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廠員工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預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1175
2023-09-18
16頁
42.09KB
1、XX電子有限公司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預案公司名稱:XXXXXXX電子有限公司編制部門: 安全生產辦公室 頒布日期: 預案編號: 預案版本號:批準頁xx電子有限公司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于20XX年9月編制的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預案*(20XX-1版)通過公司內部評審,符合應急預案編制要求和公司實際情況,從20XX年 月 日起在本公司范圍內正式實施。 審核人:簽發人: 20XX年 月 日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目的為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事故,充分保護好勞動者健康及相關權益,使企業在生產過程、勞動過程及作業環境中能夠造成勞動者健康危害的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減少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所受到的2、職業病危害及損失,維護企業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特制定本應急預案。二、范圍本應急預案適用于公司現場所有作業單元的職業病因素的應急救援處理。三、職業病危害因素辨識基本情況職業病危害因素可概括為三類:1、在生產過程中有關的職業性危害因素:與生產過程有關的原材料,工業毒物、粉塵、噪音、振動、高溫、輻射、傳染性因素等。2、與勞動過程有關的職業性危害因素:領導制度與勞動組織不合理均可造成對勞動者健康的損害。3、與作業環境有關職業性危害因素,指不良氣象條件:廠房狹小、車間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以上三項屬生產過程中的職業性危害因素,其性質可分為:(1)化學因素:如工業毒物、生產性粉塵。(2)物理因素:如高3、溫、低溫、輻射、噪聲、振動。(3)生物因素:炭疽桿菌、霉菌、布氏桿菌、病菌、真菌等以及與勞動過程有關的勞動生理、勞動心理方面的因素,以及與環境有關的環境因素。四、條件構成所稱職業病,必須具備以下4個條件:1、患病主體必須是企業、事業單位經濟組織的勞動者。2、必須是在從事職業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3、必須是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職業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4、必須是國家公布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所列的職業病。 在上述四個要件中,缺少任何一個要件,都不屬于職業病。五、組織結構及職責1、公司成立應急救援總指揮部。總指揮:長島廣和(總經理)副總指揮:李民義(安全生產主要負責人)成 員:各部門4、安全員。2、職責:(1)分析判斷事故、事件危害程度,確定相應警報級別、應急救援級別;(2)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協調各應急組織進行應急救援行動;(3)批準成立現場搶救指揮部,批準現場搶救方案(或現場預案);(4)報告上級機關,與地方政府應急反應組織或機構進行聯系,通報事故、事件或災難情況;(5)評估事態發展程度,決定升高或降低警報級別、應急救援級別;(6)根據事態發展,決定請求外部援助;(7)監察應及早作人員的行動,保證現場搶救和現場外其他人員的安全;(8)決定救援人員、員工、家屬從事故區域撤離,決定請求地方政府組織周邊群眾從事故影響區域撤離;(9)協調物資、設備、醫療、通訊、后勤5、等方面以支持反應組織;(10)批準新聞發布;(11)宣布應急恢復、應急結束;(12)決定礦各類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監督各單位事故應急演練。3、指揮部下設搶救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全生產辦公室。