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建筑混凝土缺陷修整方案(1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32327
2023-12-05
13頁
32.94KB
1、目錄第一節(jié) 編制依據(jù)、范圍及說明21.1、編制依據(jù)21.2、編制范圍21.3、編制說明2第二節(jié) 概述2第三節(jié) 混凝土結構外觀質量缺陷及處理要求2第四節(jié) 混凝土缺陷修復施工工藝34.1、缺陷修復施工工藝流程34.2、混凝土缺陷評估44.3、分析產生缺陷的原因44.4、記錄混凝土缺陷84.5、定出混凝土缺陷區(qū)域84.6、缺陷混凝土鑿除84.7、混凝土缺陷修復84.8、混凝土缺陷修復后養(yǎng)生104.9、混凝土缺陷修復方案的補充完善114.10、混凝土缺陷預防11第五節(jié) 修復施工安全要求14第一節(jié) 編制依據(jù)、范圍及說明1.1、編制依據(jù) 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15)。2、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6-2011)3、本工程施工藍圖4、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5、本公司以往類似工程的施工經(jīng)驗。1.2、編制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本項目混凝土結構工程。 1.3、編制說明本方案所指的混凝土缺陷是指混凝土構件在拆模后,表面顯露的如麻面、蜂窩、露筋、掉角、孔洞等施工外觀缺陷。 第二節(jié) 概述 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如果混凝土模板未處理干凈、施工縫未處理好、塌落度控制不好、振搗不到位、收光抹面不好、養(yǎng)生不及時、拆模不仔細等都會造成混凝土缺陷。一般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缺陷有蜂窩、麻面、漏漿、孔洞、漏筋、夾渣、缺棱掉角、表面裂紋等,針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缺陷,我部在混凝3、土施工前做了詳細的技術交底,以便在施工過程中提前預防。第三節(jié) 混凝土結構外觀質量缺陷及處理要求 根據(jù)國家標準 GB506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第八章規(guī)定, 混凝土現(xiàn)澆結構外觀質量缺陷劃分為九種情況(詳見表-1)。 現(xiàn)澆結構外觀質量缺陷 表-1名稱現(xiàn)象嚴重缺陷一般缺陷露筋構件內鋼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縱向受力鋼筋有外露其他鋼筋有少量外露蜂窩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漿而形成外露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窩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窩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長度均超過保護層厚度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夾渣混凝土中夾有雜物且深度超過保護層厚度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夾渣其他部位有少量夾渣疏松混凝土4、中局部不密實構件主要受力部位疏松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裂縫裂縫從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內部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響結構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縫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響結構