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企業農產品安全保障管理制度(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9269
2023-11-14
29頁
96KB
1、科技發展企業農產品安全保障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農產品安全保障制度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然而,隨著墾區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快速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既是現代化大農業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現代化大農業建設的重要目標。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已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的重大問題,近些年出現的一系列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使我們面臨了“眼前食物堆積如山卻不敢食用的時代”,出現了嚴重的農產品信任危機。為了保障人們的人身健康和生命質量,我們要高度重視,從農產品的源頭,到生產、加工、流通及營銷等全程加以監管和有效調控,建立并健全優質農產品保障體系,切實抓好農業標準化生產、2、檢驗檢測、風險預警和追溯管理,全力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一是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加強工作體系建設。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隊伍建設,定期組織和舉辦“三品”生產及管理培訓班。建立生產檔案記錄制度,定期檢查生產記錄及訪問農戶,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農場農產品質量安全各項工作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建立起以主要領導為組長,農業、科技、綠辦等部門主管領導和追溯單元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領導小組,建立生產檔案記錄制度,定期檢查生產記錄及訪問農戶,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農場農產品質量安全各項工作高質量、高效率完成。 二是加強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快完善標準體系,強化標準貫徹落實,加快推廣質量標識。按照“有標依標、無標補標3、”原則,加快農業生產標準(制)修訂,盡快消除無標準現象。對園區農產品實行統一育苗、統一管理和統一銷售,并統籌好數量、質量和效益的關系,把農產品質量安全擺到與數量安全同等重要的高度,著力建設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通過標準化全面提升該場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三是加大農產品生產過程監管和檢驗檢測力度。規范整頓和嚴格監督種子、農藥、化肥的使用,嚴禁使用甲胺磷等國家禁用農藥,防止化肥、農藥對生產食品的污染。進一步完善產品質檢中心,推行專業檢測人員先培訓后上崗制度,不斷加大投入,確保質檢機構正常運行。四是提升風險預警防范能力。把好市場準入關和產地準出關,健全應急制度,完善各類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應急預案,落4、實相關職責,規范應急程序。強化社會監督,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有獎舉報制度,充分調動群眾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積極性、主動性,及時發現各類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和違法犯罪行為,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理,實現群防群治、聯防聯控。