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建發國際大廈拆改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598
2023-12-19
9頁
33KB
1、廈門建發國際大廈液壓爬模架拆改方案編制:審核:批準:工程名稱:廈門建發國際大廈分項工程名稱:爬模架工程 交底時間: 2011年 月 日交底內容:建發國際大廈爬模拆改1.本工程液壓爬模架方案布置情況16層時,在原來的基礎上將第11、18組架體合成一組新的架體;此時共有83個機位,21組爬模架體;其中外墻液壓爬模架34個機位,(電梯井)物料平臺液壓爬模架49個機位,16層的平面布置圖如下:平面布置圖(16層)當施工到17層時,拆除原來40-44號機位,將原來第9至12組架體連接成一組物料平臺形式的架體;此時共有78個機位,18組爬模架體;其中外墻液壓爬模架34個機位,(電梯井)物料平臺液壓爬模架42、4個機位,17至31層的平面布置圖如下:平面布置圖(17至31層)2.爬模架拆除條件:當結構用爬模架在核心筒16層結構施工完畢,模板吊離架體,架體上無任何活動、松動、獨立的零部件,即可對爬模架進行拆除。3爬模架拆除前需做好如下準備工作A、爬模架的拆除工作必須由項目部下達拆除通知書,并經項目生產經理和總工程師簽字確認后方可進行拆除;B、爬模架在拆除前,爬模架技術人員要向相關負責人員及拆架施工人員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工作,交底要有接受人簽字;C、拆架前,先對爬模架進行檢查驗收,務必保證架體上不得留有任何活動、松動、獨立的零部件,待檢查合格后方可拆除;D、拆架前,外圍爬模架下方作業面必須停止施工,并3、做醒目標識,畫出拆除警戒線派專人看守,嚴禁非爬模架拆除操作人員進入警戒線內。4拆除工作的施工部署A人員組織爬模架技術提供單位配備現場技術指導人員3名,負責安全技術人員1名,專門負責爬模架拆除過程中的技術指導和安全培訓工作。爬模架使用單位成立爬模架拆除工作小組,負責爬模架的拆除工作,并準備現場拆解場地。拆除工作應配1015名專業架子工組成,并事先做好培訓、拆除安全技術交底工作。B機械設備由現場已有塔吊配合爬模架拆除作業。塔吊自最上層附墻座向上應有至少10米自由端,塔吊需至少準備四根8米、兩根6米吊繩,5噸導鏈2個;10米以上安全繩4根,氣割設備2套以上及拆除所用各種扳手等C場地要求因本工程現場場4、地有限,需提前至少準備兩塊空曠場地專為爬模架拆除使用,以保證拆除工作連續。5.拆除方法及步驟5.1 清理架體雜物,拆除架體上的腳手板和踢腳板,將架體分割為2-4個機位的獨立單元,將兩獨立單元間機位架體的連接解除。5.2 用塔吊吊住支模體系,拔出調節支腿和高低調節螺栓上的銷軸,將支模體系吊離主承力架至地面分解。5.3 上、下爬升箱定位銷調至上方位置,用塔吊將導軌提出附墻座,然后用塔吊吊離作業面。5.4 將液壓電控系統和爬模架下層附墻座吊離作業面。5.5 將主承力架及掛架體系整體吊至地面進行分解。5.6 以上拆除的爬模架各零部件要統一堆放,統一管理,退場前須清點好各零部件數量由現場項目部物資部門與5、爬模架技術工長簽字確認后方可退場6拆除方法說明1、15層墻體混凝土澆筑成型后,繼續爬升架體至澆筑16層墻體混凝土的位置(此次爬升前,可將40-44號機位北側模板吊離架體,40-44號機位此次爬升為空爬)。2、更換模板,澆筑16層墻體混凝土(此時可借助爬模架9號與10號架體,及9號與12號架體間的空隙搭設跳板進行此位置模板更換的臨時支模操作平臺)。3、16層墻體混凝土澆筑成型后,拆除液壓爬模架40-44號機位。拆除機位前,9號架體模板吊離架體,將爬模架9號架體上方橫縱平臺梁拆除,并將9號架體兩側墻體機位間的連接去除。4、之后不帶模板爬升爬模架9號架體剩余機位。爬升后所有機位主承力點在16層墻體位6、置。5、在爬模架35號和46號機位、36號和47號機位、37號和69號機位、38號和70號機位、39號和71號機位之間安裝連梁。將5個拆除下來的支架安裝在連梁上方,并連接連梁上支架的連接側片。