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光纜線路直埋工程施工及驗收技術規程(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74458
2024-01-05
22頁
119.50KB
1、第一部分 施工流程光纜單盤測試路由復測設計交底配盤(配芯、配長度)第一次回填土(30cm)光纜接續檢查布纜情況光纜敷設(放纜、布纜)光纜溝底平整及加保護管光纜溝開挖及特殊地段處理(隱蔽工程及特殊地段隨工簽證) 第二次回填土布放排流線接地接頭測試埋設標石路面恢復光纜全程測試纜溝保護(砌護坡、護坎、堵塞、漫水壩及埋設警示牌)(隱蔽工程隨工簽證)編制竣工資料第二部分 埋式光纜施工技術要求一、設計交底 1、由工程部主持,會同上級主管領導和本工程設計的設計員、質量監督員、施工單位,對工程進行研討和技術交底。施工單位可對所有技術指標的實施進行咨詢和討論,并由工程部負責人做出解釋。2、具體問題須現場認證的,2、可在會后前往實地勘測,并由負責該工程設計的設計員做出解釋。3、設計文件交底后,工程如須變更,必須由工程部辦理變更手續,否則,變更工程量不予認可。4 、設計交底完畢,辦理交接手續。二、路由復測1、埋式光纜線路路由復測應以批準的施工設計圖為依據。核定路由的具體走向,敷設位置和方式、環境條件及接頭的具體地點。2、核定光纜穿越障礙物及特殊地段采取防護措施的具體位置、數量和處理措施。如光纜穿越鐵路、公路、河流、湖泊及大型水渠、地下管線等。3、核定光纜溝石砌(坎、堵塞、護坡、漫水壩)保護的地點和數量。4、對施工圖進行局部的修改或完善提出建議。5、為光纜配盤及材料分屯提供必要的實地資料。6、埋式光纜線路路由3、復測的要求。6.1 光纜路由復測的原則:按照施工圖設計核對路由走向、敷設位置及接續點環境是否安全可靠,便于施工和維護。6.2 光纜與其他設施、樹木、建筑物等最小距離要符合下表規定。直埋光纜線路與其它設施的最小隔距表設施名稱最小間距(m)平行時交越時給水管直徑300mm以下0.50.50直徑300-500mm以下1.00.50直徑500mm以下1.50.50排水管1.00.50熱力管1.00.50通信管道0.750.25市外大樹2.000.25市內大樹0.750.25房屋建筑紅線或基礎1.000.25馬路邊石(路緣石)1.000.25排水溝0.800.50高壓線桿支座2.000.50鐵路軌道外側4、2.000.50煤氣管壓力300kpa1.000.50300kpa壓力800kpa2.000.50電力電纜35KV以下0.500.5035KV及以上2.000.50說明:線路采用穿管保護時,平行隔距的要求不變,但交越時相互間的分隔距離可適當減小,此時最小的分隔距離要求如下:給水管0.15m,排水管0.15m, 熱力管0.25m,煤氣管0.3m。如果交越的電力電纜加有保護管時,則直埋光纜線路與之交越部分的最小隔距可減小至0.15m。三、光纜單盤檢測1、光纜單盤檢驗。1.1光纜的外觀檢查,應首先檢查光纜盤包裝是否損壞,然后開盤檢查,光纜外皮有無損傷,光纜端頭封裝是否良好。對于包裝嚴重損壞或光纜外皮5、破損嚴重的,應做詳細標記,在光纜電氣性能指標測試時,重點檢查。1.2核對單盤光纜的規格、程式和制造長度是否符合訂貨合同規定或設計要求,有無出廠合格證、測試記錄等。1.3光纜的出廠測試記錄應作為原始數據收集,編制為竣工資料,不能遺失。2、光纜單盤測試。2.1光纜開頭檢驗時,應該對光纜外端的端別在纜盤上做醒目標注,光纜端別識別方法按有關規定或出廠規定。一般光纜識別為紅頭(A端),綠頭(B端)。2.2單盤光纜項目指標,按購貨合同規定。2.3單盤光纜測試完畢,應恢復纜頭密封包裝及光纜盤包裝,對不符合要求的光纜不能使用。