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項目環境因素識別評價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1129
2023-12-15
13頁
205.62KB
1、企業經營項目環境因素識別評價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環境因素識別、評價管理制度(WHNYLM/ZD-056-XX)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為識別企業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控制和能夠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評價出重要環境因素,并及時更新相關信息, 依據神華集團煤化工企業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 要求及烏海能源公司相關規定,制定本制度。第二條本制度規定了企業活動、產品或服務中環境因素識別的范圍、方法、要求和步驟、評價方法、更新及重要環境因素的控制。環境因素是指一個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重要2、環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夠產生重大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第三條本制度適用于內蒙古利民煤焦有限責任公司各部門及各生產廠(以下簡稱各單位)。第二章組織與職責第四條各單位負責組織本單位環境因素的識別、評價的具體實施,以及削減控制措施的制定與實施。第五條安健環部是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的主管部門,負責環境因素的識別與評價工作的組織、協調與監督管理。第六條各單位負責業務活動范圍內環境因素的識別與評價工作,以及削減、控制措施的制定和落實。第三章控制要求第七條 環境因素識別的范圍:(一)各單位的生產、辦公、后勤、服務中及所使用產品、服務中可控制的環境因素。 (二)各單位廠能夠施加影響的的環境因素(如承包方、供應方)。3、(三)新改擴建設項目的環境因素。(四)為全面識別環境因素,避免發生遺漏,識別時要考慮“三種時態”、“三種狀態”、“八個方面”。1.三種時態:過去:是指過去存在的環境因素,其遺留的環境影響現在依然存在;現在:是指現在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存在的或潛在的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因素;將來:是指計劃中的活動、服務或產品中存在的將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因素。2.三種狀態:正常狀態:指服務或設備無故障運行狀態;異常狀態:是指設備開、停、檢修等非正常運行時的狀態;緊急狀態:是指不可預見的、一旦發生將造成嚴重環境影響的,如發生化學品泄漏、火災、爆炸、洪水等特殊情況時的狀態。3.八個方面:向大氣的排放;向水體的排放;向土地的4、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資源的使用;能源使用;釋放的能量(如熱、輻射、振動等); 廢物和副產品;物理屬性,如大小、形狀、顏色、外觀等。第八條環境因素識別的方法采用過程分析法、現場排查法進行識別,各生產單位采用產品生命周期分析思路,結合工藝流程分析,并依據現場觀察、面談、查詢文件和記錄收集的信息,考慮每一細化過程的輸入、輸出兩大方面,從中識別出能與環境發生作用的因素。第九條環境因素識別要求和步驟(一)全員參與,以填寫環境因素調查表方式進行識別。(二)匯總所識別的環境因素,形成環境因素調查評價表。(三)根據環境因素調查評價表匯總,補充、完善,根據需要報安健環部備案。第十條環境因素的評價方法 (一)采用多5、因子評價法進行環境因素評價,評價時要考慮環境因素的環境影響、環境因素排放頻率和排放量、遵守法律法規情況、現有的監控措施、相關方投訴事故等方面。在實際操作中,一般環境污染型環境因素可依據環境影響評分基準表進行評分,資源、能源消耗類環境因素采用定性描述法進行評價,然后根據綜合分值將環境因素分為A、B、C三類,其中綜合評分為A類的直接列入重要環境因素,B類可經討論后決定是否列入重要環境因素,C類暫不列入重要環境因素。評價步驟 (二)采用環境影響評分基準表評價時,按兩組評價因子分別評分: 1.第一組因子包括:發生的概率m1、發現/預防的可能性m2、影響程度m3,分值為三個因子的乘積m=m1*m2*m36、;2.第二組因子包括:法規的符合性n1、監控措施n2、事故/投訴n3。分值為三個因子的和 n=n1+n2+n3;3.根據m和n的具體分值,將環境因素分為A、B、C三類。第十一條評價基準和結果。(一)環境影響評分基準表見附件6。(二)重要環境因素評價過程應以各廠車間組織的形式進行,根據評價結果形成各廠重要環境因素清單。