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公司液氨貯罐區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22558
2023-11-27
14頁
61.50KB
1、化工公司液氨貯罐區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基本情況32、液氨貯罐區的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32、3氨對周邊的影響43、液氨貯罐區周圍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分布情況44、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44、1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機構44、1、1公司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44、2指揮部主要職責:54、3指揮部人員分工54、3、2生產副總經理職責:54、3、3保安負責人職責:54、3、4設備副總經理職責:64、3、5工會主席職責:64、3、6安技部長職責:64、3、72、保安部長職責:64、3、8生產部長職責:64、3、9設備部長職責:64、3、10辦公室、企管部主任職責:74、3、11供應部總經理職責:74、3、12財務部長職責:74、3、14車間主任職責:75、報警、通訊聯絡方式76、預防事故的措施76、2防止液氨泄漏的措施77、液氨重大泄漏事故處理事項:78、緊急安全疏散89、工程搶險搶修910、現場醫療救護911、危險區的隔離912、應急救援保障912、1內部保障:10(5)醫療急救隊:由辦公室組成,辦公室主任任隊長;10(1)責任制(見前4.2 4、3、14)1012、2外部求援:1113、預案的啟動與終止:1114、附件:1114、1組織機構名單:3、1114、2指揮部人員聯系電話:1114、3外部求援電話:1214、4政府有關部門電話:12液氨重大泄漏事故處理事項131、基本情況XXX化工有限公司是由XXX總廠XXX分廠改制而成,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1日。XXX分廠的前身為XXX氮肥廠,是制造和銷售農用碳酸氫銨的小型氮肥企業,企業始建于1975年,1978年5月投入運行,原設計規模為年產3000噸合成氨.自1980年以來,積極應用原化工部推廣的40項小氮肥節能改造技術,現已達到年產合成氨4萬噸, 碳酸氫銨16萬噸的生產能力。公司現有固定資產3754萬元,占地53130平方米,現有在冊職工394人,其中生產倒班職工220名,管理干部504、名。公司位于xx,海拔563米,距省會城市XXX市106公里,距XXX市65公里,距XXX城10公里,距XXX鎮1公里。公司北鄰XX鐵路,南鄰XX織布廠,東鄰XXX食品公司,西為農田,廠區周圍1000米內24小時大約有5000余人活動。2、液氨貯罐區的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2、1氨的理化特性:我公司液氨充裝站有四臺液氨貯罐,總容積為150立方米。氨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惡臭的有毒氣體,可燃,燃點651,爆炸極限15.727.4%,最小引燃(爆)能量0.77mJ,易溶于水、乙醇、乙醚。本品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2、25、氨對人體的危害:氨的毒性主要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引起中毒。輕度中毒者出現流淚、咳嗽、眼結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腫;中度中毒會出現呼吸困難、紫紺,有肺炎跡象;重度中毒可發生肺水腫,或有呼吸困難等癥狀。吸入高濃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濃度氨能致皮膚、眼睛灼傷。2、3氨對周邊的影響氨泄漏造成的影響:蒸發1kg液氨可得到1316L氣氨,如果1t液氨跑出容器,則可使280000m3的空間受到污染,對人體、水源、土壤和大氣將會造成嚴重危害。