四、直埋光纜線路開挖及特殊地段保護1、施工測量確定路由定位,線路路由定位必須以安全、6、合理為原則,線路開挖前要求打好雙條灰線。2、光纜埋深及光纜溝的工藝要求。2.1埋設深度應根據敷設地段的具體情況來決定。一般情況下,要考慮到土質的不同及開挖纜溝的困難程度,挖溝工作的大小等因素。直埋線路的埋深要求,市區內一般為1.0m,市郊區普通土、硬土為1.2m,砂礫土為1.0m。遇特殊情況,可適當調整埋設深度,例如通過地面動土可能性較大的地段時,可以適當地增加埋深來保證線路的安全,并可采用鋪磚或水泥蓋板等措施進行保護;當穿越運堅硬巖石地段時,埋深也可適當減小,采用鋪設鋼管或混凝土包封的建筑方式以降低開溝難度,若線路通過有冰凍的地段,應盡量埋至冰凍層以下。埋設深度詳見下表:序號敷設地段及土質光7、纜埋深(m)1普通土1.22半石質(砂土、風化石等)1.03全石質、流沙0.84市郊、村鎮1.25市區、街道1.06穿越鐵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1.27等級公路中間隔離帶及路肩1.08河流1.02.2光纜溝要求溝底平整無碎石,無坎,溝底鋪5cm厚的細土或細沙。2.3開挖地面、路面及光纜溝正常土質下頂寬0.5m,底寬0.3m,深度1.2m。2.4直埋線路穿越鐵軌或其它不宜開挖的道路橋梁時,應設置98PVC塑料管或100鋼管(內穿30/32PE子管)保護,管材的埋深可按下表要求處理。路面至保護管管頂的最小深度表保護類別人行道下車行道下與電車軌道交越(從軌道底部算起)與鐵路軌道交越(從軌8、道底部算起)堅石Pvc塑管0.60.71.00.4鍍鋅無縫鋼管0.50.60.71.2混凝土包封全包封五、光纜配盤1、光纜配盤應考慮的幾個因素。1.1光纜配盤應根據復測路由數據及光纖芯數數量計算出光纜敷設總長度及光纖全程傳輸質量要求,選配單盤光纜,光纜敷設長度可按下式計算。L=KL1L 直埋光纜傳輸長度(km)L1地面丈量長度(km)K 光纜預留系數。K值可按平原1.04,丘陵可按1.06,山區1.07計取。1.2根據光纜的到貨盤長,每中繼段和基站引入應有光纜配盤表,配盤表應按不同地段合理分配不同長度光纜,盡量整盤穿放,減少光纜接頭數量。余出的光纜數量達到最少,原則上距機房500m內不應有接頭9、1.3光纜分支接頭,要求設置在分支線路路口附近,以避免重復敷設光纜,距線路不遠的基站,原則上光纜從機房內進出,減少光纜接頭。1.4光纜配盤時,必須考慮地形地貌,過河溝、過橋、主要公路、水塘、光纜接頭處及其他特殊地段預留光纜。1.5光纜接頭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在地勢低洼,雨季長時間積水的路段,必須采用懸空式方法安裝接頭盒;在地勢較高常年不積水的地段可直接埋在地下,并在光纜接頭盒上蓋上水泥蓋板。1.6光纜接頭應盡可能安排在地勢平坦和地質穩定處,同時應避開交通要道口。1.7光纜配盤表結果應填入“中繼段光纜配盤圖”,同時應按配盤圖所選用的光纜盤上標明該盤光纜所在中繼段別及光纜配盤編號。2、光纜、線路光纜10、端別。2.1光纜端別規定:不論光纜內所含松套管數多少,均有一根紅色管,一根綠色管。紅色為第一管,綠色為未尾管。其管號由紅到綠順時針數為A端,反之為B端。2.2線路光纜端別的確定:中心交換局為A端,其它交換局為B端。 六、光纜敷設1、光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光纜外徑的15倍,施工過程中不應小于20倍。2、布放光纜牽引力不超過光纜允許張力的80%,瞬間最大牽引力不得超過光纜允許力的100%,主要牽引力應加在光纜的加強芯上。3、光纜牽引端頭可以現場制作。直埋或水底鎧裝安裝,可作網套或索引頭,為防止在牽引過程中扭轉損傷光纜,牽引端頭與牽引索之間應加入轉環。