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避險“六大系統”應急預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16600
2023-11-22
13頁
78.50KB
1、煤礦安全避險“六大系統”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一、應急領導小組2二、演練目的2四、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發生災害事故時人員的應急預案3(一)監測監控系統3(二)通信聯絡系統5(三)人員定位系統5( 四)壓風自救系統5( 五)供水施救系統6供水施救系統的使用方法6( 六)緊急避險系統71、永久避難硐室響應組織流程7五、發生瓦斯事故時“六大系統”聯合應急預案82、迅速組織井下人員撤離,并清點人員;88、保持原有通風狀態。10六、安全避險“六大系統”聯合應急演練103、預案的演練要力求真實,不事先通知2、。105、預案演練應當每年進行一次。11 為了進一步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切實發揮煤礦現有“六大系統”的作用,提高對生產安全事故、災害的應變和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結合亦城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特制定了2013年“六大系統”應急預案(簡稱預案)。一、應急領導小組組 長: 副 組 長:成員:二、演練目的1、 檢驗“六大系統”。通過開展演練,查找“六大系統”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六大系統”。2、鍛煉隊伍。通過開展“六大系統”演練活動,增強演練組織部門,參與部門和人員對“六大系統”的熟悉程序,提高應急處置能力。3磨合機制。通過開展“六大系統”演練,進一步明確相關部3、門和人員的職責和任務。4科普宣傳。通過開展“六大系統”演練,普及六大系統知識,提高職工風險防范意識和對突發事故的自救互救的能力。 三演練要求1結合實際,合理定位。緊密結合“六大系統”管理工作實際,明確演練目的,根據條件確定演練方式。2著眼實戰,講求實效。以提高指揮人員的指揮協調能力隊伍的實戰能力為重點,重視對演練效果及組織工作的評估,總結推廣經驗,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3精心組織,確保安全。圍繞演練目的,精心策劃演練內容,周密組織演練活動,嚴格遵守相關安全措施,確保演練參與人員及演練裝備設施的安全。4業務部門要制定出“六大系統”演練方案統一會審,演練方案應包括演練部門時間地點演練步驟等。5演練完4、成后應對此次演練內容進行評價和總結,填寫“六大系統”演練記錄備案。四、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發生災害事故時人員的應急預案 (一)監測監控系統 凡發生瓦斯超限時,必須立即向調度室值班礦領導、安監處、通風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匯報,并要求發生瓦斯超限地點立即停止生產,查明現場超限原因,相關人員嚴格按照以下程序進行處理: 1、當監測系統出現瓦斯超限報警時,礦調度室值班人員立即命令現場負責人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并向礦值班領導匯報。2、 現場負責人接到礦調度室值班人員命令后,必須立即組織現場人員停止工作,撤到有電話的安全地點待命,切斷工作區域內的電源,以上工作完成后,立即向礦調度室值班人員匯報。 5、3、礦調度室值班人員接到現場負責人執行完命令的匯報后,再命令現場負責人和瓦斯檢查工共同到瓦斯超限現場進行探查確認,然后立即將探查結果向礦調度室值班人員匯報,調度室值班人員接到匯報后,立即向礦值班領導進行匯報。 4、礦值班領導接到礦調度室值班人員匯報后,負責及時召集通風副總、通風科等相關人員,根據瓦斯超限地點的地質構造、通風狀況分析瓦斯超限原因按有關規定指揮處理,并立即安排通風管理人員到現場進行處理。 