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商業廣場發展項目測量施工方案(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829937
2023-12-05
12頁
350.15KB
1、目 錄1、工程概況21.1、本工程測量的特點21.2、測量工作的難點21.3、總體思路22、施工方案32.1測量準備32.2平面總控制網的建立42.3、高程控制網的建立53、基礎、主體結構工程測量63.1軸線控制樁的校測63.2柱細部放樣63.3主體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測量74、裝飾工程測量84.1軸線的恢復和引測84.2、標高的抄測95、建筑物沉降觀測105.1、沉降基準點布設105.2、沉降觀測點的布設105.3、觀測技術要求115.4、對沉降觀測頻次的要求116、測量質量保證措施127、安全保證措施121、工程概況濟南xx廣場發展項目地理位置極其優越,商業氣氛非常濃厚。序號項 目內 容1建2、筑面積總建筑面積277000變壓器室及開關室3000地下建筑面積84000地上建筑面積1900002工地面積525003建筑高度50.0m4建筑層數地下2層,商場地上7層、副樓(變壓器室及開關室)地上2層計劃開工時間2009年5月1日,竣工時間2010年12月21日,總工期600天。1.1、本工程測量的特點本工程建筑設計構思新穎獨特,建筑高度變化復雜,異型構件和預埋件數量較多,上述特點對定位放線的精度、速度要求高,因此,測量是保證工程順利施工、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的重要一環。1.2、測量工作的難點1)、建筑物平面尺寸大,東西向最大270m,南北向最大150m;2)、基準定位點多;3)、自然影響:3、易受日照、風力等不利因素的影響。4)、施工條件的影響:本工程采用分區段流水施工,受施工干擾的影響大。5)、標高控制難度大:本工程單層建筑面積大,高程控制點就近使用,由于地面沉降不一致,引起高程點位位移,加上施測誤差的影響,易造成各施工段的標高不交圈。1.3、總體思路本工程將采用科學的測控技術,先進的測量儀器,以及嚴格的復核校正手段來保證施工測量精度;本工程將優先采用通過利用計算機對電子版結構圖提供的定位點的坐標、標高進行分析計算,再用全站儀進行細部放樣,以確保定位放線工作的速度和精度。平面控制網分兩級測設,首級為總控制網,二級控制網為軸線控制網。首級平面控制網的建立以業主提供的控制點為基準,采4、用全站儀自由邊角網(控制點的相對精度,控制網形變形),采用歸化法測設建筑物主軸線及各主要要素點,并進行歸化改正。二級控制在首級控制基礎上,進行加密測設細部中心點、各曲線要素點及控制軸線。標高控制以業主提供的水準點為依據,作為各專業施工、基坑監測及建筑物沉降觀測等高程依據。地下部分建(構)筑物細部放樣:用全站儀采用極坐標法測設各主要要素點及控制軸線;高程采用水準儀進行測設;地上施工垂直度采用內控法,用激光垂準儀將軸線控制點向上傳遞,高程采用50m 鋼卷尺整尺向上傳遞。2、施工方案2.1測量準備施工測量準備工作包括圖紙的審核,測量定位依據點的交接與校核,人員的組織及測量儀器的選擇及檢定與校核,測量5、方案的編制、論證與數據準備,工程重點、難點分析與應對措施。人員的組織(見表2.1-1)表2.1-1 人員計劃表職 務數量職 責主任測量工程師1測量總策劃及總負責測量工程師1測量操作、技術資料編制、測量數據計算測量技術員1測量放線操作 主要測量儀器及性能(見表2.1-2)表2.2-2 主要測量儀器性能表儀器名稱型 號數量精 度用 途全站儀PTS-V21臺2 2mm+2ppm平面控制網的測設、高程傳遞樓層軸線測量激光垂準儀DZJ611/30000垂直度測量、控制點傳遞水準儀DS24002臺0.1mm/1km高程控制測量、變形觀測鋼卷尺50m4把經計量局檢驗合格距離測量對講機5km6通訊聯絡注:儀器6、均在法定檢定單位進行檢驗合格后使用。2.2平面總控制網的建立1、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及精度指標1)平面控制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2)軸線控制網的布設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等進行。