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預案】【壓力容器】壓力容器事故應急預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58744
2023-09-27
8頁
23.50KB
1、壓力容器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 總則為保證企業在發生壓力容器事故時,事故現場救援工作能夠有序進行,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傷害程度,保障職工安全,根據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TSG R0004-20XX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7號等國家法規條例和公司生產安全制度有關規定,結合公司裝置生產實際,特制訂本應急預案。2. 應急工作原則遵循“安全第一,生產第二;安全第一,永遠第一”的方針,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居安思危;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全員參與,力求實效的原則。3. 組織機構及職責3.1組織機構總指揮:副總指揮:成員:3.2職責分工3.2.1總指揮職責:發生2、重大事故時,發布或解除應急救援指令;組織指揮應急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等。3.2.2副總指揮職責: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3.3.3現場指揮組:由安環部部長任組長,生產技術部、設備維修部、壓力容器所在單位配合。接到壓力容器事故報告后,請示總指揮啟動應急救援方案,及時通知指揮部成員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協調各成員的現場救援工作,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事故處置工作;負責滅火、警戒、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負責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及對外聯系;負責搶險救援設備的調轉;負責現場醫療救助指揮及中毒、受傷3、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負責與有關小組人員緊急聯絡,在最短時間內,傳達總指揮、副總指揮的搶險救援指令,做好與“110、119、120”等單位的聯系。3.2.4技術保障組:由壓力容器所在單位負責人任組長,生產技術部、設備維修部配合。協助總指揮負責搶險救援;負責搶險救援方案制定;負責指導方案實施。3.2.5人力機械物質保障組:由設備動力部部長任組長,行政后勤部配合。負責救援物資的供應與運輸工作;負責搶險救援所需的人力、物資落實;保證人力、機械、物資優化配置。3.2.6事故調查組:由安環部部長任組長,生產技術部、設備維修部配合。負責事故原因的剖析,救援過程的回顧,總結材料上報總指揮、副總指揮。34、.2.7善后處理組:由安環部部長任組長。負責搶險結束后現場和人員傷亡的善后處理工作。3.2.8應急通訊:總指揮:副總指揮:公司: 火警:119 急診:1204.預防與預警4.1預防措施:對壓力容器的監控方式有:壓力容器上裝設有安全附件,壓力表、溫度計、液位計等,通過DCS遠傳及現場指示判斷事故前兆。巡檢人員定期對該設備進行巡查。為了更好的防止事故發生,特采取如下防范措施:4.1.1根據設備特點和系統的實際情況,制定每臺壓力容器的操作規程。操作規程中明確異常工況的緊急處理方法,確保在任何工況壓力容器不超壓、超溫運行。4.1.2各種壓力容器安全閥、防爆膜等安全附件應定期進行校驗和定期試驗。4.1.5、3運行中的壓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如安全閥、排污閥、監視表計、連鎖、自動裝置等)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設有自動調整和保護裝置的壓力容器,其保護裝置的退出應經生產總經理批準,保護裝置退出后,實行遠控操作并加強監視且應限期恢復。4.1.4壓力容器內部有壓力時,嚴禁進行任何修理或緊固工作。4.1.5壓力容器使用的壓力表,應列為計量強制檢驗表計,按規定周期進行強檢。4.1.6結合壓力容器定期檢驗或檢修,每兩個檢驗周期至少進行一次耐壓試驗。4.1.7給水系統上應配備不少于兩只全啟式安全門,并完善除氧器的自動調節和報警裝置。4.1.8壓力容器安全閥的總排放能力,應能滿足其在最大進汽工況下不超壓。4.1.9在役6、壓力容器應結合設備、系統檢修,按照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規定,實行定期檢驗制度。4.1.10禁止在壓力容器上隨意開孔和焊接其他構件。若必須在壓力容器筒壁上開孔或修理,應先核算其結構強度,并參照制造廠工藝制定技術工藝措施,經壓力容器設計師審定、生產總經理批準后,嚴格按工藝措施實施。4.1.11停用超過2年以上的壓力容器重新啟用使要進行再檢驗,耐壓試驗確認合格才能啟用。