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拌制施工工藝(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0645
2024-01-10
13頁
214KB
1、10-3 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的拌制(攪拌),就是將水、水泥和粗細骨料進行均勻拌合及混合的過程,同時通過攪拌,還要使材料達到強化、塑化的作用。10-3-1 常用混凝土攪拌機10-3-1-1 攪拌機分類常用的混凝土攪拌機按其攪拌原理主要分為自落式攪拌機和強制式攪拌機兩類。1自落式攪拌機這種攪拌機的攪拌鼓筒是垂直放置的。隨著鼓筒的轉動,混凝土拌合料在鼓筒內做自由落體式翻轉攪拌,從而達到攪拌的目的。自落式攪拌機多用以攪拌塑性混凝土和低流動性混凝土。筒體和葉片磨損較小,易于清理,但動力消耗大,效率低。攪拌時間一般為90120s/盤,其構造見圖10-3圖10-5。圖10-3 自落式攪拌機圖10-4 自落式2、錐形反轉出料攪拌機圖10-5 自落式混凝土攪拌機攪拌筒的幾種形式(a)鼓筒式攪拌機;(b)錐形反轉出料攪拌機;(c)單開口雙錐形傾翻出料攪拌機;(d)雙開口雙錐形傾翻出料攪拌機鑒于此類攪拌機對混凝土骨料有較大的磨損,從而影響混凝土質量,現已逐步被強制式攪拌機所取代。2強制式攪拌機強制式攪拌機的鼓筒筒內有若干組葉片,攪拌時葉片繞豎軸或臥軸旋轉,將材料強行攪拌,直至攪拌均勻。這種攪拌機的攪拌作用強烈,適宜于攪拌干硬性混凝土和輕骨料混凝土,也可攪拌流動性混凝土,具有攪拌質量好、攪拌速度快、生產效率高、操作簡便及安全等優點。但機件磨損嚴重,一般需用高強合金鋼或其他耐磨材料做內襯,多用于集中攪拌站。外形3、參見圖10-6,構造見圖10-7和圖10-8。圖10-6 渦槳式強制攪拌機圖10-7 渦槳式強制攪拌機構造圖1-攪拌盤;2-攪拌葉片;3-攪拌臂;4-轉子;5-內壁鏟刮葉片;6-出料口;7-外壁鏟刮葉片;8-進料口;9-蓋板圖10-8 強制式混凝土攪拌機的幾種形式(a)渦槳式;(b)攪拌盤固定的行星式;(c)攪拌盤反向旋轉的行星式;(d)攪拌盤同向旋轉的行星式;(e)單臥軸式;(f)雙臥軸式10-3-1-2 攪拌機主要技術性能常用混凝土攪拌機的主要技術性能見表10-52。常用混凝土攪拌機的主要技術性能 表10-52型號項目J1-250自落式JGZR350自落式JZC350雙錐自落式J1-4004、自落式J4-375強制式JD250單臥軸強制式JS350雙臥軸強制式JD500單臥軸強制式TQ500強制式JW500渦槳強制式JW1000渦槳強制式S4S1000雙臥軸強制式進料容量(L)25056056040037540056080080080016001600出料容量(L)16035035026025025035050050050010001000拌合時間(min)22221.21.5221.51.52.01.53.03.0平均攪拌能力(m3/h)35121461212.512.517.52125.30202060拌筒尺寸(直徑長寬)(mm)1218960144710961560189015、44711781700500204065020426463000830拌筒轉速(r/min)1817.414.51830352628.5282036電動機kW5.55.57.51011155 .5303055r/min14401440145014501460980配水箱容量(L)40652020外形尺寸(mm)長228035003100370040004340434045802375615039003852寬220026002190280018652850257027002138295031202385高2400300030403000312040004070457016504300180026、465整機重量(kg)150032002000350022003300354042003700518570006500注:估算攪拌機的產量,一般以出料系數表示,其數值為0.550.72,通常取0.66。