4、布放光纜時,光纜必須由繞盤上方放出,保持松馳11、弧形。光纜布放過程中應無扭轉、打小圈、浪涌等現象發生。5、布放光纜采用機械牽引時,應根據牽引長度、地形條件、牽引張力等因素,選用集中牽引、中間輔助牽引或分散牽引等方式。6、機械牽引速度調節范圍應在0-20m/分,調節方式應為無級調速,并且有停機性能。7、布放光纜必須嚴密組織并有專人指揮,有良好的聯系手段,禁止未經訓練的人員上崗和無聯絡工具的情況下作業。8、布放光纜采用人工抬放方式時,人員間隔距離要適當,嚴禁拖拉光纜或使光纜打背扣,穿越障礙時,要有專人負責指揮協調。9、光纜敷設在坡度大于20度,坡長大于30m的斜坡上時,宜采用 “S”形敷設或按設計要求處理。“S”形敷設有困難時,采用加強型直埋光12、纜。10、光纜敷設完畢,及時檢查光纜外皮,如有輕度破損應立即修復,同時檢查光纖是否良好,光纜端頭應做密封防潮處理,不得有浸水,光纜必須置于溝的底部,不得懸空或拱起。11、敷設完后應檢查每盤光纜護套層對地絕緣電阻應符合要求,否則應更換。12、光纜溝回填土時,先回填30cm厚的細沙或細土,嚴禁先將石塊、磚頭、硬土推入溝內,并應人工踏平,回填土應高出地面20-30cm。13、水底光纜敷設要求。13.1應控制光纜布放速度和規定位置,敷設過程中,光纜不得在河床中懸空,不得打小圈。13.2敷設過程中和敷設后,應監測光纖是否良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以確保水底光纜的敷設質量。13.3水陸光纜接頭應距河堤大于513、0m,且地勢平坦、地質較穩定處。13.4水底光纜的埋深。水深不足8m,(指枯水季節)的區段,河床不穩定或土質松軟時,埋深不小于1.5m;河床穩定或土質堅硬時,埋深不小于1.2m;石質、半石質河床,埋深不小于0.5m,堤頂不小于1.2m。14、光纜過河處理(河流寬度20m且旱季河流水深在0.5m以內)。14.1在離橋墩15-20m的河床底部挖光纜溝,溝深1m。14.2鋪設98PVC塑料管(內穿30/32PE子管),上壓沙包。14.3在子管內穿放光纜,以埋設方式在河兩岸預留10-15m光纜。14.4河兩岸石砌護坎保護。15、岸灘部分埋深、保護應符合下列要求。15.1岸灘埋深應不小于1.5m,石質、14、半石質區域,其溝底先填10-20厘米細沙或細土,光纜上方填細沙或細土,夯實后再填至高出地面;岸灘受洪水沖刷,不穩定地段以及船只靠岸地段,在光纜上方填細沙或細土后,上面覆蓋水泥板或水泥砂漿袋保護。15.2岸灘坡度宜小于30度,超過時應按照設計要求采取加固措施。15.3水線標志牌應設置在地勢高,無障礙物遮擋的地方,其正面應分別與上游或下游方向成25-30的角度。標志牌設置在土質松軟地區或埋深達不到規定時,應加拉線,水泥桿根部應加底盤、卡盤等加固措施。16、過橋處理(橋梁長度超過20m且橋梁質量較好)。16.1在橋梁橋身側面,用膨脹螺絲固定角鋼支架,平行加掛固定4-6孔50鋼管,內穿30/32PE子15、管。16.2子管內穿放光纜,以埋設方式在橋梁兩頭各預留10-15米光纜。16.3在橋梁兩頭的鋼管、光纜進行保護。16.4對鋼管、支架進行防銹處理及刷漆。17、局內光纜。17.1布放局內光纜上下樓道及每個拐彎上應設專人負責,牽引保持光纜呈松弛狀態,嚴禁出現打小圈和背扣。17.2進出光纜:在地下室內爬梯及走線架上應安裝XX光纜進、出標志牌,在ODF架內用紅進、黃出PVC膠帶包扎作為標志。17.3光纜經由走線架、拐彎點應于綁扎。垂直升段的綁扎間距不大于1米,上下走道或爬墻的綁扎部位應墊膠管、避免光纜受側壓。17.4設備兩側預留光纜長度各20米,預留光纜采用光纜預留箱盤繞安裝在進線室的鐵架或墻壁上。七16、光纜防機械損傷保護措施1、光纜穿越河流、主要公路時應埋設98PVC管或100鋼管(內穿30/32PE子管)保護。 