4.1.12在訂購壓力容器前,應對設計單位和制造廠商的資格進行審核,其供貨產品必須附有“壓力容器產品質量證明書”和制造廠所在地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機構簽發的“檢驗證書”。要加強對所購容器的質量驗收,特別應參加容器試驗等重要項目的驗收7、見證。4.1.13對在役壓力容器檢驗中,安全狀況等級評定達不到監督使用標準(三級)的,要在最近一次檢驗中治理升級。檢驗后定為五級的容器應按報廢處理。4.1.14壓力容器投入使用必須按照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規則辦理注冊登記手續,申領使用證。不按規定檢驗、申報注冊的壓力容器,嚴禁投入使用。若設計資料不全、材質不明及經檢驗安全性能不良者,應安排計劃更換。4.2預警行動發生壓力容器事故時,應立即由事故單位向公司調度室匯報,由調度室啟動應急預案。公司24小時電話: 5應急處置5.1發生壓力容器、高壓管道泄漏時且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的情況下,由事故單位當班領導組織人員將故障點與系統隔斷,通知本單位檢修人員進行8、搶修,同時向公司總調度室匯報。5.2當接到事故單位壓力容器、高壓管道爆炸的匯報時,由公司調度室向應急指揮部匯報,并通知總指揮、副總指揮、安環部、生產技術部、設備動力部、行政后勤部等相關單位立即到現場,由總指揮統一指揮、分工進行救援。5.3由事故單位負責人組織人員將設備停運,并可靠的將故障點與系統隔斷,恢復現場照明,打開所有安全通道,清點現場人員。5.4現場指揮小組組織人員對廠區內著火點進行滅火,同時對現場人員進行搜救。5.5針對不同類型的傷亡事故,應采取不同的應急措施。5.5.1燙傷急救措施:及時讓傷者脫離高溫區域,就近尋找水源向傷者燙傷部位澆水降溫,聯系120急救中心及時將傷者送專業醫療部門9、救治。5.5.2打擊傷害急救措施:創傷急救的原則是先搶救、后固定、再搬運。搶救前應先判斷傷者受傷程度,如有無出血、骨折和休克然后進行創傷急救。并及時聯系120急救中心及時將傷者送專業醫療部門救治。5.5.3現場受傷人員出現窒息、心臟停止現象應立即就地采用人工呼吸、心肺復蘇法進行搶救。6.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應急物資照明設備、滅火器材、防毒面具、隔熱服、定點存放,并由各生產單位專門保管,定期更換、檢查,保證應急情況發生后應急物資能夠迅速到位。7信息報告程序7.1信息報告與通知壓力容器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立即及時、主動地報告公司調度,公司調度立即通過網絡、電話(移動電話)等方式在10分鐘內向10、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總指揮報告。同時要對報告內容做詳細登記備案,不得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應急救援程序關閉,經應急救援領導總指揮批準,該預警可取消。7.2信息報告與通知公司24小時電話:7.3信息上報公司應急指揮中心接到事故傷亡報告后,應通過網絡、電話(移動電話)等方式1 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及當地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報告。報告中應將事故發生時間、事故地點、傷亡人數、事故類別、事故原因等盡可能詳細地予以說明。公司應急救援領導組負責向有關主管部門傳遞當前事件發展態勢信息,便于其他部門采取適當措施并協助應急響應。8.后期處置8.1 現場恢復壓力容器事件處置結束后,公司應急指揮中心應立11、即組織工作,保障生產的正常秩序。8.2 保險理賠突發事件處置結束后,公司要聯系當地政府保險機構開展傷亡人員及家屬保險賠付等善后處理工作。8.3 事故調查必要時,應急指揮中心將組織由壓力容器專家和有關人員組成的壓力容器事件調查小組,對處置工作進行全面客觀的調查,查明原因,落實責任,制定防范措施,并將調查報告上報至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8.4 總結評估8.4.1壓力容器事件處置結束后,應急指揮中會中心組織開展壓力容器事故損害核定工作,對事故情況、人員補償、緊急救助等方面做出評估,制定補償標準和事后恢復計劃,并盡快付諸實施。8.4.2應急指揮部及辦公室應當對應急處置工作及時進行總結,舉一反三,認真吸取教訓,對責任事故,必須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環節,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防止同類事件重復發生。9 培訓與演練9.1 培訓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有計劃地對本企業相關人員進行應急知識、技能以及應急預案相關措施的培訓,把應急預案的主要內容、應急處置程序等,告知公司每一位員工,提高員工應對突發事件的意識和能力,確保在緊急情況發生后,預案能夠及時啟動并正常運行,有條不紊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9.2 演練每年組織一次壓力容器事件的應急演練,演練時要針對事故性質組織搶險救援演練,并對演練結果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