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實施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544
2024-01-04
19頁
179KB
1、下載后可任意編輯,修改目 錄第一章 總 論11.1 項目概要11.2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11.3 項目區簡介及建設單位概況21.4 可研報告研究內容61.5 可研報告研究結論、問題及建議7第二章 項目背景及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82.1 建設背景82.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32.3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15第三章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173.1 項目建設內容173.2 建設規模17第四章 場址選擇及建設條件194.1 場址現狀194.2 建設條件19第五章 工程方案255.1 方案設計指導思想及原則255.2 建筑設計255.3 結構設計305.4 給排水設計345.5 暖通設計375.6 電氣2、及弱電設計405.7 消防設計43第六章 能源和資源節約措施466.1 能源節約措施466.2 建筑節能具體措施476.3 給排水資源節約措施476.4 電氣節能具體措施486.5 供熱系統節能技術措施48第七章 環境影響評價497.1 環境影響497.2 保護措施517.3 安全保護措施527.4 環境影響評價結論53第八章 組織機構548.1 管理機構548.2 項目組織管理54第九章 工程管理及實施計劃559.1 項目建設管理原則559.2 工程管理559.3 項目實施步驟569.4 項目實施進度計劃56第十章 勞動安全、衛生與消防5910.1 勞動安全與衛生5910.2 消防安全60第3、十一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6211.1 估算依據及內容6211.2 投資估算6411.3 資金籌措6512.1 招標依據6612.2 工程招標66第十三章 社會影響分析及評價6913.1 項目社會評價的依據6913.2 建設地區基本的社會環境情況6913.3 社會影響分析6913.4 項目在建設、運營中的社會風險分析7013.5 社會評價結論71第十四章 結論及建議7214.1 結論7214.2 建議72第十五章 附表、附圖、附件7315.1 附表7315.2 附圖7315.3 附件73一、項目摘要1.1項目名稱:2013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1.2項目建設地點:項目實施地4、點包括土溪鎮、新建鄉、永安鎮、龍泉鎮、花坪鎮、何壩鄉、永和鎮、進化鎮、蜂巖鎮、琊川鎮、天橋鄉、王寨鄉等12個鄉鎮42個村(社區)。1.3項目建設單位:*縣林業局1.4項目法定代表人:游鑫1.5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及規模:營造花卉22740畝,全部為茶園套植桂花。1.6項目建設期:2013年7月2014年6月。1.7項目投資概算:項目總投資為2492.1萬元,其中:國家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1137.0萬元, 用于解決種苗955.08萬元、營造費181.92萬元;不足部分營造費、肥料費、修枝撫育費、病蟲害防治費及建設單位管理費等資金缺口約1355.1萬元由縣級財政配套或經營戶自籌解決。二、基本情5、況2.1項目區自然社會經濟情況項目區涉及*縣12個鄉鎮43個村(社區),地處黔北偏東,位于東徑10731201075642,北緯273213282114,土地總面積約為163761.37公頃(合2456420.55畝),屬于黔中山原區。氣候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夏無酷署、冬無嚴寒、雨量充沛、熱量豐富、雨熱同季、四季分明,立體氣候明顯,全縣年平均氣溫為15.2;無霜期257302天;年平均降雨量1257.1毫米,干雨季界線分明,農事季節吻合,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139.0小時;土壤主要為黃壤、石灰土和水稻土。根據縣統計局資料,項目區2011年末總人口37.8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4.23萬人6、,非農業人口3.64萬人,民族主要是漢族,少數民族主要有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仡佬族等。2011年完成地方生產總值約232565萬元,其中:第一產業總產值約78380萬元,第二產業總產值約42856萬元,第三產業總產值約111329元。財政總收入達到92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49元,高于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4447元)。