2、光纜穿越擬建公路立交的路段時,應在公路一側預留光纜10-15米。3、光纜穿越機耕路及未定型的土路時,采用鋪紅磚保護。4、光纜穿越市郊、鄉鎮及經濟開發區動土性較多的地段,段落較短時采用鋪紅磚保護,段落較長時或光纜沿公路排水溝或公路路肩敷設時,要加98PVC塑料管保護。5、在排水溝內敷設或石質溝埋深小于0.4米,土質溝埋深小于0.8米時,回填后用水泥砂漿封溝。封層厚度為150mm。6、光纜與原有地下電(光)纜或其他線路交越時,視其管線埋深,決定光纜在其下面或上面穿越。原有電(光)17、纜挖出部分采用豎鋪紅磚保護。光纜與地下油管、氣管、水管交越,采用鍍鋅無縫鋼管保護,保護長度10-15米。7、光纜在石質、半石質地段敷設,溝底應平整,并在溝底和光纜上方鋪30-40cm的細沙或細土。 8、位于斜坡上的光纜有受水沖刷可能時,溝頂部應用水泥堵塞或石砌護坡保護。9、光纜穿越高差在0.8米以上的梯田等陡坎和壘石溝坎,光纜溝應采用石砌坎保護。不做保護的小坎應用原土分層夯實。 10、光纜穿越或沿靠山洞、山溪等易受沖刷的地段敷設,視其情況設置漫水坡或擋土墻保護。11、光纜穿越石質河床、山洞或狹窄深溝時,埋設鍍鋅無縫鋼管保護。鋼管兩端伸出河床或山洞邊緣長度大于3米,視其穿越寬度,采取打角鋼下柱、18、水泥封溝等固定措施。12、光纜穿越有疏浚、拓寬計劃和挖泥取土的河流、溝渠及水塘,并采用截流挖溝方式施工時,在光纜上方鋪設水泥蓋板保護;采用水泵沖槽方式施工時,在光纜上方鋪水泥砂漿袋保護。13、光纜穿越礦區、沼澤及土質不穩定的較長地段時,采用加強直埋光纜。14、直埋光纜的埋深不足0.5米時,采用鍍鋅鋼管保護,并用混凝土包封。15、敷設在公路路肩上的光纜跨越公路的山間小橋或涵洞時,采用鋼管保護,鋼管兩端伸出小橋或涵洞各2米。16、光纜通過50米以上的橋梁時,應在橋梁一側預留10-15米,通過特大橋梁時,應在橋梁的伸縮處設置預留箱,箱內預留光纜1米。17、通過橋梁用鋼管保護時,每隔2米設一個支架,并19、對金屬構件進行防腐蝕處理。18、埋設PVC管、鋼管,子管伸出PVC管、鋼管端口各1-2米。光纜穿放完畢后,鋼管與子管采用油麻瀝青封堵;子管與光纜采用PVC膠帶纏扎密封;備用子管安裝塑料塞子。19、光纜采用30/32PE子管保護,子管采取承接法。采用鋼管保護時,要用套管連接法。八、光纜防雷措施1、在森林和石質溝地段布放防雷排流線,防雷排流線敷設地段每處不低于2km,條數根據設計而定。2、排流線的材質采用7/2.0鍍鋅鋼絞線,接頭加焊并涂瀝青。3、排流線的敷設必須從大地電阻率高的地段延伸至大地電阻率低的地段。4、直埋光纜線路與孤立大樹、電桿拉線等高聳建筑物的間距小于5米時,光纜套穿20米的30/320、2PE子管并加設排流線保護,光纜與塑料端口用油麻瀝青封堵嚴密。當回填土后,因故又挖出光纜重新敷設時,必須檢查排流線是否位于光纜上方300mm處,嚴禁出現顛倒現象。九、光纜防蟻要求1、白蟻危害嚴重的較長地段,布放防蟻光纜。2、白蟻危害一般地段,施工中發現蟻穴時噴灑防蟻藥物,噴一次藥,回填10-15mm細土二次,噴灑時必須保護沿線人畜安全。十、光纜線路標石埋設要求1、標石埋設間距小于100m,人站在標石處可目視到前后兩個標石。2、在過河、過橋、主要公路路口、拐彎處及其他特殊地段加設標石。3、標石埋設在線路正中間,當線路與公路間距不大于50m時,標石編號平面可朝向公路,間距大于50m時,標石編號平面21、朝路由走向(A端B端)設置。4、標石用鋼筋混凝土制作,規格有兩種:路由標石,規格為1401401200mm,埋深600mm,出土600mm;接頭標石,1701704000mm,埋深1200mm,出土2800mm。5、路由標石采用木模預制,接頭標石采用鋼模預制,表面整齊,光潔,頂部刷紅漆5-7cm,其余出土部分刷白漆。 