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部事故應急求援預案(1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741273
2023-08-28
17頁
51.20KB
1、集美區僑英中心小學教案綜合樓C工程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A2 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集美區僑英中心小學教案綜合樓C 編號:致:福州諾成工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我方已根據施工合同的有關規定完成了本工程的工程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編制,并經我單位上級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查。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承包單位(章)工程經理:日期:年 月 日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專業監理工程師:日期:年月日總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工程監理機構:總監理工程師:日期:年月日施工組織設計簽字欄工程名稱:集美區僑英中心小學教案綜合樓C 編制人簽字年 月日質量科意見簽字蓋章年月日安全科意見簽字2、蓋章年月日公司負責人審批意見簽字蓋章年月日目錄一、工程簡況-1 二、應急救援組織小組-1 三、救援器材-2 四、工程中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預測、評估、監控措施-2 五、施工現場預防火災事故的措施-10 六、臺風、暴雨應急措施11 七、應急知識培訓-12 八、通信聯絡 -12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工程簡況工程名稱:集美區僑英中心小學教案綜合樓C;工程地點:集美北區;代建單位:廈門集美建設發展公司;施工單位:福建鑫泰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工程規模:基礎形式為柱下獨立基礎,總層數六層,總建筑面積 7580.191m2,總高度21.8M;由廈門市集美區質量與安全監督站監督,福州諾成工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進行現3、場監理工作。矚慫潤厲釤瘞睞櫪廡賴。二、應急救援組織小組組長:林建秋(工程經理)電話:13850031798 副組長:張秀蘭(技術負責人)電話:13063049299 成員:萬忠文(安全員)電話:13063042999 黃鎮(土建質檢員)壓電話:8298910 胡似才(土建施工員)電話:8208709 應急領導小組:(工程經理)林建秋為該小組組長,(工程負責人)肖育琨為副組長。現場搶救組:(安全員)萬忠文為組長,安全部全體人員為現場搶救組成員。醫療救治組:醫務室負責人張福春為組長,醫療室全體人員為醫療救治組成員。后勤服務組:后勤部負責人張素玲為組長,后勤部全體人員為后勤服務組成員。保安組:工程部4、保安部負責人張福勝為組長,全體保安員為組員。應急組織的分工及人數應根據事故現場需要靈活調配。應急領導小組職責:工地發生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搶救組下達救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并做出最新決策,第一時間向110、119、120、企業救援指揮部、當地政府安監部門、公安部門救援或報告災情。平時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輪流值班,值班者必須住在工地現場,手機24 小時開通,發生緊急事故時,在工程部應急組長抵達工地前,值班者即為為臨時救援組長。聞創溝燴鐺險愛氌譴凈。