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約138589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約76418萬元,林業總產值約14344萬元,牧業總產值約45477萬元,漁業總產值772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約1578萬元。總體上看來,項目區已形成以第一、三產業為主,其他產業協調發展的社會經濟格7、局。項目區農業用地面積約87.19萬畝,占項目區總面積的35.5%;林業用地面積約118.12萬畝,占項目區總面積的48.1%;牧業用地未作規劃;水域、城鎮建設、交通、以及未在冊的耕地等其它用地約40.33萬畝, 占全縣總面積的16.4%。據調查,在項目區退耕農戶中,農民人均年純收入4649元,人均占有耕地1.31畝,其中基本口糧田0.4畝左右,人均占有糧食約234公斤。除人均純收入高于全縣平均水平外,其他各項指標略低于全縣平均水平。2.2項目區退耕農戶花卉發展情況經調查統計,全縣現有花卉(桂花)育苗面積約3000余畝,項目區內就有2000余畝,大多為農戶受市場經濟的帶動,自己造林所發展,由于8、我縣提出大力打造木本花卉基地縣的要求,各行各業發展以桂花為主的產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因此在項目區以工程項目支撐大力發展茶園套植桂花是十分必要的。2.3項目建設用地情況本項目主要在農耕地或茶園中實施,項目區農業用地面積(包含多數茶園)約87.19萬畝,全縣近年來大力發展茶葉,僅在項目區的茶園就有25萬畝左右,除近兩年實施部分茶園套植桂花外,其余大部分面積有待套植。本項目共需茶園面積22740畝,項目區茶園面積完全能滿足項目建設用地需要。2.4上年度(2012年度)花卉建設項目投資、任務進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2012年度我縣后續產業建設中花卉建設任務中央資金185萬元,營造桂花面積3700畝,目前9、實體工程結束,正在進行資金結算。目前,桂花價格較高,市場行情看好,農戶種植積極性較高,這對本項目的實施非常有利。項目實施中,由于部分地塊為農戶自已栽植,因此存在不按規劃套植在茶園內、或套植密度過大的現象。三、項目建設方案3.1編制依據3.1.1省發改委、林業廳等部門關于下達貴州省2013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建設項目任務計劃的通知;3.1.2林業建設項目管理文件資料匯編(林計發2006156號);3.1.3國家林業局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技術規程(GB/T 26424-2010);3.1.4造林技術規程(GB/T 15776-2006);3.1.5造林作業設計規程(LY/T 1607-2010、03);3.1.6名特優經濟林基地建設技術規程(LY/T1557-2000)。3.2 建設原則3.2.1堅持發展林業名特優項目,促進退耕農戶增收的原則;3.2.2堅持優先安排具備建設條件的貧困退耕農戶的原則;3.2.3堅持以人為本,體現退耕農戶意愿的原則;3.2.4堅持國家支持與退耕農戶自我發展相結合的原則;3.2.5堅持與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相結合的原則。3.3項目建設布局、內容及規模3.3.1建設布局項目實施地點選擇在包括土溪鎮、新建鄉、永安鎮、龍泉鎮、花坪鎮、何壩鄉、永和鎮、進化鎮、蜂巖鎮、琊川鎮、天橋鄉、王寨鄉等12個鄉鎮43個村(社區)。受益農戶4013戶,其中退耕戶3650戶,退耕農戶11、受益率91.0%。3.3.2建設內容及規模本項目建設全部為花卉,造林樹種桂花,根據小班區劃,共區劃213個小班,總面積22740.0畝。其中:土溪鎮1681.3畝、新建鄉 2316.4畝、永安鎮4073.2畝、龍泉鎮2190.7畝、花坪鎮486.8畝、何壩鄉901.6畝、永和鎮238.0畝、進化鎮2572.7畝、蜂巖鎮4151.9、琊川鎮3245.6畝、天橋鄉505.7畝、王寨鄉376.1畝。四、項目建設技術要求4.1立地類型劃分與評價項目區立地類型劃分與評價以貴州省森林立地質量分類系統表為基礎,根據各小班立地因子的特征,依據地貌劃分立地類型區,本項目僅劃分2個立地類型區,即低山立地類型區和低12、中山立地類型區;以巖組劃分為2個立地類型亞區,即低山砂頁巖亞區和低中山砂頁巖亞區;在亞區以下又根據坡度級劃分為6個立地類型組;再按土層厚度劃分為12個立地類型。并按好、中、差三個等級和中、重、極重三個等級綜合評價各類型生產力等級及水土流失隱患等級,為營造林種和樹種選擇提供科學的依據(詳見附件1:*縣2013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造林立地劃分及評價表)。4.2造林類型及經營類型4.2.1造林類型設計根據小班立地條件,按照適地適樹和突顯區域經濟的原則,結合本縣產業發展布局及營造林經營目的設計營造林類型。本項目設計營造林類型1個,全部為茶園套種桂花型(詳見附件2:*縣2013年度鞏13、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營造林模式圖)。4.2.2經營類型設計根據樹種、地類、經營目的等,本項目經營類型設計為桂花茶園套種經營型。4.3樹種(品種選擇)按照適地適樹原則,*林業產業發展要求,結合農民意愿,本項目造林樹種選擇為桂花,品種為金桂或銀桂等“八月桂”。