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羊場防疫及衛生安全工作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6838
2023-11-15
10頁
36.50KB
1、養羊場防疫及衛生安全工作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養羊場防疫、衛生管理制度為了提高養殖場的管理水平,提高效益、實施科學、規范、制度化管理,節約和降低成本,明確職責特制定本管理制度,請遵照執行。一、用藥制度(責任人:XX)1.根據養殖場羊的數量,認真造購藥計劃,到畜牧獸醫局售獸藥專賣處購買相關藥品,并記錄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2.絕不使用人用藥、偽劣藥、原料藥以及禁止在飲水或飼料中添加的化學品等違禁藥物運用到養殖場中。3.嚴格遵守休藥期規定,未滿休藥期的生羊不得出售和屠宰。4.不得擅自更改用藥途徑、投藥2、方法、使用劑量及療程等。如遇特殊情況,需更改的須在獸醫指導下進行。二、免疫制度(責任人:XX)1.嚴格按照免疫程序進行免疫。做好口蹄疫、羊四防等疫病的防疫工作。2.嚴格按照要求貯運疫苗,確保藥苗的有效性。3.認真填寫免疫檔案。詳細記錄免疫日期、疫苗名稱、生產廠家、批號、疫苗生產期、有效期、免疫劑量等。4.疫苗使用前閱讀疫苗使用說明書,并檢查疫苗包裝及性狀。瓶子出現裂紋、瓶塞松動及疫苗色澤、物理形狀等與說明書不一致的疫苗,嚴禁使用。5.使用疫苗時,嚴格按照規定劑量和方法進行。不得自行添加或減少劑量。6.免疫注射器使用前后嚴格消毒。遵循一羊一針制度,避免交叉感染。廢棄疫苗及疫苗瓶高溫消毒,不得隨意3、丟棄。7.注射疫苗后兩天內注意觀察羊的表現,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救治9.定期和不定期對羊進行口蹄疫、羊四防等疾病的免疫效價監測,及時了解免疫效果,完善免疫程序。三、檢疫申報制度(責任人:XX)1.跨省引進種羊、乳用羊或胚胎前,向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申報備案并辦理審批手續,經批準后方可引入。引入后按規定進行隔離、觀察、加免,期滿后經檢疫合格再合群。2.羊出欄、銷售及遷移時,提前3天向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報檢點申報檢疫,并取得動物檢疫合格證明。3.自宰自食羊,也要申報檢疫,經檢疫合格的方后屠宰食用,以免造成二次感染。四、疫情報告制度(責任人:XX)1.嚴格按照疫情報告制度上報,發現發生傳染病或羊出現異常反應時4、立即向畜牧局報告。并及時采取以下措施:(1)將可疑病羊隔離,派人專管和看護。(2)對病羊停留過的地方和污染的環境、用具進行消毒。(3)病羊死亡時,應將其尸體完整地保存下來。在法定疫病認定人到來之前,不得隨意急宰,病羊的皮、肉、內臟未經獸醫檢查不許食用。(4)發生可疑需要封鎖的傳染病時,禁止畜禽進出養殖場。并限制人員在養殖場內流動。2.報告內容:疫情報告的養殖場名稱、負責人、報告人及聯系方式。發病的時間和地點,病羊數量、同群羊數量、免疫情況、死亡數量、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診斷情況。和已采取相應的措施。3.報告方式:書面報告或電話報告、緊急情況時應電話報告(畜牧局電話: )。五、消毒制度(責任人:5、XX )1.場門口消毒池內、羊舍門口消毒池、墊內的消毒液定期更換、補充。消毒池內的藥液每周至少更換一次,保證有效;2.選擇高效低毒、人畜無害的消毒藥品。應根據消毒目的、對象選擇貯備消毒藥,不得選擇對環境、生態及動物有危害的藥。3.圈舍每天清掃12次,周圍環境每周清掃一次,及時清理污物、糞便、剩余飼料等物品,保持圈舍、場地、用具及圈舍周圍環境的清潔衛生。對清理的污物、糞便、墊草及飼料殘留物應通過生物發酵、焚燒、深埋等進行無害化處理。4.定期進行消毒滅源工作,一般圈舍和用具一周消毒一次,周圍環境一月消毒一次。發病期間做到一天一次消毒。疾病發生后進行徹底消毒。5.飼養用具要做到專欄專用,防止交叉感染6、6.場內工作人員進出場要更換衣服和鞋,場外的衣物鞋帽不得穿入場內,場內使用的外套、衣物不得帶出場外,同時定期進行消毒。7.所有人員進入養殖區必須經過消毒室,經紫外線燈等消毒15分鐘以上,更換鞋和衣帽,并對手、鞋消毒。8.產房消毒:進入產房前,地面和設備應沖洗干凈并嚴格消毒,母羊全身洗刷干凈并消毒后進入產房,分娩前嚴格消毒乳房和陰部,分娩完畢,再用消毒藥抹拭乳房、陰部和后軀,及時清洗產房。9.養殖場實行“干稀分離、雨污分流”排放。干糞實行發酵處理利用,尿污進入沼氣池處理利用,防止糞尿污染環境。10.醫療器械(注射器、針頭、手術剪等)用后及時清洗和消毒。六、無害化處理制度(責任人:XX)1.