現場搶救組職責:采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及被困人員,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醫療救治組職責:對搶救的5、傷員,視情況采取急救處置措施,盡快送醫院搶救。后勤服務職責:負責交通車輛的調配,緊急救援物資的征集及人員的餐飲供應。保安組職責:負責工地的安全保衛,支持其他搶救組的工作,保護現場。三、救援器材應急領導小應配備下列救援器材:1、醫療器材:擔架、氧氣袋、塑料袋、小藥箱;2、搶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備工具即基本滿足使用;3、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36V 以下安全線路、燈具;4、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對講機、報警器;5、交通工具:工地常備一輛值班面包車,該車輪值班時不應跑長途。6、滅火器材:滅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緊急情況下集中使用。四、工程中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預測、評估、監控措施為了加強建筑施工現場安全6、生產管理,控制和消除重大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推廣應用安全系統工程,以系統工程的原理、標準及技術方法,對施工過程中的重大危險源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評價及預測系統中的危險性,采取綜合安全措施,來消除或控制危險的發生,防止潛在危險變成實際危險,從而保證施工中的人身安全、設備安全、結構安全、財產安全和安全的施工環境。殘騖樓諍錈瀨濟溆塹籟。(一)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的分析由于危險性有潛在的性質,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發展為事故,在未發生事故前,如何辨認出潛在危險源就至關重要,為了能迅速查出危險源,應采取如下兩種預先分7、析方法:釅錒極額閉鎮檜豬訣錐。1、調查危險源:先對生產目的、工藝過程,操作條件和周圍環境,作較為充分的調查了解,然后再按照過去的經驗和同類施工中所發生過的事故,分析對象中是否也會出現類似情況,查找能夠造成人員受傷,物質損失的危險性。彈貿攝爾霽斃攬磚鹵廡。2、識別危險因素:潛在的危險性往往是很難辨識的,危險性已是固有的潛在性質,應采取系統地去辨別它,才不會造成遺漏。謀蕎摶篋飆鐸懟類蔣薔。根據過去的經驗及同類施工中發生過事故,進行綜合分析,施工現場存在著主要的“五大傷害”即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坍塌事故。廈礴懇蹣駢時盡繼價騷。(二)重大危險源在施工現場的工程隱患(A)腳手架工程的隱患8、腳手架有落地式腳手架,在搭設使用、拆卸存在的安全隱患有:1、腳手架無搭設方案,尤其是落地式腳手架,工程經理把腳手架的施工承包給架子工,架子工有的按操作規程搭設,有的憑經驗搭設,根本未編制腳手架施工方案;煢楨廣鰳鯡選塊網羈淚。2、腳手架無設計計算書;3、腳手架與建筑物的拉結不夠牢固;4、桿件間距與剪刀撐的設置不符合規定;5、腳手板、立桿、大橫桿、小橫桿材質不符合要求;6、施工層腳手板未鋪滿;7、腳手架搭設前未進行交底,工程經理部施工負責人未組織腳手架分段及搭設完畢的檢查驗收,即使組織驗收,也無量化驗收內容;鵝婭盡損鵪慘歷蘢鴛賴。8、腳手架上材料堆放不均勻,荷載超過規定;9、通道及卸料平臺的防護欄9、桿不符合規范規定;10、落地式基礎不平、不牢,掃地桿不符合要求;11、掛、吊腳手架制作組裝不符合設計要求;12、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升降裝置、防墜落、防傾斜裝置不符合要求;13、腳手架搭設及操作人員,經過專業培訓的未上崗,未經專業培訓的卻上崗。由于腳手架存在上述問題,必然造成架體不穩定、高處墜落及物體打擊的安全隱患。(B)基礎工程隱患基坑施工存在的安全隱患有:1、基坑臨邊防護措施不符合要求;2、坑槽開挖設置的安全邊坡不符合安全坡度要求;3、基坑施工未設置有效的排水措施,深基坑施工采用坑外排水,無防止臨近建筑物危險沉降的措施;4、基坑周邊棄土堆料距坑邊的距離小于設計和規范的規定;5、基坑內作業人員10、上下通道的搭設不符合規定,或陡、或窄、或無扶手。