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鄉村振興果樹產業建設項目實施方案(1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386
2024-01-04
10頁
18.50KB
1、縣鄉村振興果樹產業建設項目實施方案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脫貧攻堅,產業助力是關鍵。為了促進我縣果樹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優化產業扶貧精準施策,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實現“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目標,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省委“3+X”特色產業發展的戰略部署,進一步擴大以蘋果為主的果業生產面積,促進果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推廣應用新技術,建立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滿足市場發展需求,增強市場競爭力,帶動縣域內蘋果產業升級,增加果農收入,實現*果業跨越式發展。二、年度目標新建果園2萬畝,建設標準化生產示范園1萬畝;技術培訓40場次,2000人2、次;營銷宣傳6場次;建設1000噸冷庫2座。三、建設內容1、基地建設。新建果園2萬畝。重點在石咀驛鎮、折家坪鎮、寬州鎮、下廿里鋪鎮、李家塔鎮等地實施。按照“規模擴張、品種優良、喬化栽植、矮化管理、矮化密植、精細管理”要求,以新型經營主體為引領 ,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土地“三權”分置為抓手,加大土地流轉力度,規范土地流轉合同,土地流轉年限要求在15年以上,持續擴大產業規模,推行“果園變資本、果品變股金、果農變股東”模式,促進小農戶和大市場有機銜接。新建果園發展山地蘋果、梨及特色時令水果。2、生產示范。按照“示范帶動、效益促動、行政推動”的要求,開展“萬畝億元”優質高效標準化示范園創建活動,建設標3、準化示范園1萬畝。重點在石咀驛鎮、折家坪鎮、寬州鎮、下廿里鋪鎮、李家塔鎮等地實施。3、后續整理。支持涉果企業、合作社、和大戶建設冷(氣)貯藏庫2座。建設果品物流中心。構建果農管生產、合作社統基地、冷(氣)藏分選初加工,龍頭企業精加工和營銷的產業格局。4、技術支撐。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采取“送出去,請進來”辦法,結合職業農民培訓工作,開展職業果農培訓。邀請洛川、白水、延安等外地技術員,聘請本地技術員,組建果業技術服務隊,走村入戶進行指導。全年舉辦各種類型的培訓班40場次,培訓技術人員2000人次。5、營銷宣傳。積極參加各種推薦活動,宣傳*蘋果,擴大*蘋果的知名度。鼓勵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4、種植大戶開設專賣店。四、補貼政策及項目驗收1、補貼政策按照*市優質山地蘋果產業發展技術服務與管理考核辦法,新建果園每畝補貼1000元,原則上對集中連片20畝以上(含20畝)的新建果園予以補貼,在冊貧困戶獨立自建的、貧困戶入股共建的小于20畝的新建果園也予以補貼,其他小于20畝的新建果園不予補貼。補貼資金分兩次兌付,第一次土地整理達標且栽植驗收合格后撥付80%資金,剩余的20%的補貼資金于第二年管護驗收合格后撥付。若新建果園所栽苗木為大苗(嫁接部位以上10cm處直徑達3cm以上),則補貼一次性兌付。為促進貧困戶中長線產業全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栽植蘋果3畝(含3畝)以下,可采用通過開挖魚鱗坑、定植5、溝的方式整理土地,栽植3畝以上必須進行土地平整。為確保苗木成活率,定植苗木農戶自行采購,定植所用地膜、竹竿由*縣園藝工作站統一采購,統一發放。2、項目驗收基地建設項目驗收由各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組織自查驗收,由各鎮(便民服務中心)組織初驗,并形成初驗報告,報縣農業農村局。縣農業農村局根據各鎮(便民服務中心)申請,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20畝以上的項目進行最終驗收,對20畝以下的項目進行抽查驗收,抽查比例不得低于30%。項目驗收合格后補貼資金通過一卡通發放。五、進度安排項目實施年限為202*年1月至2020年6月。1、202*年1月-3月,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培訓人員,安排部署項目任務,啟動項6、目實施工作。2、202*年4月5月,組織有關人員對項目實施區域、農戶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指導,指導果園栽植。3、202*年6月12月,指導果園管理,安排秋季栽植或補栽,檢查驗收,發放補貼。4、2020年1月7月,指導果園管理,組織有關專家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績效考評和總結驗收,兌現第二階段補貼。