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疾病應急救助管理制度附工作流程圖.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4335
2023-11-15
11頁
39.86KB
1、醫院疾病應急救助管理制度附工作流程圖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規范開展疾病應急救助工作,解決身份不明或無能力負擔醫療費用患者的急救保障問題,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依據國家衛計委關于做好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申請支付工作的通知、省疾病應急救助基金暫行辦法和社【】30號文精神指示,對我院疾病應急救助工作規定如下:一、 疾病應急救助對象南充市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的救助對象是在本市范圍內發生的急重危傷病需要急救但無法查明身份或基本生活難以維持無力支付相應費用的患者,具體對象如下:1. 無法查明身份患者。2. 屬于城鄉低保對2、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重度殘疾人、低收入家庭等,且基本生活難以維持無力支付相應費用的患者。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用于支付救助對象的符合我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急救醫療費用。疾病應急救助基金不得用于支付有負擔能力但拒絕付費患者的急救醫療費用,不得用于解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歷史上未足額收到的醫療欠費醫療機構對符合上述條件的患者緊急救助所發生的費用,可向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申請補助。二、 疾病應急救助處理細則1、醫院收治疾病應急救助對象后,必須及時、有效對需緊急救治的患者施救。任何科室及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推諉或拖延救治“三無”病人及符合急危重癥救助標準的病人。2、急重危傷病3、標準及診療規范按照國家衛計委需要緊急救治的急危重傷病標準及診療規范執行,在實施救助過程中,醫療機構應參照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診療目錄進行救治和用藥。3、科室和醫務人員在應急救助過程中,應盡量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填報南充市疾病應急救助患者確認審批表(醫務科領取),在應急救助結束后,按規定填寫南充市應急救助患者醫療費用審核支付表(醫務科領取)。4、醫院在接收疾病應急救助對象時,須請送達者在病歷上簽字,“120”接診的救護人員到現場救治時,應請現場群眾簽字證明,現場沒有群眾的,救護人員應做好相關記錄。5、醫院在接收疾病應急救助對象后,應及時向當地派出所、民政機關書面報告,由派出所、民4、政部門對救助對象進行身份甄別、負擔能力認定。派出所和民政部門根據核實和認定情況在南充市疾病應急救助患者確認審批表填寫相關信息并蓋章。涉及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核實的,由事發地公安交管部門經辦。6、疾病應急救助結束后需救助的對象,應及時與當地民政救助機構聯系,轉入民政救助機構實施民政救助,并完善交接手續。7、在疾病應急救助對象救治過程中死亡的,應及時通知當地派出所和民政部門,完善相關手續,遺體由殯葬機構負責處理。8、醫院對疾病應急救助對象發生的救治行為和急救費用實行專賬管理。9、收治疾病應急救助對象的科室和醫生嚴禁虛報信息套取基金、過度醫療等。三、醫院各部門接收疾病應急救助患者工作流程1、臨床5、科室及醫生工作流程醫院收到疾病應急救助患者后及時收集救助患者信息,并與當地派出所和民政部門核實患者情況接診醫生和護士及時進行搶救,同時報科主任和醫務科送相關檢查或通知相關科室到場檢查經緊急搶救后病情穩定后轉入病房經緊急搶救后病情仍危重,根據實際情況請求上級醫院幫助繼續搶救,或及時轉院至上級醫院經緊急搶救后救助患者死亡的,及時通知當地派出所和民政部門,遺體送殯葬機構。急需手術治療患者,通知手術室醫生到場檢查送病人至手術室緊急進行手術治療辦理入院手續,待手術后轉入病房應急救助結束后根據患者情況結算醫療費用,申請疾病應急救助基金支付急救費用,仍需救助者聯系民政部門進行救助 2、醫務科工作流程醫院收到6、疾病應急救助患者后醫務科積極組織、協調各科室開展搶救救治工作積極收集救助對象信息,并向當地派出所和民政部門通報、核實患者身份信息協助醫保辦對救助患者產生費用向責任人、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基金和基本應急救助基金等渠道申請支付 每季度對本院疾病應急救助工作匯總,向區醫保局報送支付申請和有關證明材料。