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線土建工程砌筑技術交底表.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5826
2023-12-28
5頁
74.17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地鐵線土建及風水電安裝工程全套施工資料(圖紙+方案+技術交底)
1、 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編號 WH/QZ/001工程名稱市軌道交通三號線一期工程(風、水、電)機電設備安裝施工項目(二批三標段)交底日期施工單位集團電氣化工程有限公司分項工程名稱交底提要砌體施工交底內容:此范圍站廳層、站臺層砌筑隔墻采用MU15蒸壓灰砂磚。1.1施工準備1.1.1主要機具:電錘、角磨機、鋼絲刷、1.1.2輔助機具:鼓風機、注膠槍、棉絲、毛刷、墨斗、線墜、水平尺、盒尺、鉛筆等。1.1.3主要材料:具有抗水和抗潮濕能力的植筋膠、加氣混凝土砌塊、燒結煤矸石多孔磚。1.2 施工步驟彈線定位鉆孔洗孔鋼筋處理注膠植筋固化養護抗拔試驗綁鋼筋安裝模板澆筑導墻砌筑墻體。1.3 施工方法1.3.1現場2、清理:將植筋部位現場清理干凈;1.3.2定位放線:按照圖紙構造柱;墻體壓筋布置間距,確定植筋位置要求準確施放;1.3.3鋼筋下料制作:根據設計圖紙,將鋼筋按所需的長度斷開;1.3.4鋼筋處理:采用角磨機配鋼絲輪打磨鋼筋錨固部分,清除表面鐵銹,光圓鋼筋要將錨固部分打磨至露出金屬光澤為止,在植筋時用丙酮將錨固部分擦拭;1.4人員準備車站主體部分,為站廳層和站臺層二個施工層。站廳和站臺層根據設備區域分別分為A區、B區、C區或A區、B區。填充墻砌筑3施工準備3.1材料準備3.1.1砂漿:砌體結構采用M10水泥砂漿。3.1.2其它材料:拉結鋼筋、預埋件等。3.1.3板、柱、梁植筋按照試驗檢測頻率進行拉拔3、試驗合格后,再進行下道工序。3.2機具準備砂漿攪拌機1臺、手推車5輛、膠皮管、篩子、大鏟、瓦刀、扁子、托線板、線墜、小白線、卷尺、鐵水平尺、皮數桿、小水桶、磚夾子、掃帚等。垂直運輸機械:汽車吊,進料口利用車站附屬結構預留洞口。3.3技術準備3.3.1施工前認真查閱圖紙、方案、相關安全、質量規范。技術交底必須到位,找出施工中的重點、難點,做到心中有數。 3.3.2熟悉施工做法,圖集中對于砌筑的要求。3.3.3軸線、標高線、門窗洞口線等要提前彈好。3.4作業條件3.4.1主體工程結構驗收完畢,并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3.4.2彈好墻身線、軸線,根據現場磚的實際規格尺寸,再彈出門窗洞口位置線,經驗線符4、合設計圖紙的尺寸要求,辦完預檢手續;3.4.3立皮數桿:用30mm40mm木料制作,皮數桿上標出門窗洞口、木磚、拉接筋、圈梁、過梁的尺寸標高。按標高立好皮數桿,轉角處距墻皮或墻角50mm設置皮數桿。皮數桿應垂直、牢固、標高一致,經復核,辦理預檢手續。3.4.4根據最下面第一皮磚的標高,拉通線檢查,如水平縫厚度超過20mm,用細石砼找平,不得用水泥砂漿找平或砍磚包合子找平。4.施工工藝4.1工藝流程墻體放線制備砂漿砌塊排列鋪砂漿砌塊就位校正砂漿鑲磚 豎縫灌砂漿 勒縫4.1.1 墻體放線砌體施工前,應將基礎面或樓層結構面按標高找平,依據砌筑圖放出第一皮砌塊的軸線、砌體邊線和洞口線。4.1.2砌筑砂5、漿試驗取樣砂漿的抽樣應符合下列規定:a、每一層的每一分項工程取樣不得少于一組;b、每一層或250m3砌體中同強度等級和品種的砂漿取樣不得少于一組;c、每組6塊,砂漿材料、配比變動時,應重新制作試塊。砂漿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從罐車輸出后3h內使用完畢,水泥混合砂漿從罐車輸出后4h內使用完畢,嚴禁使用過夜砂漿。砂漿的分層度不得大于30mm。4.1.3砌塊排列按砌塊排列圖在砌體線范圍內分塊定尺、劃線,排列砌塊的方法和要求如下:砌塊砌體在砌筑前,應根據工程設計施工圖,結合砌塊的品種、規格,繪制砌體砌塊的排列圖,經審核無誤,按圖排列砌塊。砌塊排列上、下皮應錯縫搭砌,搭砌長度不得小于砌塊長度的1/3,也不應6、小于90mm,如果搭錯縫長度滿足不了規定的搭接要求,應根據砌體構造設計規定采取壓砌鋼筋網片的措施;小砌塊應底面朝上反砌于墻上。外墻轉角及縱橫墻交接處,應將砌塊分皮咬槎,交錯搭砌。墻體砌筑到頂時采用斜砌的方式封頂。4.1.4砌塊就位與校正蒸壓灰砂磚強度等級為MU15,砌塊砌筑前一天進行澆水濕潤,沖去浮塵,清除砌塊表面的雜物后方可吊、運就位。砌筑就位應先遠后近、先下后上、先外后內;每層開始時,應從轉角處或定位砌塊處開始;應吊砌一皮、校正一皮,皮皮拉線控制砌體標高和墻面平整度。4.1.5砌筑砂漿的鋪設砌筑前先鋪砂漿,首層鋪漿厚度不小于20mm,以上各層水平縫厚度為1012mm;垂直縫寬度為1215m7、m;操作時隨砌隨將舌頭灰刮凈;使用的砂漿不得過夜。4.2墻體砌筑的留槎墻體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墻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墻體高度的2/3,槎子必須平直、通順。