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碌曲縣郎木寺鎮貢巴村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項目實施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6221
2024-01-08
14頁
103KB
1、碌曲縣郎木寺鎮貢巴村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項目實施方案一、基本情況(一)項目背景為了貫徹落實好州縣關于深入實施農牧村互補戰略,全力推進貢巴村“一特四化”、促進牧民增收,抓住機遇發展高原綠色生態科技畜牧產業,進一步推動我村“一特四化”項目的順利實施,不斷調整、優化、改善我村畜種畜群結構,提高全村牧戶的科學經營管理能力,依托我村被列為碌曲牦牛產業帶的實際,組建了貢巴村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逐步向規?;⒓s化、產業化經營邁進。但由于我村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不久,牲畜暖棚、活畜交易市場、牲畜藥浴池、合作社辦公用房等基礎設施急需建設,資金周轉十分緊張,為此特向擔保公司申請貸款畜牧業生產資金800萬元。(二2、)項目區自然及社會經濟發展狀況1、自然條件:郎木寺鎮貢巴村是純牧業村,地處國道213線兩側。平均海拔2800-4483米,內陸性氣候特征明顯,高寒濕潤,降溫頻繁,雨雪天氣多,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左右,降水大多集中于七、八、九三個月。貢巴村草場以高山草甸和低灌叢草甸為主體,載畜密度大,且水份涵養能力強,牧草生長期為155天,枯黃期210天。2、社會經濟條件:貢巴村通訊暢通,交通便利,國道213線貫穿村而過,周地邊共有9個行政村,人口近萬人。草原面積約110萬畝,周地邊區2008年末各類牲畜飼養量為30.51萬頭數。二、項目概況及資金來源貢巴村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由貢巴村4個村民小組的253戶,注3、冊資金120萬元;于2011年3月成立,現有可利用草場面積21.256萬畝,圈灘種草面積886.65畝,半人工刈割草場面積16577.68畝;各類牲畜存欄23027(頭只匹),其中牦牛14560頭,能繁母牛8676頭。1、畜種改良項目需引進種公牛150頭,每頭5000元,共需資金75萬元;需引進牦雌牛2000頭,每頭3500元,共需資金700萬元;2、牲畜藥浴池項目修建牲畜藥浴池1座,共需資金12.4萬元;3、活畜交易市場項目內容及投資:(1)合作社辦公區、養殖區、屠宰區、活畜交易市場征地費:需征用草場180畝,每畝0.8萬元,共需資金144萬元;(2)活畜交易市場場地硬化及圍墻修建費:場地硬4、化6000平方米,硬化費用180萬元;交易棚2座,面積910平方米,總造價28萬元。修建交易市場宿舍面積為346.5平方米,總造價48.51萬元,修建交易區鐵藝欄桿500米,總造價費用為13.5萬元,共計需資金270萬元。(3)修建養殖區、交易區、屠宰區圍墻1200米,每米造價費用530元,計63.6萬元。4、合作社辦公用房建設項目需修建一幢磚木結構合作社辦公用房及宿舍、門衛建筑面積為940.6平方米,共計需建設資金188.12萬元。以上組建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共需各類建設項目資金1453.12萬元。為了解決資金困難,貢巴村253戶群眾克服困難,多方自籌資金211.58萬元,急需申請辦理“一特5、四化”專項擔保貸款800萬元。項目缺口資金441.54萬元。建設資金來源:爭取國家投資及地方配套450萬元。三、項目建設工期項目建設工期分兩個階段進行,(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完成土地征用,養殖區、交易區的圍墻,場地硬化,交易棚、辦公區、交易市場宿舍等建設項目。(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完成屠宰區、冷凍庫基礎設施建設,并投入使用。四、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必要性分析:1、轉變生產和經營方式,發展合作經濟組織,提高牧民組織化程度。把全村農牧民組織到合作社生產的各個環節中,以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提高牧民組織化程度,在經營體制、經營方式、產品生產方式轉變上取得根本性突破6、。 2、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高全村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依托我村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組建,把加強各類設施建設作為發展全村生態畜牧業的重要突破口,集中推進畜牧設施建設,興建水利設施,推行基本草原灌溉,有效解決我村草場缺溫、缺水、抗災能力弱的問題,以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畜牧業集約化發展,為改善全村生態環境和發展生態畜牧業夯實基礎。