5、由于甲烷傳感器未按規定進行調校、施工單位由于管理原因等發生的甲烷傳感器誤報警、誤操作,監控信息中心要及時安排對甲烷傳感器進行更換。 6、如果瓦斯可能波及其它區域時,監控中心值班員應手動切斷波及6、區域的工作電源。 (二)通信聯絡系統當井下人員在工作面附近發現險情時,知情人員立即用附近的電話機與調度臺聯系,如果聯系不通,撥打6000或6111與調度臺聯系。調度室值班人員應立即使用調度臺組呼功能通知人員安全撤離,遏止險情蔓延,降低損失。(三)人員定位系統 當井下人員在工作面附近發現險情時, 知情人員在無法用通訊設備聯系到地面時,應當立即按動發射卡上的緊呼按鈕,向調度室發出報警,調度室值班人員應立即查看井下人員布置圖,及時在地圖上了解到險情位置以及所有井下人員的區域分布情況,同時協調指揮井下人員安全撤離,保護 人員生命安全,遏止險情蔓延,降低損失。當事故發生時,監控中心值班人員立即向救援人員7、快速統計井下人員數量、準確指出井下人員位置,爭取寶貴的搶險時間。救援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救援措施,提高應急救援工作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 ( 四)壓風自救系統 (1)煤礦可能發生的以下礦井災害會使用到壓風自救系統: 煤礦井下水害事故;礦井防汛及防淹井事故; 煤礦嚴重頂板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煤礦井下火災事故;瓦斯燃燒事故。(2)壓風自救系統的使用要根據災害發生的情況確定。 發生災害事故時,調度室應立即通知受災害威脅區域人員撤退,人員撤退前,應將分管區域內風管閥門關閉。 發生突水、頂板跨落等災害,受災人員處于相對封閉的空間,但沒有嚴重有毒、有害氣體的情況的使用方法:打開壓風自救8、系統的閥門,利用壓風系統提供新鮮的空氣。打開閥門的程度要根據現場的空間和人員進行控制,以不使人感到悶氣為準。 發生瓦斯突出、瓦斯燃燒、瓦斯爆炸、火災等時受災人員處于相對封閉的空間,此時有毒有害氣體較多情況的使用方法:受災人員要及時打開供風自救系統的閥門,最大程度的利用壓風沖淡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如果人員脫離自救 器進行呼吸,人員要進入壓風自救系統正壓擴散的范圍進行呼吸。 ( 五)供水施救系統 (1)煤礦可能發生的以下礦井災害會使用到供水施救系統: 煤礦井下水害事故;礦井防汛及防淹井事故; 煤礦嚴重頂板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煤礦井下火災事故;瓦斯燃燒事故。 供水施救系統的使用方法 發生災害事故時,9、調度室應立即通知受災害威脅區域人員撤退,人員撤退前,應將分管區域內水管閥門關閉。發生突水、頂板跨落等災害時,受災人員處于相對封閉的空間,但沒有嚴重有毒、有害氣體的情況的使用方法:打開供水施救系統的閥門,取用必須的飲用水,用后及時關閉。發生瓦斯突出、瓦斯燃燒、瓦斯爆炸、火災等時受災人員處于相對封閉的空間,此時有毒有害氣體較多情況的使用方法:首先把水引到人員呼吸安全的地點,取水要注意不受有害氣體的傷害。 ( 六)緊急避險系統 1、永久避難硐室響應組織流程 1.1、當災害發生時,根據地面指揮平臺的命令,采區大巷及采掘巷道口零散作業人員進入永久避難硐室。 1.2、最先進入永久避難硐室人員,根據準軍事化10、管理制度,按照進入避難硐室人員的級別承擔指揮任務(由級別較高人員指揮,同級別人員按照采、掘、輔助隊組先后排名順序排定級別)。 1.3、承擔指揮任務人員負責組織進入永久硐室內人員的秩序、操作流程、人員分工。 1.4、按照順序啟動永久避難硐室內部的設備、設施,保持永久避難硐室內部環境正常,人員情緒穩定。 1.5、利用永久避難硐室內部的通訊系統向地面指揮平臺匯報。 1.6、根據調度指揮部命令調整組織機構,開展應急救援指揮操作。 1.7、進入永久硐室后,按照永久避難硐室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1.8、地面壓風機啟動前,優先采用礦井壓風向硐室內通風、供氧。 1.9、若礦井壓風系統中斷或破壞,立即開啟氧氣瓶向11、硐室供氧,采用換氣扇控制避難硐室內部環境。 