10-3-1-3 攪拌機使用注意事項1安裝:攪拌機應設置在平坦的位置,用方木墊起前后輪軸,使輪胎擱高架空,以免在開動時發生走動。固定式攪拌機要裝在固定的機座或底架上。2檢查:電源接通后,必須仔細檢查,經23min空車試轉認為合格后,方可使用。試運轉時應校驗拌筒轉速是否合適,一般情況下,空車速度比重車(裝料后)稍快23轉,如相差較多,應調整動輪與傳動輪的比例。拌筒的旋轉方向應符合箭頭指示方向,如不7、符時,應更正電機接線。檢查傳動離合器和制動器是否靈活可靠,鋼絲繩有無損壞,軌道滑輪是否良好,周圍有無障礙及各部位的潤滑情況等。3保護:電動機應裝設外殼或采用其他保護措施,防止水分和潮氣浸入而損壞。電動機必須安裝啟動開關,速度由緩變快。開機后,經常注意攪拌機各部件的運轉是否正常。停機時,經常檢查攪拌機葉片是否打彎,螺絲有否打落或松動。當混凝土攪拌完畢或預計停歇1h以上時,除將余料出凈外,應用石子和清水倒入拌筒內,開機轉動510min,把粘在料筒上的砂漿沖洗干凈后全部卸出。料筒內不得有積水,以免料筒和葉片生銹。同時還應清理攪拌筒外積灰,使機械保持清潔完好。下班后及停機不用時,將電動機保險絲取下,以8、策安全。10-3-2 現場混凝土攪拌站現場攪拌站必須考慮工程任務大小、施工現場條件、機具設備等情況,因地制宜設置。一般宜采用流動性組合方式,使所有機械設備采取裝配連接結構,基本能做到拆裝、搬運方便,有利于建筑工地轉移。攪拌站的設計盡量做到自動上料、自動稱量、機動出料和集中操縱控制,有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使攪拌站后臺上料作業走向機械化、自動化生產。10-3-2-1 生產工藝流程現場混凝土攪拌站生產工藝流程,見圖10-9。圖10-9 現場混凝土攪拌站生產工藝流程示意圖10-3-2-2 主要設備組成1裝運提升部分(1)砂石。砂石提運機具的選用,見表10-53。砂石提運機具選用參考表 表10-53項目9、適應范圍與說明粒鏟場地寬敞時,砂石堆放部位兩旁用擋板構成扇形平面,底部做成斜坡,砂石的鏟運采用索式拉鏟,通過卷揚系統帶動拉鏟,把砂石材料輸送到貯料斗。拉鏟容量0.30.4m3抓斗場地狹小時,上料采用橋吊或龍門吊抓斗將砂石材料送至貯料斗或料倉。抓斗容量0.7m3皮帶運輸機場地寬敞時,砂石也可以用多節皮帶運輸機連續輸送到貯料斗鏟車、轉載機當攪拌站平面布置受限制時,宜選用鏟車或轉載機將砂、石裝上輕便翻斗車做短距離運輸,運至提升斗提升倒入貯料斗,如有效高度足夠時,則由鏟車或裝載機直接將料送進貯料斗(2)水泥。使用散裝水泥時,由散裝水泥專用車運至工地,用自動氣泵或空壓機將水泥吹入水泥罐(倉)內。小型工地10、亦可將散裝水泥倒入設置在地面下的金屬貯料柜或儲放在簡易磚砌水泥箱內,用鏈斗式或螺旋式提升器提升到計量斗。袋裝水泥仍用人工裝運堆放。2貯存部分(1)砂石貯料斗:宜分別架立,貯料斗斗容積一般在3.6m3左右,貯料斗應做成三面帶斜坡的漏斗式,其斜度木制的不小于55,金屬制不小于50,料斗轉角處應適當做成圓弧形,以利砂、石盡快自由落入計量斗(圖10-10)。斗門采用合頁開閉裝置。