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南校擴建新區大門設計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86169
2023-11-10
9頁
7.64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學院南校擴建校區規劃與建筑設計方案(CAD+文本)全套資料
1、滁州學院南校區擴建新區大門方案設計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Ltd.二九年十一月滁州學院南校區擴建新區大門目 錄1.透視圖2.總平面圖3.平面圖、立面圖4.方案設計說明 9方案設計說明1 建筑設計一、設計依據1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GB 50352-2005】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JGJ 50-2001】3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GB50189-2005】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06】5國家及安徽省有關建筑2、設計的規范與規定。7業主設計任務書二、平面功能布局滁州學院大門位于滁州學院新校區主入口處。平面呈左右對稱布置,校門中間是校名石,兩側的柱廊空間下是值班門衛室和人行步道。建筑高一層,柱廊屋頂面相對標高為2.700米,室內地面相對標高為0.000米。其中一個值班室內布置有監控設備、電話,并能方便對校門口路燈進行管理。另一個值班室設有洗手池和拖把池。三、立面設計及建筑造型造型力求與瑯玡山山水風景和諧統一,創造清新雋永的建筑形象,采用黛瓦單坡屋頂的組合形式。外墻面采用淺灰色石材裝飾板,表達出莊重、穩定的形象,同時考慮了室外空調風機的安裝要求。四、經濟技術指標總建筑面積: 102建筑基底面積: 34建筑3、層數: 1層建筑高度: 3.3米2 結構設計一、設計依據本工程所選用的主要規范、規程1 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 【GB 50068-2001】2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 50223-2008】3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2006年版) 【GB 50009-2001】4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5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2008年版) 【GB 50011-2001】6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二、自然條件1 50年一遇基本風壓值:W00.35KN/m2地面粗糙度:B類50年一遇基本雪壓值:S00.40KN/m22 地震作用:建筑分類:標準設防類抗4、震設防烈度: 6度建筑場地類別:類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設計地震分組: 第一組三、結構設計概況滁州學院大門可分為兩側對稱的值班室及邊廊和中間的校名石共三個單體。值班室及邊廊為單層框架結構,層高2.700米,框架抗震等級四級,平面長度18米,體型規則。各單體均采用天然地基。值班室及邊廊基礎選用柱下獨立基礎,持力層待地質勘探報告完成后確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級為二級。四、材料1 混凝土:采用C25C30級混凝土。2 鋼筋:主筋HRB335;分布筋、箍筋:HRB335、HPB235 3 型鋼及預埋件:Q235B鋼材。3 給排水設計一、 概述建筑高一層,柱廊屋頂面相對標高為2.705、0米,室內地面相對標高為0.000米。二、 設計依據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 50015-2003】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16-2006】3、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 【GB 50084-2005】(2005年版)4、室外給水設計規范 【GB50013-2006】5、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GB50014-2006】7、建設單位提出使用要求及相關資料。8、建筑專業提供圖紙資料。三、 設計范圍本工程給排水設計包括生活給水系統、生活排水系統、雨水排水系統。四、 給水部分1、供水水源由校區供水管網直接供水。2、水質直接使用校區自來水。五、 消防部分1 供水水源室外消防由室外市政壓力供6、水管網直接供水。2 用水量標準本建筑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為10L/s。3 室外消防系統室外消防環路在適當部位設置地上三出水室外消火栓,間距不大于120m,單套保護半徑150m,滿足火災撲救要求。水泵接合器1540m范圍內,設有相應數量的室外消火栓。4 其它滅火設備按中危險級配置一定數量的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滅火級別、滅火器的規格、數量及位置由施工圖確定。六、排水部分1 生活污水排至校區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到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表4中二級標準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地埋式污水處理由校區總體設計而定。2 雨水系統: 雨水公式 (l/s.ha)(參照南京) 設計重現期P:屋面P=57、年。屋面雨水由內落水管直埋至室外雨水井,室外地表雨水由雨水口收集,排至雨水井,最終排入校區雨水管網。4 電氣設計一、工程概況南大門坐落在滁州學院新校區內,內設路燈控制盤和南大門附近周界監控室。二、設計依據 1、設計規范、標準(1)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2)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3)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2004(5)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6)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7)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6;(8)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28、0042、業主提供的技術要求。 3建筑及其他設備專業所提資料。 4現行的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三、設計范圍供配電系統、路燈控制系統、照明配電及控制系統、防雷接地系統設計。 四、負荷等級及配電系統1 負荷等級3級負荷。2 負荷估算照明: 5.0KW3 供電電源本工程的需提供一路220/380V電源。五、供配電及使用電壓本工程的供電電源由區域變電站提供一路220/380V電源。使用電壓:照明220V,電力、空調220/380V。六、照明設計辦公室照明:300Lx。照明光源:采用直管型三基色熒光燈(T8/T5),燈具采用嵌裝和管吊安裝。 照明采用就地控制,路燈照明采用遠距離集中光控、時控和手控。七、安9、保系統1 低壓接地故障保護型式采用TN-C-S制。2 采用聯合接地方式,利用大樓基礎樁基及承臺內主鋼筋作接地極,要求接地電阻不大于1歐姆。3 防雷接地、電氣設備保護接地、弱電設備功能接地及其他電子設備的功能接地合用同一接地體。4 設置總等電位聯結;弱電機房、衛生間和屋頂電梯機房等均設置局部等電位聯結。5 消防設備漏電保護及熱繼電器動作于信號。八、防雷等級與措施 本工程防雷按三級設防。 利用金屬屋面作為接閃器,屋面鋼構架代替避雷網格,且在屋面最高處設置引雷器。突出屋面的物體,應與屋頂防雷網格可靠連接。建筑物外墻上的所有金屬欄桿、金屬門窗和室外空調機等金屬物需采取均壓環可靠連接措施。 九、防雷擊電10、磁脈沖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雷電防護等級為C級。為減少電磁脈沖對電子設備的破壞強度,應在電源系統加裝三級浪涌過電壓防護器SPD保護,天線及饋線系統、信號系統加裝浪涌過電壓防護器(SPD)。5 弱電設計一、設計依據(1)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2)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3)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 50314-2006(4)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112007)(5)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6)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52007(7) 出入口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62007(8) 入侵報警系統11、工程設計規范GB503942007(9) 業主提供的技術要求二、設計范圍 語音系統、綜合布線系統GCS(布線)、數字有線電視系統、安全防范等系統及有關線路設計。設計院按照“建筑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設計,且配合弱電承包商深化設計。三、設計內容及功能 1通信系統進戶線纜引自就近單體內設電信機房。 2綜合布線網絡系統進戶線纜引自就近單體內網絡機房,采用綜合布線網絡系統,星型拓撲結構。3數字有線電視系統本工程信號取自校數字有線電視網絡系統;采用同軸電纜分配分支系統網絡方式設計,信號采用860MHz鄰頻傳輸,用戶終端電平644dBuV。4 安全防范系統系統由監控系統,防盜報警系統和門禁系統等組成,系統設備均設在門衛值班室內。功能主要有閉路電視監控, 紅外防盜報警、周界防范和出入口管理系統。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10
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