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安路東延地道橋箱體混凝土施工工藝與監控技術(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0335
2024-01-10
5頁
20KB
1、槐安路東延地道橋箱體混凝土施工工藝與監控技術 1、工程概況槐安路東延下穿石安高速地道橋沿槐安路方向分東西兩個箱體:箱體長14.368米,箱體為單箱多室結構,沿石安高速方向(垂直于槐安路中線)總長72.9米,跨度為9.5m+13.25m+10.65m+10.65m+13.25m+9.5m,箱涵中線(與槐安路中線一致)與高速路中線夾角為765958。框架橋頂板厚1.0米,底板厚1.1米,兩側側墻厚1.0米,隔墻厚0.9(0.7)米,箱體總高平均8.46米。箱涵為預制鋼筋混凝土 (C40防滲)結構,雙向對頂入石安高速公路,全斷面開挖空頂入位。2、工程特點(1)箱體底板、頂板大而厚,工期緊不設后澆帶,2、要求底板、頂板連續澆筑,最大一次澆筑混凝土1300立方米。(2)箱體墻體數量多,共7道墻,澆筑時需考慮墻體與頂板澆筑順序,施工縫留設位置、處理方法。(3)鋼筋密度大,間距小,增加了混凝土澆筑的難度。(4)混凝土澆筑期歷經秋末至深冬,氣候因素變化大,故溫控技術措施必須周全。3、混凝土澆筑前的技術準備(1)混凝土供應商選擇信譽良好,質量有保證,機械設備能夠保證混凝土連續澆筑的廠家。(2)配合比在混凝土澆筑1個多月前確定,要求如下:1、水泥采用水化熱低的水泥,骨料:10-20MM粒徑,級配良好。中砂細度模量大于2.3,含泥量小于1%。2、塌落度:底板、頂板為180+-30MM,墻板為160+-20M3、M,3、初凝時間:頂板、底板大于10小時,墻板小于6小時。4、強度:由于工期比較緊,強度要求7天達到100%,滿足箱涵頂進要求。(3)外加劑:頂板、底板選用早強緩凝劑,墻板使用早強劑。箱體為橫向總長72.9米,為防止產生裂縫產生,混凝土中摻加減水劑和微量膨脹劑(FEA),以減少混凝土早期收縮裂縫。當平均氣溫連續5天低于5度,進入冬季施工混凝土摻加防凍劑,防止混凝土早期凍害。3、澆筑工藝(1)箱體施工段的劃分混凝土澆筑分三階段施工,第一階段澆筑箱體底板和墻體與底板加強角。第二階段澆筑隔墻墻身至頂板加強角以下25CM。第三階段澆筑側墻及頂板混凝土。(2)澆筑方法底板、頂板澆筑方法采用兩臺汽車泵從南4、北兩頭沿短邊橫向逐條向中間澆筑,采用斜面分層布料方法施工,即“一個坡度、分層澆筑、循序漸進、一次到頂”,使混凝土暴露面最小,澆筑時間最短,保證了上下層混凝土澆筑不超過初凝時間。墻板混凝土澆筑采用一個汽車泵輪回澆筑兩座或三座墻體,為減小混凝土對墻體模板的側壓力,每層澆筑高度不超過1米,每層澆筑完成后停頓時間不小于1小時,且不得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3)振搗底板、頂板混凝土根據混凝土泵送時自然形成的流淌斜坡度,在每條澆筑帶前、中、后各布置3道振動器,第1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點,振搗手負責出管混凝土的振搗,使之順利通過面筋流入底層;第2道設置在混凝土的中間部位,振搗手負責斜面混凝土的密實;第3道設置在5、坡腳及底層鋼筋處,振搗手負責混凝土流入下層鋼筋底部,確保下層鋼筋混凝土的振搗密實。振搗手振搗方向:下層垂直于澆筑方向自下而上,上層振搗自上而下。墻體澆筑采取施工人員下去振搗。振搗時要求:振搗器振搗棒距不大于1.25倍的作業半徑,并插入下層510cm左右,并與側模保持510cm的距離;與滑板保持5CM的距離,避免振壞滑板上的油氈朔料布。振搗時間一般可掌握為每插點2030s;應注意觀察混凝土表面不再下降,不再出現氣泡、泛漿,表示混凝土已經振實,避免出現混凝土過振。(4)施工縫處理先鑿除施工縫面上的水泥砂漿浮膜和表面上松動的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層,并以壓力水沖洗干凈,使之充分濕潤,不存積水。澆筑前在施工6、縫表面上先鋪一層厚度約15mm,并與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漿。施工接縫處的新層混凝土應加強振搗,使新舊層混凝土緊密結合。隔墻與頂板的施工縫中予埋連接短鋼筋,以利于承受剪力。(5)表面處理泵送混凝土由于強度高,表面水泥漿較厚,故在混凝土澆筑后至初凝前,應按初步標高進行拍打振實后用長木抹子抹平,趕走表面泌水,初凝至終凝前,用木抹子搓平混凝土表面,封閉其收水裂縫。4、混凝土的溫度監控與養護(1)測溫由于頂板、底板混凝土比較厚大,混凝土初凝后開始測溫,采用直接測溫法,即在混凝土中預埋直徑48MM鋼管,每個測點分上、中、下三根鋼管埋設,上下兩根鋼管底部分別距混凝土上下表面10CM,中間鋼管7、放在混凝土中心位置,三根鋼管呈三角形布置,相互間距為10MM,管口 用木塞塞住。將溫度計放入鋼管中分別測量上、中、下三點的溫度。由于表面溫度的數值不易準確測量,取上下點與中心點的差值來近似地反映表面與中心點的溫差。混凝土澆筑后最初3天左右,內部溫升到大最高點,每隔2小時測溫一次,以后每隔4小時測溫一次,監控時間為15天。當混凝土內外溫差超過25度時,及時發出警告,使之有的放矢地對保溫采取措施。(2)養護本工程混凝土澆筑從秋末至深冬,氣溫變化大,日晚溫差大,根據有關工程施工經驗,混凝土表面采取朔料布與草簾覆蓋的方法,在混凝土處于硬化階段時,及時鋪上一層朔料薄膜,一層黑朔料布,防止混凝土熱量流失并使之表面處于濕潤,然后鋪上草簾。墻板、頂板采用外搭暖棚、內設火爐加溫的辦法。為防止氣溫驟變影響,在混凝土升溫和早期降溫過程中,有控制地加強保溫層,在混凝土降溫中期,為加快降溫速率,采取白天掀開部分保溫層,晚間加之覆蓋的做法,混凝土降溫后期則采取逐日掀開保溫層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