4.4 整地(詳見附表3:*縣2013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造林作業設計一覽表)栽植前一個月全面清除茶園行間地面的秸稈、雜草等,整地全部采用穴狀(坑狀)整地,為達到規范定植,整地時需進行放線定穴。整地規格: 60cm60cm40cm。在每定植穴內施1公斤磷鉀肥,與土拌勻填入穴內,等待植苗。4.5造林密度及配置根14、據樹種生物學特性,結合茶園種植情況,桂花栽植密度設計為60株/畝,株行距3.6米3.1米,栽植時根據茶葉行距可適當進行調整株行距。4.6種苗設計4.6.1用苗量確定(詳見附表4:*縣2013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造林分樹種種苗需求量表)本項目共計營造22740畝,共計需苗量22740畝60株/畝136.44萬株。4.6.2苗木規格、質量地徑1.0cm,苗高1.2m,須根、側根充足,枝葉色澤正常,充分木質化。4.6.3苗木生產與供應情況根據調查,本縣內自2010年木本花卉基地縣建設以來,培育了大量桂花苗木,基本能滿足本項目的苗木需求,故本項目優先使用縣內符合規格的苗木,若本縣苗15、木供應不足時再考慮外調。4.6.4苗木調運管理根據國家有關苗木采購的相關規定,結合本縣實際情況確定苗木供應商,在苗木調運過程中,必須加強苗木裝卸、檢驗和運輸的過程管理,苗木供應商供應的苗木必需具有“一簽二證”, 外調苗木運到后必須復檢。4.7 造林方式本項目全部采用人工植苗造林,人工植苗一律采用“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栽植技術,即栽植時以定植點為中心,清除穴內雜物,打碎土塊,扶正苗木,回填表土,當填土到三分之二左右,把苗木向上輕提,使苗根舒展并使苗木達到栽植所要求的深度,踏實,然后回填心土干土,分層壓實,當填土到穴滿再踩,最后覆蓋細土,保持窩面稍微隆起呈“饅頭狀”。如栽植后遇干旱,必須隔一定時間進16、行澆水,確保苗木不會失水,以提高造林成活率。4.8 幼林撫育等設計(詳見附表3:*縣2013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造林作業設計一覽表)。4.8.1肥水管理定植前結合整地每穴施入磷鉀肥1公斤,要與土壤拌勻;定植后要及時澆足定根水,如遇干旱必須隔一定時間及時進行澆水,以確保桂花苗成活率;除施足基肥外,每年還要施2次追肥,即在3月下旬以前每株施速效氮肥0.2公斤,促使其長高和多發嫩梢;8-9月每株施磷鉀肥1公斤,以促進其樹干及枝條及時封頂和木質公,提高其抗寒抗凝凍等自然災害的能力,為越冬做準備。4.8.2整形修剪桂花萌發力強,有自然形成灌叢的特性。它每年在春、秋季抽梢二次,如不及時17、修剪抹芽,很難培育出高質量的植株,并易形成上部枝條密集、下部枝條稀少的上強下弱現象。修剪時除因樹勢、枝勢生長不好的應短截外,一般以疏枝為主,只對過密的外圍枝進行適當疏除,并剪除徒長枝和病蟲枝,以改善植株通風透光條件。要及時抹除樹干基部發出的萌蘗枝,以免消耗樹體的養分和擾亂樹形。要根據不同的培育目的,采取相應的修剪方法,本項目要求枝下高不少于1.5米。4.8.3 中耕除草桂花林地全年中耕除草的次數,應根據當地的雨水情況、雜草繁茂程度、勞力供應多寡以及管理水平決定,一般全年進行2次。中耕除草時應注意樹基部宜淺、樹冠邊緣宜深;伏耕宜淺、春耕宜深、夏耕適中。中耕深度一般為1015厘米,并應同時將樹四周18、和地邊上雜草以及攀緣在樹冠上的藤蔓類植物清除干凈。4.8.4 病蟲害防治桂花的病蟲害較少,主要有炭疽病、葉斑病、紅蜘蛛和蠣盾蚧等,可用波爾多波、石硫合劑、退菌特、甲基托布津、敵敵畏、三氯殺螨醇等藥劑進行防治。4.9 招標設計根據有關規定,本項目苗木使用必須進行招投標,為了便于項目的管理,提升項目營造林質量,采取將苗木供應與整地栽植進行捆綁招標,供苗單位不僅要提供合格的苗木,還要負責整地栽植及管護,直到縣林業局組織驗收合格為止,以驗收時的苗木質量和造林質量進行費用結算。招標單位不僅要自己在本縣內有苗,而且還必須要在我縣注冊并具備林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要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及經濟實力。鑒于本項目苗19、木需求量大,涉及資金量多,一家單位單獨中標難以完成任務,為了不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本項目建設共分五個標段進行實施,即永安一標段;蜂巖、王寨二標段;琊種、何壩、天橋三標段;進化、龍泉四標段;花坪、永和、新建、土溪五標段。五、項目建設期及進度安排項目建設期為一年。2013年6月完成實施方案的編制及評審,9-10月完成招標,10月-11月完成整地挖坑(穴)和施放底肥,2013年12月-2014年1月完成苗木定植,2014年4月完成檢查驗收。六、項目投資概算及資金籌措6.1項目營造林經濟技術指標結合*縣域經濟、市場價格及勞動力供求狀況綜合得出以下經濟技術指標:(1)工日單價:80元/工日;(2)整地栽20、植用工量:按每人每天整地栽植40株計算,每畝整地栽植需1.5個工日;(3)種苗單價:按7.0元/株計算;(5)肥料:各種肥料綜合按1元/公斤計算(含搬運及施放)。(6)病蟲害防治:前3年病蟲害防治(農藥、機具及工日)按20元/畝年;(7)修枝撫育:前3年撫育整形修枝費按每次撫育需0.5個工日/畝計算,由于第一年只需撫育一次,則3年共撫育5次;(8)建設單位管理費:按本項目直接投資的3%計算。