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郡工程基坑支護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7051
2023-12-19
12頁
77.50KB
1、目錄一、編制依據- 2 -二、工程概況- 3 -三、項目組織管理機構架構- 6 -四、結構設計概況- 7 -五、主要工程量估算- 7 -五、總平面布置- 7 -六、進度計劃、勞動力安排- 8 -七、機械設備計劃- 8 -八、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工- 9 -8.1施工部署- 9 -8.2施工順序安排- 9 -8.3主要施工方法- 10 -8.3.1原材料- 10 -施工準備- 10 -施工方法- 10 -施工工序:- 11 -注意事項- 12 -噴射砼的養護- 12 -質量檢查- 12 -工程驗收- 14 -九、質量保證措施- 15 -十、安全文明施工- 16 -十一、雨季施工措施- 18 -一、2、編制依據1.1NO.2011G88地塊香山郡工程工程圖紙、施工合同等。1.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1.3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二、工程概況本工程NO.2011G88地塊香山郡項目,原為中鐵二局總承包施工,現場12#、17#、15#、21#樓施工至主體7層,其他未進行施工,現由我單位進場施工。根據業主施工部署及進度要求,土方開挖分為:先進行9#、13#(A1區)、30#樓(B1區)及相應地庫的開挖10#、11#、14#(A2區)/27#、28#、29#樓(B2區)及相應地庫的開挖12#、15#、16#(A3區)/20#、19#、23#、25#樓(3、B3區)及相應地庫的開挖9#5#、12#8#樓(A4區)/26#、24#、22#、21#、18#、17#樓(B4區)及相應地庫。各棟樓基礎埋深約為:小高層住宅(9#-11#、13#、14#、19#、20#、22#、23#、25#、27#、29#、30#樓)在0.00下4.95m,花園洋房(12#、15#-18#、21#、24#、26#、28#樓)在0.00下5.10m,地下車庫在0.00下5.05m。現場車庫部分0.000m絕對標高36.400m,原地面高程一般在35米以上,最高49.00米,崗前洼地僅位于場地東側,地面高程一般在35米以下,最低處26.31米。由以上得,本工程地下車庫部分開挖4、深度約:35-36.4+5.05+0.1=3.75m 主樓開挖深度約:35-36.4+5.05+0.1=3.75m場地四周開闊,無重要建(構)筑物及地下管道管線的分布。因該基坑的深度不大,稍作支護處理即可l 地質情況浦口區地形地貌特征明顯呈現出以老山為軸,中央高、兩翼低的階梯狀分布的規律,根據區域地質資料,浦口區位于淮陽“山”字形東翼構造帶,區內以斷裂構造為主,區域性斷裂構造主要為北西向湖熟南京隱伏斷裂和北北東向六合江浦斷裂(長江斷裂)。本場地地處構造相對穩定地帶,故可不考慮地質構造的影響。層號地層名稱特 征 描 述厚 度(m)層底埋深(m)層底標高(m)最小最大最淺最深最低最高-1雜填土雜色5、,松散,稍濕濕,不均質。本層中上部由粉質黏土混碎磚、碎石及生活垃圾等組成,下部主要由粉質黏土組成。本層填齡小于5年,僅在場地局部分布。0.203.500.203.50283245.66-2素填土灰褐灰黃色,松散稍密, 稍濕濕,不均質。主要由粉質粘土組成,夾少量碎石、植物根莖, 本層填齡小于10年,場地均有分布。0.306.500.306.5025.8148.50粉質粘土灰灰黃色,可塑,局部軟塑,含鐵錳質斑點,局部含腐殖質。切面稍有光澤,無搖震反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場地局部地段有分布。0.706.301.4013.3020.7135.04粉質粘土黃色黃褐色,硬塑,含鐵錳結核和高嶺土條帶,切6、面稍有光澤,無搖震反應,干強度高,韌性高,場地均有分布。0.5012.50.5012.5021.5340.45粉質粘土夾卵石黃褐色,硬塑,卵石以石英質為主,呈渾圓狀,粒徑1-5cm,偶見8cm,含量約20%左右,場地均有分布。沖溝處卵礫石含量偏多、粒徑也偏大。