人員上下極不安全;6、土方開挖時,挖“神仙土”,即從坑槽壁中、下部往內挖凹進去,讓中、上部土體自然垮塌;7、機械挖土,挖土機作業位置不牢固。(C)模板工程安全隱患模板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隱患有:1、無模板工程施工方案;2、現澆混凝土模板支撐系統無設計計算書,支撐系統不符合規范要求;3、支撐模板的立柱材質及間距不符合要求;4、立柱長度不一致,或采用接短柱加長,交接處不牢固,或在立柱下墊幾塊磚加高;5、未按規范要求設置縱橫向支撐;6、木立柱下端未鋸平,下端無墊板;7、混凝土澆灌運輸道不平穩、不牢固;8、作業面孔洞及臨邊無防護措施;9、垂直作業上下無隔離11、防護措施;10、2M 以上高處作業無可靠立足點。(D)“三寶”及“四口”防護的安全隱患“三寶”及“四口”防護的安全隱患有:1、部分工人自我防護意識不強,進入施工現場不戴安全帽,尤其在夏委施工嫌戴安全帽頭部熱燥,即使戴安全帽也不符合規定;籟叢媽羥為贍僨蟶練淨。2、安全網的規格和材質不符合要求,未按規定設置平網和立網;3、懸空作業、高空作業未系安全帶、系掛安全帶不符合要求;4、樓梯口、樓梯踏步懸挑端無防護措施;5、電梯井口無防護措施,電梯井內壁未設平網,設置平網的不符合要求;6、預留洞口無防護措施,坑井無防護措施;7、通道口未設防護棚,設置防護棚不牢固;8、未安裝欄桿陽臺周邊、無腳手架的屋面周邊、12、井架通道的兩側邊、卸料臺的外側邊、框架建筑的樓層周邊等五臨邊無防護措施,有防護措施的不符合要求。預頌圣鉉儐歲齦訝驊糴。(E)施工用電安全隱患施工用電的安全隱患有:1、在建工程外側與高壓線路的距離小于規范規定的安全距離,又無防護措施;2、接地與接零系統不符合規范規定;3、未采用 TNS系統;4、保護零線與工作零線混接;5、開關箱無漏電保護裝置;6、照明專用回路無漏電保護裝置;7、配電箱和開關箱違反“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原則;8、電箱下引出線混亂;9、電箱無門、無鎖、無防雨措施;10、現場照明潮濕作業未使用36V 以下安全電壓;11、電線破皮及電線接頭未用絕緣布包扎;12、用其他金屬代替熔絲。(F13、)施工電梯安全隱患施工電梯的安全隱患有:1、吊籃無停靠裝置;2、吊籃無超高限位裝置;3、未設置纜風繩;4、纜風繩不使用鋼絲繩,纜風繩的組效、角度、地錨不符合要求;5、架體與建筑結構連墻桿的設置不符合要求;6、鋼絲繩磨損已超過報廢標準;7、樓層卸料平臺的防護不符合要求;8、地面進料口無防護棚;9、吊籃無安全門,違章乘坐吊籃上下;10、架體垂直度偏差超過規定;11、卷筒上無防止鋼絲繩滑脫保險裝置;12、無聯絡信號;13、在相鄰建筑物防雷保護范圍以處無避雷裝置。(G)施工機具安全隱患施工機具的安全隱患有:1、平刨、圓盤鋸、鋼筋機械、手持電動工具、攪拌機的共同隱患是未做保護按零和無漏電保護器,傳動部位14、無防護罩,護手、手柄等安全裝置,安裝后均無驗收合格手續;滲釤嗆儼勻諤鱉調硯錦。2、平刨和圓盤鋸合用一臺電機;3、使用 I 類手持電動工具下按規定穿戴絕緣用品;4、電焊機無二次空載降壓保護器或無觸電保護器,一次線長度超過規定或不穿管保護,電源不使用自動開關,焊把線接頭超過3 處或絕緣老化,無防雨罩;鐃誅臥瀉噦圣騁貺頂廡。5、攪拌機作業臺不平整、不安全、無防雨棚,料斗無保險掛鉤或掛鉤不使用。6、氣瓶存放不符合要求,氣瓶相互間距和氣瓶與明火間距不符合規定,無防震圈和防護帽;7、翻斗車自動裝置不靈敏,司機無證駕車或違章駕車;8、潛水泵保護裝置不靈敏,使用不合理。(三)施工現場造成“五大傷害”事故的預防15、事故的發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兩大因素作用的結果,換言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就是潛在的事故隱患。對于事故的預防,就是要消除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實現作業行為和作業條件安全化。擁締鳳襪備訊顎輪爛薔。