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工程施工項目標準工序檢驗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6823
2023-11-14
11頁
84KB
1、橋梁工程施工項目標準工序檢驗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橋梁工序檢驗制度1.范圍本制度規定了預制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鐵路簡支梁的各個工序檢查內容。本制度適用于預制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鐵路簡支梁生產工序的檢查。2.引用標準GB7418-87 預制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簡支梁JGJ18-96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GB2828-87 逐批檢查計數抽樣程序及抽樣表(適用于連續批的檢查) TB10210-2001 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規范科技基函XX57號 青藏鐵路高原凍土區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技術條件和檢驗方法32、.檢查方法及處置3.1 采用的檢查方法:逐批抽樣檢查(鋼筋加工)或重點工序著重檢查 3.2 處置方法3.2 1 涉及到物資的復驗,以進貨物資檢驗申請單為依據。3.2.2 上一工序的不合格品不能轉入下一工序,必須由本班組返工處理,再經檢查合格才能流入下一工序,不能立即處理的由檢查人員填寫原材料,工序或產品不合格通知單對A級不合格寫兩份,對B級和C級不合格寫三份,兩份的交質檢部處理,三份的交技術部處理,技術部填寫好處理意見后交質檢部,檢查人員據此再驗收。鋼筋合格品進入合格品區,不合格品進入不合格品區。4.各工序的檢查細則4.1鋼筋加工、成型4.1.1閃光對焊接頭的質量檢驗抽取試件原則a. 在同一臺3、班內,由同一焊工完成的200個同級別,同直徑鋼筋焊接頭應作為一批。當同一臺班內焊接頭數量較少,可在一班內累加計算,不夠按200個計算為一批。b. 外觀檢查的接頭數量,應從每批中抽取10%,且不得少于10個。c. 督促班組從每批中隨機切取6個接頭送實驗室作為力學性能試驗。4.1.2閃光對焊接頭力學性能試驗復驗準則據試驗室鋼筋焊接性能試驗報告,需重新檢驗的應督促班組再取6個試件復驗,按下表檢查外觀。閃光對焊接頭質量檢查項目表檢 查 部 位標 準檢 查 方 法焊接頭橫向位置與電極接觸處鋼筋表面無 裂 紋目 測I-III無明顯燒傷IV無 燒 傷接頭處彎折角4帶角度的三角板靠測接頭處軸線偏移110.1d4、,且12mm用直尺靠鋼筋邊緣,用鋼板尺靠測另一端空隙4.1.3焊接頭外觀檢查結果判別定:外觀檢查必須全部合格,否則該批接頭全檢,不合格接頭剔出經班組切取重焊后再與下一批一起提交檢驗。4.1.4焊接頭檢查結果(力學性能試驗與外觀檢查)只有在外觀檢查合格后抽取的焊接頭的力學性能也合格才能判該批焊接頭合格。班組有關人員及檢驗人員均應以試計室的焊接頭試驗報告單為依據。4.1.5焊接頭不合格品批處理力學性能試驗不合格焊接頭應填寫不合格品處置單一式三份交技術部,最后以技術部返回意見驗收。4.2.1鋼筋加工成型檢查內容4.2.1.1外觀應注意以下內容的檢查無銹蝕,缺損,切斷口無馬蹄形或起彎,無劈裂,縮頭或順5、直段出現嚴重彎折。4.2.1.2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a. 標準:具體尺寸見鋼筋加工圖紙b. 允許偏差:10mmc. 檢查方法及器具:用鋼卷尺測量長度d. 抽取試件原則抽取梁用主筋數量為(51-90)根范圍內作為1個檢驗批,如數量不足又將要準備投入使用應應算作一批,從批中任意抽取13根作為樣本按規定尺寸檢查。e. 結果判定: 若檢查結果有一根或二根不合格,則判定該批鋼筋加工合格。若檢驗結果有二根以上不合格,判定該批鋼筋加工不合格。f. 合格批的不合格品與不合格批的處置:合格批的樣本不合格品令班組返工,與下一批一起提交檢驗,不合格批由班組及檢驗人員一起逐根檢查,剔出不合格品返工,合格品直接進入合格證6、區。4.2.1.3箍筋內邊距尺寸差a. 標準:具體尺寸見鋼筋加工圖紙b. 允許偏差:2mmc. 檢查方法:用鋼卷尺測量箍筋內邊距d. 抽驗原則以(500-1200)根箍筋數量作為一個檢查批,從批中抽取32根作為檢查樣本。e. 判定:若檢查結果有不多于五根不合格,則判定該批箍筋加工合格;或檢查結果有五要以上不合格但不多于七根不合格,則判定該批箍筋特寬檢查合格,可轉入合格品區;若檢查結果有多于七根的不合格,則判定該批箍筋加工不合格。f. 