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消毒隔離知識教育培訓課件(31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6388
2023-10-24
31頁
1.08MB
1、消防安全消毒隔離知識培訓,消防基礎知識,一、火災的定義 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形成的。,消防基礎知識,初起階段:僅限起火部位燃燒,燃燒面積小,煙氣流動速度緩慢,周圍物品開始受熱,是滅火最佳時機。發展階段:開始分解出可燃氣體,火焰由局部向周圍蔓延,燃燒面積擴大,燃燒速度加快,需要投入較多力量才能將火撲滅。猛烈階段:大量輻射熱出現,燃燒強度最大,溫度上升至最高點,撲救較為困難。,消防基礎知識,二、火災類型A類火災:指可燃固體發生的火災。如:木材、紙張、棉花、橡膠等。B類火災:指可燃、易燃液體燃燒發生的火災。如:汽油、酒精、乙醚等。C類火災:指可燃氣體發生的火災。如:石油液化氣、天然氣等。D2、類火災: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鋰、鎂粉等。常見的為A/B/C三類火災,消防基礎知識,三、滅火基本方法1、冷卻法:指降低可燃物溫度致使燃燒終止。2、窒息法:降低或隔斷空氣中的氧氣,使燃燒不能夠再進行。3、隔離法:把可燃物與著火源或氧氣隔離,使燃燒終止。4、抑制法:指隔斷自由基或降低自由基的濃度,中斷鏈反應,使燃燒終止。,消防知識,四、滅火器及使用方法種類:1、水型滅火器;2、泡沫型滅火器;3、干粉型滅火器;4、鹵代烷型滅火器(1211、1301)*;5、二氧化碳型滅火器。,消防基礎知識,手提式滅火器(如右圖)推車式滅火器(如右圖),消防基礎知識,(一)、撲救A類火災:選用水型、泡沫、鹵代烷和磷3、酸銨鹽干粉滅火器;(二)、撲救B類火災:選用干粉、泡沫、鹵代烷和二氧化碳滅火器;(三)、撲救C類火災:選用干粉、鹵代烷和二氧化碳滅火器;(四)、撲救帶電設備火災:選用鹵代烷、二氧化碳和干粉滅火器;(五)、撲救D類火災:選用專用滅火器或用干粉、鑄鐵末、沙代替。,消防基礎知識,手提滅火器滅火方法:當發生火災時,迅速取下或提起滅火器,奔至燃燒點約5米左右,放下滅火器,拔出 銷,一手握住滅火器可啟壓把,另一手握住滅火器噴射軟管前端,對準火焰根部,用力壓下可啟壓把,由近而遠、左右掃射,直至把火撲滅。,消防基礎知識,使用方法:,消防基礎知識,消防基礎知識,3.上下緊握手柄把,同時手握住皮管,朝向火焰根部,4、左右移動噴射。,消防基礎知識,注意事項:(一)、使用滅火器時應保持直立,以確保滅火劑完全噴出。(二)、撲救帶電設備火災時,要防止觸電。(三)、滅火時應站在上風方向。(四)、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應防止凍傷。(五)、滅火時,在火災場所停留時間要短,防止中毒。,醫院消防重點,病房防火要點1.禁止吸煙。2.病房通道內不得堆放雜物,應保持通道暢通。3.給住院病人輸氧時應注意氧氣瓶的防火,輸氧時,不得點燃衛生香和使用其他明火。4.病房取暖應盡量用水暖嚴禁私自使用電爐、電暖氣5.在病區為方便病人和家屬加熱食品設置的爐灶,應有專門的地方病房內,禁止病人和家屬攜帶煤油爐、電爐等加熱食品。6.病房內的電氣設備不得5、擅自挪動,禁止擅自使用任何電氣設備。7、每周檢查科室門、窗是否牢固;檢查電源線路是否完好無損;檢查有無違規用電行為(輔班)。,消毒隔離知識,血液科 袁玉華,使用化學消毒劑必須了解消毒劑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響滅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同時注意配制的有效濃度。1、冷卻法:指降低可燃物溫度致使燃燒終止。在病區為方便病人和家屬加熱食品設置的爐灶,應有專門的地方病房內,禁止病人和家屬攜帶煤油爐、電爐等加熱食品。(四)、撲救帶電設備火災:選用鹵代烷、二氧化碳和干粉滅火器;1、高效:戊二醛,福爾馬林,環氧乙烷,過氧乙酸。接觸皮膚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須消毒。使用化學消毒劑必須了解消毒劑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6、影響滅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同時注意配制的有效濃度。5、二氧化碳型滅火器。發展階段:開始分解出可燃氣體,火焰由局部向周圍蔓延,燃燒面積擴大,燃燒速度加快,需要投入較多力量才能將火撲滅。根據醫院管理規范要求:(一)、撲救A類火災:選用水型、泡沫、鹵代烷和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上下緊握手柄把,同時手握住皮管,朝向火焰根部,左右移動噴射。5、二氧化碳型滅火器。使用范圍:適用于皮膚、物體表面及醫療器械的消毒。4、乙醇:對肝炎病毒及芽孢無效。(五)、撲救D類火災:選用專用滅火器或用干粉、鑄鐵末、沙代替。如病房,病人洗手間,病區外走廊。,感染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必須切實做到:控制感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7、護易感宿主,目 錄,1、消毒的基本知識2、隔離的基本知識,消毒,是指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的處理。重要性:是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消毒的方法分類:,物理消毒滅菌法:熱力消毒滅菌法,光照消毒法,電離輻射滅菌法,微波消毒滅菌法,機械除菌。