(A)首先要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實現作業行為安全化,應做好如下工作:1、開展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規章制度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認識。只有使作業人員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始終保持強烈的安全意識,把安全意識為自我需要,把遵章守紀和安全操作變為自覺行動,才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行為的產生。贓熱俁閫歲匱閶鄴鎵騷。2、進行安全知識崗位培訓,提高職工的安全技術素質。安全知識崗位培訓的目的是使用作業人16、員掌握安全生產的應知、應會和技能、技巧,以及正確處理意外事故的應變能力,從而有效地避免因無知、不懂技術而發生事故擴大。壇摶鄉囂懺蔞鍥鈴氈淚。3、推廣安全標準化操作和安全確認制活動,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和程序進行作業。對于要設備和特種作業,為了避免因誤操作導致事故,推廣安全標準化操作和確認制,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蠟變黲癟報倀鉉錨鈰贅。4、搞好均衡生產,注意勞逸結合,使作業人員保持充沛的精力,從而避免產生不安全行為。(B)高空墜落事故的預防據對高處墜落事故的分析,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在臨邊洞口處作業,無防護設施或防護不嚴、不牢固;在施工電梯安裝、拆除時發生了倒塌;違章乘坐吊籃,鋼絲繩斷裂和斷繩保17、險、吊籃停靠裝置或超高限位失效、失靈等;搭設腳手架時,竹木或鋼木混用,材質過細,立桿間距過大與墻體拉結點過少、拉結不牢固,基礎不平整,以及腳手架跳板不滿鋪、架體防護不嚴密等;自制懸挑式腳手架缺乏相應的設計計算資料,粗制濫造,造成使用中鋼絲繩斷裂或吊籃橫桿折斷;模板支撐體系無設計計算資料,支撐桿件鋼木或鋼竹混用,無剪刀撐,缺少拉桿和斜撐,立桿排列混亂,造成整體失穩;塔吊安裝和拆除中,違反安裝、拆卸程序或使用中超載。買鯛鴯譖曇膚遙閆擷凄。1、“三寶”防護措施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在建筑安裝工程施工中,挽救了無數職工的生命,已被建筑企業廣大職工公認為安全“三寶”。綾鏑鯛駕櫬鶘蹤韋轔糴。(1)進入施工18、現場的職工必須戴安全帽:進入施工現場的職工必須戴好符合標準的安全帽,帽村與帽殼之間必須保持4cm 至 5cm 的間隙,并要系好帽帶,防止脫落,或者墜落物件把帽子打掉致傷頭部。驅躓髏彥浹綏譎飴憂錦。(2)懸空作業人員須系安全帶:凡在2M 以上懸空作業,必須系好符合要求的安全帶,有的懸空作點沒有掛安全帶的條件時(如:行車梁的上部、吊裝屋架上弦等),施工負責人應為工設置掛安全帶的安全繩、安全欄桿等。貓蠆驢繪燈鮒誅髏貺廡。(3)高處作業點的下方必須設安全網:凡無外架防護施工,必須在高度 4M 到 5M 處設一層固定安全網,每隔四層樓再設一道固定安全網,并同時設一層隨墻體逐層上升的安全網。凡外架、橋式架19、插口架的操作層外側,必須設置小孔安全網,防止人、物墜落造成事故。鍬籟饗逕瑣筆襖鷗婭薔。2、“四口”防護措施(1)凡樓梯口、電梯口(包括垃圾口)、頂留洞口(包括管井口)、必須設圍欄或蓋板、架網。砼預制樓板的預留洞口,可事先預埋鋼筋網。設備安裝時剪掉頂埋鋼筋網。構氽頑黌碩飩薺齦話騖。(2)正在建的建筑物所有出入口,必須搭設板櫥或網席棚。棚的寬度應大于出入口,棚的長度應根據建筑物的高度,分別為5M 到 10M為宜。輒嶧陽檉籪癤網儂號澩。3、“五臨邊”防護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尚未安裝欄桿的陽臺周邊、無外架防護的屋面周邊、框架工程樓層周邊、跑道、(斜道)兩側邊、卸料臺的外側邊等,必須設置 1M 高的雙層20、圍欄或搭設安全網。堯側閆繭絳闕絢勵蜆贅。4、“架子把住十道關”腳手架在建筑安裝工程施工中,是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萬一腳手架發生故障,往往會造成多人重大傷亡事故。因此,對各種腳手架必須嚴格掌握,認真把好十道關口。識饒鎂錕縊灩筧嚌儼淒。(1)材質關:嚴格按規定的質量、規格選擇材料。(2)尺寸關:必須按規定的間距尺寸搭設立桿、橫桿、剪刀撐、欄桿等。