6.2投資概算6.2.1種苗費: 2.274萬畝60株/畝7元/株=955.08萬元;6.2.2營造費:整地栽植費:2.774萬畝1.5工日/畝80元/工日272.88萬元;6.2.3肥料費:肥料費:13621、.44萬株(1+0.22+13)公斤1元/公斤=600.336萬元;6.2.4病蟲害防治費:病蟲害防治(農藥及機具)費:2.274萬畝20元/畝年3年=136.44萬元;6.2.5修枝撫育費修枝撫育費:2.274萬畝0.5工日/畝次5次=454.8萬元;6.2.6建設單位管理費:按直接投資(955.08+272.88+600.336+136.44+454.8)3%72.586萬元。以上各項合計,本項目總投資預算2492.1萬元。詳見附件5:*縣2013年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造林投資預算表。注:個別小數點后的數據不一致是因四舍五入之故。6.3項目資金籌措 根據省發改委、林業廳等部22、門關于下達貴州省2013年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建設項目任務計劃的通知精神,中央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給予花卉補助為500元/畝,我縣安排茶園套桂花22740畝,故本項目擬申請國家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1137萬元(22740畝500元/畝),并優先用于種苗和營造費;營造費、肥料費、修枝撫育費、病蟲害防治費及建設單位管理費等資金缺口約1355.1萬元由縣級財政配套或經營戶自籌解決。詳見下表:單位:萬元七、效益分析與評價7.1經濟效益(1)通過項目實施,項目區可獲得1137.0萬元的項目扶持資金。(2)項目建成后,通過科學管理,集約經營, 5年后,每株桂花苗價每年可凈增價值50元。采集桂花23、可做桂花包子、桂花湯圓、桂花酒及桂花蜜餞原料備用。用石油醚為溶劑進行浸提,浸提液經過澄清、過濾和常壓、低壓濃縮,最后脫醚制成桂花浸膏,再用乙醇反復抽提,可制得桂花純油,這是天然名貴香料。浸提后的桂花渣加適量的桂花香精和白糖就成為桂花糖,可用來配制一般食品。經濟效益可觀。7.2生態效益該項項目的實施,有顯著的的生態效益。一是增加項目區植被覆蓋度,改善當地生態環境;二是通過項目實施,有利于培肥地力,防止水土流失;三是結合生產可加強對農戶進行無公害生產技術培訓,提高農戶的無公害意識和環保意識。7.3社會效益(1)本項目受益者多數為退耕農戶,通過項目實施,可進一步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增加退耕農戶經濟收入24、。(2)項目實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這對當前拉動內需,擴大就業,促進社會穩定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3)通過本項目實施進一步推動了我縣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7.4風險分析主要體現在:一是項目區農民生產素質低,文化素質差,對新的生產管理技術吸收慢。二是項目區都處在山區,農戶經濟基礎較差,項目建設所必須的投入不足;三是項目區80%的區域都處山地,交通、水源供給設施相對不足。所有這些都形成為影響項目建設成效的風險因素,有待于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進一步完善。八、保障措施8.1組織保障成立項目領導小組。成立由*縣林業局局長為組長、相關股室負責人以及項目鄉鎮的分管領導為成員的領25、導小組,主要負責項目的指導、督促、檢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縣林業局,具體負責項目實施。8.2制度保障嚴格執行財政部等6部委局辦印發的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辦法(財農2007327號),項目建設嚴格按照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合同制、報帳制、公示制操作,明確專人負責,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和實施方案。8.3資金保障 實行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在項目領導小組的監督下按照項目資金的使用和管理辦法用好、用足、用活項目資金,以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積極鼓勵項目受益農戶自籌和投工投勞,保證項目建設及后續管理的資金投入,確保項目建設發揮應有的效益。8.4建設質量保障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本項目建設26、的質量要求,按標準和要求進行施工及驗收。第一,項目建設必須實行技術承包管理責任制,從項目實施的種苗質量(主要是品種及規格)管理、整地栽植施工監督等必須明確專人負責,簽訂責任狀。第二,項目實施后,交給受益農戶看管,明確職責。