3)控制點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4)平面控制網的精度技術指標必須符合表2.2的規定:表2.2 平面控制網的精度表等 級測角中誤差(m)邊長相對中誤差(k)一 級51/250002、控制樁必須用混凝土保護(如下圖所示),地面以上設醒目的圍護欄桿,防止施工機具車輛碰壓,如有損壞要及時補設。3、平面控制網的布置與測設1)根據業主提供的坐標控制點,利用全站儀對該坐標7、點進行復核,必須滿足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的規定,控制點之間的距離偏差必須達到3mm的要求,作為施工的平面控制網點。根據現場特點,及軸網柱網定位圖,設計提供的原始坐標作為測量控制的主控軸線和坐標點。2)建筑物主軸線測設(根據現場施工圖紙便于測量傳遞具體定位如下圖所示)a初測:首先進行控制網的圖上設計工作,確定主軸線的位置、點位坐標;根據業主提供控制點定出主軸線。根據上述方法所做出的控制點用全站儀在現場打出各控制樁,然后進行控制樁的保護工作;同時控制樁周圍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b 精測:等控制樁穩定后,開始主軸線的精測工作。4、二級控制網的建立:在首級控制網的基礎上進行加密,測設各圓心點8、及軸線(由于半徑較大,利用計算機在平面圖上定出所控制圓弧的各坐標值,再從現場實際測設);建筑物所需要的軸線控制樁,經復核無誤后作為建筑物平面控制網,并定期進行復核。結合本工程軸線的布置情況,測量控制網在電子版軸網圖的基礎上經過細加工,做出各軸線交接位置的坐標系,現場放線以此為依據結合各層平面布置圖。2.3、高程控制網的建立1、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據業主提供的水準基點控制點高程,采用國家二級級水準測量,閉合水準路線,聯測場區平面總控制網控制點,以此作為保證施工豎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條件。施工現場設置4處高程水準點,水準點周圍砌磚墻保護內灌混凝土。(如下圖所示)2、水準線路應按附合路9、線和環形閉合差計算,每km 水準測量高差全中誤差,按下式計算:MW=式中:MW-高差全中誤差(mm):W-閉合差(mm):L-相應線路長度:N-附合或閉合路線環的個數。3高程控制網的等級為二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如表2.3規定。表2.3 水準測量技術要求等級視線長度(m)前后視距差(m)前后視距累積差(m)視線高度(m)基輔分劃讀數之差(mm)平地閉合差(mm)二等301.03.00.30.343、基礎、主體結構工程測量3.1軸線控制樁的校測在建筑物基礎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樁每周復測一次,以防樁位位移,而影響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測的精度要求。3.2柱細部放樣 在墊層施工完成后,進行基礎定位放線工10、作;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線為準,校測軸線控制樁無誤后,再用全站儀投測各主控點(線),根據主控點用全站儀正倒鏡法投測建筑物控制線,投測允許誤差2mm。建筑物輪廓軸線投測閉合,經校測合格后,用墨線詳細彈出各細部軸線,用紅油漆以三角形式標注清楚。柱及細部軸線的放樣,采用坐標放樣法確定建筑物各主要控制點、線(如下圖所示)。、3.3主體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測量 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測量,采用內控與外控相結合辦法。本工程主體結構部分施工中,在各區段均設置預留孔,采用激光鉛垂儀沿預留洞口垂直向上傳遞控制線,作為樓層放線的依據。弧形梁部位放線可在下一層結構的水平面上把上層的細部線(梁、柱)放出,然后采用吊線墜及全站儀相11、結合的方法進行復核。首層的測量內控網點用全站儀從外部平面控制網引測,其點位誤差控制在2毫米以內。同時要檢查內控點的相對關系及測量相對精度。