0.202.503.8012.1020.3139.60-1全強風化泥巖紫紅色,原巖結構不清。上部巖石強烈風化后成土狀,手捏易散;下部呈碎塊狀。屬極軟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V類。1.604.806.4015.3024.6937.20-2中風化泥巖紫紅色,致密結構,厚層狀構造。泥質鈣質膠結。巖石裂隙較發育。合金鉆頭容易鉆進,采取率85%左右;7、巖石天然抗壓強度2.2614.40MPa,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屬類。未揭穿,揭露厚度大于10米。11.0028.0017.0528.20-1全強風化粉砂巖淺灰紫灰色,原巖結構不清。上部巖石強烈風化后呈砂狀,手捏易散,遇水極易軟化崩解;中下部呈碎塊狀。屬軟巖極軟巖,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類。0.605.204.1017.1017.7336.55-2中風化粉砂巖淺灰紫灰色,粉粒結構,鐵質、鈣質和泥質膠結,厚層狀構造。巖石裂隙不發育,呈短柱狀柱狀,強度較高。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8.7962.60MPa,巖體較完整,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屬類。未揭穿,揭露厚度大于10米。12.0031.006.3124.8、12l 地下水勘察期間,測得孔隙潛水初見水位埋深0.902.30m(標高30.0933.81m),穩定水位埋深0.702.10m(標高30.2934.01m)。根據本地區的區域水文地質資料,水位季節性變化明顯,地下水潛水水位豐水期與枯水期年變化幅度1.50m左右。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可按場地整平后地表下埋深0.50m考慮。三、項目組織管理機構架構3.1項目組織機構架構表四、結構設計概況4.1 基坑邊坡采用1:1自然放坡;4.2坡面掛T4*5*10鋼板網,噴50厚C20砼護面;4.3坡底設250*300排水溝,坡底30-40m設集水井;4.4坡面設50PVC長500泄水孔,間距兩米矩形布置。五、9、主要工程量估算5.1噴射砼:約5630/260.1m35.2集水井砌體:約36個/21m3 5.3泄水孔:約2600個/1300m五、總平面布置見后附圖六、進度計劃、勞動力安排6.1勞動力安排6.1.1泥工:33人;6.1.2 雜工:7人;七、機械設備計劃7.1挖機:1臺; 7.2空壓機:1臺;7.3砼噴射機:1臺; 八、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工8.1施工部署為保證在計劃工期內按時完工,擬對基坑支護采用基坑開挖與護坡同時進行,平行施工,一臺空壓機倒場穿插噴射。應搶在噴射坡面砼前將上下排水溝砌體完成,水溝粉刷則可以在坡面砼噴完之后完成。8.2施工順序安排7.2.1土方開挖及修整a.土方開挖本工程邊坡10、高度為34米,由于土質較穩固,采用挖機一次開挖,修整邊坡。基坑側壁開挖后及時支護。 b.坡面局部挖機無法修整到位的地方經人工修平后先進行護坡支護。72.2設上下排水溝a.坡面挖機整修后,挖機開挖坡底排水溝;b.砌筑上下排水溝及集水井,將地表水及雨水排出場地;7.2.3掛鋼板網噴射砼a.用空壓機噴射C20砼,砼應密實,控制厚度誤差為5mm。b.噴射砼采用自然澆水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8.3主要施工方法8.3.1原材料根據實驗室配比,擬采用PO32.5水泥,潔凈中砂,0mm-5mm卵石8.3.2施工準備8.2.1做好施工場地布置(原材料堆放 機具 配管布置等) 設置安全護欄以保證施工安全 用于噴射混11、凝土作業的臺架必須牢固可靠8.3.3施工方法本工程采用干噴法。8.3.4施工工序:施工工藝及具體操作方法: 根據設計要求準備各種原材料,機具設備和人員到位; 按設計坡度修整為邊坡,并經實地測量檢測合格; 砌筑邊坡上下排水溝; 安裝鋼板網片,嚴格按設計圖紙進行; 在安裝好的鋼板網中,每平米設置3-4個厚度控制度點。 