6、標石編號為白底、紅字,字跡清楚醒目。編號應根據傳輸方向,自A端至B端方向編排,標石朝A端方向平面噴“通信光纜”字樣,朝B端方向平面噴“注意保護”字樣,一般以一個中繼段為獨立編號單位。7、標石編號基符號應一致并符合下列圖所示: 一. . J01 OO1O15O24P-KP-KP22、-K 直線標石 拐彎標石 接頭標石 一. J04+1 O35OO1105+1P-KP-KP-K 光纜預留標石 新增直線標石 新增接頭標石說明:“”示直接符號“”示拐彎符號“J01”示中繼段第一個光纜接頭符號“”示光纜預留符號“001”示中繼段AB段第一個標石“035+1”示35-36號標石中間新增標石或沿35號標石分支的第一個標石“J04+1”示第4-5個光纜接頭中間增加的光纜接頭符號“PK”示“金邊磅清揚”中繼段十一、光纜接續、接頭盒安裝與接頭標樁埋設要求1、光纜接續是采用接頭盒來完成光纜間的連續、分支、密封光纖接頭的保護。2、光纜接頭盒采用塑料材料為主體的直通式或直立式光纜接頭盒,接頭盒安23、裝見示意圖中說明。3、光纜接續前應該對光纜程式、接頭位置并按要求留足預留長度。在確定敷設過程中沒有斷纖芯等異常情況后,再進行接續,光纜接續時應按光纖色標順序對接,不能接錯。4、光纖接續采用單纖熔接法,光纖接頭損耗應滿足有關規定要求。5、光纜加強件在光纜接頭處應固定可靠,以確保光纜接頭不致因外力而損壞。6、光纜安裝固定后,最小曲率半徑不應小于光纜外徑的10倍。7、局內光纜成端后,其金屬構件電氣相互連通,并用單獨導線接到機房總地線上。8、接頭盒埋設位置應低于光纜線路20-30cm,將接頭盒放置其中,填細沙或細土,并用水泥蓋板蓋住,同時水泥蓋板需離地平面不低于60cm,并作在接頭處標記光纜接頭編號。24、9、懸空直立式接頭盒安裝。9.1每個接頭標樁安裝一個接頭盒,光纜兩端各預留約25-30m。9.2在光纜接續前,把接頭標樁安放到接頭位置,在標樁內穿放3-4根30/32PE子管,上端子管出口處預留20cm,下端子管進口處預留不小于100cm。子管穿放完畢后把接頭標樁立好并固定,再穿放光纜。9.3 接頭標樁前后1米處各挖光纜預留坑一個,坑內各預留光纜10-15米,并用水泥蓋板蓋住,同時水泥蓋板需離地平面60cm,光纜接頭處預留8-10米,光纜穿放、預留完畢后進行標樁填埋并夯實。9.4光纜接續完成后接頭盒固定在接頭標樁上,光纜預留8-10米盤放并固定在橫擔上,預留圈直徑不小于80cm(詳見附圖)。925、.5在接頭標樁上標記光纜接頭編號。十二、警示牌埋設要求1、光纜路由經過河流、橋梁、主要公路路口、人口密集區及其他特殊地段時都要設立警示牌。2、警示牌規格(詳見附圖),埋深400mm,埋設方向與光纜路由平行。3、警示牌白底、紅字,字跡清楚、醒目。十三、光纜中繼段測試1、光纜特性測試。1.1光纜特性測試的內容應包括:接頭衰耗;光纖線路衰減;色散測試;光纖后向散射信號曲線。1.2測量和測試結果應符合以下要求:單模光纖要求在單一模式狀態下測量;光纖衰減測量應取測量平均值;測量的光纖衰減平均值必須要符合設計規定的指標(G652光纖)1310波長,光纖衰減應0.36dB/KM;1550波長光纖衰減應0.226、2dB/KM(一級);測量結果應有詳細記錄,格式見附錄。1.3中繼段光纖后向射散信號曲線應符合下列要求:信號曲線無異常;全程信號曲線應打印記錄或拍照,格式見附錄。第三部分 直埋光纜線路工程驗收方案一、驗收原則1、質量驗收依據:雙方所簽訂的施工合同及公司編制的相關技術標準。2、路由長度測量標準:以公司設計員編制的管道竣工資料長度為準。3、公司提供主要材料數量=工程實際使用材料量100.5%。二、時間安排工程部、維護部對工程進行初驗,提出整改方案,施工單位進行修復、整改后,向公司工程部遞交復驗申請報告后,工程部確定復驗時間和參加人員。