1.10、若地面壓風機已啟動,優先選用地面壓風系統向硐室通風、供氧及流體食物。 1.11、井下各臨時避難硐室在具備調度條件下,要及時掌握井下各避難點的情況,向地面指揮中心匯報,并對井下各避難點進行調度。 五、發生瓦斯事故時“六大系統”聯合應急預案 發生煤塵與瓦斯事故,應急救援辦公室按附表要求通知有關人員;并了解查詢有關情況,以便指揮部做出準確的判斷和決策;及時上報事故,下達或傳達有關決定與命令。 指揮和決策參考要點: 1、根據安全監測系統監控情況,波及的范圍,立即從上一級變電所切斷災區和受影響區域的電源(當災區和受影響區域的瓦斯濃度達到4及以上時,不12、準進行停送電操作,防止引起瓦斯爆炸或燃燒); 2、迅速組織井下人員撤離,并清點人員; 2.1、當災害發生時,根據地面指揮平臺的命令,采區大巷及采掘巷道口零散作業人員進入永久避難硐室。最先進入永久避難硐室人員,根據準軍事化管理制度,按照進入避難硐室人員的級別承擔指揮任務(由級別較高人員指揮,同級別人員按照采、掘、輔助隊組先后排名順序排定級別)。承擔指揮任務人員負責組織進入永久硐室內人員的秩序、操作流程、人員分工。 按照順序啟動永久避難硐室內部的設備、設施,保持永久避難硐室內部環境正常,人員情緒穩定。利用永久避難硐室內部的通訊系統向地面指揮平臺匯報。根據調度指揮部命令調整組織機構,開展應急救援指揮13、操作。進入永久硐室后,按照永久避難硐室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優先采用礦井壓風向硐室內通風、供氧。若礦井壓風系統中斷或破壞,立即開啟氧氣瓶向硐室供氧,采用換氣扇控制避難硐室內部環境。 2.2距離臨時避難硐室最近的人員向臨時避難硐室內逃生(主要是巷道沿線及機頭零散作業人員)距離永久避難硐室最近的人員向永久避難硐室內逃生(主要是采區零散作業人員),巷道內將各個避難點做出明確的標示,距離明確以便及時辨認。 2.3 距離井筒最近的作業人員盡快升井向地面逃生。 3、派人到進、回風井口及其50m范圍內檢查瓦斯,設置警戒,熄滅警戒區內的一切火源,嚴禁一切機動車輛進入警戒區域; 4、收集有關技術圖紙、資料,制訂相關14、實施救災方案。5、利用井下人員定位系統判斷遇險人員人數、位置及生存條件。6、確定井下救護基地,安排救護隊下井偵察,搶救遇險人員。 7、災區內不準隨意啟閉電器開關,不得敲打礦燈和扭動礦燈開關。 8、保持原有通風狀態。 9、制定并實施預防再次突出的措施,必要時撤出救災人員。 10、當突出破壞范圍大,恢復巷道困難時,應在搶救出遇險人員后對災區進行封閉。 11、保持壓風機運轉,避災人員利用壓風自救裝置或避難硐室自救。 12、根據搶險需要,及時調動后備救援力量和搶險救災物資。 六、安全避險“六大系統”聯合應急演練 安全避險“六大系統”應急預案制定好后,必須在適當時機進行演練,以檢驗預案的適用性和檢查預案15、存在的漏洞和演練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演練,鍛煉隊伍,完善預案,達到應急反應迅速、救援及時到位、指揮正確果斷、防止事故擴大的目的。1、調度室負責組織預案的演練工作。生產技術科負責指導并協助調度室的演練工作。2、安監處負責監督預案演練工作,從中找出預案的漏洞和演練存在的問題等不足之處,提交生產技術科完善預案,提交演練中存在問題的有關科室改進應急救援工作。3、預案的演練要力求真實,不事先通知。4、預案的演練計劃、時間、地點、方式等由負責組織演練的科室另行確定。5、預案演練應當每年進行一次。6、演練后,要進行總結、評價。找出存在問題,改進并完善應急救援工作。7、演練結束后,必須撰寫演練總結,要向堯安公司調度室、生產技術部和安全部同時報送。2013年10月9日附件 :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通訊錄序號職 務姓 名手 機住址電話通知時間接電話人1礦長本礦2總工程師本礦3安全礦長本礦4生產礦長本礦5機電礦長本礦6生產副總本礦7調度室主任本礦8地測副總本礦9通防副總本礦10安監處副處長本礦11綜合辦主任本礦12保衛科科長本礦13機運科科長本礦14物資供應科長本礦15督查室主任本礦16機運工區長本礦17財勞科長本礦18經營管理部部長本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