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運營作業項目處置室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2108
2023-12-15
13頁
42KB
1、醫院運營作業項目處置室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處置室管理制度一、室內布局合理,清潔區、污染區分區明確,標識清楚。無菌物品按滅菌日期依次放入專柜,過期重新滅菌;設流動水洗手設施。二、醫護人員進入室內,應衣帽整潔,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三、無菌物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滅菌。四、抽出的藥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用無菌液體須注明時間,超過24小時后不得使用;啟封抽吸的各種溶媒超過24小時不得使用,最好使用小包裝。五、碘酒、酒精應滅閉保存,每周更換2次,容器每周更換2次。常用無菌敷料灌應每天更換并滅菌;置于無菌儲槽中2、的滅菌物品一經打開,使用時間最長不得超過24小時。六、治療車上的物品應排放有緒,上層為清潔區,下層為污染區;進入病房的治療車、換藥車應配有手消毒劑。七、各種治療、護理及換藥操作應按清潔傷口、感染傷口、隔離傷口依次進行,特殊感染傷口如;炭疽、氣性壞疽、破傷風等應就地(診室或病室)嚴格隔離,處置后進行嚴格終末消毒,不得進入換藥室;感染性敷料應放在黃色防滲漏的污物袋內,及時焚燒處理。八、堅持每日清潔、消毒制度,地面濕式清掃。村衛生室門診登記管理制度一、門診登記范圍包括每日工作量、新病例登記、初復診登記、疾病分類、轉診轉院、初診治療原則和處理方案,并與處方記載一致。二、門診登記一般項目內容包括病人姓名3、性別、年齡、職業、籍貫、工作單位或家庭地址,聯系電話等。三、門診登記對需要上報的傳染病病例,要做出明顯標記,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并按規定時限報告。四、門診登記對14周歲以下兒童要登記家長姓名、工作單位、家庭地址、聯系電話、及其病人所在學校、班級等內容。五、門診登記要求用鋼筆書寫、力求通順,完整、簡練、準確、字跡清晰、整潔、不得刪改、剪貼,醫師要簽全名。六、為防范醫療糾紛和差錯,要認真做好門診登記的整理工作,保存原始門診登記,按規定要求存檔備查。觀察室工作制度一、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經常保持室內的清潔、整齊、安靜。遵守無菌操作規程,操作時應戴帽子、口罩。二、輸液病人均需使用輸液卡,認真、詳細記4、錄病人姓名、藥物、濃度、劑量、用法、加藥時間及加藥者姓名。三、備齊搶救藥品,搶救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專人保管,定期檢查,及時補充、更換。四、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對病人關心體貼、耐心,避免發生爭吵和糾紛。五、輸液按醫囑執行,對易致敏藥物按規定做好過敏試驗并記錄。六、經常巡視觀察病人輸液中的情況,發現病情變化及時處置。七、加強心理護理,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給予解釋、疏導,及時解決病人的心理問題。八、輸液病人不得擅自離開輸液室,避免發生意外事故。九、交接班時,交班者和接班者共同對輸液未結束的病人進行床(椅)邊交換,密切了解病人的病情和輸液情況。十、配有冷暖設備。換藥室工作制度一、保持換藥室的清5、潔,室內每日消毒。二、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所有物品每人一套,先處理無菌傷口,再處理感染傷口,防止交叉感染。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瘡面要清潔干凈,勿損傷肉芽組織。四、藥粉需均勻撒在瘡面或膏藥上,散劑調和干濕適宜,敷布范圍要大于病變部位12cm。五、一般傷口應每日換藥一次,膿腐較多的傷口每日換藥12次。六、顏面部的疔癤勿擠壓,以防膿毒擴散。七、痔瘺患者每次便后需清洗肛門并換藥。八、外敷藥必須貼緊瘡面,包扎固定要注意松緊適度,固定關節時要注意保持功能位置。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工作制度一、設立專(兼)職醫生人員負責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工作,制度工作計劃。二、為轄區內育齡婦女提供避孕節育技術服務,開展避孕節育6、知識宣傳普及。三、開展避孕節育咨詢與指導,做好避孕節育方法的知情選擇。指導育齡人群實施有效的避孕措施。做好性生活指導,提高已婚夫婦生活質量。四、免費提供避孕藥具,做好相關藥具的儲存與保管,并詳細登記。五、開展經常性的孕情監測服務,做好跟蹤隨訪工作。