(3)鋪板關:架板必須滿鋪,不得有空晾和探頭板、飛跳板,并經常清除上雜物,保持清潔、平整。木跳板厚度必須達5cm。凍鈹鋨勞臘鍇癇婦脛糴。(4)欄護關:腳手架外飼和斜道兩側必須設1M 高的欄桿和立網。(5)連結關:必須按規定設剪刀撐和支撐,高于7M 的架21、子,必須與建筑物連結牢固,不得搖晃。腳手架兩端、轉角處以及每隔6-7 根立桿應設一根支桿,與地面角度應不大于 60%。架子高度在 7M 以上和無法設支桿時,每高4M,水平每隔 7M,腳手架與建筑物連續一個牢固點。剪刀撐不論木、竹、鋼管腳手架均應在盡端雙跨內和中間每隔15M 設縱向剪刀撐,其最大寬度不超過6 跨。與地面呈 45。60。夾角,從上到下連續設置。恥諤銪滅縈歡煬鞏鶩錦。(6)承重關:腳手架均布載荷不超過27Mpa。在腳手架堆磚只允許單行側擺三層。用于裝謦工程,架的載荷為其他架子(橋梁、吊籃、掛架、挑架等),必須經過計算和實驗確定承重載荷,如超載應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證安全。鯊腎鑰詘褳鉀溈懼22、統庫。(7)上下關:必須為工人上下架子搭設馬道(斜道、跑道)或階梯。嚴禁施工人員從架子爬上爬下,造成墜落事故。碩癘鄴頏謅攆檸攜驤蘞。(8)雷電關:凡金屬腳手架與一萬伏以上高壓輸電線路,水平距離必須保持5M 以上,或者搭設防護措施。一般電線不得直接捆在金屬架桿上,必須捆扎時應加墊木隔離。凡金屬腳手架高于周圍避雷設施時,架間每隔24M 設一避雷針,針端要高出最高架桿3.5M。(9)挑梁關:懸吊式吊籃腳手架,除吊籃按規定加工、設籃護和立網外,挑梁架設要平坦和牢固。(10)檢驗關:各種架子搭好后。工長必須組織架工和使用工種共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方準上架操作。使用時,特別是大風、雨后,要檢查架子是否23、穩固,發現問題及時加固,確保使用安全。10M 以上的腳手架,在操作層下面留一層架板,以保證安全。如因材料不足不能留設安全層時,可在操作層下張設安全網,以防萬一。閿擻輳嬪諫遷擇楨秘騖。5、“屋面天棚”防護措施在天棚和輕型屋面(石棉瓦、玻纖瓦等)上操作、行走十分危險,稍踏偏楞木,就會墜落傷亡。因此,凡在天棚和輕型屋面上操作、行走之前,必須在上面搭上墊板或在下方滿搭安全平網等措施。氬嚕躑竄貿懇彈瀘頷澩。6、“梯子必須牢又堅”由于梯子不牢發生的高處墜落事故是較多的,因此要求:(1)梯子要牢;(2)踏步 30cm40cm;(3)與地面夾角 60。70。;(4)底腳要有防滑措施;(5)頂端捆扎牢固或設專人24、扶梯。(C)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機械傷害事故是安裝工程施工的“三害”之一,是安裝工程施工重點預防的傷害事故。1、機械工具所有外露的旋轉部分(如傳動帶、轉軸、傳動鏈、聯軸節、帶輪、齒輪、飛輪、鏈輪、電鋸等)都必須設置防護裝置(防護網或防護罩)。防護裝置必須安裝牢固,并且性能可靠。釷鵒資贏車贖孫滅獅贅。2、為防止運行中的機械設備或零部件超過極限位置,應配置可靠的限位裝置。3、機械設備應設置可靠的制動裝置,以保證接近危險時有效的制動。4、機械設備的氣、液傳動機構,應設有控制超壓、防止泄露等裝置。5、機械設備在高速運轉中容易甩出部件,應設置防松脫裝置,并配置防護罩或防護網等安全裝置。6、機械設備應采取防25、噪聲措施,使用機械設備的噪聲低于國家規定的噪聲標準。7、機械設備容易發生危險的部位,必須設有安全標志、安全色和標志應保護顏色鮮明、清晰、持久。8、機械設備中發生高溫、極低溫、強輻射線等部位,應有防護措施。9、有電的機械設備場地應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以防止觸電,同時注意防靜電。10、在安裝機械設備的場地應設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裝置,如防護欄柵、安全操作臺等。11、制訂機械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堅持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制度。12、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佩帶防護用品,如防護眼鏡、女工防護帽等。