3、加強畜種改良,優化畜種畜群結構。立足貢巴村牦牛養殖的實際,加大品種選育和推廣力度,積極引進種公牛、牦雌牛,不斷改善和優化牦牛品種,擴大種畜繁育規模。做好牲畜生產性能測定,品種選留和培育、配種方案的制定,種畜串換及引進、技術培訓等工作,加快非生產畜出欄,優化畜群結構,提高母畜7、比例,以加快畜群結構調整促進良種推廣,促進形成貢巴村牦牛良種品牌。4、建立健全貢巴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一是以加強貢巴村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加快合作社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利用規?;I化、標準化的生產模式,示范、吸引、帶動牧戶,提升村級生產能力,吸收外部資本和引導龍頭企業到牧區安家落戶,從事畜產品開發,帶動生態畜牧業基地建設。二是做好貢巴村牦牛銷售的市場營銷,宣傳和推介特色畜產品產品,力爭把貢巴村建成郎木寺鎮及周邊鄉鎮的畜產品的集散地。三是做好品牌建設,積極構建畜產品交易、初中高級畜產品加工鏈,實施產銷一條龍,扎實推進貢巴村無公害、綠色、有機的牦牛肉、鮮奶等畜產品產地和產品認證8、,賦予生態內涵,增加生態元素,提高經濟價值,增強市場競爭力。四是加快農畜產品市場體系建設,通過建立貢巴村活畜交易市場,使農牧民更便利地參與市場經營。可行性分析:1、經營模式:貢巴村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按照合作生產經營的方式,實行自主經營、民主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受益、利益同享、風險共擔。其宗旨是以成員服務對象,為謀求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提升成員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增強會員的生產能力,增加效益。辦社理念是以利民為核心,利益為紐帶,協商為基礎,章程為依據,利益共享為目標。2、發展前景:郎木寺鎮貢巴村位于碌曲縣南部,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獨特高原地貌和高溫差下的冷涼氣候條件,為我們發展特色農牧業9、和生產綠色、有機農畜產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純天然、無公害的草場、沒有化學污染和工業污染的大氣、水源、土壤、生物等成為發展綠色生態畜牧業的天然凈土。牦牛肉、鮮牛奶營養價值高、無污染、低脂肪,具有天然野味的特點,同時,合作社在生產中基本不使用抗生素、驅蟲藥物等化學合成藥物,接近有機畜產品生產要求。生態畜牧業已成為21世紀世界畜牧業的主流和發展方向,有營養、更安全的有機生態食品將成為時代消費潮流,牦牛等畜產品具有無污染、純天然綠色食品特點,市場需求大,為我村牦牛養殖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五、建設目標加快貢巴村高原特色生態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按照減畜增草、調整結構的思路,全面實施農牧互補“一特四10、化”建設,貫徹“以牦牛藏羊為主的高原特色生態畜牧產業培育成戰略性主導產業,推進專業化布局、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技能化培訓”的戰略思想,堅持“政府引導、科學規劃、市場運作”的原則,不斷優化畜牧業內部結構,調整優化畜牧業產業布局,進一步完成牦牛繁育帶、藏羊繁育帶等專業化布局任務。建成以牦牛繁育為主的牦牛專業化養殖帶,大力發展農牧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六、效益分析隨著碌曲縣小康社會建設進程步伐的加快,城鄉人民群眾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改善,縣內外群眾尤其是外地對高原綠色生態鮮奶、鮮肉畜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貢巴村實施“一特四化”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向縣內外城鄉居民提供綠色生態環保牦牛肉和鮮奶11、等產品,可有力提高廣大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改善膳食結構,不斷提高城鄉群眾的健康水平,并有力提高貢巴村牧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增加收入。其產生的經濟效益是:1、牦牛養殖、短期育肥羊、種畜草等經濟效益一是在建成后的貢巴村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場地可養殖牦雌牛1000頭,其中可產鮮奶牦雌牛800頭;旺季6個月(每年5月至10月份)每頭牦雌牛每天可產綠色無污染高品質鮮奶3公斤,每頭約產90公斤鮮奶;800頭奶牛在產奶期可產鮮奶432000公斤,每公斤鮮奶出售價4元,鮮奶毛收入為172.8萬元(加工酸奶等奶質品后附價值為259.2萬元)。