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宣漢縣骨干及部分學科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實施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6467
2024-01-08
6頁
170KB
1、2014年宣漢縣骨干及部分學科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教師20111號)、教育部關于深化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訓質量的指導意見(教師20136號)文件及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不斷提高宣漢縣第二批縣級骨干教師及部分學科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及綜合素質,推動宣漢縣教育科學發展,特制定本方案。一、培訓對象1宣漢縣第二批縣級骨干教師。2. 宣漢縣部分學科教師。二、培訓目標1通過學習有關國內外教育教學理論、思想發展、改革動態等課程,幫助學員開闊視野,提升理論素養,理清教育思想、經驗及實踐活動的關系。2通過分享優秀骨干教師及名師成長案例,幫助學員2、分析專業發展的方向和路徑。3通過學習有效教學策略與技巧,幫助學員掌握相關技能,找到適合自身的教學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4通過學習專家授課與指導,提升學員在課程資源開發、教學設計與實施、課堂教學、教學評價與反思、學生學習能力指導、教育科研、現代教育技術等方面的專業技術能力,優化并提升學員的課堂教學能力。 三、培訓方式1.專題講座與案例課程相結合:本次培訓力圖把理論性、系統性的高端報告、名師講座與情境性的案例課程有機結合起來,讓參訓教師在感性與理性的交相呼應中獲得對教師職業的深刻認識。2.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相結合:要求教師通過撰寫作業、發起話題、參與活動和討論、上傳資3、源等形式,自覺進行探究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3.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相結合:一方面引導學員對照專家講座、案例分析、觀摩研討等形式的課程進行自主學習和反思;另一方面組建虛擬班級,以作業互評、主題研討、學情通報會、專家答疑等教學活動帶動學員深度參與。幫助教師深入挖掘自身教育資源,為大家共同解決問題提供條件,引導形成中小學教師合作交流的氛圍和可持續研修的機制。4. 學習思考與實踐體驗相結合:將遠程學習與區域教研、校本研修緊密結合,把課程學習、互動交流與在崗實踐、日常研修活動緊密結合,真正做到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四、培訓內容本次培訓共80學時。具體內容如下: 五、培訓安排本次培訓的時間為2014年4、9月19日至11月25日,為期兩個月,具體安排如下:時間學習安排前期準備(9月19日前)結合本地實際需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完善培訓課程,組織報名編班。遠程學習(9月19日11月11日)【學員】在線學習課程,撰寫模塊作業,參與互動交流。【班級輔導教師】指導學員學習,評閱學員作業,組織學員交流。專家答疑(10月10日、11月4日)【學員】在線觀看專家答疑視頻,參與交流互動。【班級輔導教師】組織學員觀看專家答疑視頻,參與交流互動。學情通報會(10月15日、10月31日)【學員】在線觀看學情通報會,參與交流互動。【班級輔導教師】組織學員觀看學情通報會,參與交流互動。期末在線測試(11月12日11月15、4日)在線期末測試,具體事宜將另行通知。考核評優(11月15日11月25日)進行考核評優,總結表彰,成果提煉。六、組織管理宣漢縣教師進修學校承擔本地管理工作,成立領導小組,安排專人管理,組織本地區管理人員、輔導教師集中培訓,組織學員開展線下研修活動,對本縣學員學習進行監督管理。各參訓學校負責組織本校學員的管理工作,安排專人管理,組織本校學員參加培訓學習、開展線下研修活動,對本校學員學習進行監督管理。原則上分學段、按學科全縣統一編班,50-100人組成一個網絡班級,每個網絡班級配備1名班級輔導教師,職責如下: 1.組建班級QQ群,及時督促學情培訓伊始組建班級QQ群,并通知本班學員加入。與學員建立6、日常交流渠道,解答學員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及時督促本班學情。 2.通知培訓動態,提示注意事項通過短信、電話、QQ群、班級公告等,多渠道通知培訓動態和注意事項,確保學員及時、準確了解學習動態,完成學習任務。3.組織話題研討,參與話題互動緊扣學習主題,組織話題研討活動,引導班級學員積極參與。同時,積極參與學員發起話題的討論,并將研討的熱點話題推薦給項目組。4.批改自薦作業,推薦優秀成果批改學員的自薦作業,同時通過管理平臺將本班學員的優秀成果(作業、話題、資源等)通過“推薦”、“加精”等后臺操作進行推優。5.編發班級簡報,推薦優秀學員培訓期間,編發兩期簡報,分階段展示班級的學情、動態、活動成果等。培訓后7、期,總結學員學習情況,推薦班級優秀學員。七、考核評價1.考核要求對學員的成績考核由學習考核和考試考核兩部分構成。學習考核滿分100分,60分及以上為合格,考試考核要求將另行通知。學習考核和考試考核均取得合格后,方為培訓合格。其中僅有學習考核合格或考試考核合格均不能取得培訓合格證書。對學員網絡研修學習情況從課程學習、課程作業、參與活動、分享資源等方面對學員進行考核,班級輔導教師結合學習數據評定學員成績。具體要求如下: 考核環節考核項目及分值考核標準學習考核課程學習時間(40分)指觀看課程視頻、閱讀課程文本的時間,由系統自動計時,達到1600分鐘,此項可得40分。課程學習按模塊考核,各模塊學習時間8、要求為:模塊一學習時間為300分鐘(7.5分);模塊二學習時間為500分鐘(12.5分);模塊三學習時間為400分鐘(10分);模塊四學習時間為400分鐘(10分)。備注:每個模塊看滿相應的時長后將不再計分。課程作業(40分)撰寫作業:完成本次培訓的4篇模塊作業,每篇5分,共20分;作業互評:學友互相點評作業,幫助其改進,每條2分,共10分;自薦作業:學員自薦一篇自己最為滿意的作業,提交班級輔導教師批改、考核,最高可得10分。參與活動(10分)學員參與研修網項目組或各班級輔導教師發起的研修活動,由系統自動統計,每次活動2分,最高可得10分。分享資源(10分)學員上傳并分享資源,每條2分,最多可9、得10分。學習考核合格標準:滿分100分,達60分為合格。考試考核11月12日11月14日進行在線期末測試,具體事宜將另行通知。學習考核和考試考核均取得合格后,方為培訓合格。2.評優表彰(1)由項目領導小組采取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辦法,對項目進展、項目做法與措施、項目創新與經驗、項目問題與績效進行自評。(2)由項目領導小組制定考核要求與標準,嚴格管理規范考核。將學員的考核成績與教師評優、晉級掛鉤。(3)由項目領導小組制定評優獎勵辦法,建立激勵機制,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對優秀學員、優秀輔導教師進行表彰與獎勵。八、服務保障1.加強質量監測(1)由中國教師研修網對“區縣學校班級”的學習數據進行實時監控。(2)將參訓率、學習率、在線學習時數、作業數等作為定量監控的重要指標。(3)定期召開學情通報會。(4)校內匯報,培訓結束后學員向全校公開匯報研修成果;由學校做出鑒定,引導學員學深度學習、有效學習,避免和克服形式化及表面化。2.學習與技術支持研修過程中遇到的學習問題,視情況由本地管理員負責解決;當地無法解決的技術問題可直接與中國教師研修網聯系,中國教師研修網負責學習全過程的技術支持和監測,提供7*24小時客戶服務,客服熱線:4007799010。2014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