疾病應急救助患者資料和費用情況等進行專賬管理 附件:需緊急救治的急危重傷病標準及診療規范為規范開展疾病應急救助工作,解決身份不明或無能力負擔醫療費用患者的急救保障問題,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根據國家衛計委需要緊急救治的急危重傷病標準及診療規范標準,結合我院業務開展情況(其他急危重傷病標準及診療規范參7、照國家衛計委標準執行),特制定本院“需緊急救治的急危重傷病標準及診療規范”。一、婦產科常見急危重傷病院前醫療急救診療規范1.陰道出血。(1)建立靜脈通道,輸液補充血容量,糾正休克。(2)通氣與吸氧。(3)必要時給予止血藥靜脈注射。(4)持續監測生命體征。2.胎膜早破。(1)囑產婦平臥或左側臥位,臀部稍抬高。嚴禁讓產婦坐位或立位。(2)通氣與吸氧。(3)聽胎心是否正常,120180次/分屬正常。(4)開放靜脈通道,維持有效循環。(5)持續監測生命體征。3.急產。(1)產婦取平臥位,雙腿屈曲并外展。(2)開放靜脈通道。(3)會陰部消毒。(4)鋪消毒巾于臀下,帶好無菌手套。(5)接生,用手法保護會陰8、。(6)結扎臍帶:胎兒完全娩出,在距胎兒臍帶根部10cm盡可能靠近母體處用粗繩或繃帶結扎,可不予切斷。如需將臍帶切斷,兩結扎處間隔23cm,中間切斷。(7)新生兒處理。呼吸道處理:及時清除新生兒口腔、鼻腔中黏液及羊水,必要時用吸管吸。當無哭聲時可拍打足底。臍帶處理:如臍帶結扎切斷,臍帶斷面消毒后,用無菌紗布包圍,再用長繃帶包扎。注意保暖。(8)胎盤處理:輕輕牽拉臍帶,按壓宮底,使胎盤娩出,檢查胎盤是否完整,一并送院。(9)持續監測產婦、新生兒生命體征。4.宮外孕破裂。(1)平臥位。(2)通氣與吸氧。(3)開放靜脈通道,補液抗休克。(4)持續監測生命體征。二、婦幼保健院常見急危重傷病醫院急診科診9、療規范1、小兒熱性驚厥。【緊急醫療救治原則】1.保持呼吸道通暢,頭側位,防止嘔吐物誤吸。2.吸氧。3.用紗布裹壓舌板置于上、下磨牙之間,防止舌咬傷。4.降溫治療。5.抗驚厥藥物治療。2、陰道出血。【緊急醫療救治原則】(1)根據出血原因對癥處理,控制出血。(2)出血量多者應立即補液,積極預防和糾正休克,積極配血輸血治療。(3)積極明確出血病因,請婦產科會診協助診治。3、產后出血。【緊急醫療救治原則】(1)一般治療。(2)針對下列病因進行止血。1)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2)軟產道損傷所致出血。3)胎盤因素所致出血。4)凝血功能障礙所致出血。4、胎膜早破。【緊急醫療救治原則】(1)足月胎膜早破處理原則10、。測體溫及脈搏,急查血常規及CRP,了解有無感染征象,若可疑感染,則應用靜脈抗生素治療。診斷胎膜早破后,若無規律宮縮,則即刻引產以減少宮內感染的發生機會。若胎兒頭浮未入盆,則應注意臍帶脫垂征象,臥床,適當抬高臀部。若為胎位異常或可疑胎兒窘迫者,宜及時行剖宮產終止妊娠。(2)早產胎膜早破處理原則。監測有無感染征象。a.動態監測孕婦體溫及脈搏。b.動態監測血常規及CRP。c.宮頸分泌物培養。孕周大于36周者,處理同足月胎膜早破。孕周3536周,順其自然:無感染征象者,期待療法,不保胎治療;有感染征象者,行引產術。孕周3335周:促胎肺成熟,無感染征象者,期待療法,不保胎治療;有感染征象者,及時終止11、妊娠。孕周2833周者,住院、臥床休息,抬高臀部,墊無菌會陰墊,保持外陰部清潔。靜脈點滴抗生素7天,后若無感染征象可停用。地塞米松5mg肌注每12小時一次共4次促胎肺成熟,以避免新生兒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注意宮縮狀況,可根據情況應用宮縮抑制劑。注意羊水情況(性狀和氣味)、體溫、血常規、CRP的動態變化情況,若出現宮內感染征象,則應及時終止妊娠。若B超監測殘余羊水量明顯減少,最大羊水深度2cm,胎兒生長遲滯時應考慮胎兒宮內生長受限,宜及時終止妊娠。若所在醫院兒科搶救條件有限,則應行“宮內轉運”患者至有新生兒搶救條件的上級醫院。不宜在胎兒娩出后再行轉院,會增加新生兒風險。5、急產。【緊急醫療救治原12、則】(1)產婦取平臥位,雙腿屈曲并外展。(2)開放靜脈通道。(3)消毒。(4)鋪消毒巾于臀下,帶好無菌手套。(5)接生。(6)結扎臍帶。(7)新生兒處理。呼吸道處理:置復溫床、擦干羊水、擺好體位,及時清除新生兒口腔、鼻腔中黏液及羊水,必要時用吸管吸。進行觸覺刺激.當無哭聲時可拍打足底。評價呼吸、心率、膚色、反射、肌張力,必要時進行治療。 臍帶處理:臍帶斷面用75%酒精消毒,用無菌紗布包圍,再用長繃帶包扎。將新生兒包裹溫暖。(8)胎盤處理。6、宮外孕破裂出血。【緊急醫療救治原則】(1)一般治療:監護、吸氧、建立靜脈通路補液。積極配血、輸血等對癥支持治療,糾正休克。(2)手術治療:可行開腹或腹腔鏡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