并將其上報安健環部備案。(三)安健環部形成公司級重要環境因素清單并公布于公司網站中,發放至各部門及各生產單位。對重要環境因素進行控制和管理。第十二條重要環境因素的控制(一)不滿足國家或地方污染排放標準要求的重要環境因素,應制定并實施目標、指標管理方案加以控制,以達到國家和地方污染物7、排放標準。(二)其它的重要環境因素,考慮有無改進的可能或需求,可制定相應的目標、指標管理方案加以改善。(三)對已制定目標、指標管理方案加以改善的重要環境因素,必要時應制定相應的運行控制制度(包括應急制度)對相關的活動或運行制度給予控制。(四)對未制定目標、指標管理方案的重要環境因素必須制定相應的運行控制制度,對相關的運行活動加以控制。第十三條為保持對重要環境因素的有效控制,安健環部組織各廠需定期(一般為一年一次)對環境因素、重要環境因素重新進行評審,需要時應予以更新。(一)各廠及安健環部對重要環境因素進行檢查,建立重要環境因素檢查表。(二)當發現以下情況時,應及時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識別與評價 :8、1.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發生較大變更時;2.采用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時;3.生產資質變更、生產規模擴大以及新增項目時;4.顧客或其他相關方有特殊要求時;5.內、外部審核發現環境因素遺漏時;6.發生嚴重的環境污染事故后。第四章 檢查與考核第十四條各部門及各單位根據本制度要求,落實相關工作。第十五條公司安健環部對各單位執行本制度情況進行監督考核。第五章 附則第十六條本制度由公司安健環部負責解釋。第十七條本制度自二一五年五月一日起施行。附件:1.流程圖2.WHNYLM/ZD056JL01環境因素調查表3.WHNYLM/ZD056JL02環境因素調查評價表4.WHNYLM/ZD056JL039、重要環境因素清單5.WHNYLM/ZD056JL04重要環境因素檢查表6.環境影響評分基準表附件1環境因素識別、評價管理流程圖烏海能源公司規劃發展部備案下發環境因素識別、評價通知子分公司主管部門確定環境因素識別范圍備案、公布在網站中,進行控制和管理各生產單位按照環境因素識別方法、要求、步驟、評價方法進行環境因素識別、評價工作形成環境因素調查評價表形成重要環境因素清單附件2環境因素調查表單位: 編號: WHNYLM/ZD056JL01序號活動/產品/服務環境因素狀態環境影響排放源控制方法備注水體大氣土壤固廢廠界資源其他1234567891011編制人: 年 月 日 審批人: 年 月 日 附件3環10、境因素調查評價表 單位: 編號:WHNYLM/ZD056JL02序號活動過程環境因素 發生地點環境影響控 制 措 施可能造成傷害影響m1m2m3n1+n2+n3評估值狀態時態范圍程度概率備注三種狀態分為:正常、異常、緊急三種時態分為:過去、現在、將來可能造成傷害的影響范圍分為:指造成傷害或影響的范圍地點(場界內、周圍社區、超出社區)可能造成傷害的影響程度分為:較大、一般、輕微;可能造成傷害的影響概率分為:持續、間斷、偶爾附件4重要環境因素清單 單位: 編號: WHNYLM/ZD056JL03 序號活動/產品/服務活動區域污染因子環境影響體系運行前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備注1234567891011111、2131415 編制/日期: 審批/日期:附件5重要環境因素檢查表 填寫日期: 年 月 日 編號: WHNYLM/ZD056JL04 序號環境因素環境影響描述體系運行前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存在問題及防護措施審批人: 檢查人: 制表人: 保存期限:附件6環境影響評分基準表第一組評價因子及評分標準發生的概率m1 分值發現/預防的可能性m2 分值影響程度 m3 分值已經發生(經常發生,每日不低于1次)5不可能發現(不可預防) 5影響嚴重(甚至涉及到分公司外) 5發生的可能性大(曾經發生或偶爾發生)4難以發現(突發偶發較多,難以預防) 4影響大(分公司內可處理或污染物排放量大) 4有發生的可能(尚未發生但12、可能性大) 3可發現/可預防,尚無措施 3影響一般(部門內可處理或污染物排入量小) 3發生的可能性小 2易發現,易預防 2影響小(作業者可處理) 2根本不會發生 1有經常性預防措施 1根本沒影響 1第二組評價因子及評分標準法規的符合性n1 分值監控措施n2 分值事故/投訴n3 分值超標/違規 12無 3發生過環境事故未采取措施 12偶然超標/違規 6有 0發生過環境事故采取措施 6 在標準內/符合規定 3分公司外投訴 3沒有規定 0分公司內投訴 1未發生事故/有投訴已解決 0綜合評分等級對照表n等級m第 二 組 分 值27121187430第一組分值12540AAAB3618AABC169ABBC81BBCC說明:m=m1m2m3,n=n1+n2+n3,A-重要環境因素,B-不定環境因素,C-次要環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