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公司地測技術審批及工作聯系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2569
2023-12-18
11頁
38.57KB
1、礦業公司地測技術審批及工作聯系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地測專業組崗位責任制1、負責井下現場水文、地質資料的收集、編錄整理,水文、地質分析,預測預報工作。2、負責井下鉆探、探放水、注漿方案的設計與實施3、負責井下各施工地點中腰線的控制,各導線點的復測核實上圖及測量成果臺賬的建立等。4、負責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地質說明書的編制并及時作出預測預報工作。5、進行礦井地質工作,查明礦井地質構造,煤層賦存條件及影響生產建設的其它地質因素,提供礦井水平、采區工作面和掘進巷道地質資料。6、進行水文地質工作,查明影響礦井生產2、的各種充水因素,分析研究并掌握地下水的規律,負責或協助有關部門編制防治水工程設計。7、結合生產實際組織地測專業人員開展科學研究工作,針對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提出相應的科研課題開展活動,并組織編寫科研技術報告。1、在部長的領導下,努力學習煤礦測量規程、煤礦地質測量圖例等測量規范相關規定,對測量專業工作全面負責,實現測量業務保安。2、負責巷道采區控制測量、貫通測量等方案制定和實施;糾正巷道掘進過程中的測量偏差,參與測量事故分析。3、負責對施工項目部的施工測量、延掛中腰線的日常監督管理,并和施工項目部進行定時的業務聯系,及時發送巷道開門、過路、調線、變坡、貫通預透書面通知單。4、負責測量原始記錄的整理,3、內業資料的編制工作,保存測量記錄,與項目部做好測量工作的技術交底簽字、復核手續。5、負責對采掘生產圖紙每旬一次的填繪工作,做到填繪及時,準確無誤。6、參加礦總工程師組織的定期技術例會,提出礦井生產建設中的測量技術問題,共同研究解決生產中的測量技術問題。7、定期向部長匯報測量工作情況、存在問題,研究解決的辦法。負責建井期間系統編錄所揭露的一切地質資料,及時預報并研究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地質問題,編制建井地質報告和移交生產的全部地質資料。1、負責開展新井開工前的地質工作:(1熟悉提交設計井田的最終地質報告,掌握井田地質特征及其與區域地質的關系;(2調查、核實勘探地質資料的可靠程度;(3了解礦井設計4、,分析與之有關的其它技術資料,參與編制施工組織設計;(4編制主要井巷工程預想地質資料;(5復查井筒檢查孔資料。2、負責調查、核實以下勘探地質資料:(1鉆孔位置和封孔質量;(2煤層露頭、老窯、生產小井情況及其地面塌陷范圍等;(3地表水體;(4鄰近礦井有關的地質、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資料等;(5火區、高溫區、陷落柱、構造破碎帶、老窯積水區等情況。3、負責施工中的地質工作:(1井巷掘進時,及時進行觀測、編錄和綜合分析,并根據分析的結果,隨時補充、修改原有的地質資料。(2建進時期取得的各種原始觀測資料、標本以及編錄整理的臺帳、卡片等,都必須妥善保管,作為編寫建井地質報告的基礎資料。4、負責提交新建礦井必5、須具備的圖紙資料:1、圖紙:(1井田地形地質圖,1:20001:5000;(2通過首采區的勘探線剖面圖,1:5001:1000;(3主要井巷地質素描圖,1:2001:500;(4煤層底板等高線及儲量計算圖1:2000;1:5000(5礦井充水性圖,1:20001:5000;(6回風及運輸水平地質切面圖,1:10001:2000;(7施工鉆孔鉆柱狀圖,1:2001:500;2卡片、臺帳:(1構造素描卡片或照片;(2煤厚實測(探卡片;(3礦井日排水量、井巷探放水、涌水量和井上下長期水文動態觀測臺帳。(4煤質、水質、瓦期及有益礦產化驗成果臺賬;(5地溫、水溫、煤層自然發火記錄臺賬;(6預注漿、探放瓦6、期、煤(巖層突出觀測記錄臺賬。3各種原始觀測記錄。防治水專業人員崗位責任制負責建井期間系統編錄所揭露的一切水文地質資料,及時預報并研究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水文地質問題,編制建井地質報告和移交生產的全部水文地質資料。1、負責組織開展地表水體、老窯及相鄰礦井的調查工作,負責井下各觀測點的涌水量觀測工作,并將觀測結果建立涌水量觀測成果臺帳。2、負責對礦井各采掘生產頭面進行水害分析的預測預報,對存在水害威脅的頭面提出整改意見。