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屋面混凝土工程專項技術交底(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8653
2023-12-29
4頁
24.54KB
1、技 術(方案)交 底 記 錄表C2-1編號01-C2-002工程名稱交底日期2011年6月25日施工單位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分項工程名稱斜屋面混凝土施工交底提要作業準備、 混凝土技術要求、澆筑要求、養護、成品保護、應注意的質量問題交底內容:斜屋面混凝土工程專項技術交底(一) 作業準備1.技術準備委托商品混凝土供應單位進行混凝土的試配和優化設計,重點解決混凝土坍落度問題。澆筑混凝土前,準備好試驗、檢驗、計量等器具,如混凝土強度試模、坍落度測試儀、等隨時抽查混凝土的施工性能。2.人員準備對斜面混凝土澆筑期間管理人員配置及分工:現場總協調一名,負責混凝土澆注期間人員、物資、材料動力等全方位協調2、管理;試驗員一名,負責現場混凝土坍落度等施工性能的控制及混凝土的現場取樣;材料員、機電員各一名,負責現場混凝土供應,動力的正常運行;要求配有經驗豐富混凝土振搗工,對混凝土澆注期間質量及時發現施工不利因素通知相關專業進行調整、整改。斜屋面混凝土施工速度較慢,現場準備兩個混凝土班組輪流進行澆注,以免形成施工冷縫。3.現場準備澆筑前應將模板內的垃圾、鋸末等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凈,并檢查鋼筋的保護層墊塊是否墊好且與底板鋼筋綁扎牢固(砂漿墊塊)。模板應澆水使模板濕潤。梁、板鋼筋、模板、水電安裝等安裝完畢,并通過驗收辦完隱蔽、申請簽字手續。滿堂架經過驗收合格,外腳手架與操作面之間的跳板鋪設、硬質封閉,3、安全防護措施經過嚴格檢查、驗收。現場照明走線到位,確保夜間施工的需要。動力用電接至施工部位并留有接線箱;用電安全檢查完畢,隱患全部整改。(二) 混凝土技術要求1.混凝土自攪拌機卸出后,應及時運輸到澆筑地點。在運輸過程中,要防止混凝土離析、水泥漿流失。如混凝土運到澆筑地點有離析現象時,必須退回。2. 混凝土標號C30、運至現場的坍落度控制在14020mm之間。由于斜屋面坡度較大,混凝土澆注時間延續較長,現場罐車需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與商混站調度聯系。現場不易超過兩臺罐車等待施工。(三) 混凝土澆注要求屋面結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現場罐車運輸泵車布料,振搗以機械振搗為主采用振動棒放平拖拉結合人工木摸子4、拍實。屋面混凝土澆筑,斜屋面順序上考慮兩面對稱同時澆注,先澆屋頂向下至檐口,東西方向由一側連續澆注,避免冷縫出現。屋面混凝土澆筑時,斜屋面陰角、陽角處必須掛線找坡,以保證整體結構外觀質量。混凝土澆筑時振搗、放料操作工人站在混凝土澆注點的下側,腳下鋪設上下帶有防滑條的木板,以免破壞鋼筋混凝土,收面覆蓋薄膜的操作工人站在混凝土面上由左至右進行操作。所有工人在斜屋面上操作必須配安全帶,與安全帽。屋面放料工人必須充分估計混凝土需用量,避免一次性放料過多造成混凝土沿著斜屋面流失。梁、柱混凝土正常振搗鋼筋過密處使用小號振搗棒進行充分振搗,斜板混凝土在接近初凝時振搗為宜,采用振搗棒平托振搗至混凝土稍有流淌再5、用人工木模子拍實,振搗工人必須具有高度的質量意識,足夠經驗確保混凝土的密實。現場工長、試驗員應隨時抽測混凝土坍落度,及時調整,不合要求的混凝土絕不允許應用在結構中,并進行詳細的混凝土施工記錄。現場配備安裝、鋼筋、模板工人個一名,隨時對混凝土施工過程造成的成品破壞進行修整。(四) 養護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及時用薄膜覆蓋,能上人后灑水養護,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潤濕狀態,養護期不少于7d。(五) 成品保護已澆筑樓板、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護,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后,方準在面上進行養護操作及其他操作。在澆筑混凝土時,要對巳經完成的成品進行保護,對澆筑上層混凝土時流下的水泥漿要派專6、人及時清理干凈,灑落的混凝土也要隨時清理干凈。(六)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蜂窩:原因是混凝土振搗不實或漏振,模板有縫隙使水泥漿流失,鋼筋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過小或石子過大,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漿從下部涌出。露筋:原因是鋼筋墊塊位移滑落、間距過大、漏放、鋼筋緊貼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搗不實,也可能出現露筋。孔洞:原因是鋼筋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經振搗就繼續澆筑上層混凝土。縫隙與夾渣層:施工縫處雜物清理不凈或未澆底漿振搗不實等原因,易造成縫隙、夾渣層。梁、柱連接處斷面尺寸偏差過大,主要原因是柱接頭模板剛度差、支撐不牢固或支此部位模板時未認真控制斷面尺寸。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 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存一份。2. 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