化學消毒滅菌法:浸泡法,擦拭法,熏蒸法,噴霧法。,當發生火災時,迅速取下或提起滅火器,奔至燃燒點約5米左右,放下滅火器,拔出 銷,一手握住滅火器可啟壓把,另一手握住滅火器噴射軟管前端,對準火焰根部,用力壓下可啟壓把,由近而遠、左右掃射,直至把火撲滅。檢查有無違規用電行為(輔班)。(五)、滅火時,在火災場所停留時間要短,8、防止中毒。手提滅火器滅火方法:4、乙醇:對肝炎病毒及芽孢無效。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使用化學消毒劑必須了解消毒劑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響滅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同時注意配制的有效濃度。消毒的方法分類:4、抑制法:指隔斷自由基或降低自由基的濃度,中斷鏈反應,使燃燒終止。C類火災:指可燃氣體發生的火災。消毒發展階段:開始分解出可燃氣體,火焰由局部向周圍蔓延,燃燒面積擴大,燃燒速度加快,需要投入較多力量才能將火撲滅。其中感染病人用過的醫療器械和物品,應先消毒,徹底清洗干凈,再消毒或滅菌。,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根據消毒的效力:1、高效:戊二醛,福爾馬林,環氧乙烷,過氧乙酸。2、高、中效:含氯消毒劑。9、3、中效:乙醇,碘酊,碘伏。4、低效:氯已定(洗必泰)。,高效,1、戊二醛:能殺滅細菌、真菌、芽孢和病毒。適用范圍:適用于不耐熱的醫療器械和精密儀器的消毒與滅菌。注意事項:對皮膚黏膜有刺激性,對眼睛的刺激性較重,注意防護。2、環氧乙烷:能殺滅細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體和芽孢。適用范圍:(不損害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強)適用于電子儀器,醫療器械,金屬,書,一次性診療用品等。注意事項:易燃易爆具有一定的毒性。,高、中效:,3、含氯消毒劑:能殺滅各種致病菌、病毒和芽孢。使用范圍:適用于餐具,環境,水,疫源地等 的消毒,可用于乙肝病毒、結核桿菌、細菌芽孢污染的物品。注意事項:性質不穩當,有腐蝕漂白作用。10、,中效:,4、乙醇:對肝炎病毒及芽孢無效。使用范圍:適用于皮膚、物體表面及醫療器械的消毒。注意事項:易燃、易揮發,有刺激性,不宜用于黏膜和創傷皮膚。5、碘伏:能殺滅細菌 病毒等。適用范圍:根據不同濃度分別可用于手術部位、注射部位消毒,創傷皮膚、黏膜消毒。注意事項:穩定性差,對二價金屬有腐蝕作用。,根據醫院管理規范要求:,1、醫務人員必須遵守消毒滅菌原則,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器械必須滅菌;接觸皮膚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須消毒。2、用過的醫療器械和物品,應先去污染,徹底清洗干凈,再消毒滅菌;其中感染病人用過的醫療器械和物品,應先消毒,徹底清洗干凈,再消毒或滅菌。所有醫療器械在檢修前應先經消毒或11、滅菌處理。,3、根據物品的性能選用物理和化學方法進行消毒滅菌。耐熱、耐濕物品滅菌首選物理滅菌法;手術器具及物品、各種穿刺針、注射器等首選壓力蒸汽滅菌法。油、粉末、膏等首選干熱滅菌。不耐熱物品如各種導管、精密儀器等可選用化學滅菌法。(消毒首選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的方選化學方法)。,4、化學滅菌或消毒,可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選擇滅菌、高、中、低效消毒劑。使用化學消毒劑必須了解消毒劑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響滅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同時注意配制的有效濃度。5、連續使用的氧氣濕化瓶、霧化器、呼吸機管道、早產兒溫箱的濕化器等器材,必須每日消毒,用畢終末消毒,干燥保存。,隔離 是指將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妥善12、的安排在指定的隔離單位,暫時與人群隔離,積極進行治療、護理,并對具有傳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具等進行必要的消毒處理,防止病原體向外擴散的醫療措施。重要性:是控制傳染病流行和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隔離的基礎知識隔離的分類,傳染病隔離:是指將處于傳染病期的傳染病人、可疑病人安置在指定的地點,暫時避免與周圍人群接觸,便于治療和護理。通過隔離,可以最大限度地縮小污染范圍,減少傳染病傳播的機會。保護性隔離:是指將免疫功能低下的易感者置于基本無菌的環境中,使其免受感染。,隔離區域的劃分(1)清潔區:指未被病原菌生物污染的區域。如治療室、配餐室、更衣室、值班室、庫房等場所及病區以外的地區,如食堂,藥房,營養室等。(2)半污染區: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域。如醫護辦公室,病區內走廊,檢驗室等。(3)污染區:指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域。如病房,病人洗手間,病區外走廊。,隔離區域的清潔消毒1、清潔區:對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必須先消毒處理。2、半污染區:應經常消毒保持清潔。3、污染區:此區域要做好隨時及終末消毒工作。,感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