辦公室主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人員)成員:安全生產辦公室所有成員應急電話:職責:(1)承接單位事故、事件或災情報告,請示總指揮啟動事故應急預案;負責通知總指揮部成員和各專業組成員到救護隊集合;(2)傳達指揮部下達的各項命令,通知搶險救災人員趕赴事故現場;(3)在事故搶救過程中,負責各專業組的碰頭會,協調各專業組、各成員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4)組織、協調對外求援等有關事宜,負責事故的上報;(5)落實6、上級有關指示和批示,對內通報事故搶救進展情況,并做好相關紀錄;(6)組織各類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監督各單位事故應急演練。六、應急救援事故級別(1)發生小范圍或者個人職業病復發的由安全生產辦公室負責指揮搶救。(2)發生重大職業病事故,由總指揮委托相關領導趕赴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批準現場救援預案,組織現場搶救。七、指揮部下設七個專業組1、搶救組組 長:(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人員)成員:總務部安全員 職責:(1)對事故現場情況進行偵察、評估,制定搶救方案;(2)組織一切力量嚴格按搶救方案實施現場搶救;(3)控制事故現場的緊急情況,協調、指揮現場各應急隊伍;(4)監督應急人員執行有效的應急操作,保證應7、急人員的安全;(5)協助事故后的現場清除和恢復工作。2、醫療后勤保障組組 長:(副總經理) 成員:財務部安全員、生產部安全員職責:(1)負責搶救物資的供應,保證搶救物資及時到位;(2)保證搶救資金及時到位。(3)負責現場傷員的緊急救治工作;(4)負責聯系外部醫院支援;(5)負責搶救人員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6)負責組織搶救撤離;(7)負責運送事故搶救人員和搶險物資;(8)負責事故現場治安保衛,維持現場秩序,必要時進行管制,確保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9)負責交通疏導、交通管制,確保運送搶救物資及人員的暢通;(10)協助對現場及周圍人員防護指導,協助組織人員安全疏散或轉移。3、接待組組 長:(安8、全生產主要負責人、工會主席)副組長:成員:工會所有成員職責:(1)負責接待上級領導、兄弟單位增援人員;(2)負責接待安置來訪職工家屬,負責做好傷亡職工的善后處理工作。4、事故調查組組 長:李民義(安全生產主要負責人)副組長:文永杰 譚嘉敏 成員:各部門安全員職責:(1)對事故進行現場勘察、調查、分析、處理;(2)總結編報事故調查報告、制定防范措施。八、事故應急救援程序1、接警(1)發生重大事故、事件或災情后,現場人員要立即向安全生產辦公室報告,安全生產辦公室接到報告后,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事故級別要立即向應急救援總指揮報告事故的基本情況。基本情況包括:事故發生的單位、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傷9、亡人數、傷亡程度、涉及范圍;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當前事故的搶救情況等,必要時附事故現場簡圖。(2)安全生產辦公室值班人員在接到事故單位報告后,要做好事故的詳細記錄,并立即向應急救援總指揮匯報。2、應急響應級別的確定應急救援總指揮接到匯報后,參照公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標準”,迅速作出判斷,確定警報和響應級別,下達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命令,并向集團公司有關領導匯報,請求支援。3、應急啟動(1)事故搶救辦公室接到總指揮命令后,立即通知總指揮部成員和各專業組人員到安全生產辦公室集中,通知有關搶救搶險隊伍立即趕赴事故現場。(2)事故搶救辦公室同時根據總指揮的指示,按國家有關規定10、立即將所發生事故基本情況報告給上級有關部門。(3)總指揮部全體成員接到通知后迅速趕到安全生產辦公室,聽取事故簡單情況介紹,接受總指揮命令,分頭開始行動。(4)應急啟動后,要求盡快做到應急救援人員到位,開通信息與通訊網絡,調配應急救援所需的應急資源,派出現場指揮協調人員和專家技術組趕赴事故現場。4、救援行動(1)指揮部有關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事故單位行政正職或知情人員要立即匯報詳細的事故情況。(2)迅速成立現場搶救指揮部,現場一切搶救事宜由現場搶救指揮部指揮。(3)搶救組根據現場情況協同現場搶救指揮部進行事故初始評估,劃分現場工作區(危險區、緩沖區、安全區),研究制定搶救方案和安全措施。(4)各11、專業組按照各自的職能和總指揮的命令及搶救方案進行現場搶救。(5)在執行應急救援優先原則的前提下,積極開展人員救助、工程搶險、境界與交通管制、醫療救護、人群疏散、環境保護、現場監測等工作。