五是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按照生產記錄可存儲、產品流向可追蹤、儲運信息可查詢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要求,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建設,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統,實現農產品生產受控、入市快速、銷售順暢、流通可追溯的要求。 XXX發展有限公司XX年XX月XX日綠色食品生產標準一、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基地選點應遠離工礦區和公路鐵路干線,避開工業和5、城市污染源的影響,同時嚴防農藥、化肥對產地環境的污染,確保產地的空氣環境、水環境和土壤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二、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一)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準則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包括農藥使用準則和肥料使用準則。具體如下:1、 農藥使用準則 綠色食品生產應從作物一病蟲草等整個生態系統出發,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創造不利于病蟲草害孳生和有利于各類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保持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多樣化,減少各類病蟲草害所造成的損失。優先采用農業措施,通過選用抗病蟲品種,非化學藥劑種子處理,培育壯苗,加強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曬土,清潔田園,輪作倒茬、間作套種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6、治病蟲草害的作用。還應盡量利用燈光、色彩誘殺害蟲,機械捕捉害蟲,機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蟲草害。特殊情況下,必須使用農藥時,應遵守以下準則:11生產AA級綠色食品的農藥使用準則111應首選使用A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農藥類產品。112在A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農藥類不能滿足植保工作需要的情況下,允許使用以下農藥及方法。112中等毒性以下植物源殺蟲劑、殺菌劑、拒避劑和增效劑,如除蟲菊素、魚藤根、煙草水、大蒜素、苦楝、川楝、印楝、芝麻素等。1122釋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敵動物,昆蟲、捕食螨、蜘蛛及昆蟲病原線蟲等。1123在害蟲捕捉器中允許使用昆蟲信息素及植物源引誘劑。1124允許使用礦物油和和植物油制7、劑。1125允許使用礦物源農藥中的硫制劑、銅制劑。1126經專門機構核準,允許有限度地使用活體微生物農藥,如真菌制劑、細菌制劑、病毒制劑、放線菌、拮抗菌劑、昆蟲病原線蟲、原蟲等。1127允許有限度地使用農用抗生素,如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多氧霉素)、井崗霉素、農抗120、中生菌素、瀏陽霉素等。113禁止使用有機合成的化學殺蟲劑、殺螨劑、殺菌劑、殺線蟲劑、除草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114禁止使用生物源、礦物源農藥中混配有機合成農藥的各種制劑。115嚴禁使用基因工程品種(產品)及制劑。12生產A級綠色食品的農藥使用準則121應首選使用AA級和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農藥類產品。122在AA級和A級綠色食品8、生產資料農藥類產品不能滿足植保工作需要的情況下,允許使用以下農藥及方法。1221中等毒性以下植物源農藥、動物源農藥和微生物源農藥。1222在礦物源農藥中允許使用硫制劑、銅制劑。1223可以有限度地使用部分有機合成農藥,并按GB 4258、GB驅8321.1、GB 8321.2、GB 8321.3、GB 8321.4、GB/T 8321.5的要求執行。此外,還需嚴格執行以下規定:(a)應選用上述標準中列出的低毒農藥和中等毒性農藥;(b)嚴禁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或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變)的農藥(見附錄A);(c)每種有機合成農藥(含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農藥類的有機合成產品)在一種作物的9、生長期內只允許使用一次(其中菊酯類農藥在作物生長期只允許使用一次)。