安裝噴射砼各種機械設備(空壓機設備、砼噴射機),噴射砼前應對空壓機、噴射機進行試運轉,經檢驗運轉正常后,應對砼拌合料輸送管道進行送風試驗、對水管進行通水試驗,不得出現漏風、漏水情況。 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對非噴射區加防護設備,做好護、包、蓋、封防護。 噴射作業前,用高壓加水清除墻面浮塵12、,在進行噴砼作業,作業時,高壓機風量應不小于9m3/min,氣壓0.20.5Mpa,噴頭水壓不小于0.15 Mpa,噴射間距控制在0.61m,應和墻面盡量保持垂直,以保證噴射強度。8.3.5注意事項a、采用符合質量要求的外加劑,摻外加劑后的噴射砼性能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在使用速凝劑前,應做與水泥的相容性試驗及水泥凈漿凝結效果試驗,初凝不應大于5min,終凝不應大于10min;b、應控制噴射砼作業的回彈率,墻面不宜大于20%。落地的回彈料宜及時收集并打碎,防止結塊。回彈料應過篩分類,其粒徑滿足有關規程要求的可再利用,已污染的回彈料不得再用于結構加固。8.3.6噴射砼的養護 噴射砼厚度達到設計要求后13、,應刮抹修平,且在砼初凝后及時進行。修平時不得擾動新鮮砼的內部結構及其與基層的粘結。 待最后一層砼終凝2h后,應淋水養護,養護時間不應少于7d 當氣溫低于+5度時,不宜噴水養護。8.3.7質量檢查8.71為了保證噴射砼的質量,首先要對原材料的質量進行檢查,檢查的對象為:水泥、石子、砂子、水和外加劑。a水泥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或進場試驗報告,其品種、強度等級、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均應符合規定。b石子的最大粒徑和級配,砂子的細度和級配都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對普通砼粗、細骨料的規定和噴射砼的要求。c噴射砼拌合應采用生活用水,不得使用污水、海水、酸堿度過高的水。d目前國內外砼用外加劑的品種很多,噴射14、砼所用外加劑的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要求,其品種和摻量必須根據對噴射砼性能、施工條件的要求,和所采用原材料及配合比等因素確定。e原材料準確稱量,混合料均勻拌合均直接影響噴射砼的質量。要求第一工作班至少目測檢查兩側次。施工中若遇氣候變化、噴射機具故障等情況時,應及時對使用的原材料和混合料進行檢查。噴射砼加固層厚度的檢驗方法及允許偏差 檢查噴射砼厚度,施工時可用測針、預埋短鋼筋,還可以支測模板加以控制。噴射施工結束后8h以內,可用電鉆、風鉆鉆孔檢查噴射砼的加固層厚度,若發現噴層厚度不夠,應及時補噴。噴射砼加固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值正負5mm。噴射砼強度的檢驗 抗壓強度是噴射砼的主要性能指標,質量檢查15、時一般只要求做抗壓強度試驗,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中對砼強度檢查的規定,并根據噴射砼的特點,取同材料、同配合比、同噴射工藝的砼作為一個驗收批,并要求每一個工作班內,每50m3或小于50m3工程量制取一組強度檢驗試塊,每組試塊不得少于3塊。 用于檢驗噴射砼抗壓強度的試塊,應在噴射現場隨機制取,從現場噴筑的砼板件上切割或鉆取的砼試塊,應沒有明顯裂縫和缺損,并符合有關標準對其平整度、垂直度等的要求。每組噴射砼試塊的抗壓強度試壓值不應離散性太大,否則容易發生誤判。8.3.8工程驗收采用噴射砼加固修復的工程應按分項工程驗收。加固修復工程驗收時應核查的技術文件和資料如16、下:a、原材料出廠(場)合格證,材料復檢試驗報告。b、噴射砼強度和外觀尺寸等的檢查和試驗報告。c、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d、噴射砼加固修復工程的施工記錄。e、變更設計的文件和記錄。f、工程重大問題處理文件。g、竣工圖。h、對設計要求進行監控量測的工程項目,驗收時同時提交相應的報告九、質量保證措施9.1質量保證體系: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質量保證體系,見下圖9.2在施工過程中,派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對工程質量進行定期的監督檢查。