6、重新將平臺梁進行連接,原9號架體橫一橫二位置不變,橫三橫四位置向北側(實際方向)移動(即與新安裝的連梁上的支架對應)。原9號架體豎梁按原位置以南側(實際方向)為起點順次連接,此次拆改9號架體豎梁與橫四不連接。7、將6小段連接平臺梁分別將原爬模架(10)(11)(18)(12)號架體上端的橫向平臺梁焊接連接。8、架體拆改后,爬模架35-39,,45-50,69-71號機位將構成一組整體的架體。9、當主承7、力點在16層墻體時,完善拆該架體操作平臺及以上部位架體的連接及防護,操作平臺以下的架體待爬升后進行連接及防護。10、架體拆改完善后,將更改后的模板與架體進行掛接,合模澆筑17層墻體混凝土7拆除過程中的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項A爬模架的拆卸工作必須嚴格按照專項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規定的有關要求進行。B拆除工作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C拆架前劃定作業區域范圍,并設警戒標識,專人看管禁止與拆架無關的人員進入。拆架時應有可靠的防止人員與物料墜落的措施,嚴禁拋扔物料。D架體拆除時應:拆桿和放桿時必須由23人協同操作,拆大橫桿時,應由站在中間的人將桿順下傳遞,下方人員接到桿拿穩拿牢后,上方人員才準松手,嚴禁8、往下亂扔腳手料具。E爬模架拆除后,要及時將結構周圈搭設防護欄桿;架體拆除一半時,結構出現的防護漏洞要及時進行搭設,并設醒目標志,在架體邊側搭設防護拉桿,防止人員墜落。F遇四級(含四級)以上大風和雨雪天氣、濃霧和雷雨天氣時,禁止進行架體的拆除工作,并預先對架體采取加固措施。G拆除工作因故不連續時,應對未拆除部分采取可靠的剛性固定措施。H爬模架拆除屬于高空特種作業,操作人員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持證上崗,同時熟知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定和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制度,不違章作業,對違章作業的指令有權拒絕,并有責任制止他人違章作業。I拆架時有管線阻礙不得任意割移,同時要注意扣件崩扣,禁止踩在滑動的桿件上操作9、。J拆架時扣件必須從鋼管上拆除,不準扣件扣在被拆下的鋼管上。K拆架人員應配備工具手套,手上拿鋼管時,不準同時拿扳手,工具用后必須放在工具套內。拆下來的腳手桿要隨拆、隨清、隨運、分類、分堆、分規格碼放整齊。L從事高空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體檢、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癱病、暈高或視力不夠以及不適合高空作業的,不得從事登高拆除作業。M正確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必須著裝靈便(緊身緊袖),必須正確佩帶安全帽和安全帶,穿防滑鞋。作業時精力要集中,團結協作,統一指揮。不得“走過擋”和跳躍架子,嚴禁打鬧玩笑,酒后上班。N搭拆架人員必須系安全帶,并將安全帶系于可靠位置,拆除過程中,應指派一個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的10、工人擔任指揮,負責拆除工作的全部安全作業。O拆除中途不得換人,如更換人員必須重新進行安全技術交底。P嚴禁在夜間進行架子拆除工作。8架體在拆除作業中的應急預案因爬模架在拆除過程中采用整體吊拆方法,將爬模架整體吊至地面后再在地面對架體進行拆除。拆除時基本都在近300米以上的高空進行拆除作業,在拆除過程中如遇到以下緊急情況需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8.1拆除過程中突遇大風天氣拆除過程中如突遇大風應立即停止架體的拆除,將架體上端懸挑端進行拉接固定,待大風天氣停止后再進行拆除作業。