大量泄漏,如果周圍人員未緊急疏散,會發生大面積中毒,高濃度區同時會造成人員灼傷和凍傷,大量泄漏的氨氣如遇明火,同時會發生燃燒、爆炸等事故。3、液氨貯罐區周圍的6、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分布情況全廠共配備5Kg CO2滅火器100具、地下消防栓1臺、地上消防栓3臺、防NH3濾毒罐60個、防CO濾毒罐60個、各型號防毒面具50個、長管式防毒面具12個、氧氣呼吸器12臺,分布在各個車間及崗位,并設有廠醫務室。貯罐區設置有一套應急噴淋裝置、一座60m3的事故水池,生產區有一座1000m3的循環水池,可供消防用水。4、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4、1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機構4、1、1公司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總經理常務副總指揮:生產副總經理副總指揮:生產、設備、經營副總經理 工會主席成 員:安技部、保安部、生產設備部、辦公室、企管7、部、財務部、供應部、銷售部等部門負責人及各車間主任組成。4、1、2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現場應急救援辦公室,地點:廠接班室。應急救援現場指揮:生產副總經理,夜間時為值班公司領導、生產調度。4、2指揮部主要職責:(1)組織制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3)確定現場指揮人員;(4)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5)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6)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7)危險化學品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9)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10)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4、3指揮部人員分工4、3、1總經理擔任總指揮,負責公司應急救援的統一8、組織指揮和各專業隊的人力調配。4、3、2生產副總經理職責:(1)指揮安技部、生產部、事故區所在單位立即查明事故原因,指揮搶險隊伍佩戴必須的個人防護器具,在專人監護下,進入事故現場,成功地控制化學品的泄漏而不致泄漏事故蔓延擴大或因泄漏處理不當而轉化為火災、爆炸事故;(2)泄漏被控制以后,指揮搶險隊員及時將現場泄漏物進行收容、稀釋處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處置,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3)注意保護事故現場。4、3、3保安負責人職責:(1)指揮保安部消防滅火,保護好現場;(2)應根據事故發生后化學品泄漏的擴散情況或火焰輻射熱所涉及到的范圍建立警戒區,并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設專人警戒;(3)指揮9、將警戒區內與事故處理無關人員撤離到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內。緊急疏散時應注意:A、應向上風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全區,并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崗哨,指明方向;B、不要在低洼處停留;C、要查明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區或著火區。4、3、4設備副總經理職責:協助生產副總經理查找事故原因,指揮設備部、事故發生單位維修工進行事故設備、容器、管道的安全搶修,盡快恢復正常生產。4、3、5工會主席職責:(1)指揮辦公室負責事故現場的拍攝,對外通訊聯絡、報道;(2)指揮醫務工作人員及時對脫離危險區的事故傷害人員進行護理、急救,經現場處理后迅速將傷員由護理人員護送至醫院救治;(3)做好事故善后10、安撫工作。