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分水嶺至白芒營公路工程綜合應急救援預案(1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59342
2023-12-25
17頁
82.27KB
1、 S355江華分水嶺至白芒營公路第四合同段(K0+000K17+000) 綜合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復 核: 二一六年三月二十日目錄1總則41.1編制目的41.2編制依據41.3適用范圍41.4應急預案體系41.5應急工作原則52危險性分析62.1項目概況62.2地質情況62.3項目水文氣候資料63組織機構及職責73.1應急組織體系73.2指揮機構及職責73.3應急救援專業小組組成及任務84預防與預警84.1 危險源監控84.2 預警行動94.3 信息報告與處置94.4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通訊錄104.5 信息發布105. 應急響應105.1 響應分級105.2 響應程序115.3 應急結束12、16 信息發布116.1新聞發言人116.2信息發布原則126.3信息發布形式127. 后期處理127.1 現場后期處置127.2 情況報告127.3 應急總結128. 保障措施128.1通信與信息保障128.2應急物資裝備保障128.3經費保障148.4其它保障149培訓與演練149.1培訓149.2 演練1410. 獎懲1411. 附則1511.1 術語和定義1511.1.1 危險源辨識1511.1.2 應急預案1511.2 應急預案備案1511.3 制定與解釋15S355江華分水嶺至白芒營公路第4標段綜合應急預案1總則1.1編制目的 為了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3、方針,預先建立和準備S355江華分水嶺至白芒營公路第4標段施工的應急處置資源,建立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常抓不懈、運轉協調的應急處置保障體系,確保參建人員的人身安全,S355江華分水嶺至白芒營公路第4標段工程實際特制定本應急救援預案。1.2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十三號主席令)。(2)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3)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國務院令第397號)。(4)國務院關于實施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決定(國發200511號)。(5)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國辦函200539號)。(6)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質20054、105號)。(9)S355江華分水嶺至白芒營公路第4標段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10)施工圖設計文件。(11)S355江華分水嶺至白芒營公路第4標段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S355江華分水嶺至白芒營公路第4標段”施工區域內發生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處置工作。1.4應急預案體系根據項目部安全生產實際情況和風險的評估結果,建立針對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預案體系,應急預案體系由1個綜合應急預案和8個處置措施。(見下圖)1.5應急工作原則1.5.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救援工作的出發點和根本點,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5、首要任務。1.5.2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項目部負責統一協調、指導應急救援工作,各部門各科室、施工隊、班組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應急處置工作。1.5.3屬地為主,分級響應在生產過程中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必須做出迅速反應,果斷采取應對措施,組織應急救援,全力控制事態發展,同時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上級部門根據事故情況做出判斷,決定響應行動。1.5.4 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堅持事故災難的應急救援與日常演練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工作。1.5.5 6、采集信息,科學決策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多元化獲取事故的各種信息、數據,科學決策,依法決策,提高應急救援的處置能力。2危險性分析2.1項目概況S355江華分水嶺至白芒營公路,本項目起點位于江華縣與廣東連州市交界的分水嶺,終點位于白芒營鎮與G207相交,本項目作為永州市“五縱八橫八連線”骨架公路網規劃項目之一,也是永州市“十二五”綜合交通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全線施工共設為5個合同標段,本標段項目工程為第4合同段,項目部駐地設在江華縣碼市鎮鎮中心位置,本標段起點東至廣東交界江華縣分水嶺(K0+000)處、西至江華飛鵝電站(K17+000)處,全長共17Km,路面總寬度為10.0m雙向二車道(含7、0.75m2土路肩),公路等級:二級,設計時速60km/h,項目總造價9383.946萬元,合同總工期36個月。