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培訓課件(30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85298
2023-11-08
30頁
1.36MB
1、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培訓,目的,事故預防:通過危險辨識,事故后果分析,采用技術和管理手段,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或使可能發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蔓延。應急處理:萬一發生事故或故障有應急處理的程序和方法,能快速反應,處理故障或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搶險救援:采用預定現場搶險和搶救的方式,控制或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國家法律、法規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第五項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下列職責: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第三十三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并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2、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第六十八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的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制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第五十條規定: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負責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的部門備案。,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工作原則:(2)統一3、領導,分級負責。在國務院統一領導和國務院安委會組織協調下,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企業要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責任主體的職責,建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5)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事故災難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國家法律、法規要求,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消防法規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4、預案,定期組織消防演練”。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31條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制定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第八條:生產經營單位風險種類多、可能發生多種事故類型的,應當組織編制本單位的綜合應急預案。綜合應急預案應當包括本單位的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預案體系及響應程序、事故預防及應急保障、應急培訓及預案演練等主要內容。第九條:對于某一種類的風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和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制定相應的專項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預防措施、應急處置程序和應急保障等內容。第十條:對于危5、險性較大的重點崗位,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重點工作崗位的現場處置方案。現場處置方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處置程序、應急處置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內容。,以人文本,安全第一,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快速響應,果斷處置,預防為主,常備不懈,應急工作原則,把保障員工人身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預防和減少事故,在公司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公司各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快速、及時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開展培訓教育,組織應急演練,做到常備不懈,應急組織體系圖,事故報告流程圖,事故6、發生,發現者,現場應急處置,主管、負責人,保安室/安環科/值班領導,常務副總,啟動應急預案,外部救援,公司24小時應急電話:85583797安環科:85310310當天值班人員聯系方式見值班牌火警:85561119急救:85529120公安:85661110,公司根據生產安全事故不同程度,可能產生危害程度的不同級別,設定應急救援響應分為4級,并確定他們的響應程序。,應急響應程序,一級響應程序 發生特別重大事故時,應啟動I級應急響應,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應立即啟動公司級應急預案,并根據事故的實際類型啟動專項應急預案,實施應急救援,同時通知被影響單位做好應急救援工作,警戒隔離受影響的公共區域,疏散受7、影響的公共區域的人員、搶救被困和受傷人員,并立即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聯系公安、消防,醫療等單位,請求政府和社會公共應急救援力量的支援。