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及實施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7132
2023-12-19
10頁
23KB
1、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及實施方案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展現校長教育理念,彰顯學校辦學特色,提高學校品位的重要平臺,也是學校德育體系中亟待加強的重要方面。為全面推動學生、教師和學校三位一體的和諧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特制定本校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一、指導思想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宗旨,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為具體目標,堅持校園文化建設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相結合、與學校德育工作相結合、與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相結合,突出“德育為首,教學為主,以人為本,學有創新,全面發展”的2、辦學理念,為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創造優良的人文環境,使學校成為師生身心愉悅、情感陶冶的成長樂園,從而形成能夠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二、遵循原則1、教育性原則:高度重視學校的教育功能,重視教育對學生、對教師的成長、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校園文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為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服務。把體現學校教育的本質和培養學校的合格人才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攻方向。2、整體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層次性、具體性、全面性等特點,所以要遵循教育規律,整體規劃、分步實施,要統籌兼顧,全員參與,持之以恒。3、個性化原則:既要體現民族特征和時代精神,又要體現學3、校的辦學理念和歷史文化,因校制宜,形成自己的特色。4、實踐性原則:校園文化重在建設,重在實踐,要開展符合學生特點、引導學生全面成才、形式喜聞樂見、學生參與性強、身受廣大學生喜愛和支持的校園文化活動。5、參與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注意發揮學校、班級、教師、學生、家長及社區各方面的積極性,通過活動,逐步形成規范、和諧的校風,科學務實的教風,興趣濃厚的學風,進取向上的班風。6、創新性原則:校園文化具有發展性、動態性等特點,所以要與時俱進,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體現發展主題,培育時代精神。同時要主動變革,積極迎接挑戰,促進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互動,在互動中重建,在互動中不斷生成、發展學4、校文化。三、具體措施1、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明確領導小組人員職責。組 長:馬元副組長:懷志敏、鄧德軍成 員: 史 晶、徐文娟、石 磊、潘丹丹、何 英、安華民、馬 銳、侯俊成、朱旭林、謝永霞、魏興興、王麗莉、李 玲、谷夢杰、馬雅麗2、成立校園文化建設委員會,由學校具有專門特長的教師參加。3、確立校園文化建設具體內容。四、主要內容(一)明確學校辦學理念,建設學校深層文化學校文化建設是一所學校師生精神風貌和思想素質、修養的內在及外顯表現,是一所學校高層次辦學的體現,根據本校的發展史,深刻挖掘學校的文化內涵,確立我校的文化建設以校訓“每天進步一點點。”為基礎,圍繞“校風、教風、學風”為主體來開展5、。其具體含義是:愛國愛校:熱愛祖國,要有愛國之情與報國之志,要熱愛祖國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樹立“振興中華”的雄心之志,“從我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把自己的一切與祖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為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而努力!熱愛學校,就是要秉承校訓的精神,繼承學校的光榮傳統,樹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觀念,形成“人人為112小學添光彩,事事為112小學爭榮耀”的風氣。愛崗敬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逐步形成以“愛生”和“敬業”為核心的師德規范。教師要對學生身心發展和社會未來高度負責,嚴謹治教,為人師表。教師要認識到既有教的義務,又有自我學6、習的責任,把學校當作是自己和學生共同學習的場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自己從事的事業當中去。寬容協作:具有包容他人、寬恕他人之心,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不同他人斤斤計較,讓他人有改錯歸正的機會;有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善于溝通交流、團結協作,不心存排斥他人、嫉妒他人之心,善于取眾人之長來戰勝困難、博取勝利。勤奮進取:“天才是一分天分加九十九分汗水而來”,勤奮是成功的基礎,是傳統的美德,只有專心于學習,認認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實工作,才能不斷進步,獲得成功;上進心是成功的內在動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個響亮口號呼喚進取,進取是社會發展的不竭源泉,只有奮發向上,才能學業有成7、校業發展、國家發達。明禮誠信:時刻謹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學會尊敬老師、長輩,不頂撞、不忤逆,有理有節,文明待人;尊重同學、朋友,不粗言野語、不侮辱他人、不打架斗毆,慎言慎行、禮貌待人;愛護幼小,躬親示范,互尊互愛。尊重他人等于尊重自己,互相尊重,人際關系融洽和諧。全校師生都應以文化定位來加強自身素養的提高,使烏魯木齊市第112小學的教師和學生具有的鮮明特色,形成我校獨特的學校文化,培育特色人才。(二)創設校園文化氛圍1、營造健康優美的校園文化環境設計和規劃校園硬件環境建設,制訂學校2015至2017年總體規劃,整體規劃好學校的文化環境,讓校園充滿教育性、體現文化特質。從8、凈化、綠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按學校規劃分批完成學校的凈化、綠化,使校園環境達到花園式學校的要求。創設各種文化設施,開辟閱報欄、宣傳欄、黑板報、圖書室、閱覽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陣地。