2.2地質情況根據設計線路的巖層組合、結構特征、巖石的堅硬程度等巖石的物理力學性質,將該區巖土劃分為三個工程地質巖組:半堅硬堅硬巖組、松散半堅硬巖組和松散巖組,其中的半堅硬堅硬巖組又可細分為半堅硬堅硬碎石屑巖組、半堅硬堅硬碳酸鹽巖組和半堅硬堅硬板巖巖組。本標段地質巖組特征主要是頁巖、泥巖、砂質板巖、石英砂巖、泥質粉砂巖、煤層等,存在的工程地質問題主要是軟弱夾層。2.3項目水文氣候資料江華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雨量充沛,夏季多雨,近10年年均降雨量為1427毫米,時最大降雨量為708、毫米,年均氣溫18.4,日照1758小時,無霜期292天,災害性天氣主要是干旱、洪澇。本項目工程位于江華東南邊,以重山區為主、地形復雜,高差起伏大,與本工程不利自然氣象主要為暴雨。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3.2指揮機構及職責3.2.1領導小組組成組 長:紀輝副組長:吳云其 張衛東成 員:楊純放 張文 楊振國 劉 錟 馬 濤 徐任遠 劉正剛 葉文龍3.2.2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項目部綜合辦應急救援辦公室職責是:傳達領導小組的指令,負責召集協調各應急專業隊伍的統一行動,及時了解、掌握、報告事故搶險進展情況,協助組長做好調度指揮及協調工作。3.2.3領導小組主要人員分工組長:組織實施安全事故9、應急預案的實施副組長:協助組長工作,負責向上級報告事故情況及處理辦法,調度事故應急救援專業技術預案,協調事故應急處置統一搶險,協助組長搶險施救工作的現場指揮,組長不在位時,行使組長的職責。成員:按照領導小組的指揮,負責各自職責范圍內的人員搶險調度工作。3.2.4領導小組職責及任務a)傳達領導小組的指令,負責召集協調各應急專業隊伍的統一行動,及時了解掌握報告事故搶險進展情況;b) 決定所發生的事故是否啟動應急救援預案;c) 制訂和修訂建設安全事故應急預案;d) 組建應急處置隊伍,組織實戰訓練和演習,督促檢查安全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置的各項準備工作;e) 發布和解除應急指令,組織指揮應急隊伍和應10、急救援行動,現場緊急處置突發事故,必要時請有關方面支援;f) 組織調查事故發生原因,總結事故應急經驗教訓;g) 作好事故善后處理工作。3.3應急救援專業小組組成及任務3.3.1事故現場搶險救援組:由領導小組成員吳云其牽頭,事故所發部門負責人組成,其主要任務是負責對現場受傷人員的救助,控制事故現場。3. 3.2人員救護組:由事故所發部門負責人通知,領導小組馬濤負責人牽頭,組織事故單位和醫護人員對傷者組織進行救治。3.3.3 善后處理組:由領導小組成員楊純放牽頭,各有關部門及科室配合組成,主要負責事故的善后處理。3.3.4事故調查組:由領導小組成員葉文龍牽頭,各相關職能科室及有關專家組成,負責或者11、配合上級有關部門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并做好責任界定,事故處理和責任追究上報等工作。3.3.5后勤保障組:由領導小組徐任遠牽頭,組織車輛及相關財務等提供救援應急處理的財物。4預防與預警項目部、各所屬班組及項目部應從制度建立、技術實現、業務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安全預防和預警機制。加強對安全防護工作和應急處置準備工作的監督檢查,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4.1 危險源監控4.1.1危險源的監控方式、方法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技術控制建立事故隱患及危險源管理系統,為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管理與決策提供準確、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據的手段。(2)人員管理人員的控制首先是加強教育培訓,做到人12、員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對危險源的監控主要由公司所屬車間負責,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對所屬車間的危險源監控情況進行監督檢查。(3)管理控制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對危險源實行控制:1)建立健全危險源管理的規章制度2)明確責任、定期檢查3)加強危險源的日常管理4)抓好信息反饋,及時整改隱患4.2 預警行動對管理人員、輔助人員和從業人員進行預警培訓。發現險情后,立即通知現場負責人。現場負責人應迅速采取措施,撤離人員、確定可能涉及范圍并設置警戒。同時報告現場負責人。現場負責人進行現場指揮和協調以及根據現場情況向項目部安全副經理、指揮部安全監督處、地方安全監督管部門和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匯報和求得援助。如在非工作13、狀態發現險情,發現者應迅速直接向現場負責人報告。從外部獲取的有關自然災害、周邊險情后,獲取人應立即向項目經理報告。項目經理確認信息屬實,及時通過廣播等快速手段告知全體作業人員,并組織相應的預警行動。4.3 信息報告與處置4.3.1項目部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應急指揮電話: 4.3.2事故報告的原則事故發生現場有關人員應當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內報告項目經理或其指定的現場負責人,事故現場安全員接到報告后須立即向第一駐地辦和指揮部安全監督處報告,同時報當地政府安監部門和主管部門。4.3.3 事故報告的主要內容和時限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內容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經過,傷14、亡人數,傷亡人員自然情況,采取的應急措施,調查、善后組織工作及初步分析的原因等。發生一般及以上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報告。