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縫連接部位缺陷構件連接處混凝土缺陷及連接鋼筋、連接件松動連接部位有影響結構傳力性能的缺陷連接部位有基本不影響結構傳力性能的缺陷外形缺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翹曲不平、飛邊凸肋等清水混凝土構件有影響使用功能或裝飾效果的外形缺陷其他混凝土構件有不影響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外表缺陷構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具有重要裝飾效果的清水泥凝土構件有外表缺陷其他混凝土構件有不影響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拆模后,應對其外觀質量和尺寸5、偏差進行檢查,做出記錄,并應及時按施工技術方案對缺陷進行處理。現(xiàn)澆結構的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對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嚴重缺陷,施工單位提出技術處理方案,并經(jīng)監(jiān)理(建設)單位認可后進行處理。混凝土外觀質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對于已出現(xiàn)的一般缺陷,應有施工單位按技術處理方案進行處理。對已經(jīng)處理的部位,應重新檢查驗收。第四節(jié) 混凝土缺陷修復施工工藝4.1、缺陷修復施工工藝流程 混凝土缺陷修復施工工藝流程圖評估混凝土缺陷分析產生缺陷的原因記錄混凝土缺陷定出混凝土缺陷區(qū)域準備修補材料鑿除缺陷混凝土增加錨固鋼筋混凝土缺陷修補監(jiān)理工程師旁站修補混凝土養(yǎng)護根據(jù)已修復缺陷經(jīng)驗補充完善混凝土修復方案4.2、混凝土缺陷評估混凝6、土結構模板拆除后,應有監(jiān)理(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對外觀質量進行檢查,對出現(xiàn)的外觀質量缺陷,根據(jù)其對結構性能和使用功能影響的嚴重程度,按表-1進行評估確定,并做出記錄,然后按照批準的施工技術方案進行處理。4.3、分析產生缺陷的原因混凝土的外觀質量缺陷一般有麻面、蜂窩、漏漿、孔洞、露筋、夾渣 、缺棱掉角、表面裂紋等幾種現(xiàn)象,以下針對不同缺陷產生的原因逐一進行分析。 4.2.1、麻面現(xiàn)象麻面現(xiàn)象:為混凝土表面局部漏漿、粗糙、存在許多小凹坑的現(xiàn)象,但無鋼筋和石子外露。產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凈,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被粘損。(2)、模板縫隙拼裝不嚴實,灌注混凝土時縫隙漏7、漿。(3)、混凝土振搗不密實,混凝土中的氣泡未排出,一部分氣泡停留在模 板表面。 4.2.2、蜂窩現(xiàn)象蜂窩現(xiàn)象:為混凝土表面麻面現(xiàn)象嚴重,局部酥松,砂漿少石子多,石子之間出現(xiàn)空隙,形成蜂窩狀的孔洞。產生原因:(1)、混凝土攪拌時間短,沒有拌和均勻,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2)、未按操作規(guī)程灌注混凝土,下料不當,造成石子集中,振搗不出水泥漿,造成混凝土離析。(3)、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沒有分段、分層灌注,振搗不實或下料與振 搗不協(xié)調,下層未振搗或振搗不到位就灌注上層混凝土。(4)、模板縫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設不牢固,振搗混凝土時模板移位,造 成嚴重漏漿。4.2.3、孔洞現(xiàn)象孔洞現(xiàn)象:為混凝土8、結構內部有空隙,局部沒有混凝土或者是蜂窩缺陷過多過于嚴重。產生原因:(1)在鋼筋密集處或預埋件處,混凝土灌注不暢通,不能充滿模板間隙。(2)未按順序振搗混凝土,產生漏振。(3)混凝土離析,砂漿分離,石子成堆,或嚴重跑漿。(4)混凝土工程施工組織不好,未按施工順序和施工工藝認真操作。(5)混凝土中有硬物和雜物摻入,或木塊等大件料具掉入混凝土中。(6)不按規(guī)定下料,吊斗直接將混凝土卸入模板內,一次下料過多,下 部因振搗棒振搗作用半徑達不到,形成松散狀態(tài)。 