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音島住宅小區鉆孔灌注樁基坑支護設計施工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1911
2023-12-26
7頁
44.54KB
1、地下室基坑支護設計總說明一、設計依據1、xx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的xx.鉑金華城總平面圖及地下室結構圖;(工程編號:10-05)2、福建省閩東工程勘察院勘察的xx.鉑金華城3#地塊二期(11#、12#樓)、三期(8#10#、13#15#樓)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詳勘);(工程編號:Z200803)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地下室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地下室側壁安全等級為二級,重要性系數ro=1.00;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范(YB9258-97);5、福建省地方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技術規范(DBJ13-17-2006);6、計算軟件采用北京理正軟件設計研究所“理2、正深基坑支護結構設計軟件(FSPW6.00)”,局部作了修正、補充;7、工程場址現周邊環境由福建家景置業有限公司提供;8、坑邊荷載按地下室邊沿地面6m范圍內允許堆載15kN/,嚴禁超載。二、周邊環境與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xx市潮音島小區,城關至資國寺路經過,距城關約3公里。建筑物室內地坪設計相對標高0.000相當于黃海高程系絕對標高6.150m,自然地面按現場標高5.850m,相差0.300m。底板厚為400m,其底板與地梁頂面結構標高為-3.000m與-5.100m,地下室底板采用地梁帶承臺片伐底板基礎,底板、承臺、地梁底為100厚C15素砼找平,其下厚150片石灌砂夯實墊層。樁基工程采用503、0與600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承臺高高度為11001550mm,承臺墊層底挖土深度為5.900m6.350m,底板墊層底挖土深度為5.450m。基坑支護總延長米約為518m。基坑挖土深度表:編號幾何尺寸(長寬厚)m承臺底標高(含墊層)m挖土深度m計算深度m承臺形狀J1-5001.001.001.1-6.2005.9006.150單樁矩形J1-6001.201.201.1-6.2005.9006.150單樁矩形J2-5001.02.501.35-6.4506.1506.150雙樁矩形J2a-6001.202.501.4-6.5006.2006.150雙樁矩形J3-6003.202.81.55-4、6.6506.3506.150三樁形J3c-6001.204.801.5-6.6006.3006.150三樁矩形J4-5002.502.501.5-6.6006.3006.150四樁矩形底板底厚0.40-5.7505.4506.150各承臺間三、場地工程地質條件(一)地基土地層結構擬建場地地基土在勘察深度范圍內自上而下可劃分為7個工程地質層,現根據地下室范圍內土層具體描述如下:素填土廣泛分布于場地表層,所有鉆孔均有揭示,頂板高程3.986.55m,層厚3.30m7.30m,頂板平緩。土層呈淺灰色、灰黃色,主要由塊石、碎、卵礫石、中粗砂及粘粉粒組成,為近期人工堆填,堆填時間為26個月。塊石成份為5、凝灰巖,粒徑一般300900mm,含量約1020%,在場地中分布不均,碎石成份為凝灰巖,顆粒一般為2090mm,次圓狀,中風化狀,含量3060%不等,間隙由泥質、砂礫石充填。呈松散狀,濕飽和。卵石分布廣泛,所有鉆孔均有揭示,頂板埋深3.30m7.30m,頂板標高-2.42m2.25m,層厚11.20m31.90m。土層呈淺灰色,卵石成份為凝灰巖,粒徑一般為2090mm,局部夾漂石,粒徑可達300mm,次圓狀,中風化狀,含量5060%,間隙由泥質、砂礫石充填。稍密中密,上部13m呈松散狀態,飽和。(二)、地下水地下水主要為賦存于素填土層中的上層滯水,水量貧乏;賦存于強透水層卵石層中的孔隙型潛水,6、局部微承壓,水量較為豐富,埋藏淺;賦存于凝灰巖風化層中的基巖裂隙水,水量較為貧乏,埋藏深。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的入滲補給及同一含水層的側向補給,以地下水徑流形式排泄。施工期間地下水穩定水位埋深4.306.50m,穩定水位標高-6.002.77m。地下水水位受季節影響,枯水期水位略有下降,豐水期水位略有抬高,總體上水位變化幅度不大。受潮汐影響,地表水與地下水存在水力聯系。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地下水年變化幅度約1.002.00m。四、支護樁及支撐部分設計技術要求1、支護樁 支護結構采用錘擊式(空氣錘)預應力管樁(AB型)600850,頂底部打至設計標高,樁位水平偏差要求50mm,管樁壁厚110mm7、,混凝土強度為C30,施工時采用條形連續打方式,保證施工質量,不得破碎樁頭等施工質量問題。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樁長的0.5%。圍護樁伸入冠梁內100mm。2、冠梁冠梁斷面尺寸為寬800高700mm,支撐采用鋼管作水平內撐或斜撐,焊于壓頂梁內側預埋件上,冠梁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以上結構的縱筋均通長配置,保護層厚度為30mm。