砂貯料斗宜考慮加裝小型振動設備,以解決由于砂含水量大而經常可能發生的下料困難。圖10-10 砂石貯料斗(2)水泥貯罐:宜架設在攪拌機的上部,有利于垂直下料至水泥計量斗,否則應在水泥貯罐出口設置水平螺旋輸送管(圖10-11),并11、通過行程開關控制。水泥貯罐采用倒圓錐形大罐,容量一般宜為2030t,錐形斗部分應做成60夾角。為使水泥能不斷松動并通暢落入螺旋管孔道內,宜在錐斗側部安裝攪動設備。圖10-11 水泥貯罐1-散裝水泥工藝罐(水泥貯罐);2-進灰管;3-螺旋輸送管;4-配室料斗;5-減速器;6-電機3計量裝置利用杠桿原理進行計量。杠桿一端為稱量斗,另一端為平衡箱,平衡箱內的配重隨稱量值要求而定。當進料達到設計數量時,秤桿上升碰到行程開關即切斷電源,同時關閉貯料斗門。砂、石、水泥分別計量,達到計量準確。4攪拌部分攪拌機的規格和數量,可根據混凝土計劃產量和進度要求,并結合設備條件的可能來確定,按攪拌站平面布置設置1臺或12、數臺,排成為一列式和放射式。為了充分發揮攪拌機效能,可采用雙階式工藝流程,即在出料口下設混凝土貯料斗。攪拌機上料斗沿軌道下滑,可用碰撞方法使計量斗門或匯總斗門自動打開,砂、石、水泥同時進入上料斗內。10-3-2-3 攪拌站實例1移動式攪拌站此攪拌站主要特點是:搬遷方便,占用場地較小,制作簡便,不需專用設備,基本上適合于一般中小型施工現場。攪拌站后臺的場地要求不高,適應性強,砂石分散或集中堆放均不影響后臺裝置的使用,全部后臺上料使用一般通用機械即可,如裝載機、輕便翻斗車等,還有一機多用的優點。提升架、砂石貯料斗、水泥罐等設備按一般卡車尺寸設計,轉移搬運時可整體裝車和折疊拆裝或分段拆裝運輸。圖1013、-12為移動式攪拌站工藝流程圖。裝載機將砂、石裝入翻斗車內,經短途運輸倒入提升斗,用輕便卷揚機提升倒進貯料斗漏到計量斗內,待達到一定重量后,計量斗的秤桿抬起接觸到行程開關,電磁鐵斷電,貯料斗門利用彈簧回縮力(或氣動開關閥)自行關閉,砂、石、水泥分別都裝有這種控制設備。當三種材料全達到規定重量后,攪拌機料斗下落碰撞三個計量斗門上的斜桿,砂、石、水泥同時流入上料斗內。料斗提升時,計量斗門立即全部自行關閉。當計量斗門關閉接觸行程開關,電磁開關重新打開貯料斗門,砂、石、水泥又進入計量斗內。如此反復循環作業。整個工藝流程的全套機械裝置只需34人,即攪拌機司機、翻斗車司機、裝載機司機、操縱提料斗各1人,用14、1臺400L攪拌機,臺班產量可達到4050m3。與人工上料對比,提高工效34倍,并大大減輕體力勞動。圖10-12 移動式攪拌站工藝流程圖2裝配式攪拌站(圖10-13)此攪拌站上料采用拉鏟。其特點是采用型鋼和鋼板制成的裝配結構,裝拆比較方便,便于轉運,既適用于施工現場,也適合于固定的集中攪拌站,供應一定范圍內的零星分散工地所需要的混凝土。砂、石、水泥都能自動控制稱量,自動下料,組成一條聯動線。操作簡便,稱量準確。本裝置設有水泥貯存箱和螺旋輸送器,散裝和包裝水泥均可使用。其不足之處是砂、石堆放還需要輔以推土機送料。砂石材料由拉鏟拉至貯料斗內,散裝水泥從貯料倉通過螺旋輸送器和簡易斗式提升機運送到上貯15、料斗內。由貯料斗到計量斗到攪拌機的過程和設施同前。這套聯動線可同時供2臺400L混凝土攪拌機使用,全部操作人員只需56人,每臺班攪拌80100m3混凝土,可滿足一般現場需要。圖10-13 裝配式攪拌站示意圖1-拉鏟;2-卷揚機;3-石貯料斗;4-石稱量斗;5-水泥稱量斗;6-砂貯料斗;7-砂稱量斗;8-攪拌機料斗;9-支架及擋板;10-磅秤;11-水泥貯料斗;12-攪拌機;13-螺旋輸送器和斗式提升機;14-鋼絲繩;15-集料槽3簡易移動式攪拌站(圖10-14)此攪拌站由400L自落式攪拌機1臺、2.5m3砂石貯料斗各1臺、光電控制磅秤2臺、電器操縱箱1只、0.5m3液壓鏟車1臺等組成。