合現場情況和便道位置,考慮溝槽回填和對下道工序的影響,解決開挖土方的堆放問題。雨污水溝槽開挖土方堆放在溝槽一側,擬用推土機或挖掘機翻到溝槽11、外規定的安全距離. 溝槽開挖前組織人員認真學習圖紙,進行調查研究,充分了解開挖槽段的地質、地下水位、地下結構物、溝槽附近地上構筑物及施工環境等情況,了解采用履帶式反鏟挖掘機開槽的分層深度及工作面,制定必要的施工措施,確保施工質量及安全。本工程采用人工配合機械的方式進行開槽,溝槽開挖前,先進行測量放樣,詳查現場情況,根據當時地下水位確定是否進行降水措施。開挖前技術人員向司機詳細交底,開挖時專人指揮,及時測量槽底高程和寬度,防止超挖和虧挖,不得帶水施工。 深槽開挖的邊坡系數根據土質及開挖深度按1:1。0。開挖時應符合以下規定:1、開挖時原狀地基不得擾動,機械開挖時槽底預留200300mm土層由人工12、開挖至設計高程,整平;2、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凍,槽底局部擾動或受水浸泡時,宜采用天然級配砂礫石或石灰土換填,槽底擾動土層為濕陷性黃土時,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地基處理;3、槽底土層為雜填土、腐蝕性土時,應全部挖除并按設計要求進行地基處理;4、開挖時,溝槽頂1.0米(土質松軟時加寬至2.0米)范圍內不得堆土,范圍外堆土不高于1.5米;5、開挖中發現土質松軟地段邊坡失穩,立即采用木板、支架、鋼支撐等進行全斷面支護;6、開挖時,注意溝槽影響范圍內的原有管線及可能存在的文物的保護。由于開挖溝槽深度較深,為避免邊坡出現塌方,確保施工安全,且挖掘機不能一次性開挖到位,因此采用分層二次開挖法:上、下兩層均采用放13、坡開挖。上層開挖深度按2.03。0米控制,下層開挖深度按2.04.0米控制,溝槽開挖完成后,必要時采用木板、支架、鋼支撐進行支護,橫撐間距以不影響吊放管節和兼顧安全性為宜。溝槽上層與下層之間的臺階寬度為不小于1米,以第二臺階為挖掘機輔助工作層,開挖第二層溝槽時,同時考慮作為汽車倒土面及臨時堆放管材、下管工作面。在雨期施工時,應盡量縮短開槽長度,并作好排水措施,如果溝槽受到雨水浸泡槽,應盡快采取措施,抽排積水,清除淤泥,按要求進行對溝槽進行處理(深溝槽不能被積水浸泡過久,否則極易塌方,危及其他)。2.03.0m2.04.0m臺階寬度1.0mB:據實際情況深溝槽開挖斷面示意圖溝槽底部的開挖寬度要符14、合設計要求。可按下式計算: B=D0+2(b1+b2+b3)注 B:管道溝槽底部開挖寬度(mm); D0:管外徑(mm); b1:管道一側工作面寬度(mm);b2:有支撐時,管道一側支撐厚度取150mm; b3:現場澆筑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管渠一側模板厚度(mm).管道外徑D0(mm)管道一側的工作面寬度b1(mm)混凝土類管道D0500柔性接口400500D01000柔性接口50010001000156踏步安裝水平及垂直間距、外露長度101用尺量測偏差較大值7腳窩長、寬、深108流槽寬度102、質量要求 (1)井壁必須垂直,砌筑檢查井砂漿標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有通縫、瞎縫,必須保證灰漿飽滿15、,灰縫平整,抹面須壓光,不得有空鼓、裂縫等現象;混凝土檢查井鋼筋、模板工程經檢驗合格,混凝土配合比滿足設計要求,振搗密實,無漏振、走模、漏漿等現象。 (2)井內流槽應平順圓滑,不得有建筑垃圾等雜物. (3)井室蓋板尺寸及留孔位置正確,壓墻縫應整齊。 (4)井內踏步應安裝牢固、位置正確. (5)井圈、井蓋必須完整無損,安裝要平整,位置要正確。3、質量保證措施 (1)施工技術人員施工前交底,施工中檢查指導,施工后能驗收,超前控制。 (2)檢驗試驗人員對各種進場材料除要檢查材料的合格證之外,及時對各種材料進行必要的試驗,并進行標識,發現問題及時反饋,進行處理。 (3)設置質量控制點,嚴格按照規范執行16、,專人負責其質量。 (4)加強質量意識教育,提高全員的質量意識。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施工人員技術水平,測量及質控人員做到持證上崗。 (5)執行有見證取樣和送檢制度的各項要求.