搭接長度為35d。各節點施工參照節點詳圖。冠梁施工困難時如要留置施工縫,應按有關規范要求執行。隔五根樁(5.1m)不灌心,在壓頂梁中設3604鋼管作為管井來降水。3、內支撐塔吊配合下作好支撐安裝完畢后,各鋼管連接處及鋼管與預埋件連接處進行滿焊,焊接厚度6m8、m;必須待地下室底板墊層澆筑完畢,外壁外側面防水砂漿粉刷,并將土方回填夯實后,砼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拆除鋼管內支撐。4、換撐砼在底板和支護樁之間澆注厚度、強度同底板的素混凝土進行換撐。待換撐砼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拆除內支撐。五、噴錨網支護結構設計要求1、鋼材:鋼管采用D=48mm,t=2.5mm(D=48mm,t=3.0mm)的焊接鋼管,骨架鋼筋采用14(HRB335),掛網鋼筋采用6.5 250250(HPB235);2、水泥:注漿和噴射砼均采用3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注漿配合比為水泥:砂=1:0.2(重量比),水灰比為0.45;噴射砼配合比為水泥:石子:砂=1:2:1.5(重量比),石9、子粒徑為510mm;3、土釘墻面層噴射砼的強度相當于C20,面層厚度為100mm,其中初噴為3040mm。4、錨管上的注漿孔開口直徑為8mm,螺旋型布置,單面孔間距300mm;注漿壓力0.40.6MPa;5、D=48mm,t=2.5mm錨管注漿量大于30kg/m(水泥用量指標);D=48mm,t=3.0mm錨管注漿量大于35kg/m(水泥用量指標);6、錨管的錨固體水泥漿或水泥砂漿,其強度等級M10;7、焊條HPB235鋼筋采用E4300E4313, HRB335鋼筋與HPB235鋼筋焊接采用E43系列;其余鋼材電焊均采用E5001E5014,6.5分布筋與14骨架筋相互交叉搭接處采用點焊。六10、基坑排水與阻水1、沿基坑外圍按現場實際情況設排水溝,做好有組織的排水。2、利用預應力管樁隔五根設置一管井降水,埋設3604.0 L=1m預埋管在冠梁中。3、采用廢鋼筋在樁間定位,及時在樁內側掛6.5250250鋼筋網片并二次噴射C20 厚100細石砼,進行樁縫間阻水。4、主樓部分采用環形井點降水法進行降水。5、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工程樁(預應力管樁)孔中進行抽水。6、為防止基坑底部積水,基坑開挖施工期間可在坑底設置臨時性的排水土溝,基坑開挖到設計標高后,施工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坑底設置排水溝、集水坑排水,坑底排水溝應離開基坑底邊線2m以外。七、基坑監測與檢測(一)監測1、監測內容(1)支護結構頂11、水平位移與沉降監測(二者合為一,每隔1520m設一點);(2)地下室支護施工前對周邊工程樁及道路進行監測,并作好記錄,施工時均納入監測范圍;(3)沿基坑周邊設置6點深層土體監測點(長度為20m/根)。2、監測頻率在地下室開挖期間每天監測一次,變形較大處每天測二到三次,其余時間兩到三天一次,具體視現場情況而定,監測周期根據變形速率、監測精度要求、不同施工階段和工程地質條件等因素綜合。3、監測報警值(1)變形達到10mm/d并且連續三天不收斂或累計變形量達到或超過1H/100(H為開挖深度)時報警,以便分析原因,及時采取加固措施。八、土方開挖及回填要求1、支護施工前,先挖運自然地面高出設計標高部分12、的土方,挖土時必須堅持“分層分塊”原則,嚴禁超挖。挖至坑底標高后,應抓緊澆注配筋的墊層,盡量減少地下室底土體暴露時間。墊層澆注后方可進行相鄰區塊的開挖;2、挖土方向由根據現場確定,初定從西往東;3、挖土標高:機挖標高定在底板墊層底,底板墊層底以下的小承臺土方宜采用人工開挖。九、施工應急措施總包與挖土單位必須做好應急措施準備工作:在施工過程中,做好作業人員、機具和器材等方面的應急準備,如發生坑壁失穩預兆或移量過大時,可立即實施增強加固施工。地下室支護施工,由于不可預見因素的影響,可能會發生各種險情,只在有備在先,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就能使險情得到緩解和遏制,以保證工程順利進行,為確保地下室土方開挖13、的安全,我們將采取如下措施:1、嚴禁地下室邊6m范圍內堆載不得堆載;2、在地下室周圍必要設水平位移觀測點與垂直沉降觀測點;3、在挖土階段進行支護移位觀測每天一次;4、圍護邊坡壁位移過大時,停止土方開挖,根據現場監測的變形數據及時調整;5、圍護邊坡壁突然發生位移增大時,則應撤離地下室內的工作人員,并增加用砂袋堆疊擋土,或用挖土機回填土方,待支護結構穩定后,再商量對策;6、嚴禁挖土機通過鋼管水平與斜向內支撐;7、若遇雨天,應防止地表水下滲;8、平時備好2000個編織袋,其中1000個預先裝好砂,發現位移增大可用砂袋回填反壓;9、平時備好鋼管與錨管,一旦發現位移增大可進行加固處理;10、地下室失穩原14、因多種多樣,具體處理方法只有現場分析原因,再根據實際情況分析責任,由責任單位作出相應處理措施。 十、其他1、地下室邊沿6m范圍內嚴禁超載,在未澆畢地下室底板前不能隨意建造施工用房及搭設配電設施等,否則,應通報設計人員采取加固措施;2、正式施工前應拆除支護邊施工用房與圍墻;3、清除高出地面的雜填土,復核現有的地面標高,若與設計不符或基底標高遇到異常情況時,應及時與設計人員聯系;4、挖土嚴格做到減少基底土體暴露時間,合理組織分區分塊挖土;當開始施工底板時,再連續施工至0.000,必須嚴格核算底板抗浮能力;5、地下室施工前,要進行施工交底,貫徹設計意圖,周邊環境、施工進度、施工方法、降水要求等問題;6、若自然地面標高有所改動,由業主核實后提供;7、未盡事宜按國家現行有關規范、規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