貢巴村253戶牧民熟悉和掌握牲畜養殖的基礎技術,在充分發揮和調動12、牧民發展舍飼暖棚養殖技術的基礎上,切實引進科學養畜、規?;B殖、生態養殖等新科學技術,從而走出一條適合當地發展的畜牧養殖新路子。二是購進150頭優質種公牛與牦雌牛交配后,2000頭牦雌牛中1600頭可每年產牛犢1600頭,存活1500頭牛犢,每頭兩歲牛犢出售價值為2000元,計300萬元。兩年以后,每年淘汰牦雌牛為400頭,每頭出售價格為3500元,合計毛收入140萬元。三是每年冬季短期暖棚集中育肥養羊3600只,每只羊購進價為800元,計購進300只羊288萬元;短期育肥出售后,毛收入1200元/只,計300只育肥羊毛收入960萬元。四是選擇適宜貢巴村本地氣候、土壤、生長環境的畜草種子,在縣13、農牧局專家的指導幫助下,種植優質飼草,圈灘種草面積886.65畝,半人工刈割草場面積16577.68畝,以上種植飼草面積為17444.73畝;在克服多種自然災害后,可每年收割加工飼草料9768噸,計毛收入598萬元。同時,發展貢巴村飼草飼料加工產業,從而帶動貢巴村牧民舍飼暖棚養殖產業發展和畜牧業增收。以上可產生毛收入為1950.8萬元,直接經濟效益為487.7萬元。2、貢巴村牲畜藥浴池項目建成后經濟效益我村牲畜藥浴池項目投入使用后,除了給合作社100座暖棚養殖的150頭種公牛和2000頭牦雌牛、短期育肥3600只羊免費藥??;對我村4個村民小組和附近(加倉村3個村民小組、波海村4個村民小組、郎木14、寺3個村民小組)等3個村委會10個村民小組,共計14個村民小組890戶牧民群眾約9萬多各類牲畜(頭、只、匹、)每年藥浴一次,每頭牲畜不計大小收費0.5元,計年毛收入4.5萬元,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3萬元。3、貢巴村活畜交易市場投入使用后的經濟效益原來我村作為當地牲畜交易重點市場,存在著交易市場地點不固定、無續交易等問題,不斷引發當地牧民與交易雙方的糾紛和矛盾。為了搞好畜產品交易市場,方便附近牧民群眾牲畜交易,貢巴村活畜交易市場投入使用后,可帶動郎木寺畜產交易帶近1.5萬多牧民群眾參與(碌曲縣郎木寺鎮貢巴、波海、郎木、尕海鄉加倉、秀哇等五個村委會,拉仁關鄉則岔村委會、四川省若爾蓋縣麥溪鄉俄倉村15、等)農畜產品市場交易,上市前景為可年交易牛約1萬頭、羊1.5萬只、馬約300匹;為當地牧民群眾增加收入提供方便,貢巴村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可收取市場交易中介費、進場管理費等毛收入3萬元,直接經濟效益約1萬元。貢巴村專業合作社的成立和使用,可有效發揮“服務社員、帶動農牧民、助農增收”的作用,使入社養殖戶通過專業合作社獲得資金、技術幫助,擴大養殖規模,增加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和抗御風險能力。以上各項合計年毛收入為1958.3萬元,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491萬元。社會效益:通過養殖專業合作社可以使郎木寺鎮乃至全縣養殖業、畜牧業產業化快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當地農牧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及當地相關經濟16、快速發展發揮推動帶頭作用,在碌曲縣乃至甘南州農牧村實施“一特四化”戰略中起到示范輻射作用,為貢巴村253戶群眾可實現每戶增加收入1.94萬元,從而帶動貢巴村300多牧民群眾投入畜牧養殖和畜產品加工,并為郎木寺鎮畜牧養殖、生態旅游產業發展創造條件,從而推動藏區農牧村產業發展,為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創造條件,為維護藏區社會跨越式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打好基礎。 生態效益:專業合作社的創建,可以科學利用草地資源,加大科學養殖藏牦牛產業發展,增加科學化、規范化、生態化等新技術在畜牧產業中的推廣和使用,減少粗放式放牧和經營,從而提高畜牧產業商品化程度,不斷提高出欄率和商品率,加大科學技術投入,在畜牧專家的17、指導和幫助下,強化貢巴村草原生態保護和網圍欄工程力度,實現減少草場牲畜飽和過載目標,切實轉變牧民傳統放牧方式,不斷增強草原生態保護意識,進一步增強草原草場永續利用,通過轉變生產經營方式實行科學化、集約化經營,產業化發展,有效促進草畜平衡、不斷提高畜牧業綜合效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及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七、結論和建議貢巴村專業合作社以建立動態平衡型生產類型為主體的項目建設工程,按照土地、植物、動物“三位一體”生物周的優化配置原則,把土地和植物、動物生產密切結合起來,建立起動態平衡型草地畜牧業生產系統,把人為的消極因素轉變成積極因素,在促進防災保畜育草基地和“六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同步發展,使匱乏的草18、地資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的同時,做到了持續、平衡、永續利用。