9.3施工前由技術員、工長對各專業施工隊(班組)長進行書面技術交底,辦理交底手續,技術負責人、安裝經理審核簽字。班組接到技術交底后再向下逐級交底,并負責填寫交底記錄。施工員17、質檢員在施工中檢查執行情況。9.4施工嚴格按圖紙、技術交底和施工規范、操作規程進行施工,并做好自檢記錄,實行全過程控制。9.5技術負責人和專職質檢員對關鍵工序和特殊工序的質量控制點,進行控制,分析影響質量的原因,確定對策措施,編制糾正和預防措施通知單落實到各專業施工隊、組。9.6對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員如:架工、電焊工進行培訓,并做好記錄由資料員負責。試驗員、質檢員由公司有關部門進行培訓,持證上崗。十、安全文明施工10.1嚴禁基坑周邊1米范圍內大型機械行走,堆土超載;10.2基坑開挖后頂部四周用鋼管設置安全防護欄,護欄高度不小于1.2m;10.3加強基坑支護施工過程中的位移觀測,其位移值不得大于18、水平、垂直位移大于3mm/日或累計大于10mm,否則應馬上停止施工,查明原因,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10.4基坑上口周邊0.5m 處設1.2m 高護身欄桿、密目網封閉,基坑周邊1m 以內不準堆土堆料、堆放中小型機械,并設安全標志牌戴紅色標志燈。10.5對基坑護坡樁、錨桿、土釘護坡墻及基坑周邊臨邊建筑物要定時進行監測,并及時填好記錄。10.6施工用電嚴格按臨規范執行,實行三相五線制,所有機電設備要做可靠的保護接零,不亂拉亂接電線。10.7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每月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建筑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基本標準和安全操作規程教育。10.8工地設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安全生產、安全檢19、查等日常管理工作,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者要及時糾正并視情節輕重進行處罰。10.9挖機要專人操作、持證上崗,并且按有關規程規定定期檢查、嚴禁帶病運行。10.10本工程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目標為:市級文明安全工地。10.11現場的材料、配件等按施工平面指定位置碼放整齊,并設置標牌。現場施工各班組、工種對其使用的材料、成品、半成品均應堆放整齊并做到“活完、料凈、腳下清”,并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10.12機磚碼放高度應小于1.5m,其他材料碼放高度均應不超過1.8m。10.13堅持材料設備進出場查驗制度。施工工作面工完場清。職工食堂干凈整齊,炊事人員三證齊全。10.14做到各類內業資料齊全,整理及時。20、經理部時常對現場進行檢查,并有檢查記錄,對檢查中發現的不合格項目要及時整改、對整改不及時不徹底的要做到獎罰分明。十一、雨季施工措施11.1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雨期施工領導小組;11.2在集水井內用水泵抽水排除場地地表及雨水,11.3做好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儲存,特別是水泥;114水泥庫地面應高于室外地面30cm 以上,嚴格遵守“先收先發,后收后發”的原則,庫房四周設排水措施。11.5散體材料(砂、石子等)置于地勢較高地區,堆放在路邊的散體材料砌護墻,以防沖失。11.6派值班人員24h 檢查基坑邊坡穩定情況,發現異常情況,立即組織人員進行處理。在施工過程中,派有關的專業技術人員對分包工程質量進行定期的監督檢查。十二、建筑總平面圖見附圖十三、護坡坡面圖及詳圖 見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