為防止在架體拆除過程中遇到瞬間大風,需用提前準備好的安全繩將架體與結構進行柔性拉接,待架體與結構安全分離后,在安全繩不受任何11、拉力的狀態下解除安全繩與結構間的約束。8.2整體性薄弱部位處理拆除前嚴格檢查架體整體穩定性,應保證所要拆除的單元體具備整體拆除的剛度、強度及穩定性,在整體性薄弱部位采取必要的臨時加固措施;架體拆除時由于掛架最先著地,為避免掛架受較大沖擊力后變形,在拆除前應對掛架部位用鋼管加固;對架體的懸挑部位應保留一定的拉接,如拆除中已取消應另用鋼管加固。8.3 雜務處理確認架體上無任何零散物,與架體無關的物品需提前吊離架體,需與架體同時拆除的活動桿部件必須與架體固定牢靠,管件需用扣件與架體連接,其它銷軸等零散小部件需裝入封閉的箱體內或用鉛絲與架體連接牢固,避免墜落。8.4塔吊吊運過程中遇到障礙物塔吊吊運過程12、中如遇到障礙物,需立即停止運動,并組織人員拆除障礙物后方可繼續操作;借助塔吊整體吊導軌及架體時應盡量避免使用塔吊臂的最前端;塔吊提升和降落速度要均勻,嚴禁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動。左右回轉動作要平穩。當回轉未停穩前不得作反向動作。8.5拆除過程中拆除警戒線內有人走動拆除架體前,事先應在地面劃出拆除警戒線,警戒線內嚴禁通行,地面應有人通過對講機與拆除作業面的施工人員進行隨時通告,當警戒線內有人通行時,應立即停止架體的拆除作業,待地面安全人員報告安全后方可進行拆除作業。8.6架體帶導軌一起拆除當遇到必須使導軌同架體一起拆除的情況時,必須提前清理導軌上的混凝土等,以將導軌與附墻裝置間的摩擦力降到最??;如遇13、到不得不將其附墻裝置與之同時吊運的情況,需確認塔吊的最大承載能力達到要求后才可以操作,如不能滿足條件必須將架體分解至更小單元再進行整體拆除作業。8.7架體在高空進行拆除作業在高空進行架體拆除作業時,應在拆除作業前拆除所有密目安全網,以將風荷載的影響降低到最小。8.8塔吊起重量不足如遇到塔吊起重量不足,應拆除架體上掛架及腳手板等減小架體重量,如仍不能滿足條件須將架體分解至更小單元再進行拆除作業。8.9掛住障礙物的處理吊運過程中架體如被掛在障礙物上,需首先停止塔吊動作,疏散吊運點下方施工人員,如通過塔吊動作可以將架體移離障礙物,塔吊動作一定要緩慢;如不能通過塔吊動作將架體移離障礙物,需組織人員拆除14、障礙物,拆除過程中需特別注意防止架體墜落,同時保證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并派專人阻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避免不慎墜落造成人員的傷亡。8.10架體墜落事故的處理如遇到架體墜落的情況,需第一時間做下影像記錄,項目安全主管人員及爬模技術服務人員迅速組成緊急救援小組,所有在場人員必須聽從項目安全主管人員及爬模技術服務人員的指揮,如救援力量不足項目安全主管人員迅速組織其它勞務隊伍前來搶救受傷人員,撥打120等救援救助電話;爬模技術服務人員負責保護現場,找出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證據;上報項目第一負責人及爬模負責人,對受傷人員及損壞的物品做出相關記錄。在救援及相關的調查處理后做出事故的處理方案,在保證架體及相關物品損害最小的前提下迅速恢復拆除工作。交底單位(蓋章):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接受交底(施工)單位(蓋章)交底人(簽字)技術負責人(簽字)安全負責人(簽字)工程部負責人(簽字)現場操作人員(簽字)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1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2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