六、開展育齡婦女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和藥具不良反應的監測。七、做好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相關數據的登記、匯總、統計與上報。八、配合管轄區計生辦的工作人員做好管轄區計劃生育工作。健康檔案管理制度一、建立家庭及個人健康檔案,分文本類、電子類。二、健康檔案的內容應包括基本人口信息,主要慢病患病情況,治療康復情況,慢病相關生活行為元素,家庭社會經濟狀況。三、資料要記7、錄真實、準確,檔案中各類項目應有較高的利用率,須保持動態連續性,實行動態管理,生活行為元素每季度監測1次。四、建立健康檔案索引目標,健康檔案要按照編號放置,取放。五、建立家庭健康檔案,記錄家庭中不同階段的家庭主要健康問題,對家庭主要健康問題提出保健、治療、指導建議,一年更新增補一次。六、有轉、會診病人時,要書寫轉、會診單。可以把病人原始檔案里的資料借給轉診的醫生,但應辦理借閱登記手續,用完后及時歸還。七、臨床病情應及時在健康檔案中體現。八、健康檔案一般供主管的全科醫生閱覽或借用,不得涂改、轉借和丟失,確保病人的隱私不向外泄漏,嚴格保密。九、社區的全面資料由信息資料室的負責同志保管,必須注意清潔8、,無污染,無丟失。文本內容與電腦內信息始終保持一致。十、社區健康檔案,每年更新增補一次。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一、在上級健康教育專業機構的指導下,醫護人員健康教育職責明確,積極參與社區居民健康教育工作。二、健康教育人員落實,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總結,健康教育工作檔案規范。三、利用健康教育專欄,定期刊出疾病預防與保健健康知識,每2個月至少要更換一次;為社區居民舉辦疾病預防與控制健康知識講座,每月至少一次。四、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向社區居民發放有針對性的疾病預防與保健的健康教育處方及各種健康教育宣傳資料。五、利用病人就診、家庭病床、上門巡診、健康教育咨詢等各種時機,開展疾病預防與保健的健9、康教育服務。六、不斷加強健康教育業務學習,認真參加有關機構組織的的健康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康復工作制度一、嚴格掌握病人進行康復治療(包括物理治療、運動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矯形器應用與傳統康復針灸、推拿等)的適應癥和禁忌癥。二、認真詢問病史做好體驗,準確了解病人情況,正確進行康復功能評估、康復目標制定以及實施康復訓練計劃。三、嚴格按照無菌技術操作,治療室的針、棉球等操作物品均需嚴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四、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方法、手法正規,動作適度,部位準確,避免發生意外傷害。五、對癱瘓、轉診等特殊病人應做好家庭康復工作:(1)對上級醫院轉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患者,基層醫療衛10、生機構的醫生必須認真了解基本情況進行登記。(2)家庭康復醫生對轉診患者應及時進行隨訪(電話或上門)。(3)對于需進一步開展康復治療的轉診患者,醫生應根據上級醫院的治療方案制定康復治療計劃,開展相關康復及治療。(4)對轉診患者在社區的康復治療情況應及時交信息資料室歸檔。收費室工作制度1、收費人員工作必須認真負責、態度和藹、語言文明準確掌握有關收費標準,熟練掌握電腦收費程序努力提高效率,縮短病員等待時間。2、認真按照衛生院相關政策制度辦理門診病員收費工作。3、收費人員在收到病人交付現金時,要唱收、唱付,當面點清。填寫票據,必須做到姓名相符、項目真實、金額準確、日期一致、字跡清晰。4、收費人員應在每11、天規定時間內辦理結帳,核對所開收據與所收現金是否相符,做到當日收款當日結算上交,不得拖延積壓,嚴禁挪用公款或將公款借與他人,違者追查處理。6、各種收據必須按日期、編號順序使用,不得中斷或間斷。凡寫錯作廢的收據,必須將原正副聯粘貼在字根上,并寫明注銷的原因。7、收費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工作時間不得擅自離崗,不準由他人代替收費、填寫收據。妥善保管好票據及相關資料。8、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非本室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入內,嚴禁室內會客。藥品管理制度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和醫療機構藥品管理暫行規定,做好藥品管理工作。二、村衛生室使用的藥品必須是國家規定的的基本藥物,由衛12、生院集中招標采購、統一配送,并實行零差率銷售。三、對配送的藥品質量、數量和領用,必須健全入庫驗收、出庫手續,嚴格執行入庫驗收、核對等工作,每月必須將藥品銷售情況報送財務部門進行核算。