,應急響應程序,二級響應程序 重大事故發生時,應啟動級應急響應,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應立即啟動公司級應急預案,并根據事故的實際類型啟動專項應急預案,實施應急救援,同時通知周邊可能受影響單位做好應急救援準備工作,警戒隔離可能受影響的公共區域,疏散可能受影響的公共區域的人員,并立即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必要時,聯系公安、消防、醫療等單位,請求政府和社會公共應急救援力量的支援。,應急響應程序,三級響應程序 較大事故發生時,應啟動級應急響應,公司應急8、救援指揮部應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實施應急救援,搶救被困和受傷人員,并立即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必要時,聯系醫療單位,救治受傷人員。,應急響應程序,四級響應程序 一般事故發生時應啟動級應急響應,事故發現人員應立即報告班組長和車間主任,現場人員應立即啟動現場處置方案,開展現場自救。現場救援力量不足的,事故發現人員應立即報告安環科,安環科應立即組織搶險救援人員奔赴事故地點進行搶險處理,將事故消滅在初起階段。,事故類型:甲類罐區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有:卸料過程泄漏、罐體泄漏、液位計破裂泄漏、罐區管道泄漏、尾氣管滿出泄漏。事故前可有出現的征兆:泄漏部位有明顯的液體流淌或噴射;近距離可聞到刺鼻氣味;9、高液位自動停泵裝置故障,高液位聲光報警啟動。,甲類罐區泄露現場處置方案,物料泄漏處置1、卸料工立即向倉庫主任匯報;2、立即查明泄漏的危險化學品品種;3、倉庫主管根據實際泄漏情況啟動應急處置方案,并根據現場泄漏情況決定是否向應急指揮部求援;4、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隔離事故區域,嚴格限制;5、切斷一切火源,準備好滅火器材,一旦起火立即撲救;6、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露源,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甲類罐區泄露現場處置方案,7、如果是卸料時發生泄漏的,立即停止卸料,關閉閥門,引導危險化學品運輸車駛離罐區到達安全區域;8、關閉雨水閥門,防止泄漏物進入雨水溝;9、10、小量泄漏:可用沙土或其他惰性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經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10、大量泄漏,立即向應急指揮部求援,啟動應急救援預案;11、泄露處理(在圍堰內用泡沫覆蓋;用防爆泵轉移泄漏物等);12、清洗污染區域,廢水轉移至環保站處置。,甲類罐區泄露現場處置方案,事故類型:可能因罐體銹蝕、管道穿孔等原因發生泄漏、環境污染、中毒傷害等事故。事故前可有出現的征兆:現場有白色煙霧和有刺激性氣體產生。,三氯氧磷罐區泄露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事故應急處置程序1、操作工發現三氯氧磷泄漏及事故征兆,立即向倉庫主管匯報;2、倉庫主管立即啟動三氯氧磷泄漏應急預案,根據事故情況,采取應對措施;3、倉庫主管向應急指揮部匯報,11、應急指揮部根據實際情況啟動事急救援預案。現場應急處置措施1、各應急小組立即停止車間生產,趕赴事故現場;各應急人員佩戴用水浸濕的口罩;2、危險源控制組根據情況進行堵漏、倒罐,開啟廢水應急池收集泄漏三氯氧磷,用堿液(或石灰)中和泄漏硫酸;,三氯氧磷罐區泄露現場應急處置方案,3、滅火救援組停止生產,并使用水槍噴淋揮發酸霧,開啟應急池收集洗消廢水;4、傷員救護組取用醫療物資對傷員進行搶救,眼部受傷采用清水沖洗,傷員轉移至上風向進行有氧呼吸;5、警戒疏散組劃定警戒區域,疏散無關人員;6、應急監測組聯絡當地環保部門,進行大氣中酸霧、應急池中pH值監測;7、物資供應組提供各種應急設施與物資,并協助其他小組進12、行應急。,三氯氧磷罐區泄露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事故類型:可能因鐵桶腐蝕、運輸過程碰撞或掉落等原因發生泄漏、環境污染等事故。事故前可有出現的征兆:罐裝鐵桶出現腐蝕或破損現象。,危險固廢泄露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事故應急處置程序1、操作工發現危險固廢泄漏及事故征兆,立即向車間主任匯報;2、車間主任立即啟動危險固廢泄漏應急預案,根據事故情況,采取應對措施;3、車間主任向應急指揮部匯報,應急指揮部根據實際情況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現場應急處置措施1、發現人員立即聯系環保車間主任,并穿戴好防護用品進行初步應急處置;2、環保車間主任組織人員佩戴好防護用品,對泄漏源進行控制并泄漏區塊進行有效控制(用沙土進行圍堵防13、止泄漏面積擴大)。,危險固廢泄露現場應急處置方案,3、對泄漏的危險固廢進行回收,進行裝桶或裝袋,收集完畢后對地面用拖把進行拖洗,并將收集的泄漏物當危險固廢進行入庫;4、有泄漏物進入雨水溝時,需要對雨水溝進行清理;5、皮膚接觸:脫去并隔離被污染的衣服和鞋,盡快用軟紙或棉花等擦去,然后用水徹底沖洗。對少量皮膚接觸,避免將物質播散面積擴大。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危險固廢泄露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事故類型:火災、爆炸 人員中毒 人員灼傷 人員觸電 高處墜落 機械傷害,其他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應急處置程序發生事故后同崗位、同樓層人員首先進行應急處置,處置的同時可以大聲呼喊或撥打班長、車間主任電話。其他現場人員按規定啟動車間應急預案。及時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險源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務,只有及時控制住危險源,防止事故的繼續擴展,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救援。搶救受害人員是應急救援的重要任務,在應急救援行動中,及時、有序、有效的實施現場急救與安全輸送傷員是降低傷亡率、減少事故損失的關鍵。根據事故的大小由車間總指揮或副總指揮決定各項應急措施啟動。事故進一步擴大時,立即向公司應急指揮部報告。,其他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