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住宅項目夾層過道板模板加工及安裝施工技術交底(1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3883
2023-08-21
9頁
237.63KB
1、一、施工準備1.1技術準備(1) 根據設計要求確定木膠合板模板制作的幾何形狀、尺寸要求,龍骨的規格、間距,選用支撐系統。(2) 模板備料:按照模板設計圖或明細及說明進行材料準備。(3)根據模板設計要求和工藝標準,向班組施工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1.2材料準備(1) 模板采用規格為951mm1830mm15mm膠合板拼裝,模板龍骨用于40mm90mm方木參考選用。(2) 模板及龍骨材料質量必須符合其設計要求。安裝前先檢查模板和方木的質量,不符合質量標準的不得投入使用。(3)支架系統:48*3.0鋼管、扣件等。 二、 過道夾層板支撐架及模板立桿上端配合U托施工,U托外漏長度不得大于200mm,插入2、立桿長度不得小于150mm;最上層水平桿至模板底立桿長度長度不大于0.5m;最上層水平桿以上立桿自由段不大于0.2m。在架體內部橫向每5m8m,應由底至頂設置豎向剪刀撐,剪刀撐寬度應為2m3m,剪刀撐角度4560。三、 滿堂支撐架構造要求3.1立桿伸出頂層水平桿中心線至支撐點的長度不應超過.。3.2立桿接長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水平桿長度不宜小于3跨。3.3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50*200*200木塊)。3.4 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3.5腳手架立3、桿對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立桿采用對接接長時,立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3.6縱向水平桿接長應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或搭接。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縱距的1/3(如下圖);(2)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a)接4、頭不在同步內(立面);(b)接頭不在同跨內(平面) 1立桿;2縱向水平桿;3橫向水平桿圖 縱向水平桿對接接頭布置圖 剪刀撐連接節點圖3.7 剪刀撐的固定應符合:剪刀撐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水平桿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3.8滿堂支撐架的可調底座、可調托撐螺桿伸出長度不宜超過300mm,插入立桿內的長度不得小于150mm。3.9當滿堂支撐架高寬比不滿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附錄C表C-2表的規定(高寬比大于2或2.5)時,滿堂支撐架應在支架四周和中部與結構柱進行剛性連接,連墻件水平間距應為6m9m,豎向間距應為2m3m。在5、無結構柱部位應采取預埋鋼管等措施與建筑結構進行剛性連接,在有空間部位,滿堂支撐架宜超出頂部加載區投影范圍向外延伸布置(23)跨。支撐架高寬比不應大于3。3.10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值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 Nm;檢查驗收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四、質量要求4.1模板、支架桿件和連接件的進場檢查4.1.1模板表面應平整;膠合板模板的膠合層不應脫膠翹角;支架桿件應平直,應無嚴重變形和銹蝕;連接件應無嚴重變形和銹蝕,并不應有裂紋;4.1.2 模板規格、支架桿件的直徑、壁厚等,應符合設計要求;4.1.3對在施工現場組裝的模板,其組成部分的外觀和尺寸應符合設6、計要求;4.1.4有必要時,應對模板、支架桿件和連接件的力學性能進行抽樣檢查4.1.5對外觀,應在進場時和周轉使用前全數檢查;4.1.6對尺寸和力學性能可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進行抽樣檢查。4.2 對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檢查對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檢查應檢查其數量和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的允許偏差表 表6-1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應抽查構件數量的 10% ,且不少于 3 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 10%,且不少于 3 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 5m 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7、查 10%,且均不少于 3 面。檢驗方法:鋼尺檢查。4.3對現澆結構模板的檢查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應抽查構件數量的 10% ,且不少于 3 件;對于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 10%, 且不少于 3 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 5m 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 10% ,且均不少于 3 面。