及時展出學生書畫作品,開辟外語角,組織文學社,創辦校報校刊等,使學生隨時隨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建成完善的校園廣播系統,利用學校廣播及時播發校園新聞和優秀事跡。在學校主要部位懸掛名人字畫,展示學校的校訓和教書育人理念,提升校園文化層次。加強學校網站、專題網站建設,通過網絡加強師生文化教育,提高文化修養。2、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積極開展各種健康有意義的課外文化活動,占領學生的業余生活陣地。各班要利用班會、晨會,經9、常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小型的文化娛樂活動,活躍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德育處要發揮職能,以廣大學生愛好、興趣為紐帶,增設讓全校學生自主參與的活動,豐富第二課堂。學校每年要舉辦一次以上全校性的大型文體活動,倡導學生參加,使廣大學生的藝術素質得到普遍提高,引導校園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展。建設良好的校風。要結合本校實際,弘揚校風,形成自己的特色,引導學生養成文明、守紀、勤學、上進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三)開展校園文化教育1、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育。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片或優秀影視片;利用各種紀念日,組織開展讀書宣傳活動;每年組織新生開展入學教育,進行新隊員宣誓;舉辦各種知識競賽或演講會等10、活動,使學生從中受到直觀熏陶和潛移默化的教育。2、抓好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制定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學生行為評價和反饋體系,不斷促進學生行為的養成;開展評選先進少先隊員、先進班集體等爭先創優活動,用先進激勵學生健康發展;注重法制教育,開設法律教育課,增強學生法律意識、法制觀念;開展學生值周活動,建立學生行為監督小組,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能力,從而養成自覺遵法守紀的良好行為。3、開展班級形象設計、專業教室美化等活動,濃厚學校文化氛圍。(四)抓好師德素養建設1、教師要熱愛祖國,獻身教育事業,為祖國發達,民族的振興作出貢獻。2、刻苦鉆研業務,苦練內功,為當今教育改革11、練就本領,爭創成效。3、遵紀守法,團結協作,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維護社會公德,維護教師形象。彼此尊重,團結互助,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4、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樹立光輝形象,宏揚蠶食精神,發揮靈魂工程師功效,傾注愛心,做好學生楷模。(五)抓好學生素養建設。學生素質建設是學校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學校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辦學質量,提高和發展的重要環節。1、學生學習常規的養成:培養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性,學習自覺性,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克服學習困難。2、學生文明禮貌的養成:文明禮貌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從小培養學生養12、成講文明懂禮貌,尊老愛幼,關心集體,愛護公物,誠實守信的優良品質。3、遵守紀律的養成:紀律是學習的保證,是正常教學秩序的基礎,是加強校內建設的重要因素,要求學生自覺執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自覺遵守小學生守則,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和校園安全。4、學生衛生習慣的養成,學生的個人衛生是個人素質的充分體現,培養和教育學生懂衛生、講衛生。養成人人講衛生,處處講衛生的良好習慣。(六)學校黨風廉政建設。充分發揮黨政工作在學校組織領導工作中的作用,讓黨政工作納入校園文化建設軌道,為校園文化建設作出應有貢獻。五、重點工作1、突出抓好校園環境建設:合理劃分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等,并根據各區設置文化主題,形成能夠體現13、學校辦學思想、辦學特色的統一風格和主色調;以實用、經濟、美觀為原則,抓好校園綠化美化,營造一個賞心悅目的校園環境;充分利用已有的校舍條件,精心設計,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媒介,合理設置文化教育設施;不斷完善學校圖書室、閱覽室、廣播室的設施設備,為校園文化建設服務。2、大力加強校風建設,把辦學育人的理念滲透到學校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培育成學校文化的核心和特色。3、認真扎實搞好班級文化建設,培養學生樹立集體榮譽感和集體主義精神,增強學生競爭意識。4、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每年開展一次活動,結合學生需要和學校實際設計主體活動,弘揚時代主旋律,發現和激勵有文化藝術特長的學生。5、開展好鄉村少年宮活動六14、實施步驟1、2015年3月-2015年12月宣傳發動、分析校情、制定規劃;挖掘、整合校園文化資源;全面組織實施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側重于環境文化建設、師生行為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的強化。2、2016年3月2016年12月進一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側重于活動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更好形成良好校風、教風、學風。內部管理科學、高效,人際氛圍更加和諧,對外聲譽越來越好,師生行為習慣成為自然。3、2017年3月2017年12月總結提高,建立校園文化建設的工作常規。把學校建設成為校園環境優美、學習氛圍濃厚、內部管理民主高效、教學質量一流、師生行為規范、文化底蘊豐富、人民滿意的學校。七、保障機制1、統一思想。分工負責,相互協調,上下一心,齊抓共管。2、健全機構。學校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班子成員為組員參與。3、培訓隊伍。學校德育處負責培訓班主任;班主任負責培訓骨干學生。4、落實專人。德育主任、少先隊輔導員、班主任專門負責抓校園文化建設。5、采取措施。安全衛生、師生行為、讀書活動、文明用語等各方面量化,堅持一月一評比,一學期一匯總。6、保障經費。加大經費投入,把校園文化建設經費納入學校預算,每學期不低于公用經費的10%。 烏魯木齊市第112小學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