發生一般以下生產安全事故后,事故現場應立即向本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在24小時內書面報告事故簡要以及應急預案啟動情況。4.4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通訊錄序號姓名職務聯系電話1紀輝項目經理2吳云其常務副經理3張衛東項目總工4葉文龍副總工5楊純放合約部6張文安全負責人7楊振國工程科8宋征兵測量部9劉 錟財務科10黃小平物資部11馬 濤安全部12羅孝玉安全部13徐任遠駕駛員14劉15、正剛駕駛員4.5 信息發布信息發布責任人負責事故情況的收集、整理及按規定如實上報,在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確定的事項范圍內向外部發布信息等工作。事故信息發布的原則:客觀、真實、準確。5. 應急響應5.1 響應分級 按照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本單位生產事故分為一般生產安全事故,較大生產安全事故、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因而設置三種響應級別。級響應,適用于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較大事故;級響應,適用于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一般事故。級響應,適用于事故危害有擴大趨勢,可16、能出現危及3人以上生命安全,或可能造成影響公眾安全的安全生產事故緊急或臨界狀態。5.2 響應程序企業應急響應的過程可分為接警、判斷響應級別、應急啟動、控制及救援行動、擴大應急、應急終止和后期處置等步驟。應針對應急響應分步驟制定應急程序,并按事先制定程序指導各類生產事故應急響應。I、級應急響應,事發單位針對事故性質、類型按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啟動相關應急預案,控制事態發展;當生產事故的事態無法有效控制時,應按照有關程序向上級應急機構請求擴大應急響應。級應急響應,事發單位應立即啟動相應的現場處置方案。5.3 應急結束5.3.1 應急解除判別指標5.3.1.1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環境處置符合國家及17、地方政府的有關標準;5.3.1.2危害已經消除,對周邊地區構成的威脅已經得到排除; 5.3.1.3現場搶救活動(包括搜救、險情及隱患的排除等)已經結束,被緊急疏散的人員已經得到良好的安置或已經安全返回原地。5.3.2 應急結束程序經過應急處置后,企業應急指揮中心確認滿足專項應急預案終止條件時,可下達應急終止指令。6 信息發布6.1新聞發言人(1) 企業對外信息發布由公司行政部負責。(2) 現場對外信息發布人由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指定。6.2信息發布原則發布的信息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內容詳實、及時準確。6.3信息發布形式信息發布形式主要包括接受記者采訪、舉行信息發布會、向18、媒體提供信息稿件等。7. 后期處理7.1 現場后期處置現場應急終結后,事發單位要實施現場保護,為事故調查、善后恢復做好準備。企業各部門要積極配合有關單位盡快做好各項后期處置工作。7.2 情況報告事發單位在現場應急終結后24小時內向本企業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提交事故和現場應急工作書面報告;企業向縣安監局、駐地辦、業主安全部書面報告事故和應急工作情況。7.3 應急總結應急終止后,項目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編寫的應急總結應至少包括以下內容:事故情況,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波及范圍、損失、人員傷亡情況、事故發生初步原因;應急處置過程;處置過程中動用的應急資源;處置過程遇到的問題、取得的經驗和吸取的教訓;對預19、案的修改意見。8. 保障措施8.1通信與信息保障項目部各部門必須保證應急救援所需的通信設備、工具。各應急救援機構人員以及當地醫院、救援機構、有關政府部門的通信聯系方式和方法應公布如下:項目部外部應急聯系表單位電話單位電話火警119江華縣安全委員會公安局110碼市衛生院交警1224標辦公室8.2應急物資裝備保障項目部設置應急救援儲存庫,應急報警系統、急救設備、應急照明及動力、消防器材、通訊及運輸設備,建立應急救援設施清單,明確貯存地點,并保持狀態完好。應急救援物資的儲備名稱規格型號存放地點數量管理人指揮車越野車項目部應急時調用1輛吳云其應急車皮卡車項目部應急時調用1輛劉正剛挖掘機卡特 250項目20、部應急時調用1臺李輝、曹順國裝載機廈工30項目部應急時調用1臺程云、黃生好運輸車輛小卡車項目部應急時調用2輛李傳壽、陳從瑞水泵6寸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10臺徐任遠泵管6寸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800m徐任遠發電機150KW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2臺徐任遠對講機歐標A-30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4臺徐任遠對講機歐標A-30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6臺徐任遠編織袋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3000個徐任遠方木10cm15cm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100根徐任遠鐵鍬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40把徐任遠消防鏟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20把徐任遠彩條布1030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