3、負責編制探放水設計工作,并根據情況進行現場技術指導,記錄放水量,編制施工總結。4、負責做好水文地質補充勘探設計工作。5、負責編制礦井防治水基本圖件:(1礦井充水性圖1:2007、0;(2礦井涌水量與各種相關因素動態曲線圖;(3礦井綜合水文地質圖1:2000;(4礦井綜合水文地質柱狀圖1:500;(5礦井水文地質剖面圖1:2000。6、負責建立礦井防治水基礎臺賬:(1礦井涌水量觀測成果臺賬;(2氣象資料臺賬;(3地表水文觀測成果臺賬;(4鉆孔水位、井泉動態觀測成果及河流滲漏臺賬;(5抽(放水試驗成果臺賬;(6礦井突水點臺賬;(7井田地質鉆孔綜合成果臺賬;(8井下水文地質鉆孔成果臺賬;(9水質分析成果臺賬;(10水源水質受污染觀測資料臺賬;(11水源井(孔資料臺賬;(12封孔不良鉆孔資料臺賬;(13礦井和周邊煤礦采空區相關資料臺賬;(14水閘門(墻觀測資料臺賬;7、負責編8、制提交以下必須的主要圖件:(1水文地質觀測臺賬和成果;(2突水點臺賬、記錄和有關防治水的技術總結,以及注漿堵水記錄和有關資料;(3井筒及主要巷道水文地質實測剖面;(4建井水文地質補充勘探成果;(5建井水文地質報告(可與建井地質報告合在一起地測技術審批制度1、礦井技術改造、擴建、水平延伸等設計所需的地質測量資料由礦建部地測組提供,所提供地質資料需逐級審批,由主管領導、分管副總簽字審核,報礦總工程師批準。2、地質、水情水害預報由礦建部地測組負責編制,由礦建、機電、安監、調度、監理部門各主管領導及分管副總審核,經礦總工程審批后,方可下發到相關業務部門落實實施,同時,地測組跟蹤落實實施情況。3、地質“9、三書”:采區地質說明書、回采工作面地質說明書、掘進工作面地質說明書的委托書由項目部施工單位提出委托,礦建部地質專業人員負責編制,專業組長、部長審核后報分管副總、礦工程師批準后,下發到機電、安監、調度、監理、項目部部門,由項目部根據地質“三書”進行相關規程、措施的編制。3、地質鉆探、探放水設計、注漿方案設計由礦建部地質、水文專業人員編制,礦建部專業組長、部長審核,報分管副總、總工程師批準后,下發礦建、機電、安監、調度、監理部門監督落實,由項目部根據方案設計編制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由礦建、機電、安監、調度、監理部門會審簽字,分管副總、總工程師審核批準后由項目部具體執行。4、巷道開10、門、過路、調線、變坡、貫通預透書面通知單由礦建部測量專業人員負責編制,項目部、機電部、安監部、礦建部、監理公司負責人會審并簽字,分管副總、總工程師批準后下發礦建、機電、安監、調度、監理部門監督落實,由項目部根據通知單的具體要求編制施工措施并落實執行。5、重大工程測量方案設計由礦建部測量專業人員編制,專業組長組織礦建部相關業務人員會審,由礦分管副總、總工程師審核后,報集團公司主管部門審批,由礦建部組織落實。測量管理制度1、嚴格按照國家和上級規定做好測量管理工作,切實為礦井安全生產服務。2、認真做好礦井井下及地面日常測量工作,做到及時準確,測點標記要清楚,確保工程質量。3、進行巷道貫通時必須按照煤11、礦安全規程的規定,把測量數據及時反饋到相關安全管理部門,由礦建部測量組及時下達通知書,同時跟蹤落實通知書執行情況。4、認真做好礦井周邊的測量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把井田內小窯開采情況搞清楚,防止越界開采,濫采亂挖,破壞保安煤柱。對于存在的安全隱患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及領導匯報。5、填繪專門的礦井測量圖紙,數據要準確,填繪要及時,為礦井安全生產的指揮提供可靠依據。6、建立相關測量臺帳,做好各種圖紙、資料的存檔、保管和保密工作,不經礦主管領導批準不得外借。7、愛護測量儀器、工具,定期檢查、維護、校正,確保測量儀器的精確性。地測工作聯系制度1、地質測量月設計、施工、回采等相關專業要互相協作,互相配合,有關業12、務聯系需通過各類通知書、委托書、會議等制度進行。2、礦井技術改造、擴建、水平延伸等設計所需地質測量資料,應在設計前半年通知地測組,地質測量資料在正式設計前三個月交付。3、采區設計所需地質測量資料至少應在設計前三個月通知地測組,地測資料在正式設計前一個月交付。4、回采工作面所需的地質測量資料,應在采面形成后五天內交付。5、零星小型設計所需地質測量資料可臨時聯系,商定提交時間。6、重要井巷貫通工程,設計組應提前向地測組提交設計圖,并在總工程師主持下,通過業務會議共同商定允許貫通偏差,保證地測組有足夠的測量方案設計時間。7、各類巷道的開口需提前三天填寫委托書,并由地測組進行施工放線,停掘或復工應及時13、通知地測組。8、各單位在施工井巷活動中發現煤層變化或中腰線有疑問時及時通知技術部門地測組。