4、3、6安技部長職責:(1)協助總指揮、副總指揮參與搶險,主要負責查找事故原因,及時、準確分析事故狀態和事故擴大的可能性,協調生產部決定生產系統局部或全面停車(配電部門局部或全面停電拉閘);根據事態發展,匯報總指揮,是否請求社會支援。(2)配合保安部參與滅火工作。4、3、7保安部長職責:負責滅火、警戒、搶險、疏散人員、啟用消防水噴淋泄漏部位、協同外來協助隊伍共同工作。4、3、8生產部長職責:(1)協助總指揮、副總指揮、負責事故處理時的生產調度指揮;(2)與安技部長緊密配合,負責查找事故原因,指揮火速切斷可燃易爆物氣源;(3)指揮安全停車、停機、停電及調度事故現場的水、蒸汽等供應。411、3、9設備部長職責:(1)協助工程搶險、搶修,配合全廠電氣按要求停電或局部停電;(2)協助查找事故原因。4、3、10辦公室、企管部主任職責:負責搶險救援過程的通訊、對外求援、車輛調配、信息發布、拍照、傳遞指揮命令等工作;負責人員搶救、救護等工作。4、3、11供應部總經理職責:負責搶險救援過程所需物資及時供應及庫房重要物資的護衛管理工作。4、3、12財務部長職責:負責搶修、救援物資資金供應。4、3、14車間主任職責:負責本車間、工段事故現場的處理、安全停車,準確、快速切斷事故火源、氣源、電源,有序地調動本車間現場人員開展搶險工作。5、報警、通訊聯絡方式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電話保持24小時開通,一12、旦發生重大事故,白天由辦公室用電話通知指揮部人員,火速趕往事故現場,下班期間及夜間由廠部值班人員和當班生產調度通知各有關人員。6、預防事故的措施6、1危險目標的監護由合成車間負責。生產部、設備部、安技部做好定期檢查和督促工作。6、2防止液氨泄漏的措施(1)液氨貯罐連接管道按照有關規定,定期全面檢測。罐上安全閥、壓力表每年定期校驗;(2)液氨貯罐系統使用的各種閥門、法蘭、墊圈、緊固件等,必須是符合安全規定的標準件,且定期進行檢查、更換;(3)冰機崗位操作要嚴格執行有關安全操作規程,不得超溫、超壓、超負荷運行;(4)液氨貯罐操作工操作時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防止誤操作發生事故;7、液氨重大泄漏事13、故處理事項:(1)操作人員發現液氨重大泄漏時,一時無法控制局面,應立即向生產調度、廠部報告并報警;(2)本崗位立即緊急停車,切斷有關連通閥門和電源。立即開動崗位應急噴淋裝置,對準泄漏處噴射。進入毒區關閥門必須佩戴必備的防護器材(穿化學隔離服、戴氧氣呼吸器),并有專人監護下作業;(3)生產調度通知有關崗位停車,迅速切斷與事故儲罐聯接的閥門。并注意做好以下事項:全廠停電或局部停電;鍋爐壓火或熄火;煤氣爐處于安全停爐狀態,不得打開爐蓋;停止所有動火作業;(4)廠應急救援指揮部接到報警,通知指揮部人員,各專業搶險隊迅速趕到事故現場,及時查明危險源泄漏部位和原因;(5)專業搶險單位來到事故現場后,迅速佩14、戴必備的防護器材和工具,在崗位操作人員配合下,準備實施堵漏作業;(6)如貯罐本體損壞或罐體連接管道已經破裂,無法實施堵漏作業,操作人員應立即實施倒罐作業,盡量減少泄漏量;(7)在實施自救的同時,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應立即報告上級有關部門,請求社會支援。請所在地化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調動消防隊伍,進行全方位、立體化搶險;(8)生產崗位除少數人員處理事故外,其余人員應盡快疏散到安全地點;(9)消防隊接到報警后,應佩戴防毒面具進入毒區進行噴水稀釋毒物或滅火;(10)治安隊接到報警后,立即對事故現場進行警戒,不準無關人員進入現場,并火速疏散無關人員;(11)醫療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后,立即救護中毒和受傷15、人員;(12)其他職能部門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搞好協同救援工作;(13)根據風向、風速和泄漏情況,判斷可燃有毒氣體可能擴散的方向和速度,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確定通知有可能被污染區居民的疏散和轉移。