20卷徐任遠雨衣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300件徐任遠21、雨鞋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300雙徐任遠擔架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2副徐任遠急救箱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2個徐任遠應急燈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2臺徐任遠滅火器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6支徐任遠安全繩40米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2根徐任遠方木15*15(cm)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50根徐任遠木板20*200*5(cm)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室30塊徐任遠8.3經費保障根據國家現行的規定,本項目安全生產費為合同價的1.5%費率的額度,因此項目部建立了有效機制,保證急救援專項經費來源,設立10萬元的經費,且經費只能用于應急物資裝備保障、人員培訓保障和應急預案演練保障。8.4其它保障各部門、各施工班組應根據自身生產場所22、地理位置、周邊環境和危險源的情況,確定交通運輸保障、治安保障、技術保障、醫療保障、后勤保障等所需的人員、物資、設備、資金等。9培訓與演練9.1培訓9.1.1 項目部及各部門、施工班組應制定應急管理培訓計劃并按計劃組織實施。9.1.2 項目部對新工人進場應進行公司級、項目部級、班組級三級安全教育,公司級、項目部級不少于15學時,班組級不少于20學時,主要培訓以下內容:9.1.2.1安全防護、作業區內安全警示設置、個人的防護措施、用電常識、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設備的安全使用等安全技能。9.1.2.2 危險源辨識,事故報警。9.1.2.3 緊急情況下各類人員的防范措施。9.1.2.4 現場搶救的基本23、知識。9.2 演練9.2.1 項目部根據危險源情況,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演練,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9.2.2各類應急救援預案演練進行前均應制定計劃,結束后,應對演練情況進行總結評價,做好記錄,對存在的問題的進行修訂。10. 獎懲10.1 一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項目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以后,各應急救援人員應迅速到位履行職責,不得借故延誤。10.2 項目部及各部門要樹立全局觀念,搶險救援過程中,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可調用各部門人員、設備、物資等,各部門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提供一切便利條件,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得拒絕,否則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10.3 在應急救援工作24、中有下列表現之一的單位和個人,應依據有關規定給予獎勵:10.3.1 出色完成應急處置任務,成績顯著的。10.3.2 使國家、集體和個人的財產免受損失或者減少損失的。10.3.3 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10.3.4 有其他特殊貢獻的。10.4 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員視情節和危害后果,給予行政處分:10.4.1 不按照規定制訂事故應急預案,拒絕履行應急準備義務的。10.4.2 不按照規定報告事故真實情況的。10.4.3 拒不執行生產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預案,不服從命令和指揮,或者在應急響應時臨陣脫逃的。10.4.4 有其他危害應25、急工作行為的。11. 附則11.1 術語和定義11.1.1 危險源辨識識別危險源的存在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11.1.2 應急預案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進行的組織準備和應急保障。11.2 應急預案備案本預案報送江華縣安監局、江華瑤族自治縣華通交通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湖南金路工程咨詢監理有限公司三家單位備案。11.3 制定與解釋11.3.1本預案由江西井岡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編制與解釋。11.3.2本預案每三年修訂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時,應急預案及時修訂:(一)本單位因兼并、重組、轉制等導致隸屬關系、經營方式、法定代表人發生變化;(二)本單位生產工藝和技術發生變化;(三)周圍環境發生變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險源;(四)應急組織指揮體系或者職責進行調整;(五)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發生變化;(六)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要求修訂;(七)應急預案管理部門要求修訂。11.4 應急預案實施本預案自批準發布之日實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