1224應按照GB4258、GB8321.1、GB8321.2、GB8321.3、GB8321.4、GB/T8321.5的要求控制施藥量與安全間隔期。1225有機合成農藥在農產品中的最終殘留應符合GB4285、GB8321.1、GB8321.2、GB8321.3、GB8321.4、GB/T8321.5的最高殘留限量(MRL)要求。123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防治貯藏期病蟲害。124嚴禁使用基因工程品種(產品)及制劑。13 專業術語131綠色食品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10、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132AA級綠色食品在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他有害于環境和健康的物質,按有機生產方式生產,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133A級綠色食品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和生產操作規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134生物源農藥直接利用生物活體或生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或11、從生物體提取的物質作為防治病蟲草害的農藥。135礦物源農藥有效成分起源于礦物的無機化合物和石油類農藥。136有機合成農藥由人工研制合成,并由有機化學工業生產的商品化的一類農藥,包括中等毒和低素類殺蟲殺螨劑、殺菌劑、除草劑。137A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經專門機構認定,符合綠色食品生產要求,并正式推薦用于AA級和A級綠色食品生產的生產資料。138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指經專門機構認定,符合A級綠色食品生產要求,并正式推薦用于A級綠色食品生產的生產資料。14允許使用的農藥種類141生物源農藥1411微生物源農藥14111農用抗生素防治真菌病害:滅瘟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多氧霉素)、井崗霉素、農抗菌112、20、中生菌素等。防治螨類:瀏陽霉素、華光霉素。14112活體微生物農藥真菌劑:蠟蚧輪枝菌等。細菌劑:蘇云金桿菌、蠟質芽孢桿菌等。拮抗菌劑。昆蟲病原線蟲。微孢子。病毒:核多角體病毒。1412動物源農藥昆蟲信息素(或昆蟲外激素):如性信息素。活體制劑:寄生性、捕食性的天敵動物。1413植物源農藥殺蟲劑:除蟲菊素、魚藤酮、煙堿、植物油等。殺菌劑:大蒜素。拒避劑:印楝素、苦楝、川楝素。增效劑:芝麻素。142礦物源農藥1421無機殺螨殺菌劑硫制劑:硫懸浮劑、可濕性硫、石硫合劑等。銅制劑:硫酸銅、王銅、氫氧化銅、波爾多液等。1422礦物油乳劑、柴油乳劑等。143 有機合成農藥2、 肥料使用準則綠色食品是13、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合理使用肥料、農藥等生產資料是生產綠色食品的重要一環。為了確保綠色食品的質量,實施對生產綠色食品的肥料質量管理,特制訂本標準。21、術語21.1、綠色食品系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21.2、AA級綠色食品系指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NYT391的要求,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它有害于環境和身體健康的物質,按有機生產方式生產,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21.3、A級綠色食品系指生14、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NYT391要求,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和生產操作規程要求,限量應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及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21.4、農家肥料系指就地取材、就地使用的各種有機肥料。它由含有大量生物物質、動植物殘體、排泄物、生物廢物等積制而成的。包括堆肥、漚肥、廄肥、沼氣肥、綠肥、作物秸稈肥、泥肥、餅肥等。