第三,在項目建設后續管理過程中,加強肥水管理、修枝整形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技術培訓,提高其經營管理水平。第四,嚴格檢查驗收。8.5工程后續管理措施 項目建成后,要加強對其運轉進行監測管理,及時了解、掌握并幫助解決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特別要加強田間經營管理狀況的跟蹤調查,針對農戶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加強技術指導,以便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從而使林農真正掌握中耕除草、施肥管理27、修枝整形及病蟲害防治技術,不斷提高其經營管理水平,確保項目建設達到預期的效果。附表:1、*縣2013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 造林立地劃分及評價表(附件1)2、*縣2013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營造林表(附件2)3.*縣2013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農戶受益及建設任務安排情況表(附表1)4.*縣2013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小班調查匯總表(附表2)5.*縣2013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造林作業設計小班一覽表(附表3)6.*縣2013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造林分樹種種苗需求量表(附表4)728、.*縣2012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造林投資預算表(附表5)附圖:1.*縣2012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造林小班分布示意圖2.*縣2012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造林小班作業設計圖3.*縣2012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花卉建設項目造林典型設計圖*縣林業局 二一三年五月目 錄第一章 總 論41.1 項目概況41.2 編制依據51.3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51.4 項目投資概算及資金籌措141.5 產品方案151.6 原材料及動力161.7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171.8 項目實施進度181.9 研究結論18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和必要性192.129、 項目建設背景192.2 項目建設必要性20第三章 市場分析和預測223.1 市場現狀223.2 *縣市場233.3 全國市場233.4 雞肉市場分析243.5 雞蛋市場分析243.6 有機肥市場分析243.7 銷售預測25第四章 項目區概況264.1 項目區基本情況264.2 項目區畜牧業生產現狀274.3 水、電、路、通訊、技術等條件27第五章 項目建設方案295.1 項目建設原則295.2 項目設計依據的規范與規程295.3 項目設計方案305.4 工程設計標準335.5 技術標準365.6 設備選型53第六章 消防安全576.1 消防依據576.2 消防工作程序576.3 消防安全流程30、59第七章 節水與節能607.1 節水工程與科技措施607.2 養殖節能措施617.3 飼料加工節能措施617.4 電氣節能措施627.5 減排62第八章 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638.1 環境保護依據638.2 項目區環境現狀638.3 環境影響評價648.4 工程環境保護措施648.5 “三廢”處理措施658.6 環境影響綜合評價65第九章 項目組織管理679.1 基本思路679.2 組織管理679.3 施工組織及質量管理689.4 建設及運作方式69第十章 招投標方案7010.1 項目招標執行文件及標準7010.2 項目招標范圍、組織形式及方式7010.3 招投標組織71第十一章 建設實施進31、度安排7311.1 項目建設期7311.2 項目建設進度安排73第十二章 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7412.1投資概算7412.2 資金籌措方案86第十三章 財務分析評價8713.1 財務評價依據8713.2 經營收入、稅金及附加估算8713.3 利潤估算9013.4 財務現金流量分析9013.5 盈虧平衡分析9013.6 敏感性分析9113.7 評價小結91第十四章 效益分析9314.1 經濟效益9314.2 社會效益9414.3 生態效益95第十五章 風險分析及保障措施9615.1 項目主要風險因素分析9615.2 保障措施97第十六章 結論與建議10116.1 可行性研究結論10116.2 問題與建議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