4.3墻體拉結筋水平拉接:蒸壓灰砂磚沿墻體高度每50cm預留26水平拉結筋,拉筋與主體結構的拉接作法采用植筋。4.4構造柱隔墻交接處和轉角處,以及墻長大于5000mm和大于、等于2100mm的門窗洞口兩側(包括大型設備運輸預留洞口兩側)設構造柱。部分構造柱插筋結構施工時已留置,未留置部分構造柱及墻壓筋的鋼筋采用環氧樹脂植筋,植筋深度15d。砌體填充墻構造8、柱截面為:內隔墻構造柱寬度及厚度同墻厚。構造柱縱向筋412,上下與主體結構樓板錨固;箍筋采用6200,上下600mm范圍內采用6100加密。按建施圖表示的平面位置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混凝土強度等級C25。構造柱鋼筋綁扎完后,先砌墻,后澆筑混凝土構造柱與內隔墻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澆筑構造柱混凝土之前,應將柱根雜物清理干凈,并用壓力水沖洗,然后才能澆筑混凝土。4.5貫通墻體的箱體孔洞,在箱體四周和背隙用巖棉填塞密實,箱體背面用厚度100mm的加氣混凝土砌塊從地面開始貼砌,且后砌墻體洞口的上部和左右兩側邊緣需外擴100mm,以達到防火分隔物耐火極限的要求。4.6圈梁4.6.1當內隔墻高度大于等于49、000mm時,應在墻的中部或結合門窗過梁加設圈梁,圈梁高200mm、寬同墻厚。配縱向鋼筋上下各212,箍筋為6200.當圈梁不能在同一水平上閉合時,應增設附加圈梁,其搭接長度不應小于兩倍圈梁的垂直距離且不小于1000mm。4.6.2圈梁代過梁時,配筋不小于過梁配筋。5.1砌體的允許偏差和外觀質量標準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主控項目1砌塊強度設計要求M小砌塊試驗報告2砂漿強度設計要求M砂漿試塊試驗報告3砌筑留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觀察檢查4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90用專用百格網檢測小砌塊與砂漿粘解痕跡,每處檢測3塊小砌塊,取平均值5豎直灰縫砂漿飽滿度806軸線偏移10mm用經緯儀和尺10、檢查或用其他測量儀器檢查7垂直度偏差5mm用2mm托線板檢查一般項目1灰縫厚度寬度8mm12mm用尺量5皮小砌塊的高度和2m砌體長度折算2標高基礎頂面10mm用水平儀和尺檢查樓面15mm3表面平整度墻、柱5mm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4門窗洞口高、寬5mm拉線尺量上下口偏移10 mm5水平灰縫直度10mm拉10m線和尺檢查5.2設置專人負責砌筑工程質量,施工中做好自檢。5.3不得使用過期水泥,計量要準確,保證砂漿的攪拌時間,砂漿試塊的制作、養護、試壓應符合有關規定;5.4為確保拉結筋位置,應預先計算砌塊模數、位置、標高控制線,不得將拉結筋彎折使用。附1: 允許偏差項目項次項 目標準允許偏差(m11、m)檢查方法1軸線位置偏移10用經緯儀或拉尺和尺量檢查2基礎頂面和樓面標高10用水準儀和尺量檢查3垂直度每 層5用2m托線板檢查全高10m8用經緯儀或吊線和尺量檢查10m154表面平整度混水墻、柱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5水平灰縫平直度混水墻7用10m拉線和尺量檢查6水平灰縫厚度(10皮磚累計數)8與皮數桿比較尺量檢查7門窗洞口(后塞口)寬度5吊線和尺量檢查以底層第一皮磚為準門口高度5尺量檢查8預留構造柱截面(寬度、深度)10尺量檢查9外墻上下窗口偏移10用經緯儀或吊線檢查以底層窗口為準附2: 構造柱尺寸允許偏差項目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抽檢方法1柱中心線位置10用經緯儀和尺量檢查2柱層間12、錯位8用經緯儀和尺量檢查3柱垂直度每 層1用經緯儀、吊線和和尺量檢查,或用其他測量儀器檢查全10m15高10m206.1 植筋注意事項1、植筋后,一般不允許在所植鋼筋上焊接,如確實需要焊接時,焊點距離基材混凝土表面應大于15d,且應采用冰水浸漬的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2、結構必須牢固,確保在植筋期間不能有水流入,結構面要保持干燥。如果不能保障結構干燥,那此方案不可行。3、注意天氣變化,植筋施工開始前要查看天氣預備,要確保在植筋施工期間天氣狀況良好,不要在陰雨天氣施工。針對本工程在結構內部施工,故無需考慮天氣因素的影響。4、鋼筋必須按要求除銹,鋼筋表明不能有油漬等雜物。5、植筋所用的錨固膠必須是合格產品,各項性能指標要符合規范要求。編制審核交底單位接受交底人1. 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存一份。2. 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