具有占16、地面積小、投資少、上馬快、轉移靈活等優點,適用于工程分散、工期短、混凝土量不大的施工現場。液壓斗式鏟車輪流向砂、石貯料斗供料,貯料斗門下設有計量斗,安裝在光電控制的磅秤上,當計量斗進入規定數量的砂、石材料時,由光電控制自動切斷貯料斗門磁鐵開關,使斗門關閉。當攪拌機料斗下滑時帶動砂石計量斗的鋼絲繩,砂石就自動傾入料斗。料斗提升,砂石計量斗即恢復原狀,重新開始進料、過磅、下料,由此往復實現自動化作業。全套聯動線只需3人操作,即攪拌機、鏟車及供應包裝水泥各1人,臺班產量為40m3。如在砂、石貯料斗之間增設散裝水泥罐,還可減去后臺供應包裝水泥的運拆人員。圖10-14 簡易移動式攪拌站示意圖1-鏟車;217、-骨料料斗;3-水泥稱料斗;4-集料斗;5-螺旋輸送機;6-水泥筒倉;7-操縱臺;8-攪拌機;9-導軌;10-地坑;11-地下導軌;12-磅秤;13-料斗架10-3-3 混凝土攪拌施工要點10-3-3-1 攪拌要求攪拌混凝土前,加水空轉數分鐘,將積水倒凈,使拌筒充分潤濕。攪拌第一盤時,考慮到筒壁上的砂漿損失,石子用量應按配合比規定減半。攪拌好的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盡。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采取邊出料邊進料的方法。嚴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經試驗人員同意不得隨意加減用水量。10-3-3-2 材料配合比嚴格掌握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在攪拌機旁掛牌公布,便于檢查。混凝土原材料按重量計18、的允許偏差,不得超過下列規定:1水泥、外加摻合料2%;2粗細骨料士3%;3水、外加劑溶液2%。各種衡器應定時校驗,并經常保持準確。骨料含水率應經常測定。雨天施工時,應增加測定次數。10-3-3-3 攪拌攪拌裝料順序為石子水泥砂。每盤裝料數量不得超過攪拌筒標準容量的10。在每次用攪拌機拌合第一罐混凝土前,應先開動攪拌機空車運轉,運轉正常后,再加料攪拌。拌第一罐混凝土時,宜按配合比多加入10%的水泥、水、細骨料的用量;或減少10%的粗骨料用量,使富裕的砂漿布滿鼓筒內壁及攪拌葉片,防止第一罐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砂漿偏少。在每次用攪拌機開拌之始,應注意監視與檢測開拌初始的前二、三罐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如19、不符合要求時,應立即分析情況并處理,直至拌合物的和易性符合要求,方可持續生產。當開始按新的配合比進行拌制或原材料有變化時,亦應注意開拌鑒定與檢測工作。攪拌時間:從原料全部投入攪拌機筒時起,至混凝土拌合料開始卸出時止,所經歷的時間稱作攪拌時間。通過充分攪拌,應使混凝土的各種組成材料混合均勻,顏色一致;高強度等級混凝土、干硬性混凝土更應嚴格執行。攪拌時間隨攪拌機的類型及混凝土拌合料和易性的不同而異。在生產中,應根據混凝土拌合料要求的均勻性、混凝土強度增長的效果及生產效率幾種因素,規定合適的攪拌時間。但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應符合表10-54規定。