做好藥品的期效、品種、賬目等項目登記工作。注意發現存放藥品的變化,若出現問題,及時更換,并做好各項登記。四、藥品應在符合環境要求的條件下放置,分類擺放整齊,設有相應的通風、溫儲等設施,做好藥品的養護。毒、麻、精神藥品嚴格執行特殊藥品管理制度。五、建立進、銷、存賬目管理,做到日清、日結、月盤存,每月對庫存的藥品進行一次質量抽查,全年覆蓋率在100%。六、麻醉藥品、精神藥品嚴格執行衛生部關于印發麻醉藥品、精神藥品處方管13、理規定和醫療機構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規定的通知以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有關規定要求。預防保健工作制度1、農村防保人員要自覺鉆研業務技術,努力提高服務能力,認真開展好村級預防保健工作。2、依法開展計劃免疫、強化接種,搞好“四苗”及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嚴格各類薄、表、卡、證管理。3、依法開展村級傳染病防治,嚴格執行報告制度,做好傳染病統計、消毒隔離、家庭訪視等工作,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提高應急疫情和突發事件的能力。4、開展村級婦幼保健工作,落實孕產婦、兒童系統保健管理各項任務,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5、大力開展以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性病及艾滋病等為主的衛生防病健康教育,提高村民14、防病保健意識、促進健康行為形成。6、協調指導村級愛國衛生運動,做好滅病除害工作。治療室工作制度一、治療室由專人負責,非工作人員不得入內。二、工作人員進入治療室必須著裝整齊,操作時帶口罩,每次操作前后都要用流動水洗手。三、熟練掌握治療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則,執行查對制度和消毒隔離制度。四、三區(無菌區、清潔區、污染區)界線明顯,各類物品定點放置,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別放置,保持治療室清潔整齊。五、藥品管理有序,及時清點,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六、治療室每日通風兩次,每次20分鐘,每日紫外線消毒兩次,每次40分鐘,照射后有記錄。定期對治療室空氣、物表、護理人員手、消毒液等進行細菌15、監測。七、凡用過的治療物品,器械均應用有效濃度的含氧制劑進行初步消毒后清洗滅菌。對用過的一次性物品經過初消、毀型、分類裝袋后,按照醫療廢棄物處理的規定統一回收。八、治療室內冰箱除存放藥品外一律不能存放其它物品。一、基本情況1、本室服務面積 2.06 平方公里,覆蓋 1 個行政村。上年度,轄區范圍內共有621 戶村民,其中常住人口1512 人,戶籍人口xx 人。常住人口中:男827 人,女685 人;0-6周歲兒童60 人;孕產婦9人;65周歲以上老人188人。2、截止去年底,已為1361 個村民建立健康檔案,登記原發性高血壓患者98 人,按照要求進行規范化管理的高血壓患者98 人;型糖尿病患者16、44 人,按照要求進行規范管理的型糖尿病患者44 人;重型精神病患者9 人,按照要求進行管理的重型精神病患者9 人。3、當年新農合人均籌資490.00 元,其中個人籌資110.00 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補助16752.30 元。二、工作人員情況介紹三、工作制度1、貫徹黨和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嚴格執行衛生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執行基本醫保各項政策規定,認真履行崗位職責。2、文明行醫、熱情服務。做好日常門診,并能及時提供家庭出診、家庭病床等家庭衛生保健服務。有方便居民的通訊聯絡方式。3、深入社區、及時了解,掌握社區人口動態,居民健康狀況和衛生需求,開展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項工作,滿足群眾的基本衛生需求。4、堅持以健康為中心,建立健康教育管理網絡,制定社區健康教育計劃,開展咨詢,講座等各種形式健康教育。指導并幫助社區居民不斷提高健康水平。5、嚴格執行治療規范和技術操作規程,門診、(觀察)病歷、處方書寫規范。認真執行轉診、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報告、消毒隔離、醫療廢棄物處置、藥品管理、健康檔案管理、財務管理等各項工作制度。6、協助衛生院建立并完善居民健康檔案。7、執行登記、統計制度。建立健全各項登記記錄、按要求統計上報和做好檔案管理。8、接受衛生行政部門,衛生院的管理、培訓、考核和業務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