21.4.1、堆肥以各類秸稈、落葉、山青、湖草為主要原料并與人畜寬糞便和少量泥土混合堆制經好氣微生物分解而成的一類有機肥料。21.4.2、漚肥所用物料與堆肥基本相同,只是在淹水條件下,經微生物嫌氣發酵而成一類15、有機肥料。21.4.3、廄肥以豬、牛、馬、羊、雞鴨等畜禽的糞尿為主與秸稈等墊料堆積并經微生物作用而成的一類有機肥料。21.4.4、沼氣肥在密封的沼氣池中,有機物在嫌氣條件下經微生物發酵制取沼氣后的副產物。主要有沼氣水肥和沼氣渣肥兩部分組成。21.4.5、綠肥以新鮮植物體就地翻壓、異地施用或經漚、堆后而的肥料。主要分為豆科綠肥和非豆科綠肥兩大類。21.4.6、作物秸稈肥以麥秸、稻草、玉米秸、豆秸、油菜秸等直接還田的肥料。21.4.7、泥肥以未經污染的河泥、塘泥,溝泥、港泥、湖泥等經嫌氣微生物分解而成的肥料,21.4.8、餅肥以各種含油分較多的種子經壓榨去油后的殘渣制成的肥料,如菜籽餅、棉籽餅、豆16、餅、芝麻餅、花生餅,蓖麻餅等。21.5 商品肥料按國家法規規定,受國家肥料部門管理,以商品形式出售的肥料。包括商品有機肥、腐殖酸類肥、微生物肥、有機復合肥,無機(礦質)肥、葉面肥等。21.5.1、商品有機肥料以大量動植物殘體、排泄物及其它生物廢物為原料,加工制成的商品肥料,21.5.2、腐殖酸類肥料以含有腐殖酸類物質的泥炭(草炭)、褐煤、風化煤等經過加工制成含有植物營養成分的肥料。21.5.3、微生物肥料以特定微生物菌種培養生產的含活的微生物制劑。根掘微生物肥料對改善植物營養元素的不同,可分成五類: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細菌肥料、硅酸鹽細菌肥料、復合微生物肥料。21.5.4、有機復合肥經無17、害化處理后的擊禽糞便及其它生物廢物加入適量的微量營養元素制成的肥料。21.5.5、無機(礦質)肥料礦物經物理或化學工業方式制成,養分呈無機鹽形式的肥料。 包括 礦物鉀肥和硫酸鉀、礦物磷肥(瞵礦粉),煅燒磷酸鹽(鈣鎂磷肥、脫氟磷肥)、石灰、石膏、硫磺等。21.5.6、葉面肥料噴施于植物葉片并能被其吸收利用的肥料,葉面肥料中不得含有化學合成的生長調節劑。包括含微量元素的葉面肥和含植物生長輔助物質的葉面肥料等。21.5.7有機無機肥(半有機肥)有機肥料與無肌肥料通過機械混合或化學反應而成的肥料。21.5.8、摻合肥在有機肥、微生物肥、無機(礦質)肥、腐殖酸肥中按一定比例摻入化肥(硝態氮肥除外),并通18、過機械混合而成的肥料。21.6、其它肥料系指不含有毒物質的食品、紡織工業的有機副產品,以及骨粉、骨膠廢渣、氨基酸殘渣,家禽家畜加工廢料、糖廠廢料等有機物料制成的肥料。21.7、A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系指經專門機構認定,符合綠色食品生產要求,并正式推薦用于AA級和A級綠色食品生產的生產資料。21.8、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系指經專門機構認定,符合A級綠色食品生產要求,正式推薦州于A級綠色食品生產的生產資料。2.2、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AA級綠色食品生產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1、21.4所述的農家肥料。.2、A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肥料類產品。.3、在2.2.1.1和2.2.1.2不能滿足AA級綠色食品19、生產需要的情況下,允許使用21.5.1-21.5.7所述的商品肥料。、A級綠色食品生產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1、2.2.1 所述肥料種類.2、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肥料類產品.3 在2.2.2.1和2.2.2.2不能滿足A級綠色食品生產需要的情況下,允許使用2.1.5.8所述的摻合肥(有機氮與無機氮之比不超過11)。2.3、使用規則肥料使用必須滿足作物對營養元素的需要,使足夠數量的有機物質返回土壤,以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上壤生物活性。所有有機或無機(礦質)肥料,尤其是富含氮的肥料應對環境和作物(營養、味道、品質和植物抗性)不產生不良后果方可使用。2.3.1、生產AA級綠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原則2.3.20、1.1、必須選用4.1的肥料種類,禁止使用任何化學合成肥料。2.3.1.2、禁止使用城市垃圾和污泥、醫院的糞便垃圾和含有害物質(如毒氣、病原微生物重金屬等)的業垃圾。2.3.1.3、各地可因地制宜采用秸桿還田、過腹還田、直接翻壓還田、覆蓋還田等形式,2.3.1.4、利用覆蓋、翻壓、堆漚等方式合理利用綠肥。綠肥應在盛花期翻壓,翻埋深度為15cm左右,蓋土要嚴,鄱后耙勻。壓青后15-20天才能進行播種或移苗。