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水處理及生態修復技術培訓課件.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25567
2023-11-29
33頁
37.08MB
1、景觀水處理及生態修復技術介紹,背景,由于水環境的整體規劃設計(尤其是對景觀水質維護)的思路和經驗不足,或其設計、施工并未長遠考慮,很多親水項目未能實現水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關機構專門調查過我國一些城市近年建成的水景,其中高達75被廢棄停用,或因水質等問題,成為負面景觀,或由于后期物業管理維護開支巨大而被迫停用,水景形同虛設。,水質目標,量化指標,景觀水問題及成因分析,景觀水問題及成因分析(1),水體發綠 富營養化(N0.3mg/l、P0.01mg/l)引起藻類爆發性增長,景觀水問題及成因分析(2),水體發黑 有機物污染超過水體的自凈能力,當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低于需氧量,將會產生厭氧菌,造成水體黑2、臭。,景觀水問題及成因分析(3),水體渾濁 固體懸浮物含量過高,影響水體感官 泥沙雨季較常見 膠體微米級懸浮物,由于布朗運動現象,很難沉淀,景觀水問題及成因分析(4),含氧量低 水體含氧量低,水生動植物生長不良,生態系統崩潰,水體無自凈能力 蚊蟲滋生,景觀水處理基本思路,循環流動 生態系統高效工藝,處理工藝分析,工藝的分析及確定富營養化的治理方法,工藝的分析及確定有機物去除方法,工藝的分析及確定SS去除方法,工藝的分析及確定充氧,景觀水綜合凈化措施結論,氣浮+生化,處理效率分析,氣浮除藻效率可達95%。藻類中富集了60-80%的N、P,即對N、P的處理效率約66%,同時氣浮具有較好的除磷效果,3、其除磷效率可達80%。生化除有機物效率60-80%氣浮綜合去除SS效率80-90%,運行照片,水氣充分融合,藻類、SS分離,景觀水處理設備,一體化景觀水處理設備,專利證書,生態系統建設,多樣性原則 包括物種多樣性、生境多樣性和功能多樣性等。有助于使整個生態系統持久穩定,從而增加水體自凈能力。景觀性原則 盡量滿足人們對于優美景觀的要求,使人們能感受到郁郁蔥蔥、水清草綠、魚肥景美的田園氣息,在水景中感受到與眾不同的自然生態氣息。經濟性原則 在保證水體質量,實現水清、岸綠、景美工程目標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建設、運行及養護的經濟性。,生態系統建設水生植物,生態系統建設沉水植物,沉水植物根莖能吸附、分解、4、吸收水體營養負荷,其分泌物及其葉片使水體中的懸浮顆粒與膠體絮凝、沉淀,可快速提高透明度,從而大大改善水體中、下層光照條件。某些水生植物根系能分泌出化學信息素,能有效地遏制藻類的惡性增殖,避免水華發生。沉水植物以種植苦草、黑藻、輪葉黑藻、伊樂藻等為主,生態系統建設沉水植物,水體森林景觀,生態系統建設沉水植物,水體森林景觀,生態系統建設沉水植物,水體森林景觀,生態系統建設沉水植物,水體森林景觀,生態系統建設浮水植物,浮葉植物在一般淺水湖泊中有良好的凈化水質效果,種植和收獲較容易,有經濟效益和觀賞效益,在一定季節可以作為重要的支持系統。固定放置于水面、參考水體的水面大小比例、種植床的深淺等進行設計,5、生態系統建設挺水植物,在河濱水深0.5m以上水陸過渡帶種植。為了保證水面植物景觀疏密相間,不影響水體岸邊其他景物倒影的觀賞:不宜把水生植物作滿岸種植,以多叢小片狀種植較好,生態系統建設水生動物,濾食性魚類,如鰱、鳙魚等可以有效的去除水體中綠藻類物質使水體的透明度增加。實現有效的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鏈魚為上層魚,以浮游植物為食,鳙魚為上層魚,以浮游動物為食;草魚為中下層魚,主要吃水草;鯽魚為底層魚,以昆蟲幼蟲,水生高等植物碎片、雜物碎屑及藻類食物為主。投放種類:鰱魚、鳙魚、鯽魚和草魚,投放密度:鰱魚10尾/畝、鳙魚2尾/畝、鯽魚和草魚2-3尾/畝,技術特點,水質能見度可深達2米,水色接近自來水 部分指標優于自來水費用噸水的處理費用為0.2-元/年,維護量小生態含氧量接近飽和程度,生態自凈能力強 穩定生態與人工技術的結合,穩定性高,可控性強 適應性廣,可以采用雨水、中水、河水等作為補充水源 壽命水處理設備核心技術部分無磨損,使用壽命長,操作維護簡便,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