對現澆結構模板,應檢查尺寸,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應符合表 6-2 的規定。澆結構模板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 表6-24.4主控項目6.4.1安裝現澆結構的上下層模板及其支架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架,上、下層支架的立柱應對準,并鋪設墊板8、。檢查數目:全數檢查檢查方法:對照模板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方案觀察。6.4.2在涂刷模板隔離劑時,不得沾污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檢查數目: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4.5 一般項目4.5.1模板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1)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在澆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2)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但不得采用影響結構性能或妨礙裝飾工程施工的隔離劑;(3)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4)對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裝飾混凝土工程,應使用能達到設計效果的模板。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4.5.2 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應平整光潔,不得產生影響構件質9、量的下沉、裂縫、起砂或起鼓。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4.5.3對跨度不小于 4m 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 1/1000-3/1000。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應抽查構件數量的 10% ,且不少于 3 件;對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 10% ,且不少于 3 間;對大空間結構,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 10%,且不少于 3 面。檢驗方法: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五、文明、環保施工措施5.1防止揚塵污染措施 (1)工程施工現場采用磚砌圍墻進行現場圍擋,并保證高度在2.5m以上。 對易飛揚細顆粒散體材料,安排10、在臨時庫房存放或用彩條布遮蓋;運輸時采用彩條布遮蓋或其他方式防止遺撒、飛揚;卸裝時要小心輕放,不得拋撒,最大限度的減少揚塵。 (2)對進出現場的車輛,進行嚴格的清掃,做好防遺撒工作。在土方開挖運輸期間,設專人負責清掃車輪,并拍實車上土,對松散易飛揚物采取遮蓋。 (3)臨時施工道路進行路面硬化,在干燥多風季節定時灑水。 (4)、結構施工中的施工垃圾采用容器吊運至封閉垃圾站,并及時清運。運輸車不得超量運載,運載工程土方最高點不超過車輛槽幫上沿50cm,邊緣低于車輛槽幫上沿10cm,裝載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裝材料不得超過槽幫上沿。 (5)、施工現場內應對施工設備、材料堆放、場地道路進行統一合理布局。做好11、排水的現場管理工作,污水須經沉淀濾清后才可排向市政管道。 (6)、設置專人清掃道路,每天晚上下班前將加工區清理干凈。 5.2噪聲在模板的安裝、調查、拆卸、清理及修復的過程中要注意控制噪聲的排放。不準用大錘等工具砸、敲,制造人為噪音;特別是在夜間施工時需要注意控制噪音分貝在規定范圍內(晝間70dB,夜間55dB)。不得影響周圍居民休息。5.3施工廢棄物(1)模板拆卸后集中吊往模板存放區清理、存放;(2)模板上的水泥殘塊清理下來后集中運往現場的垃圾站,不得隨意棄灑;墻體剔除的水泥碎塊也應派專人清理干凈,運往垃圾站;(3)拆下來的廢舊螺栓、螺母等不得隨意丟置,應收集起來清理備用或回收;(4)已報廢模12、板則應集中回收處理,不得亂仍亂放; (5)模板所用的脫模劑是揮發性化學物品,容易污染環境,需實行封閉式、容器式的管理和使用,盡量避免因泄露、遺灑而對環境造成污染。作業前對操作者進行指導,使用時注意涂刷均勻,不要過多,以免灑在地上污染地面。(6)整個模板堆放場地與施工現場應達到整齊有序、干凈無污染、低噪音、低揚塵、低能耗的整體效果。六、成品保護措施6.1模板進入現場按布置圖分規格擺放,吊裝,安放,落地時盡可能避免強烈碰撞,以免損壞模板板面及龍骨。6.2所有澆注砼的操作平臺腳手架不得與模板的支撐直接連接。6.3支好的模板上不得走人,堆料。6.4個別損壞的竹木模板,根據損壞程度重新加工或報廢。6.513、墻模合模前,對于已固定好的門、洞模,不能有任何碰撞。6.6拆下的模板及時清理,刷好脫模劑保護。6.7門窗洞口、柱等的陽角用15mm厚、2m高、5cm寬的板條保護。6.8樓梯踏步用15mm厚木膠合板保護。6.9模板在吊裝時嚴禁碰撞墻體及鋼筋。6.10支完模后,應保持模內清潔,不準用拼好的模板作臨時依靠。6.11在頂板模板上堆放鋼筋等材料時,集中荷載不能過大,材料盡量分散堆放。6.12拆模板不得硬撬或大錘敲擊,拆下的模板應分規格堆放,及時補涂防銹劑,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6.13模板脫模劑涂刷要均勻,嚴禁出現流淌現象,嚴禁污染鋼筋。交底審核人交底人土建工程師質檢員交底時間作業隊接受交底人班組長質檢員接受交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