1、內控點的布設內控點平面布設,首層樓板鋼筋完成后,布設預埋鐵件,鐵件尺寸200mm200mm8mm,刻十字絲做為控制點的定位,用全站儀進行坐標校核,精度合格后作為平面控制依據。內控點所對應的各層施工澆筑混凝土頂板時,在垂直對應控制點位置上預留出200mm200mm 的孔洞,以便軸線向上投測。2、內控點豎向投測為了保證建筑物的垂直度,使固定在底板面上的控制點精確傳遞至施工層,以控制施工層的各軸線,為保證傳遞精度,豎向傳遞必須一次投測。投測時要注意:鉛垂儀要精12、確校準,長水準管軸與儀器豎軸平行;儀器要精確對中、整平,長水準管氣泡偏移不能超過1/10格值,儀器的對點誤差小于1毫米;投點時要旋轉儀器,取光斑軌跡中心。1)控制點傳遞方法將激光鉛垂儀架設在樓面內控點,調平后,打開電源向上射出激光束。在施工層安放接收靶。內控點與接收靶中心重合后確定控制點的點位并加以保護。2)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見表4.3。表4.3 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項 目允許誤差(mm)每 層3高度(H)H30m530mH60m103、施工層放樣施工層放樣時,先在結構平面上校核投測控制線(內控點),閉合后再細部放線。a坐標放樣法:根據坐標,利用全站儀坐標放樣功能直接放出柱網位置;b偏角13、法:根據測站點坐標及放樣點坐標進行坐標反算,用全站儀轉角、測距實地放出柱網交點。c樓層弧形軸線的方樣采用矢高法:根據柱網點坐標計算出弦長,按每50cm弦長計算矢高,用小鋼尺量距確定弧線分劃點,彈線。4、高程控制測量1)高程傳遞各層的施工高程傳遞,采用50m 的鋼卷尺從測量標高起始點直接丈量,丈量時鋼尺需10公斤拉力,尺長、溫度三差改正。2)標高控制線的建立施工層抄平之前,先校測首層傳遞上來的標高點,當校差小于3mm 時,作為高程引測水平線的依據,傳遞上來的標高控制點放在柱鋼筋上用紅油漆標示。4、裝飾工程測量4.1軸線的恢復和引測 1)軸線恢復前對每條軸線的相對距離、角度進行校核,方法為:用鋼尺14、直接丈量距離,用全站儀測量軸線、軸線控制線之間的角度。2)在施工中被砂漿覆蓋和因為時間久而模糊的軸線、軸線控制線,把面層的附著物清理干凈,用墨線重新彈出,用于隔墻的平面位置控制。3)柱立面的軸線由恢復后的軸線進行引測,并彈出墨線用紅油漆標識。4)根據恢復后的軸線及圖紙上隔墻線與軸線的關系依次放出各樓層的隔墻線,用墨線彈出。4.2、標高的抄測+0.500m 線在裝飾工程中因為高度太低上返造成誤差,一般把裝飾線定在1.000m,這樣可以為施工時定標高提供方便。1)樓層+1.000m 抄測前先校測結構施工從首層傳遞在電梯井或樓梯井內壁的標高控制點,當校差小于3mm 時,作為高程引測水平線的依據。2)15、樓層+1.000m 線抄測時,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采用水準儀、塔尺抄測高程控制點的標高,各標高點之間用墨線連接并用紅油漆標明數據。4.3、幕墻的控制測量1)輪廓線測量依據設計圖紙標定的建筑結構各軸線與外徑尺寸的關系,選好基準控制層,分別用全站儀確定出控制幕墻內徑周長處于同一垂直面的矩形基準點控制網絡及其連線的距離,基準點之間的垂直誤差控制在直徑為5mm 的投影范圍內,基準點連線的直接距離誤差不大于3mm。以矩形基準控制網絡為基礎測放出結構輪廓線。2)高度、水平度、鉛垂線測量用水準儀以0.000 為基準,測出各樓層周長邊的平整度,用水平尺、水準儀測出各轉接件的橫向和縱向水平度,16、在樓層外立面處分層固定懸掛20kg 重錘的50m 鋼卷尺,靜置后用等高法分別測量,算出各樓層的實際標高和建筑結構實際總高度,高度標志用油漆記錄在立柱或剪力墻的同一位置處,在幕墻安裝完畢之前,此高度標志必須予以保護不被消除破壞,標高測量誤差:層與層之間3mm,總標高20mm。鉛垂方向用鉛垂儀在基準軸的位置放鉛垂線,測出樓板的出入誤差,并確定控制線。5、建筑物沉降觀測沉降觀測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建筑的沉降進行一個時期的跟蹤觀測,獲得建筑物準確可靠的沉降數據,了解建筑物的實際沉降情況,為建筑施工和運營安全提供數據保證。本工程結構形式復雜,平面尺寸較大,按照規范規定和設計要求必須進行建筑物的沉降觀測。