8、緊急安全疏散(1)事故發生后,生產崗位除少數人員處理事故外,其余人員由治安隊組織盡快疏散到安全地點,并由當班調度對照花名冊對當班人員進行清點,清點未到人員,立即報告現場消防隊,進行搜尋。生產崗位民工由當班負責人組織隨同撤離到安全地點,由民工負責人員進行清點人數;(2)辦公樓工作人員由通訊保障隊組織撤離,各單位負責人清點本單位上班人員,負責人參加現場搶險的,由單位考勤員清點人數;(3)應急救援指揮部確16、定需要周圍居民疏散,由通訊保障隊組織疏散,必要時通知當地鎮政府,組織周圍居民疏散。9、工程搶險搶修有效的工程搶險搶修是控制事故擴大、蔓延的關鍵。事故發生后,要迅速根據現場情況,確定堵漏方案。如現場情況變化,應重新制訂方案,不得隨意蠻干,堵漏過程,不得使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敲擊,防止空間發生爆炸,造成人員傷亡。泄漏被控制后,要及時將現場泄漏物進行覆蓋、收容、稀釋、處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處置,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10、現場醫療救護(1)除廠成立醫療救護隊外,每個車間要設立搶救小組,指定車間的安全員或班組長為小組組長,一旦發生事故,首先做好自救,對傷員進行人工呼吸,清水沖洗等工作;(2)廠醫療救17、護隊要擔負起搶救傷員的急救工作。要求醫務人員熟練掌握搶救措施和具體要求,對重傷昏迷休克或中毒嚴重人員進行搶救,脫離危險后立即轉送上級醫院;(3)廠醫務室應配備好應急搶救傷員的器材、器具和常用藥品。至少備兩副擔架、四個輸氧袋、注射用特效解毒針劑和其它急救藥品,做到常備無患。11、危險區的隔離一旦發生重大化學事故,整個生產區設定為危險區,以及毒物彌漫的下風向1000米處,均設為警戒區,危險區邊界警戒為黃帶,警戒哨(治安隊)佩戴黃色臂章,救援車輛貼黃色通行證。12、應急救援保障12、1內部保障:12、1、1為確保應急救援工作快速、有序進行,公司成立以下救護隊伍:(1)通訊保障隊:由辦公室、企管部組成18、,辦公室主任任隊長;(2)治安警戒隊:由保安部、銷售部組成,保安部長任隊長;(3)消防隊:由保安部、安技部及事故發生車間組成,保安部長任隊長;(4)搶修搶險隊:由生產、設備、安技部及合成車間組成,設備部長任隊長;(5)醫療急救隊:由辦公室組成,辦公室主任任隊長;(6)供應運輸隊:由供應部、財務部、原料車間組成,供應部長任隊長。12、1、2氣象資料:新豐公司位于XXX火車站西1公里,距XXX市東約62公里,氣象條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盛行偏東、偏西風。歷年平均風速2.1m/s,實測最大風速20m/s。1213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各崗位張貼有毒物周知卡,標明有液氨理化特性、中毒癥狀、現場急救19、滅火方法、泄漏處理要點等。1214應急通信系統、電源、照明: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保持24小時電話開通,以備及時接警,應急指揮部人員每人配備有手電,以備晚間事故處理。1215應急救援物資、藥品等:應急救援物資若庫房未備,及時聯系供應運輸隊外購或外借;應急救援藥品廠醫務室應常年做到有備無患。12、1、6保障制度:(1)責任制(見前4.2 4、3、14)(2)值班制度:a、實行每天24小時值班制度;b、值班人員組成:至少一名公司領導、各單位負責人、各車間23名保全工;c、值班人員在值班期間,不能遠離廠區,只能呆在宿舍、廠游藝室、飯廳;d、值班人員保持電話24小時開通;e、值班人員接警后,必須在盡可能20、短的時間趕到事故現場,最多不超過15分鐘;f、聽候指揮部安排分工,即刻投入搶險、搶修、轉移危險物資、疏散人員等工作。12、1、7培訓與演練制度:(1)事故搶險隊、消防救護隊人員由安技部、保安部組織每季度至少進行12次事故應急處理、訓練和演習,加強緊急事態下的應變能力。(2)安技部加強事故搶險隊員的安全教育,每年教育課時不少于12課時,使搶險隊員熟知廠內的毒物的主要理化性質、危險特性及應急處理措施;使搶險隊員熟知在何種事故狀態下,使用何種消防、防護器材。(3)應急救援指揮部每年至少組織進行一次預案的綜合演習,提高應急救援隊伍的實戰水平。12、2外部求援:(1)一旦發生重大化學事故,指揮部根據情況21、可決定是否向上級單位發出求援通報,請求支援。