2.3.1.5、腐熟的沼氣液、殘渣及人畜糞尿可用作追肥。嚴禁施用未腐熟的人糞尿。2.3.1.6、餅肥優先用于水果、蔬菜等,禁止施用未腐熟的餅肥。2.3.1.7、葉面肥料質量應符合GBT174121、9,或GBT17420,或附錄B中B3技術要求、按使用說明稀稈,在作物生長期內,噴施二次或三次。2.3.1.8、微生物肥料可用于拌種,也可作基肥和追肥使用。使用時應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操作。微生物肥料中有效活菌的數量應符合NY227中2.2.1及2.2.2技術指標。2.3.1.9、選用無機(礦質)肥料中的煅燒磷酸鹽、硫酸鉀,質量應分別符合附錄B中B1T和B2的技術要求。2.3.2、A級綠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原則2.3.2.1、必須選用2.2.2的肥料種類。如2.2.2的肥料種類不夠滿足生產需要,允許按2.3.2.2和2.3.2.3的要求使用化學肥料(氮、磷、鉀)。但禁止使用硝態氮肥。2.3.222、.2、化肥必須與有機肥配合施用,無機氮與有機氮之比不超過11,例如,施優質廄肥1000kg加尿素10kg(廄肥作基肥、尿素可作基肥和追肥用)。對葉菜類最后一次追肥必須在收獲前30天進行。2.3.2.3、化肥也可與有機肥、復合微生物肥配合施用。廄肥1000kg,加尿素5-10kg或磷酸二銨20kg,復合微生物肥料60kg(廄肥作基肥,尿素,磷酸二銨和微生物肥料作基肥和追肥用),最后次追肥必須在收獲前30天進行。2.3.2.4、城市生活垃圾一定要經過無害化處理,質量達到GB8172中1.1的技術要求才能使用,每年每畝農田限制用量,粘性土壤不超過3000kg,砂性土壤不超過2000kg。2.3.2.23、5、粘稈還田:同2.3.1.3條款,還允許用少量氮素化肥調節碳氮比。2.3.2.6、其他使用原則,與2.3.1.4-2.3.1.9的要求相同。2.4、其他規定2.4.1、生產綠色食品的農家肥料無論采用何種原料(包括人畜禽糞尿、秸稈、雜草、泥炭等)制作堆肥,必須高溫發酵,以殺滅各種寄生蟲卵和病原菌、雜草種子,使之達到無害化衛生標準(詳見附錄A),農家肥料,原則上就地生產就地使用。外來農家肥料應確認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商品肥料及新型肥料必須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的登記認證及生產許可,質量指標應達到國家有關標準的要求。2.4.2、因施肥造成土壤污染、水源污染,或影響農作物生長、農產品達不到衛生標準時,要停24、止施用該肥料,并向專門管理機構報告。用其生產的食品也不能繼續使用綠色食品標志。A1、高溫堆肥衛生標準編 號項 目衛生標準及要求1堆肥溫度最高堆溫達5055,持續5-7天2蛔蟲卵死亡率95-1003糞大腸菌值10-1-10-24蒼蠅有效地控制蒼蠅孽生,肥堆周圍沒有活的蛆,蛹或新羽化的成蠅。A2、沼氣發酵肥衛生標準編 號項 目衛生標準及要求1密封貯存期30天以上2高溫沼氣發酵溫度532持續2天3寄生蟲卵沉降率95以上4血吸蟲卵和鉤蟲卵在使用糞液中不得檢出活的血吸蟲卵和鉤蟲卵5糞大腸菌值普通沼氣發酵10-4-10-26蚊子、蒼蠅有效地控制蚊蠅孳生,糞液中無孑孓,池的周圍無活的蛆蛹或新羽化的成蠅。7沼25、氣池殘渣經無害化處理后方可用作農(二)、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包括農產品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和食品加工等操作規程。以下只說明種植和食品加工等操作規程: 種植業的操作規程系指農作物的整地播種、施肥、澆水、噴藥及收獲等五個生產環節中必須遵守的規定。其主要內容是: (一)、植保方面,農藥的使用在種類、劑量、時間、殘留量方面都必須符合生產綠色食品的農藥使用準則; (二)、作物栽培方面,肥料使用必須符合生產綠色食品的肥料使用準則。有機肥的施用量必須達到保護或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的程度; (三)、品種選育方面,盡可能選育適應當地土壤和氣候條件,并對病蟲草害有較強的抵抗力的高品質優良品種26、; (四)、耕作制度方面,盡可能采用生態學原理,保持物種的多樣性,減少或避免化學物質的投入。 綠色食品加工品的生產操作規程。其主要內容是: (一)加工區環境衛生必須達到綠色食品生產要求; (二)加工用水必須符合綠色食品加工用水水質標準; (三)加工原料主要來源于綠色食品產地; (四)加工所用的設備及產品饈材料的選用,都要具備安全無污染條件; (五)在食品加工過程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必須符合生產綠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準則。三、綠色食品產品標準綠色食品產品標準是衡量最終產品質量的尺度,是樹立綠色食品形象的主要標志,也反映出綠色食品生產、管理及質量控制的水平。 