六、工作措施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主管副縣長任組長,縣農業、財政、發改、林業、扶貧、水利等相關部門及重點鎮(中心)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果樹產業建設項目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負責項目資金整合,審核產業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和實施方案、目標任務分解,重大事項協調、綜合考核等。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農業農村局,7、辦公室主要負責日常事務組織協調、制定年度計劃與實施方案和考核工作。各基地鎮(中心)政府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2、搞好技術指導。*縣園藝工作站,負責全縣蘋果產業技術服務指導和技術層面的考核驗收工作。建立技術人員聯鎮(中心)包村包戶責任機制,實行縣包鎮(中心)、鎮(中心)包村組或果園,要確保每個果園技術責任到人。嚴格新建果園技術層面的考核驗收、確保園址選擇規劃、土地整理、苗木選擇、規范栽植、栽后管護等技術要求執行到位。3、嚴格驗收程序。嚴格按照*市優質山地蘋果生產發展技術服務與管理考核辦法檢查驗收,具體驗收工作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技術干部采取逐村逐地塊勾圖丈量、實地測算、聯合驗收、逐8、級簽字的辦法進行驗收。各鎮各有關單位要加強果業專項資金管理,做到專款專用。嚴禁弄虛作假、挪用、騙取扶持資金,對騙取挪用扶持資金的,一經查實,應立即責令改正,追回資金,并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相關規定追究法律責任。4、加強宣傳交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項目實施的重要意義和取得成效,擴大影響,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堅強信息交流,及時總結推廣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推動項目順利實施。公開項目實施內容、資金利用等方面的信息,接受社會監督。5、強化輻射帶動。要堅持點面結合,老示范區域與新示范點結合的原則,既要做好基礎條件好、規模較大、集中連片、老示范區域面上推廣,更要做好基礎條件差、規模較小9、難以集中連片的新示范點上示范推廣。七、技術措施嚴格按照*山地蘋果栽培技術規程進行生產。附:*市優質山地蘋果產業發展新建園技術考核表*市優質山地蘋果產業發展新建園技術考核表實施主體:技術負責人:果園面積:考核內容評分標準自查得分考核得分備注整地定植(100分)園地選擇(10分)符合*優質山地蘋果栽培技術規程3.1.1的技術要求,選擇背風向陽、光照充足、通風良好、土層深厚、交通方便、自然災害較輕的山體中上位建園的得10分,在不適宜栽蘋果山體正北部、山體中下位溝坡地、山坡通風口、冰雹多發地帶建園的得0分。其他水果類參照執行規劃設計(10分)符合*優質山地蘋果栽培技術規程3.1.2的技術要求,能夠根10、據山地地形、建園規模及生產生活需要,規劃有主干道、生產道路、集雨窖、堆肥場、選果場及其它配套設施進行集中連片規劃的得10分:生產道路、集雨窖、堆肥場、選果場等部分配套的酌情扣分,規劃設計不合理,基礎設施不配套不得分。土地整理(20分)符合*優質山地蘋果栽培技術規程3.1.3的技術要求,10度以下的坡地要整成田面寬4m-6m,內低外高的反坡梯田:15度以上的坡地整成4m寬,外高里低的條帶。達到技術要求的得20分,未達標的地塊按其在整地面積中占比例扣除相應分數,未達標地塊的比例超過20%的不得分。品種選擇及授粉配置(10分)達到*優質山地蘋果栽培技術規程3.2、3.3規定的技術要求的得分10分,未11、達標否則不得分苗木選擇(15分)符合*優質山地蘋果栽培技術規程3.4的技術要求,選擇經過移栽的優良壯苗,苗木質量達到喬化一級以上苗木標準的得15分,未達標苗木按所占比例扣除相應分數,未達標苗木比例超過20%的不得分。定植覆膜(20分)符合*優質山地蘋果栽培技術規程3.4的技術要求,栽植密度合理、栽植規范、苗木定植定干竹竿扶正,栽植營養帶通行覆黑色膜,成活率90%的得20分,成活率8589%的得15分,成活率8084%的得10分,成活率7079%的得分5分,成活率70%以下的不得分。栽后管護(15分)符合*優質山地蘋果栽培技術規程3.8.7各3.8.8的技術要求,肥水管理到位,間作合理,園地整潔,無病蟲害的得15分,不符合管理標準的不得分。栽后第二年管理(100分)植株保存率(50分)植株保存率95%以上的得50分,保存率在9094%之間的得45分;保存率在8589%之間的得40分;保存率在8084%之間得35分,保存率在7079%之間得30分,保存率在70%以下不得分。整形修剪(20分)樹形選擇正確,按二年抹光扶中桿進行四季修剪,修剪規范的得20分,良好得12分,一般得6分肥水管理(15分)園地整潔,間作合理,樹行營養帶覆膜,肥、水管理到位的得15分,良好的得9分,一般得3分病蟲防治(15分)病蟲害防治到位,應用方法得當的得15分,良好的得9分,一般的得3分。驗收負責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