(2)辦公室接到指揮部請求支援命令后,迅速與上級單位報告事故實情,并請求消防部門和社會力量支援。(3)支援人員來后由保安部、安技部負責組織聯絡,說明廠內事故情況,引導告訴注意事項,搞好合作救援。13、預案的啟動與終止:依據危險化學品事故的類別,危害程度的級別和從業人員的評估結果,事故擴散程度及現場情況的分析結果,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確定預案的啟動;根據險情解除情況,確定應急救援程序的終止。14、附件:14、1組織機構名單: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總經理常務副總指揮:生產副總經理 副總指揮:生產、設備、經營副總經理 工會主席成 員; 安技部長 生產部長 設備22、部長 保安部長 辦公室主任 財務部長 企管部長 供應部經理 銷售部經理 水汽車間主任 造氣車間主任 碳化車間主任 合成車間主任 電儀車間主任 原料車間主任 14、2指揮部人員聯系電話:廠部電話:XXXXXXX: 139XXXXXXXXXXX: 139XXXXXXXX邢XX: 139XXXXXXXX蘇XX: 139XXXXXXXX姚XX: 139XXXXXXXX李XX: 139XXXXXXXX李XX: 139XXXXXXXX 14、3外部求援電話:總廠生產處:XXXXXXX 急救中心電話:120 XXX公安消防大隊:119XXX地段醫院:XXXXXX 14、4政府有關部門電話:XXX人民政府辦公23、室:5XXXXX XXXXXXX勞動局:XXXXXXXX公安局:110 XXX安監局:XXXXX XXX鎮人民政府:XXXXX 防止液氨泄漏的措施1、液氨儲罐連接管道按照有關規定,定期全面檢測。罐上安全閥、壓力表每年定期校驗;2、液氨儲罐系統使用的各種閥門、法蘭、墊圈、緊固件等,必須是符合安全規定的標準件,且定期進行檢查、更換;3、冰機崗位操作要嚴格執行有關安全操作規程,不得超溫、超壓、超負荷運行;4、液氨儲罐操作工操作時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防止誤操作發生事故;5、外來充裝液氨的汽車槽車,必須檢查,要求“三證”齊全。充裝過程要嚴格執行充裝安全規程,充裝容量不能超過額定容量,實行過磅制,嚴禁24、過量充裝。液氨重大泄漏事故處理事項1、操作人員發現液氨重大泄漏時,一時無法控制局面,應立即向生產調度、廠部報告并報警;2、本崗位立即緊急停車,切斷有關連通閥門和電源。立即開動崗位應急噴淋裝置,對準泄漏處噴射。進入毒區關閥門必須佩戴必備的防護器材(穿化學隔離服、戴氧氣呼吸器),并有專人監護下作業;3、生產調度通知有關崗位停車,迅速切斷與事故儲罐聯接的閥門。并注意做好以下事項:全廠停電或局部停電;鍋爐壓火或熄火;煤氣爐處于安全停爐狀態,不得打開爐蓋;停止所有動火作業;4、廠應急救援指揮部接到報警,通知指揮部人員,各專業搶險隊迅速趕到事故現場,及時查明危險源泄漏部位和原因;5、專業搶險單位來到事故現25、場后,迅速佩戴必備的防護器材和工具,在崗位操作人員配合下,準備實施堵漏作業;6、如儲罐本體損壞或罐體連接管道已經破裂,無法實施堵漏作業,操作人員應立即實施倒罐作業,盡量減少泄漏量;7、在實施自救的同時,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應立即報告上級有關部門,請求社會支援。請所在地化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調動消防隊伍,進行全方位、立體化搶險;8、生產崗位除少數人員處理事故外,其余人員應盡快疏散到安全地點;9、消防隊接到報警后,應佩戴防毒面具進入毒區進行噴水稀釋毒物或滅火;10、治安隊接到報警后,立即對事故現場進行警戒,不準無關人員進入現場,并火速疏散無關人員;11、醫療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后,立即救護中毒和受傷人員;12、其他職能部門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搞好協同救援工作;13、根據風向、風速和泄漏情況,判斷可燃有毒氣體可能擴散的方向和速度,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確定通知有可能被污染區居民的疏散和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