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培訓課件(31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26180
2023-11-30
31頁
947.04KB
1、生命健康權是最基本的人權,安全與健康面前人人平等,尊重生命,尊重勞動者的健康權利,不要帶血的GDP帶血的利潤一分錢也不要,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紀觀念不做安全責任事故的犧牲品,發現安全及危害問題就是發掘財富解決安全及危害隱患就是創造財富,安監工作重心的轉移,以前重點抓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目前重點抓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的較大事故,下一步工作重心向職業健康安全上轉移“白傷紅傷”都要抓,既不死人,也不傷人堅持以人為本,要讓勞動者體面的活,活得有尊嚴,做好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工作,留下工作記錄,規避法律責任風險,職業衛生安全管理機構與職責,第一節,職業衛生應急與救援,第二節,職業衛生檔案與健康監護檔2、案,第三節,職業危害事故與職業病報告,第四節,勞動合同與從業人員的工傷社會保險,第五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要求,第六節,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管理要求,第七節,職業衛生管理總體要求,第八節,職業健康管理培訓教材第二章 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安全管理,64110頁,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主要工作(討論內容),本章節內容涉及主要法律法規與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國務院令第375號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修訂)國務院令第352號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安監總局令第1號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安監總局令第23號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安監總局令第27號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辦法衛生3、部令第23號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25號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GBZ188-2007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58-2003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T225-2010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指南GBZ/T203-2007高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規范GBZ/T204-2007高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信息指南,我國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職責演變過程,1998年6月2005年1月國家衛生部衛生監督司(局),2005年1月2008年7月衛監督發200531號國家衛生部國家安監總局,2010年10月8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中央編辦發2010104號國家衛生部/安監總局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4、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2010年11月衛監督發200531號衛生部國家安監總局公告2010第21號建設項目審查劃歸安監部門,國家安監總局2011年職業健康監管重點工作安排安監總廳安健201129號,安全監管系統職業健康監管隊伍企業職業健康管理員隊伍,創建“兩支隊伍”,職業危害申報制度檢測監控制度警示告知制度,探討落實“三項制度”,職業健康監管法規標準體系宣傳教育培訓體系技術服務與支撐體系信息與裝備保障體系,探討構建“四大體系”,職業衛生“三同時”審查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管理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職業健康培訓用人單位作業場所監督檢查,努力做好“五項基礎工作”,職業病防治法出臺的背景職業病防治法實施當中的5、問題修法情況:目前正在修訂,2011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初次修訂審議。全國人大與北京市義聯勞動法援助與研究中心等民間組織分別組織了多次座談會。,賴祖亮小木蟲,賴祖亮小木蟲,職業衛生“三級預防”原則,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配套完善并有效運行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定期檢測與評價,做好職業健康體檢,做到對職業損害早發現、早診斷、早控制,控制疾病惡化,延長職業病人壽命,21頁,儲存 使用 生產高毒物質,有毒氣體危險化學品液體,石棉纖維粉塵,矽塵(游離二氧化硅超過10%),職業危害檢測結果超標,放射性危害,衛生部列入的,職業病危害嚴重的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一般(輕微)的作業場所:除外職業病危害嚴重情況的作業場6、所都可以定性為職業病危害一般的作業場所,如何判斷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的嚴重性,職業病危害嚴重的作業場所管理方式,賴祖亮小木蟲,賴祖亮小木蟲,縮短接觸危害的時間,減少接觸危害機會,合理設置防護設施,改變作業方式(巡檢)增加作業班次,賴祖亮小木蟲,加強個人防護,定期檢測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落實職業健康體檢,機械化、自動化密閉化,通風防毒、除塵隔聲消聲、減振等,防護用品符合標準,每年至少一次每三年現狀評價一次,GBZ1882007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高毒物質,衛生部關于印發高毒物品目錄的通知(衛法監發2003142號)54種,常見的有:氨、苯、苯胺、丙烯酰胺、丙烯腈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氟化氫、氟及其7、化合物黃磷、甲醛、焦爐逸散物、氰化物磷化氫、硫化氫、氯及氯氣、五氧化二釩煙塵鎘、鉻、錳、鎳、鉛、汞、砷、鉈、銻及其化合物石棉塵及纖維,6467頁104頁,一.組織建設(建立健全職業衛生安全管理機構與職責),(一).職業病防治責任主體,預防和控制職業病的主體是用人單位,用人單位是防治職業病的最前沿。政府監督是外部的,任何外部的監督都不可能取代用人單位自身的管理。,64頁,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第四條,(二).用人單位的責任與義務,1 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 2 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 3 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4 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危害承擔責任,6465頁,(1)保障勞動者健康;(2)8、負責本單位的職業衛生安全管理;(3)參加工傷社會保險;(4)報告義務(職業危害項目申報,職業危害事故報告,檢測評價結果報告,職業病報告);(5)向勞動者提供合格的個人衛生防護用品;(6)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因素;(7)對作業場所進行職業危害因素檢測評價;(8)不轉移職業危害;,66頁,5.用人單位在職業病防治(管理)方面應履行的責任和義務,(9)職業危害告知;(10)對勞動者進行培訓教育;(11)對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12)給予職業病人或疑似職業病人法律規定的待遇;(13)職業危害事故處理;(14)對特殊勞動者給予職業衛生保護;(15)如實向勞動者提供職業病診斷所需有關職業衛生和健康監護等資料9、;(16)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監督檢查與管理。,66頁,5.用人單位在職業病防治(管理)方面應履行的責任和義務,(三).職業衛生安全管理機構,6667頁,(四).職業衛生安全管理人員要求,主要負責人和職業健康管理人員應當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職業健康知識和管理能力,并接受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職業健康培訓。逐步實施資格證管理。,104頁,6770頁105頁,二.規章制度(建立健全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制度),67頁,基本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應建立健全哪些職業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規程?)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一條,1.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度;2.職業危害告知制度(合同10、告知、公告欄、告知卡);3.職業危害申報制度;4.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制度;5.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維護檢修制度;6.從業人員防護用品管理制度;7.職業危害日常監測管理制度;8.從業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制度;9.崗位職業健康操作規程;10.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業危害防治制度。,105頁,每年至少要組織一次對企業內部職業衛生責任制和管理制度、相關法律法規、標準進行管理評審,及時進行修訂,做到:動態管理持續改進,106頁,三.職業衛生專項經費投入,個人防護用品,職業健康體檢,職業危害檢測現狀評價,職業衛生專項經費,危害告知與警示,防護設施救援用品,建設項目評價“三同時”,職業衛生培訓,應急救援演 練,應建立安全生產(職業衛生)專項經費投入保障制度,應按規定提取安全生產費用(免稅),做好費用計劃,專款專用(財務專門科目,安全管理部門簽字才能結算),并建立安全生產費用使用臺賬。,企業是否重視安全生產主要看兩條:一是肯不肯花錢,二是給不給人。,8788頁,四.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告知與警示,執行標準:GBZ158-2003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T203-2007高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規范GBZ/T204-2007高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 危害信息指南MSDS(化學品安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