4.2.4、露筋現(xiàn)象露筋現(xiàn)象:鋼筋混凝土結構內部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沒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缺陷。產生原因:(1)混凝土灌注振搗時,鋼筋墊塊移位9、或墊塊太少甚至漏放,鋼筋緊貼模板。(2)鋼筋混凝土結構斷面較小,鋼筋過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鋼筋上,混凝土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3)因配合比不當混凝土產生離析,振搗部位缺漿或模板嚴重漏漿。(4)混凝土振搗時,振搗棒撞擊鋼筋,使鋼筋移位。(5)混凝土保護層振搗不密實、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多、拆模過早等,拆 模時混凝土缺棱掉角所致。 4.2.5、缺棱掉角現(xiàn)象缺棱掉角現(xiàn)象:為混凝土拒不掉落、不規(guī)整,棱角有缺陷。產生原因:(1)常溫施工時,過早拆除承重模板。(2)拆模時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擊,或保護不好,棱角被碰掉。(3)冬季施工時,混凝土局部受凍。 4.2.6、夾渣現(xiàn)象夾渣現(xiàn)象:為混凝土內部有雜物且深度10、超過保護層厚度,造成結構整體性不良,雜物來源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原材料中的雜物,另一種是施工現(xiàn) 場遺留下的雜物。產生原因:(1)砂、石等原材料中局部含有較多的泥塊未及時清除。(2)模板安裝完畢后,現(xiàn)場遺留大量的垃圾雜物如鋸末、木屑、小方木 塊等,工程用水沖洗時不仔細,大量的垃圾雜物聚集在一處,最后未及時清理。(3)現(xiàn)場工人的掉落工具、支撐小方木等雜物及丟棄的小模板等卡在鋼筋中未作處理。4.2.7、疏松現(xiàn)象疏松現(xiàn)象:前述的蜂窩麻面、孔洞、夾渣等質量缺陷都同時不同程度地存在疏松現(xiàn)象,而單獨存在的疏松現(xiàn)象,混凝土外觀顏色、光澤度、粘結性能甚至凝結時間等均與正常混凝土差異明顯,混凝土結構內部不密實,強度11、很低。 產生原因:(1)混凝土漏振。(2)水泥強度很低而又計量不準,或混凝土攪拌站因設備故障造成礦物摻合料摻量達到65%以上,此時混凝土砂漿粘結性能極差,強度很低。(3)嚴寒天氣,現(xiàn)澆混凝土未做保溫措施,造成混凝土早期凍害,出現(xiàn)松散,強度極低。 4.2.8、裂縫現(xiàn)象裂縫現(xiàn)象:混凝土原生的微細裂紋,對結構和使用影響不大,可以不修補。但是必須防治產生寬度大于0.2mm的表面裂縫。產生原因:(1)干縮裂縫多出現(xiàn)在混凝土養(yǎng)護結束后的一段時間或是混凝土澆筑完 畢后的一周左右。水泥砂漿中水分的蒸發(fā)會產生干縮,且這種收縮是不可逆的。干縮裂縫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內外水分蒸發(fā)程度不同而導致變形不同的結果。干縮12、裂縫多為表面性的平行線狀或網(wǎng)狀淺細裂縫,寬度多在0.050.2mm之間,大體積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見。混凝土干縮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質和用量、外加劑 的用量等有關。(2)塑性收縮是指混凝土在凝結之前,表面因失水較快而產生的收縮。塑性收縮裂縫一般在干熱或大風天氣出現(xiàn),裂縫多呈中間寬兩端細且長短不一、互不連貫狀態(tài)。其產生的主要原因為:混凝土在終凝前幾乎沒有強度或強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剛剛終凝而強度很小時,受高溫或較大風力的影響,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快,造成毛細管中產生較大的負壓而使混凝土體積急劇收縮,而此時混凝土的強度又無法抵抗其本身收縮,因此產生龜裂。影響混凝土塑性收縮13、開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結時間、環(huán)境 溫度、風速、相對濕度等等。