9、巷道或采面進入各類危險區域時,地測組應及時下發各類通知書至相關施工單位。地測資料收集、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1、根據煤礦生產不同階段的需要,按地質測量相關管理規定提供各種地質測量資料,為煤礦正常生產當好參謀。2、及時解決和預報生產中遇到的地質問題,測設井巷施工的位置和方向,指導生產,施工按設計要求正確進行。3、在本礦區內尋找煤炭資源,增加可采儲量,保證礦井正常生產和改擴建有足夠的資源儲量。4、對煤炭資源的合理開采和井巷施工進行業務監督。5、在地測工作中,凡因違反技術操作規程而出現的影響工程施工的行14、為及用途的均屬于工程質量事故。6、出現地測工作質量事故后,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認真分析,對地測工作質量事故的原因、性質、責任進行分析,并提出責任者的處理意見,拿出整改措施。7、在事故分析中,主要分析事故生產的過程及結果,事故的原因、性質、責任者、事故的教訓等,并提出對責任者的處理意見。8、在查清事故的原因及性質的前提下,按責任大小進行嚴肅處理,對主要責任者,視其后果輕重給予經濟處罰。9、根據層次管理的原則,每次出現地測工作質量事故均應追究有關管理人員的責任。10、地測工作應按質、按量、按時完成,對有突出貢獻的相關人員給予一定獎勵。水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為更好地防治礦井生產中水災事故的發生,對礦15、井水患進行科學管理,建立健全我礦礦井水害防治技術管理有關制度,保證我礦煤炭工業安全有序地發展,掌握礦井水害規律,研究解決礦井生產中防治水害的方法,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礦井水文地質規程等有關規定,制定本管理制度。1、地測組必須加強全礦水害隱患排查,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每一受水害威脅的工程都要制定相應的“探、放、堵、截、排”綜合防水措施。2、各單位必須加強本單位所轄范圍內水害隱患排查,受水害威脅的工程必須配備有效的探放水設備。培訓探放水設備操作人員。3、地測組負責對全礦所轄范圍內有水災威脅的地方進行檢查、排查。嚴格按“規定”做好各類防水煤柱設計、防治水措施的上報工作16、,按審批權限上報審批。4、礦總工程師雨季前要組織一次防治水全面檢查工作。并負責對重點受水患威脅地點的檢查工作。5、礦井必須備足排水管路、排水設備、防洪搶險物資,該項工作由供應科負責落實。6、地測組必須收集礦井水文地質資料建立相關檔案。7、地測組長應組織水文地質調查工作。查明礦區內報廢小井充水情況與礦區開采關系,查明地表水體、含水層與隔水層、小井老窖、各類導水構造等對礦井影響情況,并組織制定安全技術措施,相關單位嚴格按安全技術措施落實。8、礦井應進行水文地質觀測工作,建立觀測臺帳。 9、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井田區域,要進行補充水文地質勘探工作,并按 地質規程要求報批工程設計。 10、各生產單位必須17、加強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工作,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包 括,防頂板突水、防底板突水、老空水、斷層水、沖積層水、鉆孔水等,技 術科地質必須根據該礦井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探、放水設計,生產單位根 據探放水設計制定針對性安全技術措施,報礦審批后嚴格落實。 11、凡在煤層露頭風化帶,含水、導水、與富水層相接觸的斷層,礦井 水淹區,受保護的地表水體、井田技術邊界等地段必須按規定留設防水煤柱, 各類防水煤柱必須按規定進行設計、計算,確定尺寸大小和留設方法,報有 關部門批準。 12、礦井要建立水害預報上報建帳銷制度。地測組對有水患危害的地方 要及時向礦有關領導匯報,相關單位必須采取安全技術措施進行處理,并對 已處理水害確認安全的地點進行注銷。 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對查處的隱患進行徹底整改,遏制產生新的安全隱患,提高安全管理水 平,進一步完善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形成安全生產 隱患排查治理的長效機制,確保全面完成各項安全生產控制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