三、 人員安排公司人員:公司領導1人,工程部2人,材料部1人,工27、程維護部2人,財務部1人,市場拓展部1人。施工單位人員:施工合同簽訂責任人和線路施工技術員2人。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1、工程質量自檢匯報表(5分)工程質量自檢包括:工程路由長度,工程建設的基本情況及特殊地段的技術處理方案,初檢工程存在的問題及整改結果,工程質量自我評定。2 、竣工資料核查(10分)2.1光纜埋深、特殊地段埋設保護管(或混凝土包封)、光纜敷設及布放排流線情況,沒有公司質監員簽證或資料不全扣5分并補齊手續為止。 2.2標石間距大于100M,每處扣3分,并增設標石達到要求為止。 2.3 拐彎點、光纜預留點、光纜接頭點、排流線起止點等處沒有相應立標石,每處扣5分并增設標石達到要求為止28、。2.4光纜敷設時每打1個背扣扣5分。2.5按技術要求應石砌坎、堵塞、護坡、漫水壩、擋土墻、排水溝保護,沒做的每處扣5分,并處理合格為止。2.6光纜線路沿公路排水溝敷設時沒做封溝保護每處扣3分,并處理合格為止。3、光纜埋設情況(35分)3.1綜合隱蔽工程簽證及竣工資料按光纜埋深不符合技術要求每處扣3分并處理合格為止。3.2路由走向不合理、線路不安全每處扣3分,查明原因并處理合格為止。3.3回填不夠,砼路面沒恢復,每處扣3分并處理合格為止。3.4沿橋側掛鋼管、支架材料不符合技術要求,支架間隔距離大于2m,橋長大于120m中間不設置鐵箱,支架、鋼管沒做防銹保護,每處扣1分,并處理合格為止。4、石砌29、坎、堵塞、護坡、漫水壩、擋土墻、排水溝建筑工藝(20分)4.1石砌坎、堵塞、護坡、漫水壩、擋土墻、排水溝頂面沒有用水泥砂漿抹面,每處扣1分,毛石間沒用水泥砂漿夠勾縫,每處扣2分,并處理合格為止。4.2石砌坎、堵塞下部沒砌到底,光纜沒采用塑料管包覆保護,每處扣2分,并處理合格為止。4.3石砌坎、堵塞、護坡、漫水壩、擋土墻、排水溝沒有按原地形建筑,每處扣3分,并處理合格為止。4.4混凝土標號不夠,每處扣2分,并處理合格為止。5、標石制作與埋設(20分)5.1標石內沒用鋼筋或鋼筋型號過小,每處扣3分。5.2標石規格不統一,表面不光潔,混凝土標號不夠,每個扣2分,標石檢驗按一個合同工程抽樣3-5個。530、.3標石埋深不合要求,編號不統一,字跡不清,每個扣1分并處理合格為止。6、局內光纜(10分)6.1局內光纜不清潔,光纜經過走線架,拐彎點沒綁扎,預留光纜過長或過短,每項扣1分并處理合格為止。6.2光纜與其它纜線交叉布放每處扣2分并處理合格為止。6.3光纜在走線架及ODF架內的光纖沒用標志牌,每處扣2分并處理合格為止.其它:1、復驗抽驗比例為工程總量的25%(第四項中36分項)。2、驗收組織認為必要的補充檢查項目以及對有些標準不能用數值表達,則用觀察檢查的方式對質量進行檢驗。如檢驗結果不符合規范要求的視具體情況扣分。所扣分均在總分中扣減。這項補充扣分一般不超過5分。工程質量等級評定標準:1、評為優良等級:綜合總分在85分以上。2、評為合格等級:綜合總分在60以上。2、評為不合格:綜合總分在60分以下。七、本標準評分總分為100分。各項目扣分扣完為止,不設倒扣分。一般以一個合同工程量做為驗收范疇。八、管道光纜線路工程質量驗收評定評分匯總表序號項 目參加測試人員檢測結果標準得分實際得分1工程質量自檢匯報書52竣工資料核查103光纜埋設情況354光纜溝保護工藝255標石制作與埋設256其它扣分7質量等級評定意見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2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4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