(3)沉陷裂縫的產生是由于結構地基土質不勻、松軟,或回填土不實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勻沉降所致;或者因為模板剛度不足,模板支撐間距過大或支撐底部松動等所致,特別是在冬季,模板支撐在凍土上,凍土化凍后產生不均勻沉降,致使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此類裂縫多為深進或貫穿性裂 縫,其走向與沉陷情況有關,一般沿與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發(fā)展,較大的沉陷裂縫,往往有一定的錯位,裂縫寬度往往與沉降量成正比關系。裂縫寬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地基變形穩(wěn)定之后,沉陷裂縫也基本趨于穩(wěn)定。(4)溫度裂縫多發(fā)生在大體積混凝土表面或溫差變化較大地區(qū)的混凝14、土結構中。溫度裂縫的走向通常無一定規(guī)律,大面積結構裂縫常縱橫交錯;梁板類長度尺寸較大的結構,裂縫多平行于短邊;深入和貫穿性的溫度裂縫一般與短邊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縫沿著長邊分段出現(xiàn),中間較密。裂縫寬度大小不一,受溫度變化影響較為明顯,冬季較寬,夏季較窄。高溫膨脹引起的混凝土溫度裂縫是通常中間粗兩端細,而冷縮裂縫的粗細變化不太明顯。此種裂縫的出現(xiàn)會引起鋼筋的銹蝕,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凍融、抗疲勞及抗?jié)B能力等。(5)化學反應引起的裂縫為混凝土拌和后會產生一些堿性離子,這些離子與某些活性骨料產生化學反應并吸收周圍環(huán)境中的水而體積增大,造成混凝土酥松、膨脹開裂。 這種裂縫一般出現(xiàn)在混凝土結構15、使用期間,一旦出現(xiàn)很難補救,因此應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 4.2.9、連接部位缺陷現(xiàn)象連接部位缺陷現(xiàn)象:豎向構件和水平構件的連接部位,容易出現(xiàn)外觀質量缺陷。在它們的連接部位出現(xiàn)質量缺陷危害最大的是前述的夾渣、縫隙,除此之外,常見的還有“爛根”等。“爛根”一般指混凝土結構連接處混凝土出現(xiàn)露筋、蜂窩、孔洞、夾渣及疏松等癥狀。產生原因:垃圾雜物聚集在根部,混凝土下料被卡住,振動器振搗不到位,模板漏漿嚴重,澆筑前沒有澆灌足夠 50mm 厚水泥砂漿等。4.2.10、外形缺陷現(xiàn)象外形缺陷及外表缺陷:主要是針對混凝土結構外觀而言,指混凝土結構棱角不直,缺棱掉角、翹曲不平、飛邊凸肋、錯臺。產生原因: 16、(1)拆模時間過早或折模時工人撬、扳、敲、擊等造成缺棱掉角。(2)模板安裝尺寸不準確,或模板剛度差、穩(wěn)定性不夠、緊固性不牢,造成棱角不直,翹曲不平、飛邊凸肋、錯臺等。4.2.11、外表缺陷現(xiàn)象混凝土的外表缺陷:有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表面麻面的原因如前所述,此處不再贅述。產生原因: (1)掉皮的原因,對于豎向構件,一個是水灰比偏大,混凝土料過稀, 泌水嚴重,另一個是混凝土料過振,產生大量浮漿。下層混凝土振搗成型后繼續(xù)澆注上一層,此時若混凝土料過稀而又過振,浮漿往上浮及往外擠,然后再順著模板慢慢往下流,此一層浮漿的水灰比很大,強度很低,與前一層成型好了的混凝土粘結性很差,拆模后容易掉落,17、出現(xiàn)掉皮現(xiàn)象。對于水平構件,則是已澆注成型好了的構件再次受到擾動,引起表層混凝土起殼而出現(xiàn)掉皮。此外,混凝土中含氣量大時,在構件表面形成大量砂眼,也容易出現(xiàn)掉皮。(2)起砂是由于混凝土澆注時由于模板沒有充分濕潤,模板吸水,粘結砂漿,或者模板漏漿嚴重、漏刷隔離劑等,其特征是構件表面無漿,細砂堆積,粘結不牢,與麻面同時出現(xiàn)。(3)沾污是未能保持混凝土構件表面清潔,出現(xiàn)鋼模鐵銹污染、脫模劑殘跡,或重復使用模板原混凝土未完全清理干凈。4.2.12、人為孔道現(xiàn)象人為孔道現(xiàn)象:為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為加固模板、預埋件安裝等人為預留的孔道。人為孔道一般不影響混凝土工程的結構穩(wěn)定性。4.4、記錄混凝土缺陷現(xiàn)場18、質檢員及技術員根據(jù)所出現(xiàn)的缺陷進行詳細的記錄,記錄內容包括缺陷出現(xiàn)的時間、位置、種類、范圍大小、修復方法等。