(D)物體打擊事故的預防物體打擊事故主要是指物體從高處墜落砸傷人的事故,物體打擊事故的預防措施有:1、不準從高處向下拋投工具26、物料,高空作業應將手持工具和零星物料等放在工具袋內。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3、出入通道、建筑物的出入口都應搭設護頭棚。4、起重吊裝作業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被起吊的重物下面和起重機桅桿下面嚴禁站人。(E)觸電事故的預防據對觸電傷亡事故的分析,發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在工程外側邊緣與外電高壓線路的距離小于最小安全距離時,沒有增設屏障、遮欄、圍欄或保護網。造成施工機械設備或鋼管腳手架碰觸高壓電線;水泵、混凝土攪拌機等機械漏電;手持電動工具未行有效的接地接零,造成設備漏電;電線電纜破皮、老化造成漏電;移動式照明未使用安全電壓工照明電極接錯而發生觸電。慫闡譜鯪逕導嘯畫長涼。為了防止觸電傷亡事27、故的發生,建設部頒發了建筑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在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必須嚴格按照該規范執行,并做到:諺辭調擔鈧諂動禪瀉類。1、所有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工程,必須實行TN-S 系統及兩級保護。編制臨時用電的施工組織設計。并按規定做好用電管理、外電線路防護和配電線路、照明、配電箱及開關箱等的配備工作。嘰覲詿縲鐋囁偽純鉿錈。2、按照建筑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做好各類電動機械和手持電動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護,保證其安全使用。熒紿譏鉦鏌觶鷹緇機庫。(F)坍塌事故的預防據對近年來坍塌傷亡事故的分析,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開挖基坑、基槽時,未按土質情況設置安全邊坡或做好固壁28、支撐;在吊裝的樓板上堆放過多物料或支撐模板,使樓板超過允許荷載而斷裂;在拆除建筑物中。沒有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野蠻施工,造成了墻體、樓板倒塌。鶼漬螻偉閱劍鯫腎邏蘞。對于防止發生坍塌傷亡事故,國家已頒布了相應的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為了防止坍塌傷亡事故的不斷發生,必須嚴格遵守規定外,還應當做到:紂憂蔣氳頑薟驅藥憫騖。1、任何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基礎工程,在施工前都必須進行勘察,摸清地下情況,制定施工方案,按照土質的情況設置安全邊坡或者固壁支撐。對于土質疏松或較深的溝坑。必須按照特定的設計進行支護。對于基坑、井坑的邊坡和固壁支架應隨時檢查發現邊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撐有折斷、走動等危險征兆,應立即采取措施29、,消除隱患。對于挖出的泥土。要按照規定放置,不得隨意沿圍墻或臨時建筑堆放。穎芻莖蛺餑億頓裊賠瀧。2、施工必須嚴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機械、機具或其他物料在樓層或屋面堆放數量和重量,以避免產生過大的集中載荷,造成樓板或屋面斷裂坍塌。確因施工需要必須放置時,必須進行結構載荷驗算。采取有效支撐、加固措施,并經上級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能置放。濫驂膽閉驟羥闈詔寢賻。五、施工現場預防火災事故的措施施工現場應當建立消防安全責任制度,確定消防安全責任人,制定用火、用電、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消防安全通道,消防水源,配備足夠的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并在施工現場入口處設置明顯標志30、。銚銻縵嚌鰻鴻鋟謎諏涼。