綠色食品產品標準制訂的依據是在國家標27、準的基礎上,參照國外先進標準或國際標準。在檢測項目和指標上,嚴于國家標準;對嚴于國家執行標準的項目及其指標都有文獻性的科學依據或理論指導,有些還進行了科學試驗。 (一)、原料要求 綠色食品的主要原料來自綠色食品產地,即經過綠色食品環境監測證明符合綠色食品環境質量標準,按照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出來的產品。對于某些進口原料,無法進行原料產地環境檢測的,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指定的食品監測中心按照綠色食品標準進行檢驗,符合標準的產品才能作為綠色食品加工原料。(二)、感官要求 包括外形、色澤、氣味、口感、質地等。感官要求是食品給予用戶或消費者的第一感覺,是綠色食品優質性的最直觀體現。綠色食品產品標28、準有定性、半定量、定量標準,其要求嚴于非綠色食品。(三)、理化要求 這是綠色食品的內含要求,它包括應有成分指標,如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等,這些指標不能低于國際標準;同時它還包括不應有的成分指標,如汞、鉻、砷、鉛、鎘等重金屬和六六六、DDT等國家禁用的的農藥殘留,要求與國外先進標準或國際標準接軌。(四)、微生物學要求 產品的微生物學特征必須保持,這是產品質量的基礎。而微生物污染指標必須加以相當或嚴于國標的限定,例如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乙性鏈球菌、志賀氏菌、及沙門氏菌)、糞便大腸桿菌、霉菌等。四、綠色食品的包裝標準 (一)食品包裝的概念及基本要求。食品包裝是指為了在食29、品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按一定技術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的總稱,也指為了在達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的過程中施加一定的技術方法等的操作活動。 食品包裝的基本要求是: 較長的保質期(貨架壽命)。不帶來二次污染少損失原有營養及風味包裝成本要低儲藏運輸方便、安全增加美感,引起食欲 (二)、綠色食品的包裝標準。 我國的包裝工業起步較晚,在發展與環保問題上,現有傳統的某些包裝不利于環保。包裝產品從原料、產品制造、使用、回收和廢棄的整個過程都應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它包括節省資源、能量,減少、避免廢棄物產生,易回收利用,再循環利用,可降解等具體要求和崐內容。也就是世界工業發30、達國家要求包裝做到“3R”、“1D”(Reduce減量化、Reuse重復使用、Recycle再循環和Degradable再降解)原則。 五、綠色食品標簽標準 (一)綠色食品產品包裝,除食品包裝基本要求外,在包裝裝璜上應符合綠色食品標志設計標準手冊的要求。標準中規定食品標簽上必須標注以下內容: 、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經銷者的名稱和地址、日期標志(生產日期、保質期或/和保存期)和貯藏指南、質量(品質)等級、產品標準號、特殊標注內容 (二)、綠色食品防偽標簽標準 綠色食品防偽標簽對綠色食品具有保護和監控作用。防偽標簽具有技術上的先進性、使用的專用性、價格的合理性,標簽類型多31、樣,可以滿足不同的產品的包裝。標準規定: 、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必須加貼綠色食品標志防偽標簽; 、綠色食品標志防偽標簽只能使用在同一編號的綠色食品產品上。非綠色食品或與綠色食品防偽標簽編號不一致的綠色食品產品不得使用該標簽;、綠色食品標志防偽標簽應貼于食品標簽或其包裝正面的顯著位置,不得掩蓋原有綠標、編號等綠色食品的整體形象;、企業同一種產品貼用防偽標簽的位置及外包裝箱封箱用的大型標簽的位置應固定,不得隨意變化。六、綠色食品貯藏運輸標準 綠色食品貯藏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貯藏環境必須潔凈衛生,不能對綠色食品產品引入污染; 2、選擇的貯藏方法不能使綠色食品品質發生變化、引入污染。如化學貯藏方法中選用化學制劑需符合綠色食品添加劑使用準則; 3、在貯藏中,綠色食品不能與非綠色食品混堆貯存; 4、A級綠色食品與AA級綠色食品必須分開貯藏。 七、綠色食品其它相關標準綠色食品 產品抽樣準則(NY/T896-2004 )、 “綠色食品生產資料”認定標準、“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認定標準等,這些標準都是促進綠色食品質量控制管理的輔助標準。 XXX科技發展有限公司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