項目著力研究解決牧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市場發育緩慢,基礎設施落后,御災保畜能力差,以及草地使用管理體制不完善等阻礙進一步發展現代草地畜牧業的問題,將草地資源開發利用帶入有償使用和科學管理的新時期,從而提高經營者對草畜轉化和投入產出效益價值規律重要性的認識,為合理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增加社會有效供給探索出切實可行的經驗,這對牧區的經濟繁榮物質文明建設、長治久安有著重要的政治意義和促進作用,項目的可行經驗和方法對于全縣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推廣實用價值。建議:1、政府建立健全草畜發展規劃,做到“用、管、建”與“責19、權、利”統一結合,制度化,引導群眾進行規范化、科學化建設。2、建議地方財政投入資金,發揮導向作用,建立合理的投資機制,發揮項目效益。加強客觀指導,提高宏觀調控能力,合理規劃專業合作社發展布局。3、建議全面提高建設的整體水平,逐步向高出欄、高效益、高積累的商品畜牧業發展。4、加大科技支持,重視項目投資效益的反饋作用和邊際效應作用,積極應用優化畜牧發展的科技成果,從實際出發,引進、消化先進的科學技術,圍繞項目建設同類地區的需要,確定一批解決草地畜牧業實用性問題和優化草地畜牧業生態系統的研究課題,在提高科技含量水平的同時,真正起到示范,推廣作用。目 錄1 概 述1-11.1 項目概況及編制依據1-20、11.2 可研范圍1-31.3 城市概況1-41.4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121.5 建設單位簡介1-141.6 主要技術原則1-152 熱負荷2-12.1 供熱現狀2-12.2 熱負荷2-12.3 設計熱負荷2-22.4 熱負荷曲線2-23 供熱熱源3-14 供熱管網及熱力站4-14.1 現狀管網4-14.2 管網規模確定及定壓4-14.3 單建熱源與現有熱源廠敷設一次熱網比較4-14.4 管網走向及敷設方式4-24.4 管材、管道附件、管道防腐及保溫4-34.5 調節方式4-64.6 熱力站4-95 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5-15.1 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5-15.2 勞動安全和工業衛生措施5-21、16 節約和合理利用能源6-16.1 主輔設備方面6-16.2 設計方案選擇方面6-16.3 資源消耗量6-27 消防專篇7-17.1 設計依據7-17.2 設計采取的防火及消防措施7-18 項目招標方案8-19 勞動組織和定員9-19.1 組織機構9-19.2 人員編制9-110 項目實施的條件和進度10-110.1 工程項目實施條件10-110.2 施工組織構想10-111 投資估算11-111.1 編制說明11-111.2 建設項目總資金11-411.3 投資估算分析11-512 融資方案12-112.1資金使用計劃12-112.2 資本金籌措12-112.3 債務資金籌措12-112.22、4 融資方案分析12-113 財務經濟評價13-113.1 編制說明、依據及參數的選取13-113.2 財務數據預測13-213.3 財務評價指標分析13-514 結論與建議14-114.1 主要經濟指標14-114.2 結論與建議14-1目 錄第一章 總 論1第二章 項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4第一節 項目建設背景4第二節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4第三節 項目建設的先進性8第三章 市場分析與建設規模10第一節 市場分析10第二節 建設規模11第四章 工藝技術方案及設備選型12第一節 工藝技術方案12第二節 主要設備方案14第五章 原料、輔助材料及燃料的供應17第一節 主要原材料、輔助材料及公用工程供應23、來源17第二節 主要公用工程用量及供應18第六章 廠址選擇和建設條件19第一節 廠址選擇19第二節 建設條件19第七章 總圖運輸、土建及公用工程22第一節 總平面布置及運輸22第二節 土建方案23第三節 公用工程24第八章 節 能29第一節 用能標準及設計規范29第二節 項目能源消耗種類及消耗情況30第三節 項目節能措施及效果分析31第九章 環境保護33第十章 勞動安全衛生及消防36第一節 勞動安全衛生36第二節 消 防38第十一章 機構組織與人力資源配置41第十二章 工程進度安排43第十三章 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45第十四章 財務評價47第十五章風險分析50第一節 項目主要風險因素識別及應對措施50第二節 項目風險因素和風險程度分析表51第十六章 結論與建議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