羊發生7、疫病死亡時,堅持“五不處理”原則:即不宰殺、不販運、不買賣、不丟棄、不食用,全部投入化尸池進行徹底的無害化處理。2.當發生重大動物疫情時,除對病死羊進行無害化處理外,還應根據縣畜牧局的決定,對同群或染疫的羊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3.羊發生傳染病時,一律不允許交易、販運,應采取就地原則進行隔離觀察和治療。4.無害化處理過程必須在駐場獸醫監督下進行,并認真對無害化處理的羊數量、死因、體重及處理方法、時間等進行詳細的記錄、記載。5.無害化處理完后,必須徹底對其圈舍、用具、道路等進行消毒、防止病原傳播。6.在無害化處理過程中及疫病流行期間要注意個人防護,防止人畜共患病傳染給人。七、畜禽標識(責任人:X8、X)1.新出生羊,在出生后30天內加施牲畜耳標;30天內離開飼養地的,在離開飼養地前加施耳標。2.首次加施耳標的,在左耳中部。從外地引進需要再次加施耳標的,在右耳中部加施。3.耳標嚴重磨損、破損、脫落,應及時加施新的標識,并在養殖檔案中記錄新的耳標編碼,不得重復使用。4.沒有加施牲畜耳標的羊,不得運出養殖場。八、養殖檔案(責任人:XX)1.嚴格按規定每天填寫免疫、消毒、獸藥飼料及添加劑的購買使用、無害化處理等養殖檔案的內容,做到日清月結。2.所填寫的相關記錄、表冊,嚴格按照檔案管理規定保存。一般情況商品羊保存2年,種羊長期保存。 羊場生產現場管理制度為強化羊場的基礎管理,使羊場日常生產中作業現9、場的管理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創造一個干凈、整潔的生產環境,培養良好工作習慣的高素質員工,不斷提高工作效率,特制訂羊場生產現場管理制度。一、生產現場管理小組 組長:羊場場長 副組長:羊場副場長二、生產現場管理責任劃分1羊場場長負責各自分場區域,對分場現場的物資、區域衛生、圈舍衛生、圈舍設施和區域管理安全負責,制定圈舍負責責任制。2. 羊場場長負責監督飼草料場和飼草料加工區域的現場物資、區域衛生和安全負責,制定區域責任制。3. 生產和技術副場長負責羊場值班室區域的環境、現場衛生、實驗室的物資和安全負責。三、生產現場具體管理標準與要求1.現場及圈舍現場管理標準和要求1.1 要求對所管理區域的物資10、建立登記管理制度,每月進行盤點;對所管理的羊群建立養殖檔案,根據養殖檔案的填寫標準,每天進行對應的登記,對發現異常的情況進行上報處理。1.2 對區域內的衛生每天進行清理,每周進行大掃除,達到無異物、雜物,地面清潔。1.3 對區域內的圈舍和活動場每天進行整理、整頓、清潔,要求活動場內無異物和雜物,圈舍內物資定置存放、擺放整齊,產房圍欄內、通道清潔干凈。1.4 圈舍內的設施能夠正常使用,并每天對圈舍內的設施安全和正常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出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后勤保障部處理。1.5 對所使用的器材和藥品,要嚴格遵守領用管理制度,及時對多于的物資進行清理、整頓。1.6 對所使用的設備要求每周進行檢查和維護11、,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因人為因素造成的損壞,按照設備管理制度進行處理。2. 飼草料現場管理標準和要求2.1 要每天對飼草料的現場進行整理、整頓和清掃,保證飼草料加工和存放區域的清潔。2.2 每天或根據實際情況對飼草的質量進行查看,及時對霉變或者變質的飼草料進行清理,并存放到相應區域,每清理一次進行稱重,月度統一報損。2.3 發生下雨天或者下雪天要對露天的飼草料及時封蓋,避免因雨雪造成的損失。2.4 每周所使用的設備進行維保,包括設備的清潔、設備檢測,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并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與后勤保障部聯系處理,定期配合后勤保障部進行設備的保養。2.5 每周對所負責的區域的道路進行清掃,下雪后要12、及時進行清理,保證路面的清潔和駕駛的安全。3羊場值班室3.1 每天清掃值班室區域的衛生,包括洗手間和外部的衛生,每周進行大掃除。3.2 對辦公室內的所使用的物資建立健全領用登記手續,并對物資使用的安全負責。3.3 不定期對實驗室的衛生進行清理,做好實驗室的物資使用管理登記檔案,并及時維護,對實驗室的物資使用安全負責。四、生產現場的檢查1. 羊場生產現場管理小組每周一上午進行大檢查,對未按照標準和要求的場內進行通報批評,并責令限期整改。2. 根據評定標準進行評定,得分第一名獎勵100元,最后一名的處罰100元,以現金的形式進行獎懲,獎懲區域管理負責人,獎勵資金用于購買羊場員工所需物資。XX鎮養羊場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