六、臺風、暴雨應急措施應急預案程序內容1、臺風、暴雨到來前通過各種媒體(電視、廣播、網絡、報紙)密切關注氣象預報及掌握臺風、暴雨動向。臨時工棚內的人員全部疏散轉移到牢固的建筑物內。對各種架體(外架、井架、平臺架、電梯)進行有效加固。切斷現場電源。拆除安全網,減少外架承受的風荷載。將吊籠工吊籃降至地面,增強電梯或井架穩定性。確保排水暢通。確保應急領導小組及應急救援小組人員的到位。確保應急救援物資、器材的齊全有效。確保通訊暢通(由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通訊中斷的情況除外)2、臺風、暴雨到來時密切注意臺風、暴雨過程中出各種情況。發現險情、發生事故,必須立即上報工程經理和公司,并組31、織搶救援。在組織搶險、救援時,必須確保參與搶險、救援人員自身安全,以防危情、事故進一步擴大或造成新的事故。相關人員接報后應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前往現場發現后查看了解情況。險情、事故發生后,根據情況拔打社會公共救援電話(110、120)進行救援。3、臺風、暴雨后按部頒標準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對施工現場進一次安全檢查,整改確保消除隱患后方可復工。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作業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是重大事故發生的因素。為保證施工中的人身安全、設備安全、財產安全和適宜的施工環境,對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的辨識、成因、評估和控制技術是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擠貼綬電麥結鈺贖嘵類。應32、急預案應立足于安全事故的救援,立足于工程工程自援自救,立足于工程所地在政府和當地社會資源的救助。七、應急知識培訓應急小組成員在工程安全教育時必須附帶接受緊急救援培訓。培訓內容:傷員急救常識、滅火器材使用常識、種類重大事故搶險常識等,務必使應急小組成員在發生重大事故時能較熟練地履行搶救職責。賠荊紳諮侖驟遼輩襪錈。八、通信聯絡工程部必須將110、119、120 及工程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工地搶隊指揮及保安員應熟知這些號碼。塤礙籟饈決穩賽釙冊庫。九、事故報告工地發生安全事故后,企業、工程部除立即組織搶救傷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保護事故現場,做好善后工作外,還應按下33、列規定報告有關部門。裊樣祕廬廂顫諺鍘羋藺。輕傷事故:應由工程部在24 小時內報告企業領導、生產辦公室和企業工會。重傷事故:企業應接到工程部報告后24 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工會組織。重傷三人以上或死亡一至二人事故:企業應在接到工程部報告后4小內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監督部門、工會組織和人民檢察機關,填報事故快報表,企業工程部負責人安全生產的領導接到工程部報告后 4 小時應到達現場。倉嫗盤紲囑瓏詁鍬齊驁。死亡三人以上的重大、特別重大事故:企業應立即報告當地市級人民政府,同時報告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工會組織、人民檢察機關和監督部門,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或委托人)應在接到工程部報告后 4 小時內到達現場。綻萬璉轆娛閬蟶鬮綰瀧。急性中毒、中暑事故:應同時報告當地衛生部門。易爆物品爆炸和火災事故:應同時報告當地公安部門。員工受傷后,輕傷的送工地現場醫務室醫治,重傷、中毒的送醫院救治。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的,企業應在8 小時內通知勞動行政部門處理。驍顧燁鶚巰瀆蕪領鱺賻。福建鑫泰建筑集團有限公司集美區僑英中心小學教案綜合樓C工程部2009年 3月 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