4.5、定出混凝土缺陷區(qū)域混凝土缺陷出現(xiàn)及記錄后,由生產副經(jīng)理組織工程技術部、安全質量部、施工作業(yè)班組到現(xiàn)場進行缺陷分析,根據(jù)缺陷類型及影響范圍劃定修復區(qū)域,必須保證把缺陷范圍內的松散混凝土全部鑿除或磨平,然后進行修復,以保證外觀質量。 4.6、缺陷混凝土鑿除對于深度小于5mm的麻面、蜂窩,修復工人用打磨機抹平,然后進行修復。對于深度大于5mm的麻面、蜂窩,根據(jù)劃定的區(qū)域,修復工人用鑿子鑿成四邊形或規(guī)則的多邊形,深度為直至把松散混凝土全部鑿除并清洗干凈,然后根據(jù)試驗室提供的水泥砂漿配合比19、進行修復養(yǎng)生。對于漏漿、孔洞、露筋、施工縫夾層和缺棱掉角,根據(jù)劃定區(qū)域,修復工人用鑿子將區(qū)域內松散混凝土全部鑿除并清洗干凈,然后根據(jù)試驗室提供的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配合比進行修復并養(yǎng)生。4.7、混凝土缺陷修復在進行混凝土缺陷修復前,報監(jiān)理工程師檢驗,檢驗合格后利用試驗室提供的水泥漿、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配合比進行拌制材料進行修復,修復過程中請監(jiān)理工程師旁站,修復完成后進行重新驗收。 4.6.1、蜂窩麻面修復(1)對于小于5mm的麻面和蜂窩,在劃定區(qū)域內打磨完成后,將坑內雜物清理干凈并用水充分濕潤,然后根據(jù)試驗室提供的水泥漿或水泥砂漿配合比進行修復。(2)對于深度大于5mm的麻面和蜂窩,在劃定區(qū)20、域內將松散混凝土鑿除后,將雜物清洗干凈并用水充分濕潤,用水泥砂漿進行修復。最后對修復 后的缺陷進行仔細養(yǎng)護。4.6.2、孔洞修復將缺陷范圍內的松散混凝土鑿除后,用鋼絲刷或壓力水沖刷濕潤后, 然后用高一個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進行修復,并振搗密實,然后仔細養(yǎng)護。4.6.3、露筋及缺棱掉角修復用鑿子將劃定區(qū)域內的松散混凝土鑿除,露出新鮮堅實的骨料,然后用水沖洗干凈并濕潤,當露筋和缺棱掉角比較小時用水泥砂漿修復,當露筋和缺棱掉角比較大時,用高一個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進行修復并振搗密實,然后仔細養(yǎng)護。4.6.4、夾渣修復(1)如果夾渣是面積較大而深度較淺,可將夾渣部位表面全部鑿除,刷洗干凈后,在表面抹的21、水泥砂漿。(2)如果夾渣部位較深,應先做必要的支撐,分擔各種荷載,將該部位夾渣全部鑿除,安裝好模板,用鋼絲刷刷洗或壓力水沖刷,濕潤后用高一個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仔細澆灌、搗實。4.6.5、疏松修復 (1)因膠凝材料和凍害原因而引起的大面積混凝土疏松,強度較大幅度降低,必須完全拆除,重新建造。(2)局部混凝土疏松,全部鑿除,用鋼絲刷刷洗或壓力水沖刷,濕潤后用高一個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仔細澆灌、搗實。4.6.6、裂縫修復(1)在裂縫不降低承載力的情況下,采取表面修補法、充填法、注入法等處理方法: 表面修補法。該法適用于縫較窄,用以恢復構件表面美觀和提高耐久性時所采用,常用的是沿混凝土裂縫表面鋪設薄22、膜材料,一般可用環(huán)氧類樹脂或樹脂浸漬玻璃布。 充填法。當裂縫較寬時,可沿裂縫混凝土表面鑿成V形或U形槽,使用樹脂砂漿材料進行填充,也可使用水泥砂漿或瀝青等材料。注入法。當裂縫寬度較小且較深時,可采用將修補材料注入混凝土內部的修補方法,首先裂縫處設置注入用管,其他部位用表面處理法封住,使 用低粘度環(huán)氧樹脂注入材料,用電動泵或手動泵注入修補。(2)如果裂縫影響到結構安全,可采取圍套加固法、鋼箍加固法、粘貼 加固法等結構加固法。此方法屬結構加固,須經(jīng)設計驗算同意后方可進行。圍套加固法。在周圍尺寸允許的情況下,在結構外部一側或數(shù)側外包鋼筋混凝土圍套,以增加鋼筋和截面,提高其承載力;對構件裂縫嚴重,尚未23、破碎裂透或一側破裂的,將裂縫部位鋼筋保護層鑿去,外包鋼絲網(wǎng)一層;大型設備基礎一般采取增設鋼板箍帶,增加環(huán)向抗拉強度的方法處理。鋼箍加固法。在結構裂縫部位四周加U型螺栓或型鋼套箍將構件箍緊,以防止裂縫擴大和提高結構的剛度及承載力。加固時,應使鋼套箍與混凝土表面緊密接觸,以保證共同工作。粘貼加固法。將鋼板或型鋼用改性環(huán)氧樹脂和粘結劑,粘結到構件混凝土裂縫部位表面,使鋼板或型鋼與混凝土連成整體共同工作。粘結前,鋼材表面進行噴砂除銹,混凝土刷凈干燥,粘結層厚度為14mm。