517、.1、沉降基準點布設沉降基準點是沉降觀測的依據,本工程設置不少于6個穩定可靠的基準點,并每月檢測一次,以保證沉降觀測成果的正確性;沉降基準點須埋設在建筑物的壓力傳播范圍以外,距離建筑物基坑邊線不小于2 倍基坑深度。1)基準點的埋設及測量沉降觀測基準點采用測量總控制所網埋設的控制點。基準點高程的校測:基準點使用前,用S1精密水準儀從業主提供的水準基點與場區內水準基準點聯測,經平差計算后的基準點高程數據作為本工程沉降觀測的基準點高程。沉降觀測基準點布設閉合路線,其主要技術要求和測法應符合下表規定。沉降觀測技術要求(單位mm)等級相鄰基準點高差中誤差每站高差中誤差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檢測已測高18、差較差觀測方法及要求二等1.00.300.6 0.8往、返各兩次注:n 為測站數5.2、沉降觀測點的布設1)布點原則觀測點應牢固穩定,確保點位安全,其位置宜靠近觀測對象,能長期保存并具有良好的通視條件。2)埋設方法為了便于觀測及長期保存,結合現場具體實際情況,觀測點采用明設及暗設相結合沉降觀測點標志。3)沉降觀測點的布置針對本工程建筑結構形式,根據設計圖紙和規范要求,沉降觀測埋設在首層標高+0.5m 處。觀測點埋設方法如下圖,用16黃銅制作,端部磨成半球狀。5.3、觀測技術要求觀測儀器選用S1精密水準儀及與其配套銦瓦條碼尺。沉降觀測按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規定的二等水準測量要求,采用單路線往19、返觀測。觀測過程中應做到:主要觀測人員固定、儀器及附屬設備固定、觀測線路固定、觀測方法及程序固定。沉降觀測的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視線高度按下表要求進行:等 級儀器型號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前后視距累積差視線高度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二等蔡司Dini1030m1.0m3.0m0.3m4 沉降觀測點埋設完畢并穩定后,連續往返觀測兩次,取平均值作為沉降觀測點的初始值;5.4、對沉降觀測頻次的要求主體施工期間每增加一層觀測一次;基礎周圍大量積水、挖方、降水及暴雨后必須觀測;出現異常情況:不均勻沉降、大的沉降量及建筑物出現裂縫等情況時,應增加觀測頻次,做每日或隔日觀測。主體施工完后每月觀測一次直至竣工20、;5.5、沉降資料的提交1)基準點與沉降觀測點位布置圖;2)沉降觀測記錄;3)時間-荷載-沉降量曲線圖;4)沉降數據技術分析; 6、測量質量保證措施1)嚴格按照規范、規程和設計圖紙進行定位放線;2)對每一道測量工序均應進行復核,復核無誤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3)對每一單項工程的測量定位做好保護。對每一測量項目均應及時做好觀測記錄,所有施工測量記錄和計算成果均應按工程項目分類裝訂,并附有必要的文字說明,以便于下道工序的使用和參閱;4)各測量基準點應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其穩定性進行檢測;5)選擇良好的測量條件,盡量減少外界環境對觀測值的影響;6)測量定位放線必須以長邊放短邊,決不允許短邊放樣長邊的做法;7)對各種測量器具應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自檢或送檢,使其在正常狀態下進行作業。8)由于工期緊,施工分項多,為保證各班組相互配合,以求緊密搭接,施工測量應與各專業工種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與施工同步的測量措施。7、安全保證措施1)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好安全帽。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要自覺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3)不準酒后進入施工現場從事作業。4)不準穿拖鞋,易滑鞋或赤腳進入施工現場。5)不準在施工現場嬉戲打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