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有限空間作業方案(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60006
2023-09-27
3頁
18KB
1、有限空間作業工作方案一、概況本方案針對本公司有限空間場所的檢查、維修等作業方案及相應的措施。二、有限空間作業程序1、作業申請本公司內有限空間作業均必須按要求辦理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具體的辦理程序如下:向安全部門申請有限空間作業申請安全部門根據作業情況確認安全措施安全部門檢驗防護措施及應急措施是否合格辦領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2、作業方案作業班組辦理好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后方可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在進行有限空間作業時還應遵循以下程序:作業部門對監護人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檢驗安全措施和應急措施符合要求作業人員作業。三、有限空間作業準備工作1、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辦理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有限空間作業許2、可證需包括空間作業場所的名稱、作業單位、作業的負責人及作業人員、監護人、簽發的日期及作業時限、作業內容、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可能造成的危害、進入有限空間作業防護和應急措施。2、有限空間作業的出入口內外不得有障礙物,檢查防護是否安全,應確保出入口暢通無阻,以便人員出入和搶救疏散。3、作業環境內應配備一定數量符合規定的應急救護器具和滅火器。4、每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時,監督人應檢查管溝防護措施是否正常 四、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要求1、作業單位主要負責人應加強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職責:建立、健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作業者、監護者職責;組織制定專項作業方案、安全作3、業操作規程、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安全技術措施等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督促、檢查本單位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落實有限空間作業的各項安全要求;提供應急救援保障,做好應急救援工作;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2、凡進入有限空間進行作業、檢修、清理作業的,作業單位應實施作業審批。未經作業負責人審批,任何人不得進入有限空間作業。3、生產經營單位應在有限空間進入點附近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標識,并告知作業者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經許可人員進入作業現場。4、有限空間作業現場應明確作業負責人、監護人員和作業人員,不得在沒有監護人的情況下作業。更多免費課件,關注公眾號:生產安全管理網。作業負責人職4、責:應了解整個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防護設施、作業人員符合要求后,授權批準作業;及時掌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當有限空間作業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時,終止作業。作業者職責:應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應與監護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監護者職責:應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全過程掌握作業者作業期間情況,保證在有限空間外持續監護,能夠與作業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在緊急情況時向作業者發出撤離警告,必要時立即呼叫應急救援服務,并在有限空間外實施5、緊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進入。5、生產經營單位委托承包單位進行有限空間作業時,應嚴格承包管理,規范承包行為,不得將工程發包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單位和個人。生產經營單位將有限空間作業發包時,應當與承包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約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存在多個承包單位時,生產經營單位應對承包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統一協調、管理。承包單位應嚴格遵守安全協議,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6、生產經營單位在有限空間實施臨時作業時,應嚴格遵照本規范要求。如缺乏必備的檢測、防護條件,不得自行組織作業作業,應與有關部門聯系求助配合或采用委托形式進行。7、生產經6、營單位應對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員、作業者和監護者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有限空間存在的危險特性和安全作業的要求;進入有限空間的程序;檢測儀器、個人防護用品等設備的正確使用;事故應急救援措施與應急救援預案等。培訓應有記錄。培訓結束后,應記載培訓的內容、日期等有關情況。生產經營單位沒有條件開展培訓的,應委托具有資質的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工作。8、生產經營單位應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救援預案,明確救援人員及職責,落實救援設備器材,掌握事故處置程序,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預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演練,并不斷進行修改完善。有限空間發生事故時,監護者應及時報警,救援人員應做好自身防護,配備必要的呼吸器7、具、救援器材,嚴禁盲目施救,導致事故擴大。9、有限空間發生事故后,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向所在區縣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相關行業監管部門報告。五、有限空間安全作業技術要求1、危害評估實施有限空間作業前,作業單位應根據現場情況對作業環境危害狀況進行評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確保整個作業期間處于安全受控狀態。2、防護設備作業部門應該對其要進入作業的有限空間進行防護,出入口兩側禁止堆放物品3、應急救援裝備作業部門應配備應急通訊報警器材、安全繩、救生索、安全梯等。六、應急預案 1、作業安全(1)進入作業場所前,要詳細了解現場情況,對作業現場進行危害識別和評估,并有針對性地做好檢測與防護器材;(2)有限空間作業必須配備監護人員和救援人員;(3)強化安全意識,嚴格安全管理、落實作業審批制度。2、缺氧窒息急救(1)迅速撤離現場,將窒息者移到有新鮮空氣的通風處。(2)視情況對窒息者輸氧,或進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時嚴重者速交醫生處理。(打120電話)。(3)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適時,迅速撤離現場,呼吸新鮮空氣,同時檢查呼吸器問題及時更換合格呼吸器。 3、報警程序事故發生情況救護電話119、120。電話內容:報告事故地點、事故類型、事故大小、發生時間、明示行車路線,并派專人到村口或路口迎接救援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