合格批的不合格品與不合格批的處理:合格批的樣本不合格品令班組返工,與下一批一起提交檢查,不合格批由班組及檢驗人員一起逐根檢查,剔出不合格品返工,合格品直接進入合格7、證區。4.3鋼筋骨架檢查4.3.1鋼筋骨架檢查應按下表項目檢查(見后頁)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鋼筋骨架檢查項目表項 目標準或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及檢查部位檢查器具頻次處置預留芯管位置距跨中4m范圍4mm其余6mm1.跨中附近芯管彎折處距跨中的距離。2.端頭固定處的高度。3.跨中芯管彎折處與端頭順直段起點之間應成圓弧。鋼卷尺目測底模兩側全檢、其他3處不合格的必須返工處理經檢查合格后才允許注入下一工序箍筋橫向位置15 mm先目測下翼緣箍筋布置不均勻的部位,然后測量鋼卷尺不均勻全檢查橋面主筋位置(拼裝后檢查)10 mm橋面主筋位置偏差鋼卷尺抽查5處鋼筋保層5mm梁下翼緣、腹板兩側及橋面灰墊塊厚度鋼卷尺8、抽查5處焊接頭在同一截面內(500mm及30d范圍)點數S接頭截面/S截面受鋼筋1/2,且不能在受力最大地方跨中及梁Lp/4處其它鋼筋偏離15mm梁體包括堵頭鋼筋骨架鋼卷尺抽查5處4.3.2骨架所有的鋼筋在合格區內取用4.3.3骨架整體綁扎應牢固,不變形4.3.4砼保護層及主筋位置墊塊的放置檢查a. 翼緣下八字、腹板、上八字、上翼緣均應按500-800mm的間距跳綁規定墊塊。b. 底板上墊塊擺成梅花形,800mm左右擺5塊,邊沿墊塊距底板邊沿大于10mm,嚴禁在底板橫向同一截面直線排列,且每個墊塊縱向排列。c. 墊塊應綁扎牢固,位置擺放準確。4.4底模及立模檢查按下表檢查(見后頁)底模及立模檢9、查項目表項目允許偏差檢查部位及方法頻次器具外觀底模支座板處水平度1底模兩端擺放支座板部位,用塞尺測量水平 查出的不平部位每連續使用兩次或停止使用而重新啟用測一次塞尺、水平尺1. 底模及模型使用面應無砼碴2. 膠條完好無損,膠條間無灰漿等雜物3. 無脫焊4. 模型接合處不漏漿,緊固件牢固對角線長5mm作15Kg拉力測量對角線彈簧秤、鋼卷尺內外側旁彎2mm底板內外側拉線,用鋼板尺測量最大變形處拉線、鋼板尺立模全長10mm橋面內、外側每片梁兩處50m鋼卷尺橋面偏離設計位置5mm先在端頭吊線錘找出橋面中心線,然后測量每扇模型橋面立柱到橋面中心線的距離每扇模型測量一次5米鋼卷尺端模中線橫向偏差3mm在端10、模橋面刻線處吊線錘,在底模線用鋼板尺測量線錘與底模中心線間距離每片梁兩處線錘鋼板尺擋碴墻厚度15m,0橋面擋碴墻每片梁至少3處鋼板尺兩端限位螺栓緊貼,無損壞兩端模型 全檢目測聯結角緊貼橫隔板,不歪斜上下橫隔板全檢目測4.4. 1 底模及立模檢查后處置:在檢查過程中對檢查出的問題不能立即處理的,應令工段停止使用,具體按3.2.2條處理。4.5 砼灌造檢查(包括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堵頭灌造)4.5.1 對前五灌拌制的砼測試坍落度,以后隨機抽查至少兩次,同時檢查振動時間,每片梁至少二次。當灌注途中出現故障或停電,應立即記錄停灌的時間,并計算出排除故障而準備灌造的時間間隙,若氣溫在25以上時,間斷時間不宜11、超過1.5小時;氣溫若在10以下時,不宜超過2小時。若超過了應允時間應停止灌注,通知生產部及相關工段、職能處室到現場處理;此時因時間拖延而不能保證梁體質量的混凝土應廢棄,應作好記錄,且及時填寫不合格品處置單,若不滿足以上砼廢棄否決條件時,也應加強振動,防止出現空洞現象。4.5.2 灌注完成后橋面應平整,無凸凹不平、蜂窩、浮碴。4.5.3 橋面防水層灌注前應注意檢查防水卷材鋪設質量,灌注完成后檢查。4.6 養護4.6.1 監督班組執行試驗室規定的養護制度,特別注意灑水養護的次數保證梁體濕潤。4.6.2 脫模后應在砼強度達到標準才能脫模,以試驗室砼強度報告單為依據。標準:專橋青藏07-32m耐久梁12、脫模強度不低于33Mpa,或根據技術工藝處具體通知為準。4.7 張拉檢查(按下表逐項檢查)張 拉 檢 查 項 目 表項 目 標 準頻 次錨圈位置錨圈及預、留孔中心線重合全檢千斤頂及油表正常且在有效期內全檢預應力鋼絲外觀無泥土、無油、無銹、順直、無彎折全檢管道開刀記錄開刀束號及位置長度全檢50%張拉砼強度專橋青藏07-32m耐久梁R43.5Mpa全檢100%張拉砼強度專橋青藏07-32m耐久梁R58.5Mpa; 砼彈性模量專橋青藏07-32m耐久梁E3.65104Mpa全檢張拉力、伸長量回縮量 對照所用張拉通知,檢查班組張拉原始記錄是否在規定范圍內全檢滑絲和斷絲數量之和每片后張梁允許的斷絲及滑絲數量不應超過預應力筋總數的0.5%,并不得位于梁體的同一側,且一束內斷絲不得超過一絲全檢割 絲12小時后才能進行且不得燒傷錨具全檢鋼絲切斷處距夾片尾端3-4用鋼板尺測量最長、居中、最短鋼絲各至少一處4.8壓漿檢查負責觀察在施工過程中有無影響梁體的情況,是否在張拉之后48小時內進行壓漿作業并填寫到橋梁壓漿檢查記錄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