四、 安全、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措施1、安全措施 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施工人員向作業班組進行技術交底的同時,必須向班組進行安全交底,其中要包括機械安全交底。 作業班組必須嚴格按方案、交底單施工,不得私自更改。土方工程安全保護 (1)在距槽邊1。5m處設圍護,并設夜間警示燈. (2)每天有專人注意對槽邊的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如摘帽、放坡等)。 (3)上、下溝槽走安全梯,安全梯有足夠強度及穩定性,且要有安全牢靠的扶手。17、 (4)若現場開槽過程中地質條件出現與地勘報告及設計圖紙嚴重不符時,現場施工員要及時匯報,由總工根據施工規范及現場經驗來確定采用支護或是增大放坡系數。臨時用電安全防護 (1)臨時用電實行電工班長負責制,現場用電必須由專業電工接線。 (2)配電箱至開關箱和開關箱至用電設備的纜線,按規定架空或埋地敷設,嚴禁人踩、車軋、水泡,保持絕緣良好。 (3)開關箱至用電設備(指固定的)、手持電動工具距離不超過5m。 (4)項目部電工組定期對現場用電進行檢查。在大風和雨、雪天氣,增加巡視檢查,及時發現和排除電氣事故隱患。施工機械安全防護 (1)挖土機、吊車等大型施工機械在作業前由施工員向司機作安全交底,派有配合18、經驗的專人指揮.外租機械進入現場前簽定安全責任協議書。 (2)機械挖土,啟動前應檢查,經空車試運轉正常后再開始作業。 (3)汽車吊有靈敏可靠的限位裝置,吊鉤有防脫鉤裝置。 (4)機械應停在堅實的地基上,如基礎過差,應采取加固措施,不得將挖土機履帶與掏空的基坑平行2米停、駛。運土車輛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駛,防止塌方、翻車。2、現場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現場場容 (1)施工現場排水設施通暢,確保臨時道路暢通;生活、生產垃圾及時清理. (2)施工現場設置現場標志牌,標志牌的尺寸、內容符合規定,埋設牢固,各種警示標志燈、牌和護欄齊全、有效、規范、標準.現場料具 (1)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和施工工具按指定的位置碼19、放整齊. (2)木材、模板等碼放整齊,用后及時清退,不可長期堆放在現場。 (3)水泥入庫保管,分類碼放,設有明確的標識,做好防潮工作。 (4)磚的碼放要成丁成行,高度不超過1。5m;砂石成堆,做到不混不串,清底使用。3、 環境保護措施防揚塵措施 (1)施工現場周圍設置圍擋,主要道路硬化并保持清潔。 (2)垃圾、渣土及時清運,嚴禁凌空拋灑垃圾、渣土。 (3)土方運輸時防止遺灑、飛揚,卸車時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揚塵。 (4)水泥、石灰等可能產生揚塵污染的建材必須庫房存放或嚴密遮蓋。 (5)施工現場制定灑水降塵制度,配備灑水設備,指定專人負責現場灑水降塵和及時清理浮土,保證道路有車輛通過時不揚塵且無水20、洼、泥漿。 (6)租用符合環保要求的運輸車輛并與之簽訂協議:a。進入現場放慢車速,防止揚塵;禁止車輛帶泥上路。b.車廂苫蓋嚴密,防止灑落或細小顆粒材料的飛揚。c.外租車輛必須接受環保部門及施工單位的檢查.防止水污染措施 (1)現場所有油料均存放在進行防滲漏處理的油料庫內,以防油料滲入地下。 (2)施工現場宿舍設置的臨時食堂的所有污水均經過隔油池外排,隔油池定期清掏.防止施工噪聲污染措施 (1)進行噪聲作業須嚴格控制時間,早6時晚22時不得作業,特殊情況要連續作業時,需按規定辦理夜間施工證,并采取降噪措施,配合建設單位按規定在所在地區環保部門備案后再施工; (2)采取有效的管理制度控制人為活動噪聲,最大限度地減少噪聲擾民; (3)攪拌機等機械安裝在隔音工作棚內,工作棚四周設嚴密圍擋。 防止固體廢棄物污染措施 (1)施工現場定期進行清理,施工剩余砼用于場地硬化,其余施工垃圾及時外運至建設單位指定地點. (2)現場草簾、塑料布用后及時收集、清理,碼放后及時苫蓋,防止風刮飛揚。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