5、擴大應急(1)在事故搶救搶險過程中,若事態擴大,搶救力量不足,事故(事件)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搶救組和現場搶救指揮部要立即請求政府部門進行增援。(2)、必要時總指揮部可決定組織事故現場周圍人員進行緊急疏散或轉移,或請求地方政府組織周邊群眾進行緊急疏散或轉移。6、應急恢復(1)搶救救援行動完成后,進入臨時應急恢復階段,現場指揮部要組織現場清理、人員清點和撤離。(2)搶救結束后,搶救組要制定恢復生產、生活計劃。712、應急結束應急結束后,總指揮部宣傳應急響應結束,應急人員撤回原單位,搶救辦公室進行應積極總結評審。九、應急保障要求1、預案執行保障(1)由安全生產辦公室牽頭,在危害辨識、風險評價的基礎上,對辨識出的、難以控制的重大危害源,制定事故應急預案。(2)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及單位、各部門都必須認真貫徹學習事故應急預案,每年必須組織一次應急演練,演練可采用全面演練的方法,也可采用桌面演練或功能演練的方法,但必須保證演練質量,讓所有員工知道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3)所有作業場所和必要地點都必須裝有通往安全生產辦公室的電話,并且要保證通暢無阻。任何人只要發現危害的異常情況(事故、事件或災情),都13、有責任有義務立即向安全生產辦公室報告。(4)安全生產辦公室值班人員在接到事故報告后,要立即向安全生產辦公室負責人、總指揮報告。總指揮在接到報告后,迅速進行分析判斷,如事故較大立即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5)啟動事故預案后,總指揮要立即召集有關人員,迅速組成現場搶救指揮部,對事故情況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制定搶救方案和安全措施。2、通信保障(1)安全生產辦公室要制定應急通信支持保障措施,保證在各種應急情況下都能夠通信通暢,信息傳遞及時。(2)總指揮部成員要配備完好的通訊工具,并始終保持在工作狀態,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趕赴指定地點。(3)搶救辦公室要公布應急匯報電話并根據職務及任職人員的變動情況及時14、更新聯系方式,同時將聯系方式發放到各部門。3、物資裝備保障(1)總務部要制定應急物資裝備保障預案,保證在各種事故應急搶險中有充足的材料和設備(包括通訊裝備、運輸工具、照明裝置、防護裝備及各種專用設備等)。(2)所有搶險物資、設備要按規定配齊配足,加強日常檢查和管理,按規定進行更新,不行隨意挪用。(3)總務部在接到救援電話后,要迅速召集本單位有關人員,按總指揮部要求將所需的物資、設備等到,按指定時間送到指定地點。4、人力資源保障(1)應急分隊要加強應急訓練和演習,保證在應急情況下能夠及時趕到事故現場,組織搶救,出色地完成總指揮部交給的搶救任務。(2)廠醫要制定應急醫療保障預案,保證在各種情況下能15、及時有效地救治各種受傷人員。(3)保安隊要制定治安管制和交通管制措施,對進入事故現場的人員和車輛實行管制(必要時搶救人員佩帶統一明顯標志,搶救車輛張貼特殊證照),維持治安秩序。(4)安全生產辦公室要對安全事故搶救過程進行監督,把好安全關。(5)各單位、各部門必須無條件地服從總指揮部的命令,所有參加搶救的人員必須積極主動,服從指揮、遵守紀律,不得推諉扯皮,對搶救中出現失誤的部門或不服從指揮、推諉扯皮、臨陣脫逃的人員要堅決給與嚴肅處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6)各單位、各部門負責人如有變動,由接替人履行職責。5、應急經費保障(1)總務部要做好應急求救專項費用計劃16、,財務部要建立專項應急科目,保證應急管理運行和應急中各項活動開支。(2)財務部、總務部必須保證在發生安全事故時有足夠的應急救援資金,配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和裝備。十、應急預案管理(1)安全生產辦公室負責各種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的管理,各單位負責本單位應急預案的管理。安全生產辦公室每兩年組織修訂一次應急救援預案,必要時及時修訂。(2)安全生產辦公室負責組織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的宣傳、貫徹、學習。(3)發生重特大事故、事件或災情時。綜合預案與該事故的專項預案一并執行搶救辦公室及各專業組負責人做好相關應急紀錄。(4)事故應急行動或演練結束后,安全生產辦公室要在安全生產主要負責人的領導下對應急救援進行評審,并提出應急救援預案的修改意見數,組織修訂。(5)救護隊負責監督檢查各科室、各單位貫徹執行應急預案情況,并將預案監督檢查情況納入安全考核中。本預案從下發之日起執行,本預案解釋權歸職業病防治應急救援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