4.6.7、連接部位缺陷修復根據(jù)構件連接部位質量缺陷的種類和嚴重情況,按上述露筋、蜂窩、孔洞、夾渣、疏松和裂縫的有關措施進行修被加固24、。 4.6.8、外形缺陷修復(1)須采用與原混凝土完全相同的原材料,按原配合比適當增減各種成分(可摻加部分白水泥),制成三種以上的現(xiàn)場砂漿配合比,然后分別制作實驗樣品(150*150mm) 天后對比顏色,采用外觀顏色一致的一個配比。(2)外形缺失和凹陷的部分,先用稀草酸溶液清除表面脫模劑的油脂,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讓其表面濕透。再用上述配比砂漿抹灰補平。外形翹曲、凸出及錯臺的部分,先鑿除多余部分,清洗濕透后用砂漿抹灰補平。4.6.9、外表缺陷修復出現(xiàn)麻面、掉皮和起砂現(xiàn)象,使用“外形缺陷”修補方法,然后用干凈的干布擦去表面污漬,養(yǎng)護24h后,用細砂紙打磨至表面顏色一致。出現(xiàn)玷污則必須由人工用細砂25、紙仔細打磨,將污漬去除,使構件外表顏色一致。4.6.10、人為孔道修復人為孔道一般不影響混凝土工程的結構穩(wěn)定性,主要采用回填封堵的措施,以保證混凝土工程的外觀及防止破碎面裸露,減少隨時間侵蝕或腐蝕,影響混凝土工程使用壽命。將孔道周圍已松動的混凝土剔除,清洗孔道并進行充分濕潤,采用高致密性特種砂漿進行回填封堵。 4.8、混凝土缺陷修復后養(yǎng)生混凝土缺陷修復完成后,在其表面覆蓋塑料薄膜,并用膠帶沿混凝土修復區(qū)域將塑料薄膜裹緊并覆蓋一段時間,防止修復砂漿的水蒸氣蒸發(fā)和收縮裂紋延伸到修復砂漿層或混凝土層中。4.9、混凝土缺陷修復方案的補充完善 工程技術部根據(jù)已出缺陷的種類、產生的原因、鑿除的方法和修復方26、法對混凝土修復方案及時進行補充完善,以便在以后的混凝土修復時做的更好。4.10、混凝土缺陷預防4.9.1、蜂窩麻面預防措施 1、加強模板驗收,防止漏漿,重復使用模板須仔細清理干凈,均勻涂刷隔離劑,不得漏刷。澆混凝土時安排專人澆水濕潤模板。2、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精確計量,充分攪拌,保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禁止在施工現(xiàn)場任意加水。3、選擇合適的混凝土坍落度和粗骨料粒徑,加強振搗,振搗時間(1530s)以混凝土不再明顯沉落表面出現(xiàn)浮漿為限。 4、當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大于2m時,須采用串筒和溜槽等工具,或在柱、墻的模板上,沿其高度方向留出“門子板”,將混凝土改為側向入模,以此縮短傾落高度,澆灌時27、應分層下料,分層振搗,防止漏振。5、混凝土和易性不符合要求的不進行澆注,應退到攪拌站重新處理。4.9.2、孔洞預防措施1、混凝土澆筑時,合理控制混凝土澆筑速度,避免分層過厚,使振搗不及時,造成孔洞。2、漏振是孔洞形成的重要原因,只要振搗到位,引起孔洞缺陷的其他因素就能減弱或消除。3、在鋼筋密集處及復雜部位,有條件時采用細石混凝土澆灌,并認真分層振搗密實。4、應分層連續(xù)澆注,每層厚度300500mm,以保證振搗到位。5、要注意清理卡在鋼筋中的雜物。6、避免混凝土中混有雜物。4.9.3、露筋預防措施1、鋼筋班準確加工鋼筋,避免形成鋼筋過長或過短,過長易造成鋼筋挨到模板而造成露筋。2、進行鋼筋墊塊安28、裝時,必須保證混凝土保護層厚度。3、混凝土澆筑時,合理控制混凝土澆筑速度,避免分層過厚,不利于混凝土振搗。混凝土振搗時注意保證質量,防止漏振或振搗不到位,導致混凝土保護層處混凝土不能填滿而露筋。4、派專人對內外模板不間斷檢查,對于變形過大的模板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時矯正。5、已澆筑混凝土,在強度滿不足前避免踩踏,以免露筋。6、避免過早拆除模板,注意混凝土試塊的強度,在進行拆模時避免模板碰撞結構本身造成露筋。4.9.4、夾渣預防措施1、料斗上設置一個鋼柵欄網(wǎng)格,并經(jīng)常檢查有無破損。2、拌和站應加強砂、石料的收貨管理,發(fā)現(xiàn)砂、石中雜物過多應退貨。平時遇到砂石中帶有雜物應及時揀除。3、模板安裝完畢后,派29、專人將較大塊的雜物揀出,對小而輕的雜物可使用空氣壓縮機吹走,用水沖洗時注意將匯集起來雜物一一清理干凈。4.9.5、疏松預防措施 1、嚴格操作規(guī)程,加強振搗,避免漏振。2、嚴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進場驗收,嚴格控制水灰比,防止將礦物摻合料注入水泥儲罐內。3、防止嚴寒天氣混凝土早期凍害,加強保溫保濕養(yǎng)護。