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s) 表10-54混凝土坍落度20、(mm)攪拌機類型攪拌機容積(L)小于250250500大于500小于及等于30自落式90120150強制式6090120大于30自落式9090120強制式606090注:摻有外加劑時,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在拌合摻有摻合料(如粉煤灰等)的混凝土時,宜先以部分水、水泥及摻合料在機內拌合后,再加入砂、石及剩余水,并適當延長拌合時間。使用外加劑時,應注意檢查核對外加劑品名、生產廠名、牌號等。使用時一般宜先將外加劑制成外加劑溶液,并預加入拌用水中,當采用粉狀外加劑時,也可采用定量小包裝外加劑另加載體的摻用方式。當用外加劑溶液時,應經常檢查外加劑溶液的濃度,并應經常攪拌外加劑溶液,使溶液濃度均勻一致,防21、止沉淀。溶液中的水量,應包括在拌合用水量內。混凝土用量不大,而又缺乏機械設備時,可用人工拌制。拌制一般應用鐵板或包有白鐵皮的木拌板上進行操作,如用木制拌板時,宜將表面刨光,鑲拼嚴密,使不漏漿。拌合要先干拌均勻,再按規定用水量隨加水隨濕拌至顏色一致,達到石子與水泥漿無分離現象為準。當水灰比不變時,人工拌制要比機械攪拌多耗10%15%的水泥。雨期施工期間要勤測粗細骨料的含水量,隨時調整用水量和粗細骨料的用量。夏期施工時砂石材料盡可能加以遮蓋,至少在使用前不受烈日曝曬,必要時可采用冷水淋灑,使其蒸發散熱。冬期施工要防止砂石材料表面凍結,并應清除冰塊。10-3-3-4 泵送混凝土的拌制泵送混凝土宜采用22、混凝土攪拌站供應的預拌混凝土,也可在現場設置攪拌站,供應泵送混凝土;但不得采用手工攪拌的混凝土進行泵送。泵送混凝土的交貨檢驗,應在交貨地點,按國家現行預拌混凝土(GB 14902)的有關規定,進行交貨檢驗;現場拌制的泵送混凝土供料檢驗,宜按國家現行標準預拌混凝土(GB 14902)的有關規定執行。在寒冷地區冬期拌制泵送混凝土時,除應滿足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T 10)的規定外,尚應制定冬期施工措施。10-3-3-5 質量要求在攪拌工序中,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勻性應按要求進行檢查。在檢查混凝土均勻性時,應在攪拌機卸料過程中,從卸料流出的1/43/4之間部位采取試樣。檢測結果應符合下列規定:(1)混凝土中砂漿密度,兩次測值的相對誤差不應大于0.8%。(2)單位體積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兩次測值的相對誤差不應大于5%。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應符合表10-54的規定,混凝土的攪拌時間,每一工作班至少應抽查兩次。混凝土攪拌完畢后,應按下列要求檢測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項性能:(1)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應在攪拌地點和澆筑地點分別取樣檢測。每工作班不應少于1次。評定時應以澆筑地點的為準。在檢測坍落度時,還應觀察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全面評定拌合物的和易性。(2)根據需要,如果應檢查混凝土拌合物的其他質量指標時,檢測結果也應符合各自的要求,如含氣量、水灰比和水泥含量等。