4.9.6、裂縫預防措施1、控制混凝土溫升。(1)選用水化熱低的水泥。水化熱是水泥熟料水化所放出的熱量。為使 混凝土減少升溫,可以在滿足設計強度要求的前提下,減少水泥用量,盡量選用中低熱水泥。一般工程可選用礦渣水泥或粉煤灰水泥。(2)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強度。利用混凝土后期強度主要是從配合比設計入手,并通30、過試驗證明28天之后混凝土強度能繼續(xù)增長。到預計的時間能達到或超過設計強度。(3)摻入減水劑和微膨脹劑。摻加一定數(shù)量的減水劑或緩凝劑,可以減 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推遲水化熱的峰值期。而摻入適量的微膨脹劑或膨脹水泥,也可以減少混凝土的溫度應力。(4)摻入粉煤灰外摻劑。在混凝土中加入少量的磨細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不僅可降低水化熱,還改善混凝土的塑性。(5)骨料的選用。連續(xù)級配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較好的和易性,較少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及較高的抗壓強度。另外砂、石含泥量要嚴格控制。 砂的含泥量小于2%,石的含泥量小于1%。(6)降低混凝土的出機溫度和澆筑溫度。首先要降低混凝土拌合溫度。降低混凝土31、出 機溫度的最有效的辦法是降低石子的溫度,在氣溫較高時,要避免太陽直接照射骨料,必要時向骨料噴射水霧或使用前用冷水沖洗骨料。另外混凝土在裝卸、運輸、澆筑等工序都對溫度有影響。為此,在炎熱的夏季應盡量減少從攪拌站到入模的時間。2、采用保溫或保濕養(yǎng)護。延緩混凝土降溫速度為減少混凝土澆筑后所產生的內外溫差,夏季應采用保濕養(yǎng)護,冬季應保溫養(yǎng)護。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終凝后,其表面蓄存一定深度的水,具有一定的隔熱保溫效果,縮小了混凝土內外溫差,從而控制裂縫的開展。而基礎工程大體 積混凝土結構拆模后,宜盡快回填土,避免氣溫驟變,亦可延緩降溫速率,避免產生裂縫。3、改善施工工藝,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1)采用分層32、分段法澆筑混凝土,有利于混凝土消化熱的散失,減小內外溫差。(2)改善配筋,避免應力集中,增強抵抗溫度應力的能力。孔洞周圍、變斷面轉角部位、轉角處都會產生應力集中。為此,在孔洞四周增配斜向鋼筋、鋼筋網(wǎng)片,在變截面作局部處理使截面逐漸過渡,同時增配抗裂鋼筋都能防止裂縫的產生。配筋要盡可能應用小直徑和小間距,按全截面對稱配置。(3)設置后澆帶。對于平面尺寸過大的大體積混凝土應設置后澆帶,以減少外約束力和溫度應力;同時也有利于散熱,降低混凝土的內部溫度。(4)做好溫度監(jiān)測工作,及時反映溫差,隨時指導養(yǎng)護,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不超過 20。4.9.7、連接部位缺陷預防措施根據(jù)構件連接部位可能出現(xiàn)的質量缺陷33、的種類,按上述露筋、蜂窩、孔洞、夾渣、疏松和裂縫的有關措施進行預防。“爛根”:在澆注混凝土前將底面雜物完全清理干凈。4.9.8、外形缺陷預防措施 1、混凝土達到規(guī)定強度后才拆除模板,拆模時從上到下,從內到外,嚴禁野蠻粗暴敲擊、撬扳等行動。 2、嚴格按設計要求制作和安裝模板,確保軸線和尺寸準確,加強模板 的剛度、穩(wěn)定性和牢固性,不使模板變形和位移。 4.9.9、外表缺陷預防措施1、澆注混凝土必須保持相同的原材料、相同的配合比,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與和易性必須一致,混凝土工人在振搗時做到均勻一致,不過振,不漏振。2、正確選擇脫模劑品種,不能用廢機油直接作脫模劑,施工時涂抹量要適中。3、模板如果是多次循環(huán)使用,必須仔細清除陳舊混凝土殘渣,澆注混凝土前模板應充分濕潤。第五節(jié) 修復施工安全要求1、高空作業(yè)要搭設腳手架或作業(yè)平臺,上下使用梯子,嚴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業(yè),要佩戴安全帶。2、作業(yè)面下方不得站人,各類工具要攜帶牢固,以防掉落傷人。 3、配料人員應佩戴口罩和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